聚乙烯共混物组合物和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1995906阅读:来源:国知局
聚乙烯共混物组合物和膜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技术特征:
1.聚合物共混物,其包含:a)5-95重量%的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其具有0.916-0.936g/cm3的密度、0.1-2.0g/10分钟的熔体指数I2、32-50的熔体流动比率I21/I2、3.6-6.5的分子量分布Mw/Mn、通过GPC-FTIR测定的反向共聚单体分布曲线、多峰TREF曲线、通过TREF测定的45重量%-75重量%的组成分布宽度指数CDBI50,且其还满足以下关系:(Mw/Mn)≥72[(I21/I2)-1+10-6(Mn)];和b)95-5重量%的第二聚乙烯共聚物,其为不同于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的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并具有0.910-0.940g/cm3的密度、0.2-5.0g/10分钟的熔体指数I2和小于35的熔体流动比率I21/I2。2.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具有55°-70°的δXO,其中δXO为交叉相角,来自动态力学分析测定的VanGurp-Palmen图。3.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满足以下关系:δXO≤80.7-(CDBI50)/(Mw/Mn),在55°-70°的δXO下,其中δXO为交叉相角,来自动态力学分析测定的VanGurp-Palmen图。4.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满足以下关系:δXO≤83.0-1.25(CDBI50)/(Mw/Mn),其中δXO为交叉相角,来自动态力学分析测定的VanGurp-Palmen图。5.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的多峰TREF曲线在洗脱温度T(低)和T(高)下包含两个强度最大值;其中T(低)为65℃-85℃,和T(高)为90℃-98℃。6.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共混物包含5-50重量%的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和95-50重量%的第二聚乙烯共聚物。7.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具有4.0-6.0的分子量分布Mw/Mn。8.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具有50重量%-75重量%的CDBI50。9.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具有0.25-0.80g/10分钟的熔体指数I2。10.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具有0.917-0.927g/cm3的密度。11.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具有2.0-4.0的Z均分子量分布Mz/Mw。12.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通过TREF测定,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具有5-30重量%的在90℃-105℃的温度下洗脱的量。13.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通过TREF测定,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具有0重量%的在100℃以上的温度洗脱的量。14.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二聚乙烯共聚物具有0.916-0.930g/cm3的密度。15.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二聚乙烯共聚物具有至少50重量%的CDBI50。16.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二聚乙烯共聚物具有1.7-5.0的分子量分布Mw/Mn。17.包含至少一个层的膜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层包括权利要求1-16任一项的聚合物共混物。18.包含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的吹塑膜,所述膜具有小于10%的雾度和在45°下大于55的光泽度。19.包含权利要求1的聚合物共混物的流延膜,所述膜具有小于10%的雾度和在45°下大于55的光泽度。20.聚合物共混物,其包含:a)5-95重量%的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其具有0.916-0.936g/cm3的密度、0.1-1.0g/10分钟的熔体指数I2、32-50的熔体流动比率I21/I2、3.6-6.5的分子量分布Mw/Mn、通过GPC-FTIR测定的反向共聚单体分布曲线、多峰TREF曲线、通过TREF测定的45重量%-75重量%的组成分布宽度指数CDBI50,且其还满足以下关系:(Mw/Mn)≥72[(I21/I2)-1+10-6(Mn)];和b)95-5重量%的第二聚乙烯共聚物,其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具有0.910-0.940g/cm3的密度、0.2-5.0g/10分钟的熔体指数I2和小于32的熔体流动比率I21/I2。21.权利要求20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具有55°-70°的δXO,其中δXO为交叉相角,来自动态力学分析测定的VanGurp-Palmen图。22.包含至少一个层的膜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层包含权利要求20的聚合物共混物。23.包含权利要求20的聚合物共混物的吹塑膜,所述膜具有小于10%的雾度和在45°下大于55的光泽度。24.包含权利要求20的聚合物共混物的流延膜,所述膜具有小于10%的雾度和在45°下大于55的光泽度。25.聚合物共混物,其包含:a)5-95重量%的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其具有0.916-0.936g/cm3的密度、0.1-1.0g/10分钟的熔体指数I2、至少30的熔体流动比率I21/I2、3.6-6.5的分子量分布Mw/Mn、通过GPC-FTIR测定的反向共聚单体分布曲线、多峰TREF曲线、通过TREF测定的45重量%-75重量%的组成分布宽度指数CDBI50,且其还满足以下关系:(Mw/Mn)≥72[(I21/I2)-1+10-6(Mn)];和b)95-5重量%的第二聚乙烯共聚物,其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具有0.910-0.940g/cm3的密度、0.2-5.0g/10分钟的熔体指数I2和小于35的熔体流动比率I21/I2。26.权利要求25的聚合物共混物,其中所述第一聚乙烯共聚物具有55°-70°的δXO,其中δXO为交叉相角,来自动态力学分析测定的VanGurp-Palmen图。27.包含至少一个层的膜结构,所述至少一个层包含权利要求25的聚合物共混物。28.包含权利要求25的聚合物共混物的吹塑膜,所述膜具有小于10%的雾度和大于55的光泽度。29.包含权利要求25的聚合物共混物的流延膜,所述膜具有小于10%的雾度和在45°下大于55的光泽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