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

文档序号:3608818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单体准确计量加入到混合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到高位槽A中待用;将引发剂用溶剂溶解后,准确计量加入到高位槽B中待用;按配方量将阻聚剂溶于部分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通入惰性气体,预先赶走釜内空气并防止树脂氧化使颜色变深,启动搅拌机搅拌,开冷却水,并加电热升温;待反应温度升至一定温度,停止加热,开始滴定;保持滴定速度与温度恒定,待清定完毕,再继续保温,自然降温,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出料,得到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本发明方法简单,成本低、易控制,合成的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制备的涂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流平性、光亮度以及热塑性。
【专利说明】一种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涂料配制用料的合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将一种丙烯酸全息涂料涂布在已印刷油墨的纸或纸板上行成光亮平整涂层,以此作为全总图文的记忆层,再在特制的单张纸板软压机上直接进行全息模压,形或透明的全息图文,这种大面积复制全息图文的防伪技术以其强大的防伪力度、精美的装饰效果、简捷的制造工艺、较低的生产成本将受到人们的青睐。全息承印涂料和树脂配方的特性直接影响全息图文的最终结果。直接在纸制品上模压全息图文工艺要求涂层具有良好的透明牲、流平牲、热塑性、光亮度、耐磨性、抗承牲、抗酸碱性等的综合性能。要实现涂层的上述特性,其中树脂是关键,树脂的综合性能对涂层的全息效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法简单,成本低、易控制,合成的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制备的涂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流平性、光亮度以及热塑性的合成方法。
[0004]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将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单体准确计量加入到混合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到高位槽A中待用;
[0006]将引发剂用溶剂溶解后,准确计量加入到高位槽B中待用;
[0007]按配方量将阻聚剂溶于部分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通入惰性气体,预先赶走釜内空气并防止树脂氧化使颜色变深,启动搅拌机搅拌,开冷却水,并加电热升温;
[0008]待反应温度升至一定温度,停止加热,开始滴定;保持滴定速度与温度恒定,待清定完毕,再继续保温,自然降温,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出料,得到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所述将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单体准确计量加入到混合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到高位槽A中待用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0011]将质量分数为20?33%的丙烯酸及15?28%的丙烯酸酯单体准确加入到混合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到高位槽A中待用。
[0012]进一步,所述将引发剂用溶剂溶解后,准确计量加入到高位槽B中待用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0013]将引发剂用溶剂溶解后,将质量分数为5?9%的引发剂溶剂加入到高位槽B中待用。
[0014]进一步,所述按配方量将阻聚剂溶于部分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通入惰性气体,预先赶走釜内空气并防止树脂氧化使颜色变深,启动搅拌机搅拌,开冷却水,并加电热升温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0015]按质量分数为11?16%,将阻聚剂溶于部分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通入惰性气体,预先赶走釜内空气并防止树脂氧化使颜色变深,启动搅拌机搅拌,开冷却水,并加电热升温至70?75°C。
[0016]进一步,所述待反应温度升至一定温度,停止加热,开始滴定;保持滴定速度与温度恒定,待清定完毕,再继续保温,自然降温,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出料,得到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0017]待反应温度自然升至80?85°C时,停止加热,开始滴定;保持滴定速度与温度恒定,在2?4h内滴完,再继续保温2?3h,自然降温40?50°C,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出料,得到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
[001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简单,成本低、易控制,合成的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制备的涂料具有良好的透明性、流平性、光亮度以及热塑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20]一种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1]将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单体准确计量加入到混合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到高位槽A中待用;
[0022]将引发剂用溶剂溶解后,准确计量加入到高位槽B中待用;
[0023]按配方量将阻聚剂溶于部分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通入惰性气体,预先赶走釜内空气并防止树脂氧化使颜色变深,启动搅拌机搅拌,开冷却水,并加电热升温;
[0024]待反应温度升至一定温度,停止加热,开始滴定;保持滴定速度与温度恒定,待清定完毕,再继续保温,自然降温,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出料,得到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
[0025]实施例1:
[0026]将质量分数为20%的丙烯酸及15%的丙烯酸酯单体准确加入到混合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到高位槽A中待用;将引发剂用溶剂溶解后,将质量分数为5%的引发剂溶剂加入到高位槽B中待用;按质量分数为11%,将阻聚剂溶于部分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通入惰性气体,预先赶走釜内空气并防止树脂氧化使颜色变深,启动搅拌机搅拌,开冷却水,并加电热升温至70°C ;待反应温度自然升至80°C时,停止加热,开始滴定;保持滴定速度与温度恒定,在此内滴完,再继续保温2h,自然降温40°C,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出料,得到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
[0027]实施例2:
[0028]将质量分数为28%的丙烯酸及25%的丙烯酸酯单体准确加入到混合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到高位槽A中待用;将引发剂用溶剂溶解后,将质量分数为6%的引发剂溶剂加入到高位槽B中待用;按质量分数为13%,将阻聚剂溶于部分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通入惰性气体,预先赶走釜内空气并防止树脂氧化使颜色变深,启动搅拌机搅拌,开冷却水,并加电热升温至72V ;待反应温度自然升至83°C时,停止加热,开始滴定;保持滴定速度与温度恒定,在3h内滴完,再继续保温2.5h,自然降温45°C,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出料,得到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
[0029]实施例3:
[0030]将质量分数为33%的丙烯酸及28%的丙烯酸酯单体准确加入到混合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到高位槽A中待用;将引发剂用溶剂溶解后,将质量分数为9%的引发剂溶剂加入到高位槽B中待用;按质量分数为16%,将阻聚剂溶于部分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通入惰性气体,预先赶走釜内空气并防止树脂氧化使颜色变深,启动搅拌机搅拌,开冷却水,并加电热升温至75V ;待反应温度自然升至85°C时,停止加热,开始滴定;保持滴定速度与温度恒定,在4h内滴完,再继续保温3h,自然降温50°C,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出料,得到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
[0031 ]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单体准确计量加入到混合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到高位槽A中待用; 将引发剂用溶剂溶解后,准确计量加入到高位槽B中待用; 按配方量将阻聚剂溶于部分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通入惰性气体,预先赶走釜内空气并防止树脂氧化使颜色变深,启动搅拌机搅拌,开冷却水,并加电热升温; 待反应温度升至一定温度,停止加热,开始滴定;保持滴定速度与温度恒定,待清定完毕,再继续保温,自然降温,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出料,得到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丙烯酸及丙烯酸酯单体准确计量加入到混合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到高位槽A中待用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将质量分数为20?33%的丙烯酸及15?28%的丙烯酸酯单体准确加入到混合容器中,混合均匀后,加入到高位槽A中待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引发剂用溶剂溶解后,准确计量加入到高位槽B中待用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将引发剂用溶剂溶解后,将质量分数为5?9%的引发剂溶剂加入到高位槽B中待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配方量将阻聚剂溶于部分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通入惰性气体,预先赶走釜内空气并防止树脂氧化使颜色变深,启动搅拌机搅拌,开冷却水,并加电热升温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按质量分数为11?16%,将阻聚剂溶于部分溶剂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通入惰性气体,预先赶走釜内空气并防止树脂氧化使颜色变深,启动搅拌机搅拌,开冷却水,并加电热升温至70 ?7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反应温度升至一定温度,停止加热,开始滴定;保持滴定速度与温度恒定,待清定完毕,再继续保温,自然降温,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出料,得到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步骤的具体实现如下: 待反应温度自然升至80?85°C时,停止加热,开始滴定;保持滴定速度与温度恒定,在2?4h内滴完,再继续保温2?3h,自然降温40?50°C,停止通入惰性气体,出料,得到全息涂料用丙烯酸树脂。
【文档编号】C08F220/10GK104356278SQ201410579233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6日
【发明者】吴礼才 申请人:大足县众科管道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