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隔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89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塑料隔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施,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隔油系统,专门用于处理餐饮废水等含油量高的废水。隔油系统包括粗滤池和油水分离池;所述的粗滤池内设置滤框,滤框出水口与油水分离池的进水口相通;所述的油水分离池的进水口到出水口之间顺序设置第一、第二、第三浮油仓,每个浮油仓上方设置清理口;第一、第二浮油仓的过水孔位于仓内中下部,油水分离池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三浮油仓上部。重复的三次油水分离,确保分离效果。去油的废水一般可以直接排放;如果其他有机物或有害物质较多的废水则进一步无害处理,因为已经分离了油脂和有机物,废水处理难度可以显著降低。
【专利说明】一种塑料隔油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设施,具体涉及油水分离设施,用于含油废水的处理。

【背景技术】
[0002] 餐饮废水是指由宾馆、酒店和食堂等餐饮服务单位排放的未经处理的废水。其成 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食物残渣,有机物、油脂,悬浮物含量高。根据对广州、上海等地餐 饮废水检测结果表明:生化需氧量(BOD 5)为300?500mg/L,化学需氧量(C0D&)为500? 1000mg/L,SS为300?568mg/L,油脂为150?421mg/L,氨氮平均值为6?50mg/L,悬浮物 颗粒(SS)为 300 ?550mg/L。
[0003] 由于餐饮废水中的有毒物质相对较少,因此不被人们所重视,一般不经处理就直 接排放,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餐饮废水的排放量约为城市生活废水排放量的3%,但因富 含油脂等难降解有机物,其BOD 5和COD却占总负荷的1/3,增加了废水的处理难度。
[0004] 餐饮行业现有的处理设施通常也仅仅是一个池子或者深井,借助废水的短暂停留 和油水比重差,采用自然上浮法分离去除废水中的可浮油与部分细分散油,同时将各种食 物沉渣过滤,通过隔油除渣处理排放。
[0005] 但通过调研发现,现有的处理效果并不好,分析数据表明PH超标率为5. 6%,悬浮 物超标率为9. 6%,化学需氧量超标率为32%,总磷超标率为49. 6%,阴离子活性剂超标率 为12. 8%,总油超标率为16%。因此,亟待开发更有针对性地,能对餐饮废水进行无害处理 的设备。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塑料隔油系统,专门用于处理餐饮废水等含油量高 的废水。
[0007]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料隔油系统,包括粗滤池和油水分离池;所 述的粗滤池内设置滤框,滤框出水口与油水分离池的进水口相通;所述的油水分离池的进 水口到出水口之间顺序设置第一、第二、第三浮油仓,每个浮油仓上方设置清理口;第一、第 二浮油仓的过水孔位于仓内中下部,油水分离池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三浮油仓上部。
[0008] 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浮油仓内设置隔板,隔板高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透水小孔; 所述的清理口在第一浮油仓的隔板两侧各设置一个。
[0009] 优选的,所述的第三浮油仓内设置填料桶,填料桶内设置吸油填料,填料桶下部与 第三浮油仓内腔相通、填料桶上部高于第三浮油仓内液面并通过出水管与出水口接通。 [0010] 优选的,所述的油水分离池顺序布置两个,第一油水分离池内腔构成第一浮油仓, 第二油水分离池内板体分隔构成第二、第三浮油仓;第二浮油仓的过水孔由板体下端与浮 油仓底部相离构成;第一浮油仓的过水孔由第一、第二油水分离池之间相连通的连通管构 成,连通管为进口低于出口的直角弯管,连通管水平设置两个。
[0011] 优选的,所述的油水分离池内部两密封隔板分隔构成三个浮油仓;密封隔板下部 安装倒U形管构成第一、第二浮油仓的过水孔。
[0012] 优选的,所述的油水分离池由多块塑料板连接构成;所述的滤框出水口与油水分 离池的进水口之间设置直通蒸汽管口。
[0013] 优选的,所述的油水分离池为卧式圆桶形,浮油仓内放置两个夹板,两夹板一端铰 接、另一端各连接拉绳到清理口,夹板的板面形状与浮油仓内腔吻合;夹板边缘设置毛刷或 软胶皮,夹板中间至铰接端均布通孔或为框形。
[0014] 本发明的隔油系统也可以选用现有的塑料材料制成,还可以进一步改进材料。优 选的,上述隔油系统采用特殊材料制成,具体来说本发明采用新的片状模塑料(SMC),该塑 料按重量由如下组分组成:
[0015] 不饱和聚酯树脂80-120份,
[0016] 聚苯乙烯25-35份,
[0017] 碳酸钙超微粉130-180份,
[0018] 长度在l_50mm的玻纤80-120份,
[0019] 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2-4份,
[0020] 润滑剂1-3份,
[0021] 脱模剂3-6份,
[0022] 过 400 目筛 MgO 粉 1-3 份,
[0023] 苯乙烯2-5份,
[0024] 反应性聚酰胺3-8份,
[0025] 氢氧化铝超微粉12-18份。
[0026] 优选的,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邻苯树脂,间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中的一种或 混合物。
[0027] 优选的,所述的脱模剂为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镁或两者混合物。
[0028] 优选的,所述的润滑剂为 BYK-W966 或 BYK-W9010 或 BYK-P9080 或 BYK-P9061。
[0029] 优选的,所述的塑料组成为:
[0030] 不饱和聚酯树脂100份,
[0031] 聚苯乙烯30份,
[0032] 碳酸钙超微粉150份,
[0033] 长度在I-50mm的玻纤100份,
[0034] 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3份,
[0035] 润滑剂1份,
[0036] 脱模剂5份,
[0037] 过400目筛MgO粉1份,
[0038] 苯乙烯3份,
[0039] 反应性聚酰胺5份,
[0040] 氢氧化铝超微粉15份。
[0041] 片状模塑料生产工艺采用通常的模压工艺,也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或者进一步研发 改进。本发明通过特定原料和用量,使得塑料的理化性能较现有技术提高,尤其是机械强度 性能显著提高。塑料产品无需增加钢筋龙骨或骨架即可保证结构强度。并且本发明的片状 模塑料具有明显的亲水性和耐水性。耐水指的是塑料耐水浸泡;而通过增加聚酰胺和氢氧 化铝微粉,使得塑料获得亲水性之后;塑料能够更好滴适用某些特定场合。例如制作为化粪 池、输水管等,这样便于清洁;尤其是制作隔油池,用于收集和处理餐饮废水废料时,可以避 免油污附着、堵塞管理设备,便于清洁。
[0042] 总体来说,本发明有益技术效果:
[0043] 1、塑料隔油系统经久耐用,耐腐蚀,成本低;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强度高,节约材 料;无动力、无能耗。
[0044] 2、滤框过滤固体杂物,再经过三个浮油仓的自然沉降,并利用重力分层,油脂就上 浮于水面,可以由清理口捞出处理。重复的三次油水分离,确保分离效果。去油的废水一般 可以直接排放;如果其他有机物或有害物质较多的废水则进一步无害处理,因为已经分离 了油脂和有机物,废水处理难度可以显著降低。
[0045] 3、改性的片状模塑料材料强度高,配方简单,便于加工。片状模塑料具有高度的亲 水、耐水性,不仅适合埋设到地下,起到耐水浸泡的效果。同时亲水疏油的特性使得便于用 水冲洗和清洁,增加了材料在某些特殊场合的适应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6] 图1是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47] 图2是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48] 图3是图2的隔板的板面示意图;
[0049] 图4是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0] 下面提供优选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和明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和有益技术效果。
[0051] 如图1-3所示的,塑料隔油系统都包括粗滤池1和油水分离池2 ;所述的粗滤池1 内设置滤框3,滤框3出水口与油水分离池2的进水口 4相通。一般来说两者都是通过管道 5连通,或者直接对接在一起。油水分离池2的进水口 4到出水口 6之间顺序设置第一、第 二、第三浮油仓7、8、9,浮油仓7、8、9上方分别设置清理口 10、11、12 ;第一、第二浮油仓7、8 的过水孔位于仓内中下部。油水分离池2出水口 6设置在第三浮油仓9的上部。
[0052] 这样通过滤框3可以初步过滤菜叶、米饭粒等固体杂物。滤框3可以是市售专用 产品,也可以是塑料盆打孔、安装把手自制而成。然后经过三个浮油仓7、8、9的自然沉降, 并利用重力分层,油脂就上浮于水面,可以由清理口 1〇、11、12捞出处理。按水流自进水口 4到出水口 6顺序设置的三个浮油仓7、8、9可以起到重复的三次油水分离,确保分离效果。 去油的废水一般可以直接排放,例如餐饮废水;如果其他有机物或有害物质较多的废水则 进一步无害处理,因为已经分离了油脂和有机物,废水处理难度可以显著降低。
[0053] 至于油水分离池2的和浮油仓7、8、9及其过水孔的结构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本 发明优选的有两种:一种是如图1所示的,所述的油水分离池2内部两密封隔板13、14分 隔构成三个浮油仓7、8、9 ;密封隔板13、14下部安装倒U形管,也就是开口朝下的U形弯管 15、16构成第一、第二浮油仓7、8的过水孔。这样结构集中,便于安装使用。适合小规模的 油水分离场合,例如中小型餐饮单位的配套使用。
[0054] 另一种是如图2、3所示的,所述的第一浮油仓7内设置隔板17,隔板17高度方向 的中部位置设置透水小孔171,透水小孔171直径最好选择5_。第一浮油仓7的隔板17 两侧各设置一个清理口 1〇、1〇'。更好的,所述的第三浮油仓9内设置填料桶18,填料桶18 内设置吸油填料19,填料桶18下部与第三浮油仓9内腔相通、填料桶18上部高于第三浮油 仓9内液面并连接出水管20,出水管20与出水口 6相通。填料桶18上部还可以设置把手 181,便于更换从清理口 12取出填料桶18和更换吸油填料19。
[0055] 图2、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更好的是所述的油水分离池2顺序布置两个,第一油水 分离池2'内腔构成第一浮油仓7,第二油水分离池2''内板体21分隔构成第二、第三浮油 仓8、9 ;第二浮油仓8的过水孔由板体21下端与浮油仓底部相离构成;第一浮油仓7的过 水孔由第一、第二油水分离池2'、2''之间相连通的连通管22构成,连通管22为进口低于 出口的直角弯管,连通管22水平设置两个。
[0056] 这样的实施方式中,油水分离和处理的原理与图1所示的类似。但油水分离池2 容积大,废水处理量大。并且填料桶18和吸油填料19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强废水处理效 果。
[0057] 两种优选实施方式都可以进一步优化选择的是:所述的油水分离池2、2'、2''由 多块塑料板连接构成,连接缝26见图中所示;该连接缝26在内部有密封隔板13、14、隔板 17、板体21的位置也正好作为安装缝便于装配。例如将隔板17和密封垫片夹紧在连接缝 内实现连接,所以图中多处连接缝26和隔板17等部件位置是重合的。所述的滤框3出水 口与油水分离池2的进水口 4之间设置直通蒸汽管口 23。这样便于通入蒸汽给系统内部升 温,避免油脂凝结堵塞。尤其是在餐饮单位使用时,可以直接连通厨房的剩余蒸汽,给油水 分离系统内部升温,防止油脂凝固堵塞管道。
[0058] 进一步的结合图1、2、4所示,所述的油水分离池2为卧式圆桶形,浮油仓7、8、9内 放置两个夹板24、25,夹板24、25 -端铰接、另一端各连接拉绳26到清理口 10、11、12,夹板 24、25的板面形状与浮油仓7、8、9内腔吻合。所述的吻合也就是宽度与浮油仓7、8、9宽度 相当,在圆桶形端部设置相应的如图4所示弧形边缘;板面长度为油水分离池2直径的四分 之三左右,夹板24、25边缘设置毛刷或软胶皮27,夹板24、25中间至铰接端均布通孔或为 框形,如图4所示为框形。这样将夹板24、25放置呈与水流方向平行,也就是平行于油水分 离池2的轴向,在清理口 10、11、12拉动两根拉绳26,即可将浮油收拢便于清理。而且夹板 24、25本身并不固定位置,一次清捞不彻底时可以放松拉绳26,重复操作,框形或通孔可以 便于中下部水流动,但浮于表面的油不会通过夹板24、25。为了便于展示夹板24、25的形状 及图示清晰,故图1、2中并未展示夹板24、25。
[0059] 本发明改进的片状模塑料实施例:
[0060] 实施例一
[0061] 塑料的重量组成:
[0062] 邻苯树脂90份,
[0063] 聚苯乙烯35份,
[0064] 碳酸钙超微粉180份,
[0065] 长度在I-50mm的玻纤100份,
[0066] 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3份,
[0067] BYK-W966 :2 份,
[0068] 硬脂酸镁5份,
[0069] 过400目筛MgO粉2份,
[0070] 苯乙烯3份,
[0071] 反应性聚酰胺6份,
[0072] 氢氧化铝超微粉16份。
[0073] 实施例二
[0074] 塑料的重量组成:
[0075] 间苯树脂110份,
[0076] 聚苯乙烯30份,
[0077] 碳酸钙超微粉160份,
[0078] 长度在l_50mm的玻纤110份,
[0079] 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3份,
[0080] BYK-W9010 :1 份,
[0081] 硬脂酸锌、硬脂酸镁按1 :1混合5份,
[0082] 过400目筛MgO粉2份,
[0083] 苯乙烯3份,
[0084] 反应性聚酰胺5份,
[0085] 氢氧化铝超微粉15份。
[0086] 实施例三
[0087] 塑料的重量组成:
[0088] 乙烯基树脂100份,
[0089] 聚苯乙烯30份,
[0090] 碳酸钙超微粉150份,
[0091] 长度在I-50mm的玻纤100份,
[0092] 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3份,
[0093] BYK-W9010 :1 份,
[0094] 硬脂酸锌5份,
[0095] 过400目筛MgO粉1份,
[0096] 苯乙烯3份,
[0097] 反应性聚酰胺5份,
[0098] 氢氧化铝超微粉15份。
[0099] 三个实施例的加工方法相同:
[0100] 玻纤经硅烷偶联剂处理;将玻纤以外的原料用高速分散机搅拌混合,然后浸润短 玻纤;制成两面有PE薄膜覆盖的片材。
[0101] 将片材在40-45°C下增稠48小时,形成半粘性薄板形片状模塑料;
[0102] 将材料两面的PE薄膜撕去,叠层后放入加热到110-115°C的本发明专用的金属模 具内,在2. 0-3. 0兆帕下使产品固化得到产品。
[0103] 按相关国家标准方法检测的塑料的性能检测数据如下表,可见本发明的塑料物理 性能优越。

【权利要求】
1. 一种塑料隔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粗滤池和油水分离池;所述的粗滤池内设置 滤框,滤框出水口与油水分离池的进水口相通;所述的油水分离池的进水口到出水口之间 顺序设置第一、第二、第三浮油仓,每个浮油仓上方设置清理口;第一、第二浮油仓的过水孔 位于仓内中下部,油水分离池的出水口设置在第三浮油仓上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隔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浮油仓内设置隔板, 隔板高度方向的中部位置设置透水小孔;所述的清理口在第一浮油仓的隔板两侧各设置一 个。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料隔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浮油仓内设置填料 桶,填料桶内设置吸油填料,填料桶下部与第三浮油仓内腔相通、填料桶上部高于第三浮油 仓内液面并通过出水管与出水口接通。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塑料隔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水分离池顺序布置两 个,第一油水分离池内腔构成第一浮油仓,第二油水分离池内板体分隔构成第二、第三浮 油仓;第二浮油仓的过水孔由板体下端与浮油仓底部相离构成;第一浮油仓的过水孔由第 一、第二油水分离池之间相连通的连通管构成,连通管为进口低于出口的直角弯管,连通管 水平设置两个。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隔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水分离池内部两密封 隔板分隔构成三个浮油仓;密封隔板下部安装倒U形管构成第一、第二浮油仓的过水孔。
6. 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塑料隔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水分离 池由多块塑料板连接构成;所述的滤框出水口与油水分离池的进水口之间设置直通蒸汽管 □。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隔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水分离池为卧式圆桶 形,浮油仓内放置两个夹板,两夹板一端铰接、另一端各连接拉绳到清理口,夹板的板面形 状与浮油仓内腔吻合;夹板边缘设置毛刷或软胶皮,夹板中间至铰接端均布通孔或为框形。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塑料隔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油系统由片状模塑料 制成,片状模塑料按重量由如下组分组成: 不饱和聚酯树脂80-120份, 聚苯乙烯25-35份, 碳酸钙超微粉130-180份, 长度在1-50mm的玻纤80-120份, 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2-4份, 润滑剂1-3份, 脱模剂3-6份, 过400目筛MgO粉1-3份, 苯乙稀2_5份, 反应性聚酰胺3-8份, 氢氧化铝超微粉12-18份。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塑料隔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为邻苯 树脂,间苯树脂或乙烯基树脂中的一种或混合物;所述的脱模剂为硬脂酸锌或硬脂酸镁或 两者混合物;所述的润滑剂为BYK-W966或BYK-W9010或BYK-P9080或BYK-P906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塑料隔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组成为: 不饱和聚酯树脂100份, 聚苯乙烯30份, 碳酸钙超微粉150份, 长度在1-50mm的玻纤100份, 过氧化-2-乙基己酸叔丁酯3份, 润滑剂1份, 脱模剂5份, 过400目筛MgO粉1份, 苯乙烯3份, 反应性聚酰胺5份, 氢氧化铝超微粉15份。
【文档编号】C08L25/06GK104445699SQ201410819865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5日
【发明者】童薇, 周禹珺, 田雨, 罗建平 申请人:昆明普尔顿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阴普顿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