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枝改性超高分子量超细丙烯聚合物及其固相接枝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7353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超高分子量超细粒径丙烯聚合物采用固相接枝制备接枝丙烯聚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容器中,加入丙烯聚合物、接枝单体、引发剂和界面剂,搅拌混合均匀;加热进行固相接枝反应;获得所述的接枝丙烯聚合物;

所述丙烯聚合物为粉体,呈球形颗粒状,平均粒径为10μm-200μm,标准差为2μm-15μm,堆密度为0.1g/mL-0.4g/mL;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Mv)大于1×106

优选地,所述丙烯聚合物粉体的粒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优选地,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优选为20μm-180μm,更优选为30μm-150μm;所述标准差优选为5μm-15μm,更优选为6μm-12μm,还优选为8μm-10μm。

优选地,所述丙烯聚合物粉体的堆密度优选为0.15g/mL-0.35g/mL。

优选地,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Mv)大于等于1.5×106,优选地为1.5×106~4.0×106;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2~15,优选为3~10,还优选为4~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混合的时间为30分钟到5小时。优选的搅拌时间为1小时到5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相接枝反应的温度为60~140℃,时间为0.5~5小时。优选为70~120℃下反应0.5~3.5小时。更优选为90~110℃下反应2~3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聚合物选自丙烯均聚物、丙烯共聚物或其混合物。所述丙烯共聚物的共聚单体为除丙烯外的α-烯烃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一种、两种或三种。所述α-烯烃例如为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或1-癸烯。所述共聚物例如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或丙烯-乙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

优选地,所述的接枝单体为硅氧烷类化合物或乙烯基类不饱和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乙烯基类不饱和化合物例如为苯乙烯类化合物、乙烯基类不饱和有机酸、乙烯基类不饱和有机酯、乙烯基类不饱和有机酸酐或其混合物。优选为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乙酯(ME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马来酸酐(MAH)、马来酸、苯乙烯(St)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甘油酯(PETA)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硅氧烷类化合物例如为乙烯基三甲基硅烷、乙烯基三乙基硅烷、二乙烯基二甲基硅烷、(三乙基硅烷基)乙炔、烯丙基三甲基硅烷等,优选为乙烯基三甲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优选地,所述的接枝单体的加入量为丙烯聚合物粉体质量的0.2wt%到15wt%,优选为0.5wt%到12wt%,更优选为1wt%到8wt%。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发剂为偶氮类引发剂或过氧化物类引发剂,优选为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酰或过氧化异丙苯中的一种或多种。引发剂的加入量为丙烯聚合物粉体质量的0.1wt%到10wt%,优选为2wt%到9wt%,更优选为3wt%到8wt%。

优选地,所述的界面剂为对丙烯聚合物具有溶胀作用的有机溶剂。优选为对丙烯聚合物具有溶胀作用的下述有机溶剂:醚类溶剂、酮类溶剂、芳烃类溶剂或烷烃类溶剂;更优选为氯代苯、多氯代苯、C6以上的烷烃或环烷烃、苯、烷基取代苯、脂肪醚、脂肪酮、或十氢萘;还更优选为苯、甲苯、二甲苯、氯苯、四氢呋喃、乙醚、丙酮、己烷、环己烷、十氢萘、庚烷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为二甲苯,或者二甲苯与四氢呋喃的混合物。界面剂的加入量为丙烯聚合物粉体质量的0.1~30wt%,优选为10~25wt%。

6.一种由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接枝丙烯聚合物,其中,接枝单体的有效接枝率>0.5%;基础聚合物为丙烯聚合物;所述丙烯聚合物为粉体,呈球形颗粒状,平均粒径为10μm-200μm,标准差为2μm-15μm,堆密度为0.1g/mL-0.4g/mL;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Mv)大于1×10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枝丙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聚合物粉体的粒径分布近似于正态分布。

优选地,所述有效接枝率为1.0%~6.5%,更优选地为4.0%~6.5%。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接枝丙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平均粒径优选为20μm-180μm,更优选为30μm-150μm;所述标准差优选为5μm-15μm,更优选为6μm-12μm,还优选为8μm-10μm。

优选地,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堆密度优选为0.15g/mL-0.35g/mL。

优选地,所述丙烯聚合物的粘均分子量(Mv)大于等于1.5×106,优选地为1.5×106~4.0×106;所述丙烯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Mw/Mn为2~15,优选为3~10,还优选为4~8。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接枝丙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丙烯聚合物选自丙烯均聚物、丙烯共聚物或其混合物。所述丙烯共聚物的共聚单体为除丙烯外的α-烯烃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一种、两种或三种。所述α-烯烃例如为乙烯、1-丁烯、1-戊烯、1-己烯、1-庚烯、1-辛烯、1-壬烯或1-癸烯。所述共聚物例如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1-丁烯共聚物或丙烯-乙烯-1-丁烯三元共聚物。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接枝丙烯聚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枝单体为硅氧烷类化合物或乙烯基类不饱和化合物。

优选地,所述乙烯基类不饱和化合物例如为苯乙烯类化合物、乙烯基类不饱和有机酸、乙烯基类不饱和有机酯、乙烯基类不饱和有机酸酐或其混合物。优选为丙烯酸(AA)、甲基丙烯酸(MAA)、丙烯酸甲酯(M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乙酯(EA)、甲基丙烯酸乙酯(ME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马来酸酐(MAH)、马来酸、苯乙烯(St)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甘油酯(PETA)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硅氧烷类化合物例如为乙烯基三甲基硅烷、乙烯基三乙基硅烷、二乙烯基二甲基硅烷、(三乙基硅烷基)乙炔、烯丙基三甲基硅烷等,优选为乙烯基三甲基硅烷和乙烯基三乙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