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单环2‑吡啶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2477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氮杂环类化合物,具体涉及含有氮杂环的单环2-吡啶酮类化合物。本发明涉及该类化合物对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具有用于治疗或预防癌症的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仍然是威胁人类生命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之一。抗癌药物种类稀少,价格昂贵,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不少治疗肿瘤的药物因无选择性,引起多种不良反应,甚至会危及生命;或因长期使用而使癌细胞产生耐药性,降低治疗效果,最终都限制了现有抗癌药物的临床应用。

抗肿瘤药物中74%是天然产物或其衍生物,如紫杉醇及其衍生物就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效果比较好的抗肿瘤药物。但资源紧缺、含量少、溶解度低、体内代谢不稳定,副作用大;1kg紫杉醇的获取大约需要11t红豆杉树木。因此,新型抗癌药物的研究以及找到活性好、毒性低的新药仍是药物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吡啶酮衍生物具有天然生物碱结构母核,同时该类化合物是人工合成的,并且化学性质稳定。该类衍生物具有抗真菌、抗菌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可以用作低毒副作用的抗肿瘤药剂、抗菌试剂等,具有强大的生物医药潜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氮杂环类化合物,具体为含有氮杂环的单环2-吡啶酮类化合物,并且本发明通过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并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具有用于治疗或预防癌症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通式(1)所示的化合物:

其中,R独立选自如下取代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R1独立选自如下取代基:H, C1-C4烷基,C1-C4烷氧基,取代或末取代C6-C12芳基;R2独自选自如下取代基:H,C1-C4烷基,C3-C6环烷基,取代或末取代的苯基、苄基、联苯基、萘基。

在另一优选例中,R为烷基或烷氧基的任一种。

在另一优选例中,R1为烷基、烷氧基或芳基的任一种。

在另一优选例中,R2为烷基、烷氧基、芳基、苄基、联苯基、萘基的任一种。

本发明中,在制备预防和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肿瘤。所述的肿瘤包括但不限于皮肤、脑部、肺部、淋巴细胞、肾脏、肝部、胃、结肠、乳腺、或食道的肿瘤。

本发明中,所述化合物体外对人肿瘤细胞系具有生长抑制作用,所谓人肿瘤细胞系包括但不限于肝癌(SMMC-7721),肺癌(A-549),乳腺癌(MCF-7),结肠癌(SW480)和褐家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

本发明还涉及上述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多晶型物、或溶剂合物在制备具有具有肿瘤抑制活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吡啶酮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多晶型物、或溶剂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制成各种形式的药物组合物。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包括包括但不限于各种常用药用辅料(如稀释剂,粘合剂和赋形剂等)。根据治疗目的,可将药物组合物制成各种类型的给药单位剂型如:片剂、胶囊剂、丸剂、粉剂、溶液剂、乳液剂、乳膏剂、糖浆剂、颗粒剂、注射剂(溶液及悬浮液)等。

本发明通过体外MTT抗肿瘤活性的评价发现,该类化合物对肝癌(SMMC-7721),肺癌(A-549),乳腺癌(MCF-7),结肠癌(SW480)和褐家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这五株细胞生长的IC50值达3.6 μM。因此,单环2-吡啶酮类化合物具有用于治疗或预防癌症的用途,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本发明涉及的单环2-吡啶酮类化合物具有用于治疗或预防癌症的用途属于首次公开,而且其对于癌细胞的抑制活性比较显著。不存在由其他化合物给出任何启示的可能,具备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同时用于肿瘤的防治显然具有显著的进步。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具体实施例的任何限制,而是由权利要求加以限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受具体实施例的任何限制,而是由权利要求加以限定。

下面通过药效学实验来进一步说明其药物活性。

实验例:

采用MTT法评价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

实验原理:活细胞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能使外源性MTT还原为水不溶性的蓝紫色结晶甲瓒(Formazan)并沉积在细胞中,而死细胞无此功能。二甲基亚砜(DMSO)[三联溶液]能溶解细胞中的甲瓒,用酶联免疫检测仪在490nm波长处测定其光吸收值,可间接反映活细胞数量。在一定细胞数范围内,MTT结晶形成的量与细胞数成正比。

实验方法:1、收集对数期细胞,调整细胞悬液浓度,每孔加入198ul,铺板使待测细胞调密度至1000-10000/孔,(边缘孔用无菌PBS填充);

2.、5% CO2,37℃孵育,至细胞单层铺满孔底(96孔平底板),加入浓度梯度的药物,设3个副孔,细胞贴壁后加药2ul;

3.、5% CO2,37℃孵育24小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

4、每孔加入20ulMTT溶液(5mg/ml,即0.5%MTT),继续培养4h;

5、终止培养,小心吸去孔内培养液;

6、每孔加入150ul二甲基亚砜,置摇床上低速振荡10min,使结晶物充分溶解。在酶联免疫检测仪OD490nm处测量各孔的吸光值;

7、同时设置调零孔(培养基、MTT、二甲基亚砜),对照孔(细胞、相同浓度的药物溶解介质、培养液、MTT、二甲基亚砜)

抑制率=1-(给药组OD值均值-空白组OD值均值)/(阴性组OD值均值-空白组OD值均值)。

实验结果:单环2-吡啶酮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肝(SMMC-7721),肺癌(A-549),乳腺癌(MCF-7),结肠癌(SW480)和褐家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该化合物抑制这五株细胞生长的IC50值达到3.6 μM。

由上述实验例表明,本发明的单环2-吡啶酮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株肝(SMMC-7721),肺癌(A-549),乳腺癌(MCF-7),结肠癌(SW480)和褐家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由此证明,本发明的含氮杂环的单环2-吡啶酮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具有用于治疗或预防癌症的用途。这为深入研究和开发新的抗肿瘤药物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