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密度聚酯型聚氨酯鞋底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00449阅读:9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聚氨酯工业领域,具体涉及低密度聚酯型聚氨酯鞋底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鞋业大国,鞋类产品产量已占全球总量的60%以上,出口量占全球鞋产品贸易总量的50%以上,已成为我国出口创汇的前三大商品之一。鞋产量的迅猛增长也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2006年,我国的鞋底材料消费量已超过150万t,聚氯乙烯(PVC)、乙烯一醋酸乙烯共聚物(EVA)、热塑性橡胶(TPR)及聚氨酯(PU)系列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其中PVC材料价格低廉,但受生态环保方面的压力,用量已经明显减少;EVA发泡率高,但材料变形大,导致耐磨性下降、强度变差,基本不用于外底;性能较好、用量也较大的TPR材料则因不耐热、不耐溶剂,制约了其发展。

PU鞋底材料具有舒适、轻便、防滑、弹性好、强度高、耐磨、耐油性能好等特点,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鞋底用聚氨酯原液可分为聚醚型和聚酯型两类。聚酯型PU鞋底的耐磨性、抗撕裂性优于聚醚型PU鞋底,因此,目前国内大部分采用聚酯型原液。追求低成本、高质量是聚氨酯鞋底料的发展方向。

降低密度是聚氨酯鞋材供应商通常的要求之一,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成本,与低密度EVA及某些PVC等传统非聚氨酯鞋材竞争。由于欧美国家对鞋类产品技术指标的提高,低密度聚氨酯鞋底原液需求量日益提高。国内同行对低密度聚氨酯鞋底原液的研究在不断深入,生产厂家也越来越多。但国内低密度聚氨酯鞋底原液大多采用高密度工艺生产,质量稳定差、能源消耗高、生产周期长、原料利用低、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不仅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且加工方法简单,方便操作的低密度聚酯型聚氨酯鞋底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低密度聚酯型聚氨酯鞋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醋酸钠、三乙烯二胺、辛酸亚锡等催化剂相互复配,形成复合催化剂;

第二步,聚酯多元醇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瓶中,加入计算量的己二酸、乙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先通氮气10 min,排除体系内的空气,再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并搅拌,待物料熔融后加入上述复合催化剂,继续加热,在140-150度开始出水,待出完水后保温2 h,遂即停止通氮气,抽真空反应,使相对分子质量达到设计值时停止反应;

第三步,A组分的制备

将聚酯多元醇、扩链剂、发泡剂、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复合添加剂加入反应釜,升温到60-65度混合均匀,再冷却至35-40出料;

第四步,B组分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氮气保护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液化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升温到60度,加入上述脱过水的聚酯多元醇,于70-80度反应2-3h,真空脱除气泡,自然降温,出料,密封保存;

第五步,成型

将A组分、B组分经PU鞋底成型机混合注入250 mm x 170 mm×6 mm的试片模具及鞋底模具中,A组分、B组分温度维持在40-45度,模具温度维持在50-55度,脱模后于室温放置24 h。

优选地,A组分配方为:聚酯多元醇100份,l,4-丁二醇9-11份,水0.5-1.5份,复合催化剂0.1-0.5份,匀泡剂0.5-1.2份,复合添加剂0.5-1份。

优选地,B组分配方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0份,液化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7份,聚酯多元醇60-63份。

本发明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不仅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且加工方法简单,方便操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发明低密度聚酯型聚氨酯鞋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醋酸钠、三乙烯二胺、辛酸亚锡等催化剂相互复配,形成复合催化剂;

第二步,聚酯多元醇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瓶中,加入计算量的己二酸、乙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先通氮气10 min,排除体系内的空气,再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并搅拌,待物料熔融后加入上述复合催化剂,继续加热,在140-150度开始出水,待出完水后保温2 h,遂即停止通氮气,抽真空反应,使相对分子质量达到设计值时停止反应;

第三步,A组分的制备

将聚酯多元醇、扩链剂、发泡剂、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复合添加剂加入反应釜,升温到60-65度混合均匀,再冷却至35-40出料;

第四步,B组分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氮气保护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液化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升温到60度,加入上述脱过水的聚酯多元醇,于70-80度反应2-3h,真空脱除气泡,自然降温,出料,密封保存;

第五步,成型

将A组分、B组分经PU鞋底成型机混合注入250 mm x 170 mm×6 mm的试片模具及鞋底模具中,A组分、B组分温度维持在40-45度,模具温度维持在50-55度,脱模后于室温放置24 h。

实施例二:

本发明低密度聚酯型聚氨酯鞋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醋酸钠、三乙烯二胺、辛酸亚锡等催化剂相互复配,形成复合催化剂;

第二步,聚酯多元醇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瓶中,加入计算量的己二酸、乙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先通氮气10 min,排除体系内的空气,再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并搅拌,待物料熔融后加入上述复合催化剂,继续加热,在140-150度开始出水,待出完水后保温2 h,遂即停止通氮气,抽真空反应,使相对分子质量达到设计值时停止反应;

第三步,A组分的制备

将聚酯多元醇、扩链剂、发泡剂、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复合添加剂加入反应釜,升温到60-65度混合均匀,再冷却至35-40出料;

第四步,B组分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氮气保护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液化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升温到60度,加入上述脱过水的聚酯多元醇,于70-80度反应2-3h,真空脱除气泡,自然降温,出料,密封保存;

第五步,成型

将A组分、B组分经PU鞋底成型机混合注入250 mm x 170 mm×6 mm的试片模具及鞋底模具中,A组分、B组分温度维持在40-45度,模具温度维持在50-55度,脱模后于室温放置24 h。

A组分配方为:聚酯多元醇100份,l,4-丁二醇9-11份,水0.5-1.5份,复合催化剂0.1-0.5份,匀泡剂0.5-1.2份,复合添加剂0.5-1份。

实施例三:

本发明低密度聚酯型聚氨酯鞋底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醋酸钠、三乙烯二胺、辛酸亚锡等催化剂相互复配,形成复合催化剂;

第二步,聚酯多元醇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冷凝管、温度计的四口瓶中,加入计算量的己二酸、乙二醇和一缩二乙二醇,先通氮气10 min,排除体系内的空气,再在氮气保护下加热并搅拌,待物料熔融后加入上述复合催化剂,继续加热,在140-150度开始出水,待出完水后保温2 h,遂即停止通氮气,抽真空反应,使相对分子质量达到设计值时停止反应;

第三步,A组分的制备

将聚酯多元醇、扩链剂、发泡剂、催化剂、表面活性剂、复合添加剂加入反应釜,升温到60-65度混合均匀,再冷却至35-40出料;

第四步,B组分的制备

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氮气保护装置的四口烧瓶中加入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和液化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升温到60度,加入上述脱过水的聚酯多元醇,于70-80度反应2-3h,真空脱除气泡,自然降温,出料,密封保存;

第五步,成型

将A组分、B组分经PU鞋底成型机混合注入250 mm x 170 mm×6 mm的试片模具及鞋底模具中,A组分、B组分温度维持在40-45度,模具温度维持在50-55度,脱模后于室温放置24 h。

A组分配方为:聚酯多元醇100份,l,4-丁二醇9-11份,水0.5-1.5份,复合催化剂0.1-0.5份,匀泡剂0.5-1.2份,复合添加剂0.5-1份。

B组分配方为: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00份,液化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5-7份,聚酯多元醇60-63份。

本发明节能减排,减少污染,不仅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且加工方法简单,方便操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