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032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其特征是: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30-50wt%,

聚丙烯 35-55wt%,

聚乙烯醇 3-7wt%,

热降解促进剂 0.5-1.5wt%,

光催化降解促进剂 0.5-1.5wt%,

硅烷偶联剂 0.25-0.75%,

抗菌增氧颗粒 4-8wt%,

润滑剂 0.5-2.5w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其特征是:所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聚合单体为丁二酸二甲酯、丁二醇和己二醇;其中己二醇的摩尔量为丁二醇的1-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其特征是:所述热降解促进剂为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所述光催化降解促进剂为掺杂型纳米二氧化钛;所述掺杂型纳米二氧化钛为掺杂有N、P、K、Fe、Ca中至少一种元素的纳米二氧化钛;且掺杂型纳米二氧化钛的掺杂量为1-3wt%。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其特征是:抗菌增氧颗粒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速释层、缓释层和包膜层;所述速释层由以下物质组成:化学增氧剂35-45wt%、天然抗菌植物提取物5-15wt%、改性海泡石载体40-46wt%、改性氧化钙4-6wt%、粘合剂1-3wt%;所述缓释层由以下物质组成:化学增氧剂35-45wt%、天然抗菌植物提取物5-15wt%、改性β-环糊精43-53wt%、粘合剂1-3wt%;所述包膜层为壳聚糖-淀粉-明胶交联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其特征是:所述改性海泡石载体的制备方法为:将海泡石粉添加至其10-20倍质量的水中,搅拌形成悬浮液,加热至40-60℃保温;分别将硝酸银溶液、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铁溶液以10-20mL/min的速率添加到悬浮液中搅拌0.5-1.5h,进行金属离子吸附、交换;其中,所述海泡石粉与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铁的质量比为25:0.5-1.5:0.5-1.5:0.4-0.8;向上述悬浮液中滴加硝酸控制pH为5-6;另行按体积比15:4-6:0.5-1.5向无水乙醇中先后添加钛酸丁酯、冰乙酸,搅拌10-20min后,滴加到剧烈搅拌条件下的悬浮液中,直至不再生成新的溶胶;将溶胶静置1-2h,烘干后得到改性海泡石载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其特征是:所述改性β-环糊精的制备方法为:将β-环糊精添加到其15-25倍质量的水中,然后加热至60-70℃保温,得到β-环糊精溶液;分别将硝酸银溶液、硝酸铜溶液和硝酸铁溶液以5-10mL/min的速率添加到β-环糊精溶液中搅拌1-2h,进行金属离子吸附;最后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干燥、粉碎后制得改性β-环糊精;其中,所述β-环糊精与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铁的质量比为10:0.5-1.5:0.5-1.5:0.4-0.8。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其特征是:所述天然抗菌植物提取物为油茶树叶提取物、大蒜提取物、果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化学增氧剂为过氧化钙、过氧化脲和过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粘合剂为聚维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其特征是:所述速释层、缓释层和包膜层的质量比为1:3-5:0.4-0.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其特征是: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钙、氧化聚乙烯蜡、石蜡、硬脂酸甘油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KH560、KH570中的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9之一所述的一种可降解多功能农用复合地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为:

步骤1:将掺杂型纳米二氧化钛添加至硅烷偶联剂中并混合均匀;

步骤2:将步骤1的物料与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丙烯、聚乙烯醇、热降解促进剂、光催化降解促进剂、硅烷偶联剂、抗菌增氧颗粒、润滑剂共混后,通过螺杆挤出机造粒;

步骤3:将造粒后的物料通过吹膜机制得地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