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M双壁波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2512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PVC-M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共混制得:

PVC 55-60份,

MBS 14-15份,

碳酸钙14-15份,

耐磨耐腐蚀功能母粒3-4份,

抗菌增韧母粒2-4份,

稳定剂:有机锡和多元醇共4-6份,

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1.5-2.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M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VC、MBS、碳酸钙的质量比为4: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M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耐腐蚀功能母粒的制备方法为:配制质量浓度为10%的氧化石墨烯溶液,转移至40-50℃的水浴中,在搅拌条件下向氧化石墨烯溶液中添加其1-2倍体积的、质量浓度为15%的水溶性聚酰胺酸溶液,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溶胶液;让混合溶胶液老化成形2-3h,用过量纯水置换混合溶胶液的溶剂;接着将混合溶胶液转移至加热装置中,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1.5-2.5h内升温至450-550℃,保温1-3h;然后取出产物,依次经过清洗、干燥、研磨后,得到改性石墨烯颗粒;将改性石墨烯颗粒与尼龙1010树脂按2:8至3:7的质量比添加到熔融装置中混合熔融,最后通过双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制得耐磨耐腐蚀功能母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PVC-M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石墨烯颗粒的粒径为0.5-1微米,所述耐磨耐腐蚀功能母粒的粒径为1.5-3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PVC-M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增韧母粒的制备方法为:配制质量浓度为3-5%的壳聚糖水溶液,在搅拌条件下向壳聚糖水溶液中添加壳聚糖质量0.75-1.25倍的硝酸银,将溶液pH值调节至4-5;在黑暗、搅拌条件下加热至45-55℃,保温1.5-2.5h;离心处理,取固状物质,洗净,烘干;分别将质量比为100:6-8的固状物质与硼氢化钠添加至碱液中,调节pH至7-8;搅拌反应10-30min,然后离心处理,取沉淀,洗净,烘干,制得改性壳聚糖;将改性壳聚糖、纤维素按3-4:10的质量比添加至离子液体中,在搅拌条件下加热至60-80℃后得到纤维素质量浓度为8-20%的混合溶液;然后将混合溶液在温度为-10℃至-4℃的冷冻装置中冷冻24-48h;冷冻后将冻结的混合溶液取出并自然解冻,融化得到改性壳聚糖-纤维素混合凝胶液,用足量的正己烷置换改性壳聚糖-纤维素混合凝胶液中的溶剂,然后依次经过干燥、粉碎后,制得干凝胶颗粒状的抗菌增韧母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PVC-M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选自1-乙基,3-甲基氯咪唑盐离子液体或1-丁基,3-甲基醋酸咪唑盐离子液体。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PVC-M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增韧母粒的粒径为2-10微米。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PVC-M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其制备方法为:

A)按质量比分别称取各组分;

B)将各组份添加至挤出机的熔融装置中,在150-170℃下共混熔融;

C)混合熔融后的物料通过挤出机挤出,并模压成型;

D)模压成型后进行冷却定型,最后切割,制得成品。

9.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PVC-M双壁波纹管,其特征在于,内壁和外壁均添加蓝色着色料。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