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革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1112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革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皮革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革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皮革是经脱毛和鞣制等物理、化学加工所得到的已经变性不易腐烂的动物皮。革是由天然蛋白质纤维在三维空间紧密编织构成的,其表面有一种特殊的粒面层,具有自然的粒纹和光泽,手感舒适。随着制革行业的不断发展,皮革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包括生活用革、国防用革、工农业用革、文化体育用品革,皮革需要经过泡皮,淋碱褪毛,浸灰去肉,皮坯的分级、测量和搭皮,皮坯挤水伸展,分皮削匀,修边染色,回潮摔软,绷板干燥,磨革,喷浆烘干等工序以达到成品和使用要求。

目前,在对皮革进行清洗、浸灰、鞣制、染色、摔软等工序处理时,通常使用到转鼓设备,而由于工序的不同,向转鼓中添加的介质也不同,因此就需要将皮革在不同的转鼓中来回的进行转换,通用性不强,而且需要人工进行转换,不仅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工劳动力,而且操作繁琐,另外在转鼓中进行处理时,是将多张皮革放入转鼓中处理的,在将皮革从转鼓中取出后送入下道工序前,还需要人工将皮革一张一张的铺展开来,以方便对皮革下道工序处理的顺利进行,因此,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且无法实现自动化流水作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通用性强、能够有效的减少人工劳动强度且有利于实现自动化、无人化流水生产的皮革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皮革处理系统,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

一单元箱体,所述单元箱体为一箱型结构,其两端分别具有一进料口、一出料口;

一输送模块,该输送模块为若干安装在单元箱体内且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输送带组,且相邻输送带组之间的输送方向相反;

至少一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至少一个输送带的下方,且与该水箱对应的输送带中间部分位于水箱内的底部;

至少一安装在单元箱体内的功能模块,所述功能模块为喷射模块、挤压模块、机械振荡模块、超声波振荡模块、真空模块、循环过滤模块、加热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模块的各输送带组均为对应安装在单元箱体内的上输送带和下输送带,上、下输送带之间形成一容皮革输送的通道,所述相邻输送带组中上层的输送带组出料端与下层的输送带组进料端之间设置层间输送带组,该层间输送带组为一对倾斜或垂直设置的左、右输送带,且左、右输送带的进料端开口大于出料端开口。

进一步的,输送模块的各输送带组为单根输送带,所述相邻输送带组中上层输送带组出料端与下层输送带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层间输送带,该层间输送带为一自上层输送带组出料端向下层输送带组进料端延伸的倾斜设置的单根输送带。

进一步的,所述喷射模块包括若干喷嘴,各喷嘴设置于配备有水箱的输送带上、下方,所述喷嘴通过管道和循环泵与水箱底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模块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输送带上、下方的挤压辊,该对挤压辊之间形成一容输送带及皮革通过的通道,所述挤压辊为光辊或表面设置有凹凸图案的辊体。

进一步的,所述机械振荡模块包括至少一组位于输送带上方或下方的振动座以及位于输送带下方或上方的固定座,且振动座与固定座之间一一对应,所述振动座可由振动驱动机构带动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振动座和固定座的相向面上分别安装有错开设置的齿桩或对应设置的齿桩与桩孔。

进一步的,所述单元箱体的进、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手动或自动启闭密封闸板,真空模块包括一真空泵,该真空泵的抽真空口与单元箱体连通。

进一步的,单个处理单元中的各水箱底部通过过滤出水支管与安装在单元箱体底部的单元内过滤出水总管连通;单个处理单元中的各水箱顶部通过过滤进水支管与单元内过滤进水总管连通;

所述循环过滤模块包括至少一过滤器以及至少一过滤循环泵, 过滤循环泵的进水口与单元内过滤出水总管连通,过滤循环泵的出水口与单元内过滤进水总管连通,所述过滤循环泵、单元内过滤进水总管、过滤进水支管、水箱、过滤出水支管、单元内过滤出水总管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处理单元内过滤循环通道,过滤器安装在过滤循环泵与单元内过滤进水总管之间或者过滤循环泵与单元内过滤出水总管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组毛刷辊,该毛刷辊位于输送带组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单元间输送带组为一对倾斜设置的左、右单元间输送带,左、右单元间输送带的进料端位于最下层输送带组的出料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处理单元由单元箱体、输送模块、水箱及功能模块共同构成,将各输送带组为层叠设置,并结合层间输送带组或者导向结构,顺利的将各处理单元内多个输送带组的衔接,可以在有限的占地面积下延长输送带组的输送长度;输送带组的具体数量可根据工艺需求选择相应的数量,进而满足不同工序中皮革在该处理单元内的停留处理时间,甚至采用更多的处理单元来延长停留处理时间,避免不同工序处理时间不同造成无法流水化作业的障碍;

此外,各处理单元内乃至处理单元之间,需要处理的皮革均采用输送带平铺的方式进行输送,避免传统转鼓设备在某些工序交接时需要操作人员人工重新平铺处理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方式最终为顺利实现流水化无人作业提供先决条件。

本实用新型中, 通过不同的功能模块可满足不同工序所需的条件,各个工序均可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中进行,通用性强;再通过多个处理单元的衔接、组合形成一条能够实现整个皮革处理工艺的生产线,真正的实现自动化无人作业,大大降低了皮革制造企业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模块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输送模块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循环过滤模块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功能模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单元间输送带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元间输送带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挤压辊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挤压辊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图8所示的一种皮革处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包括单元箱体1、输送模块、水箱及至少一安装在单元箱体内的功能模块。

单元箱体1为一箱型结构,单元箱体1的两端分别具有一进料口、一出料口。

输送模块为若干安装在单元箱体1内且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输送带组,且相邻输送带组之间的输送方向相反。

如图1所示,输送模块的第一种结构具体为:输送模块的各输送带组均为对应安装在单元箱体1内的上输送带2和下输送带3,上输送带2和下输送带3之间形成一容皮革输送的通道,相邻输送带组中上层的输送带组出料端与下层的输送带组进料端之间设置层间输送带组,该层间输送带组为一对倾斜或垂直设置的左输送带4、右输送带5,且左输送带4、右输送带5的进料端开口大于出料端开口。

如图2所示,输送模块的第二种结构具体为:输送模块的各输送带组为单根输送带6,相邻输送带组中上层输送带组出料端与下层输送带组进料端之间设置有层间输送带7,该层间输送带7为一自上层输送带组出料端向下层输送带组进料端延伸的单根输送带。

水箱8至少有一个,并设置在至少一个输送带的下方,且与该水箱对应的输送带中间部分位于水箱内的底部。

功能模块为喷射模块、挤压模块、机械振荡模块、超声波振荡模块、真空模块、循环过滤模块、加热模块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如图4所示,喷射模块包括若干喷嘴9,各喷嘴9设置于配备有水箱8的输送带上、下方,喷嘴9通过管道和循环泵与水箱底部连通。

挤压模块包括一对对称设置在输送带上、下方的挤压辊10,该对挤压辊10之间形成一容输送带及皮革通过的通道,挤压辊10为光辊或表面设置有凹凸图案的辊体,如图7、图8 所示,两个挤压辊10的表面均设置有凸起,或者其中一个挤压辊的表面带有凸起,另一个挤压辊的表面带有凹槽。

机械振荡模块包括至少一组位于输送带上方或下方的振动座11以及位于输送带下方或上方的固定座12,且振动座11与固定座12之间一一对应,振动座11可由振动驱动机构带动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振动座11和固定座12的相向面上分别安装有错开设置的齿桩或对应设置的齿桩与桩孔。

在单元箱体1的进、出料口处分别设置有手动或自动启闭密封闸板,真空模块包括一真空泵,该真空泵的抽真空口与单元箱体1连通。

如图3所示,单个处理单元中的各水箱8底部通过过滤出水支管17与安装在单元箱体底部的单元内过滤出水总管16连通;单个处理单元中的各水箱8顶部通过过滤进水支管15与单元内过滤进水总管18连通。

循环过滤模块包括至少一过滤器14以及至少一过滤循环泵, 过滤循环泵的进水口与单元内过滤出水总管16连通,过滤循环泵的出水口与单元内过滤进水总管18连通,过滤循环泵、单元内过滤进水总管18、过滤进水支管15、水箱8、过滤出水支管17、单元内过滤出水总管16依次连接构成一个处理单元内过滤循环通道,过滤器14安装在过滤循环泵与单元内过滤进水总管18之间或者过滤循环泵与单元内过滤出水总管16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处理单元可以单独配置一个循环过滤模块,也可以多个处理单元公用同一个循环过滤模块。

功能模块还包括一组毛刷辊13,该毛刷辊13位于输送带组的上方。在本实用新型中,该组毛刷辊13也可位于输送带组的下方,或者上、下方均设置。

如图5、图6所示,单元间输送带组为一对倾斜设置的左单元间输送带20、右单元间输送带21,左单元间输送带20、右单元间输送带21的进料端位于最下层输送带组的出料端。在本实用新型中,单元间输送带组可以设置在单元箱体1内部,也可以设置在相邻的两个单元箱体1之间。

工作原理:首先,在水箱8内加入需要的介质直至浸没位于水箱8内的输送带,例如,在清洗工序时,向水箱8内加入清水,在浸灰工序中,向水箱8内加入石灰乳液,然后将待加工的皮革从箱体1的进料口送入箱体1内,皮革从上层输送带2与下层输送带3之间进行输送,当皮革输送至水箱8处时,皮革浸泡在水箱8的介质中,通过水箱8内的介质对皮革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可利用喷嘴9将水箱8中的介质充分搅拌混合后喷在皮革上,以达到更好的处理效果,并根据工序的需要,选择输送带的停留时间,同时利用机械振荡模块对皮革进行拉伸、挤压处理,另外,可根据需要选择是否需要使用超声波振荡模块,一定时间后,输送带继续输送,并根据水箱8与输送带的距离,放入下一张皮革,当输送至挤压模块处时,通过挤压辊对通过的皮革进行挤压,当输送带上的第一张皮革到达第二个水箱8的位置时,第二张皮革刚好达到第一个水箱8的位置,此时输送带再次停止,通过两个水箱4对两张皮革同时进行处理,如此反复,直至将皮革从箱体1的出料口送出至下一道工序或下一个箱体内。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