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K细胞培养试剂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2851阅读:1549来源:国知局
CIK细胞培养试剂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剂盒或试剂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IK细胞培养试剂盒。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人们对肿瘤治疗方法的探究也在不断创新。自1991年Schmidt Wolf等报道了体外培养的杀伤细胞(CIK细胞)具有较强的抗肿瘤作用以来,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作为新型过继免疫治疗肿瘤的免疫细胞之一,开始得到广泛关注。

近几年来,我国对CIK细胞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CIK细胞是将人体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体外经多种细胞因子(抗人CD3单克隆抗体、IL-2、IL-1a和IFN-γ)共同刺激激活培养后获得的一群既表达T细胞所特有的膜表面分子CD3,又表达NK细胞膜表面分子CD56,被称为NK样T淋巴细胞的特异质细胞群。与LAK、TIL等相比,CIK细胞在杀瘤活力等方面具有新型、高效和广谱性。

目前国内现有技术培养的CIK细胞存在生长状态缓慢、扩增次数一般等问题,难以达到肿瘤治疗所需数量级,肿瘤治疗效果欠佳。抗人CD3单克隆抗体作为CIK细胞刺激因子之一,具有诱导活化T细胞并能进行长期培养的作用,且在培养过程中用量很小。IL-1a、IFN-γ对CIK细胞的增长无明显影响,IL-2虽能刺激活化T细胞大量增殖但所需要的量非常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CIK细胞培养试剂盒,该试剂盒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的培养瓶有效提高CIK细胞的增殖速度和数量,为肿瘤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过继免疫治疗效果提供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CIK细胞培养试剂盒,包括盒体、可开启的盒盖与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培养瓶,所述盒体内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无血清培养基放置槽、淋巴分离液放置槽、培养瓶放置槽与细胞因子存储单元,所述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培养瓶放置在所述培养瓶放置槽中,所述细胞因子存储单元为细胞因子重组人IL-2放置槽,所述细胞因子重组人IL-2放置槽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所述盒体内还设置有海绵固定板,所述无血清培养基放置槽、淋巴分离液放置槽、培养瓶放置槽与细胞因子存储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海绵固定板上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试剂盒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的培养瓶有效提高CIK细胞的增殖速度和数量,为肿瘤患者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过继免疫治疗效果提供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CIK细胞培养试剂盒中未放置培养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培养瓶的立体图。

附图标示:1、盒体,2、可开启的盒盖,3、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培养瓶,4、海绵固定板,5、无血清培养基放置槽,6、淋巴分离液放置槽,7、培养瓶放置槽,8、细胞因子重组人IL-2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与图2,一种CIK细胞培养试剂盒,包括盒体1、可开启的盒盖2与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培养瓶3。盒体1内设置有海绵固定板4。海绵固定板4上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无血清培养基放置槽5、淋巴分离液放置槽6、培养瓶放置槽7与细胞因子存储单元。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培养瓶3放置在培养瓶放置槽7中。细胞因子存储单元为细胞因子重组人IL-2放置槽8,细胞因子重组人IL-2放置槽8的数量为两个。

CIK细胞的培养步骤

1、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的培养瓶的预处理

从试剂盒中取出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的培养瓶,用生理盐水洗涤一次,再用无血清培养基洗涤一次备用

2、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分离提取与初培养

采取肝素抗凝的外周血50ml,缓慢均匀加入已加入淋巴分离液的离心管中,低速水平离心机转速1500r/min,离心20min。分离后提取单个核细胞层,用生理盐水洗涤2次。收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于离心管中,加入无血清培养基吹打至充分悬浮,加入已包被抗人CD3单克隆抗体的培养瓶中。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3、CIK细胞的扩增培养

每天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并根据情况进行换液及加重组人IL-2进行扩增;

4、在培养的第14天,收获CIK细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