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微生物肥料液体发酵的接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4693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微生物肥料液体发酵的接种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接种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发酵的接种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液体菌种生长周期短,生长旺盛,活力强,生产成本低,具有流动性,便于多点发菌,不易污染杂菌,因此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是菌种培养的趋势。但是因为发酵罐体积较大,不利于低温保存,因此就需要转移和运输等过程。

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至今有60余年历史,中间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代。微生物肥料生产以根瘤菌为主,以土法生产群众运动为主,敞口式培养罐为主,在此期间不存在利用接种瓶接种的问题。

第二阶段—20世纪80-90年代。微生物肥料除了根瘤菌剂,还有其他细菌菌剂。纯种培养和液体深层发酵技术开始盛行,利用接种瓶接种技术出现。先期的技术主要利用玻璃三角瓶借助火圈无菌操作直接将菌种由接种口倒入种子罐,其缺点是无法做到严格意义上的无菌操作,接种量小,接种口长时间暴露,染菌很难避免。现有技术采用压差移种技术,利用上下嘴抽滤瓶借助火圈无菌操作技术,利用种子罐和接种瓶之间瞬间压力差,将接种瓶中的菌种压入种子罐。其缺点是抽滤瓶的上下口硅胶塞与抽滤瓶本身无法组合成有效统一体,往瓶内加压时会造成接种瓶内菌种跑、冒、滴、漏,染菌风险大,且玻璃材质承压能力差,有爆瓶分险,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阶段—2000 年-至今。微生物肥料生产进入行业的创新发展阶段。接种瓶改用不锈钢接种瓶,借助火圈无菌操作技术,采用压差移种技术,利用种子罐和接种瓶之间瞬间压力差,将接种瓶中的菌种压入种子罐。虽然有了很大进步,部分程度解决了以往往接种瓶内加压时会造成接种瓶内菌种跑、冒、滴、漏等一系列生产安全问题。但其设计不合理、无法彻底清洁等缺点依旧存在,染菌分险仍无法杜绝。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缺陷,本专利提供了一种用于微生物肥料液体发酵的接种装置,其原理是通过水蒸气全方位灭菌,解决了接种瓶容易自身染菌的难题,采用独特的结构和尺寸比例解决了接种瓶难以清洁和承压能力差的难题,独特的螺纹设计和紫外灭种解决了密封难、瓶盖不易清洁和容易染菌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微生物肥料液体发酵的接种装置,包括瓶体、瓶口、瓶盖和硅胶管,瓶体采用双层夹层结构,瓶体内壁和瓶体外壁构成瓶体夹层结构,瓶体包括瓶壁和瓶底两部分,瓶底和瓶壁焊接成三角锥形,瓶体上部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水蒸气快接阀一连通瓶体夹层内部,瓶体下部另一侧设置有一个进水蒸气快接阀一连通瓶体夹层内部,瓶底直径208-290mm,瓶壁高度393-465mm;瓶口焊接在瓶体上面,瓶口外设置有外螺纹,外螺纹采用三角牙形,设置有多线螺旋线,瓶口外径45-63.5mm,瓶口高度50-60mm;瓶盖内设置有内螺纹,螺纹线成三角牙形,设置有多线螺纹线,瓶盖内侧设置的内螺纹与瓶口外侧设置的外螺纹相适应设置,瓶盖由内外瓶盖壁构成双层夹层结构,瓶盖外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水蒸气快接阀二连通瓶盖夹层,瓶盖另一侧下部设置有一个进水蒸气快接阀二连通瓶盖夹层;在瓶盖中央开10mm孔,瓶嘴穿过瓶盖中央开孔并和瓶盖焊接在一起,瓶嘴采用外径10mm的304不锈钢钢管,瓶嘴距离瓶底3-10mm,瓶盖上瓶嘴长度40-50mm,瓶嘴旁边焊接一个外径10mm进气管,进气管穿过瓶盖通向瓶内,进气管采用304不锈钢管;瓶嘴上端设置有硅胶管,硅胶管另外一端设置有快接阀。

本实用新型中,瓶盖内部设置有一层钢化玻璃,钢化玻璃与瓶盖、瓶嘴及进气管之间通过耐高温胶密封,玻璃和瓶盖之间设置有LED紫外灯。

本实用新型中,硅胶管端头的快接阀外设置有耐高温的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中,瓶体和瓶盖不锈钢厚度为2mm-3mm。

本实用新型中,瓶底直径208mm,瓶壁高度393mm。

本实用新型中,瓶口外径45mm,瓶口高度50mm。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快接阀外面都配有不锈钢卡箍。

实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微生物肥料液体发酵的接种装置获得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微生物肥料液体发酵的接种装置,设计科学合理,转移方便快捷,操作安全可行,容易清洗,能有效防止杂菌感染,对液体发酵接种领域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接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接种装置中瓶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接种装置中瓶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接种装置中带有紫外杀菌瓶盖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接种装置中卡箍结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实用新型接种装置中卡箍截面结构示意图。

在图1-6中,1-瓶体、11-进水蒸气快接阀一、12-出水蒸气快接阀一、13-瓶体夹层、14-瓶体内壁、15-瓶体外壁、2-瓶口、21-外螺纹、3-瓶盖、31-进水蒸气快接阀二、32-出水蒸气快接阀二、33-进气管、34-瓶嘴、35-内螺纹、36-瓶盖夹层、37-瓶盖壁、38-钢化玻璃、39-LED紫外灯、4-硅胶管、41-快接阀、5-卡箍、51-旋紧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6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装置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对用于微生物肥料液体发酵的接种装置中,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是根据附图1-6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是依据附图1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微生物肥料液体发酵的接种装置,包括瓶体(1)、瓶口(2)、瓶盖(3)和硅胶管(4),瓶体(1)采用双层夹层结构,瓶体内壁(14)和瓶体外壁(15)构成瓶体夹层(13)结构,瓶体(1)包括瓶壁和瓶底两部分,瓶底和瓶壁焊接成三角锥形,瓶体(1)上部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水蒸气快接阀一(12)连通瓶体夹层(13)内部,瓶体下部另一侧设置有一个进水蒸气快接阀一(11)连通瓶体夹层(13)内部,瓶底直径208-290mm,瓶壁高度393-465mm;瓶口(2)焊接在瓶体(1)上面,瓶口(2)外设置有外螺纹(21),外螺纹(21)采用三角牙形,设置有多线螺旋线,瓶口(2)外径45-63.5mm,瓶口(2)高度50-60mm;瓶盖(3)内设置有内螺纹(35),螺纹线成三角牙形,设置有多线螺纹线,瓶盖(3)内侧设置的内螺纹(35)与瓶口(2)外侧设置的外螺纹(21)相适应设置,瓶盖(3)由内外瓶盖壁(37)构成双层夹层结构,瓶盖(3)外一侧设置有一个出水蒸气快接阀二(32)连通瓶盖夹层(36),瓶盖(3)另一侧下部设置有一个进水蒸气快接阀二(31)连通瓶盖夹层(36);在瓶盖(3)中央开10mm孔,瓶嘴(34)穿过瓶盖(3)中央开孔并和瓶盖(3)焊接在一起,瓶嘴(34)采用外径10mm的304不锈钢钢管,瓶嘴(34)距离瓶底3-10mm,瓶盖(3)上瓶嘴(34)长度40-50mm,瓶嘴(34)旁边焊接一个外径10mm进气管(33),进气管(33)穿过瓶盖(3)通向瓶内,进气管(33)采用304不锈钢管;瓶嘴(34)上端设置有硅胶管(4),硅胶管(4)另外一端设置有快接阀(41)。

本实用新型中,硅胶管(4)端头的快接阀(41)外设置有耐高温的橡胶套。

本实用新型中,瓶体(1)和瓶盖(3)的不锈钢厚度为2-3mm。

更优化的本实用新型中,瓶盖(3)内部设置有一层钢化玻璃(38),钢化玻璃(38)与瓶盖(3)、瓶嘴(34)及进气管(33)之间通过耐高温胶密封,玻璃(38)和瓶盖(3)之间设置有LED紫外灯(39)。

本实用新型中,瓶体(1)和瓶盖(3)不锈钢厚度为2mm。

本实用新型中,瓶底直径208mm,瓶壁高度393mm。

本实用新型中,瓶口(2)外径45mm,瓶口(2)高度50mm。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快接阀外面都配有不锈钢卡箍(5)。

在适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微生物肥料液体发酵的接种装置时,先用洗瓶刷洗干净每个部位,盖好瓶盖(3),用卡箍(5)将每个水蒸气接入接出扣和硅胶管(4)端头的快接阀(41)固定好,旋紧卡箍(5)上的旋紧螺杆(51),然后通过瓶盖上的进气管(33)往瓶体(1)内注入开水,再通过瓶体(1)下进水蒸气快接阀一(11)和瓶盖下的进水蒸气快接阀二(31)通入水蒸气,清洗灭菌后,通过进气管(33)压入压缩空气,将开水从瓶嘴(34)排除,达到瓶嘴(34)灭菌的效果,通过高温灭菌处理的接种瓶内装入要接种的微生物肥料液体发酵菌种,在快接阀外都堵上经过灭菌处理的耐高温橡胶套,到需要时取下橡胶套接入接种罐,通过进气管(33)压入灭菌压缩空气将菌种转移到要接种的发酵罐。

如上所述,即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