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胞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71044阅读:10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细胞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微载体(microcarrier)是细胞培养中所使用的一类无毒性、非刚性、密度均一、通常是透明的小颗粒。市售微载体商品的类型已经达十几种以上,包括液体微载体、大孔明胶微载体、聚苯乙烯微载体、PHEMA微载体、甲壳质微载体、聚氨酯泡沫微载体、藻酸盐凝胶微载体以及磁性微载体等。常用的商品化微载体有三种:Cytodex1-3、Cytopore和Cytoline。

微载体培养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兼具悬浮培养和贴壁培养的优点,能使依赖贴壁的细胞在悬浮培养时贴附在颗粒表面单层生长,从而增加细胞贴附生长的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大规模培养和收集。微载体直径为60-200μm,密度一般为1.03-1.05g/mL,随着细胞的贴附及生长,密度可逐渐增大。目前细胞从微载体上脱离,通常采取胰蛋白酶、胰酶替代物来消化细胞,经过30-60min的处理,促使微载体从细胞脱落,形成游离的细胞与微载体混合液,然后经过小型的细胞筛网过滤,将微载体截留于筛网上,再进行细胞收集。

然而,目前专用于微载体与细胞分离的过滤设备常为小型的细胞过滤器,筛网直径只有20-30mm,容易造成细胞筛网堵塞,使得一次过滤实验需要多次更换筛网,不能满足细胞大规模培养后与微载体的快速分离。

因此,研发出一种细胞过滤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筛网容易堵塞,无法一次性实现大规模培养后细胞和微载体快速分离的技术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细胞过滤装置,有效解决了筛网容易堵塞的问题,实现了大规模培养后细胞和微载体的快速分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细胞过滤装置,包括:过滤器和筛网,所述筛网设置在所述过滤器的内侧,所述筛网直径为5-50cm。

优选的,所述筛网为尼龙筛网或不锈钢筛网,孔径为40-100μm。

优选的,所述筛网与所述过滤器的底部形成中空夹层。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的外侧还设置有管嘴,与所述中空夹层相通。

优选的,所述细胞过滤装置还包括收集瓶,所述收集瓶连接所述过滤器的下方,与所述中空夹层相通。

优选的,所述收集瓶与所述过滤器螺纹连接或磨砂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收集瓶为圆瓶、方瓶或锥形瓶。

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和所述收集瓶的材质为玻璃或塑料。

优选的,所述细胞过滤装置还包括真空泵,所述真空泵上设有真空泵管,套接所述管嘴。

优选的,所述真空泵管为塑料管或金属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细胞过滤装置的筛网直径为大尺寸筛网,分离过程中筛网不容易堵塞,无需多次更换筛网,实现了大规模培养后细胞和微载体的快速分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细胞过滤装置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同等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中。

实施例1

图1为本优选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细胞过滤装置的正视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过滤器(1)、筛网(2)、收集瓶(3)和真空泵(4)组成。筛网(2)为直径5-50cm的圆形尼龙筛网或不锈钢筛网,置于过滤器(1)的内侧,并与过滤器(1)的底部形成中空夹层(11),其孔径为40μm、60μm或100μm;过滤器的外层还设置有管嘴(12),与中空夹层(11)相通。收集瓶(3)为圆瓶、锥形瓶或方瓶,位于过滤器(1)的底部,与过滤器螺纹连接或磨砂口连接,并与中空夹层(11)相通。真空泵(4)上设有塑料真空泵管(41),用于套接管嘴(12)。

使用时,将真空泵管(41)连接过滤器(1)的管嘴(12),然后将收集瓶(3)连接过滤器(1)的下方,拧紧,再将细胞培养混悬液倒入过滤器(1)中,打开真空泵(4),混悬液中的细胞即通过筛网(2)过滤到收集瓶(3)中,微载体则截留在筛网(2)上。

大规模培养后,往往得到1-10L的含细胞和微载体的细胞培养混悬液,其中微载体的使用量一般为1-50g,含量为1-5g/L,总体积约10-1000mL。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细胞过滤装置采用大尺寸尼龙筛网或不锈钢筛网,使得微载体在筛网上形成的截留高度仅为0.01-1.6cm,能有效避免堵塞筛网,实现细胞与微载体的快速分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