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耐候复合工程塑料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823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再生耐候复合工程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回收工程塑料再生纤维

将废旧的工程塑料原料进行破碎处理;采用洗涤剂进行洗涤,随后清水漂洗;采用电磁除铁器进行除铁处理;然后熔融纺丝制备得到回收工程塑料再生纤维;

所述回收工程塑料再生纤维包括以下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聚丙烯(PP)、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乙烯醇缩甲醛(PVA)、聚酰亚胺、聚酰胺(PA);

(2)制备增强复合树脂材料

利用上述回收工程塑料再生纤维、丙烯酸树脂和短切玻纤,制成增强复合树脂材料,备用;

(3)按照如下重量份配料:

增强复合树脂材料 65-76份

改性抗老化阻燃体系 5-7份

耐候剂 3-5份

增韧剂 1-3份

抗氧剂 1-1.5份

光亮剂 0.5-1.5份;

其中所述改性抗老化阻燃体系中至少包括高岭土、埃洛石纳米管、石墨烯、钛白粉和硅灰石针状纤维;

(4)将所述配料加入混料机中,混料机以500-700r/min的速度,混合10-20min;双螺杆挤出混炼塑化、均化,双螺杆挤出机的工艺参数为:螺杆长径比为40∶1,双螺杆挤出机一区温度195-205℃,二区温度210-220℃,三区温度230-235℃,四区温度至九区温度235-245℃,机头温度235-245℃;

水冷拉条,将挤出后的塑料条经过水冷槽进行冷却定型;

风冷吹干,水冷后的塑料条经过风冷装置,将附着塑料条上的水分吹干;

牵引切粒,将吹干后的塑料条送入切料中切成粒状,切粒机的转速为600-800r/min,得到再生耐候复合工程塑料。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将回收塑料再生纤维剪切至2-5mm的短切纤维,然后,采用星型球磨机对其进行研磨50-80min,然而用清水将研磨后的纤维进行清洗3-5遍,并在80℃的烘箱内干燥12小时;

将上述经研磨、清洗和干燥后的短切再生纤维按配比添加到预热至60-75℃的丙烯酸树脂中,经机械搅拌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再按加入固化剂和固化促进剂,再搅拌20-30min,得到质地均匀的悬浮浆料;

将上述环氧悬浮浆料与短切玻纤按预先设定的配比结合,并经过热固化后,得到增强复合树脂材料。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增强复合树脂材料中,各组分的质量百分配比如下:回收塑料再生纤维45-55%,短切玻纤10-15%,固化剂2-4%,固化促进剂0.5-1.5%,余量为丙烯酸树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为脂肪族、芳香族多元胺类或酸酐类固化剂,所述固化促进剂为2-乙基-4-甲基咪唑、2-乙基咪唑、2-苯基咪唑或2-异丙基咪唑。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抗老化阻燃体系由如下方法制备而成:

按质量份数取1-3份纳米高岭土,2-4份质量分数为25-35%的碳酸氢钾水溶液,1.2-1.5份表征参数直径为50-100nm、长度为5-10μm的埃洛石纳米管,1.5-1.8份石墨烯,0.5-0.8份钛白粉,0.5-0.7份月桂胺聚氧乙烯醚,1-1.2份长径比为10-13:1的硅灰石针状纤维,混合均匀,在170-190℃过热蒸汽反应釜内搅拌,汽蒸反应35-50min,在450-480℃真空微波辐射3-5h,然后浸于90-110份质量分数为35%的氨基磺酸溶液真空吸湿处理,吸透后加热至75-85℃超声波分散1-2.5h,再搅拌分散3-5h,取悬浮物;

按质量份数将上述获得的3-5份悬浮物微波等离子刻蚀处理25-30min,用50-80份含质量分数3-5%三聚磷酸钾分散液的去离子水在65-75℃下超声波处理15-30min,取上层悬浮物经100-150目过滤,蒸馏水洗涤干净,真空烘干,得到改性抗老化阻燃体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候剂包括光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所述光稳定剂和紫外线吸收剂的质量比为1:(1-3)。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UVP-327或ASK-215,所述光稳定剂为炭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亮剂采用聚乙二醇,所述增塑剂选自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己二酸二辛脂、葵二酸二丁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由受阻酚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类抗氧剂复配而成,质量配比为1: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韧剂为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三元共聚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