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吩噻嗪基‑3‑芳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8066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化学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1-吩噻嗪基-3-芳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n-吩噻嗪基查尔酮由于其含有一个a,β-不饱和双键,所以关于n-吩噻嗪基查尔酮的反应多围绕michael加成反应或者合环反应进行。它可与肼类、腈、活泼亚甲基化合物或胺等物质进行michael加成反应,生成一系列含有吩噻嗪基的衍生物,该类衍生物在抗菌,抗病毒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

michael加成反应作为有机合成化学中一种构建c-c键的极为重要的策略,也是活泼亚甲基化合物烷基化反应的一种方法,属于经典的有机反应。在有机合成,尤其是杂环化合物和药物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传统条件下,michael加成反应常采用强碱作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进行,而因强碱的剧烈作用使得很多副反应也随其产生,如反应物的自身缩合、重排、双加成、加成产物的进一步缩合或裂解、反michael加成、聚合等,从而使得目标产物的产率不理想,给产物的纯化也带来了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1-吩噻嗪基-3-芳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固相研磨法,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的michael加成产物,该方法反应时间短、无须溶剂、绿色、环保、经济、且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后处理简单、产率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1-吩噻嗪基-3-芳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其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ar为苯基、取代苯基或杂环基。

所述取代苯基为对氯苯基、对溴苯基、对氟苯基、甲基苯基、甲氧基苯基、对硝基苯基、间硝基苯基、邻硝基苯基、二甲氨基苯基、羟基苯基、苯乙烯基;

所述杂环基为呋喃基、噻吩基或吡啶基。

所述的1-吩噻嗪基-3-芳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amol1-吩噻嗪基-3-芳基-丙烯酮,bmol催化剂,cmol乙腈,研磨使其进行反应,tlc跟踪检测直至反应完全,然后水洗、抽滤,将滤饼干燥后即得到1-吩噻嗪基-3-芳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其中a:b:c=1:(1~1.5):(1~1.2)。

所述1-吩噻嗪基-3-芳基-丙烯酮的结构通式如下:

其中ar为苯基、对氯苯基、对溴苯基、对氟苯基、甲基苯基、甲氧基苯基、对硝基苯基、间硝基苯基、邻硝基苯基、二甲氨基苯基、羟基苯基、苯乙烯基、呋喃基、噻吩基或吡啶基。

所述催化剂为固体naoh或无水k2co3。

所述研磨反应的时间为20~30min。

当1-吩噻嗪基-3-芳基-丙烯酮的原料点消失时表示原料反应完全;tlc检测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

抽滤时,对滤饼进行多次水洗,直到滤液的ph呈中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固相研磨法,由乙腈和1-吩噻嗪基-3-芳基-丙烯酮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的michael加成产物,即1-吩噻嗪基-3-芳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并探索了其制备方法,同时优化了实验条件,缩短了反应时间,为绿色合成做出了贡献。本发明提供的1-吩噻嗪基-3-芳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是一系列全新的含有吩噻嗪基的酮类衍生物,具有杀菌、抑菌等功效,在抗菌、抗病毒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提供的1-吩噻嗪基-3-芳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的制备方法,将1-吩噻嗪基-3-芳基-丙烯酮、催化剂和乙腈加入干燥的研钵中迅速研磨进行反应,研磨过程中,原料随着反应的进行开始变成粘稠状而后逐渐变为粉末,tlc跟踪检测至反应完全,产物经水洗、抽滤、干燥即得到1-吩噻嗪基-3-芳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与传统合成方法相比,本发明采用固相研磨法,反应过程简单,反应现象明显,反应时间短、无须溶剂、绿色、环保、经济、且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设备要求低,且该方法的后处理简单、副产物少,产率高。克服了传统合成方法反应时间长,副产物多,产率低等缺点,具有经济、方便、高效、绿色的优点。

进一步的,本发明在制备过程中,用tlc监测反应过程,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监测准确,利于控制反应进度和结束。同时本发明所用的催化剂为固体naoh或无水k2co3,廉价易得,催化效果良好,使反应更加迅速和完全,且后处理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产物的红外图谱;

图2为实施例3制得的产物的红外图谱;

图3为实施例5制得的产物的红外图谱;

图4为实施例1制得的产物的1hnmr图谱;

图5为实施例2制得的产物的1hnmr图谱;

图6为实施例5制得的产物的1hnmr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1-吩噻嗪基-3-芳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的反应方程式如下:

其中ar为苯基、对氯苯基、对溴苯基、对氟苯基、甲基苯基、甲氧基苯基、对硝基苯基、间硝基苯基、邻硝基苯基、二甲氨基苯基、羟基苯基、苯乙烯基、呋喃基、噻吩基或吡啶基。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0.005mol1-吩噻嗪基-3-苯基-丙烯酮、0.0075mol无水k2co3和0.006mol乙腈,室温条件下混合研磨30min。研磨过程中,混合物会逐渐变黏,继续研磨直至物质不再发生变化,使用t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当1-吩噻嗪基-3-苯基-丙烯酮的原料点消失表示原料完全反应,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待反应结束后,用纯净水对产物进行多次水洗抽滤,直到滤液的ph呈中性,然后将滤饼自然风干,得紫色粉末,即为1-吩噻嗪基-3-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产率为85.8%,m.p.118.2℃~120.5℃。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1-吩噻嗪基-3-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的红外图谱,由图1可知:3059cm-1处为ar-h的振动吸收峰,在2922cm-1,2848cm-1,1439cm-1处为-ch2的吸收峰,在2224cm-1处为cn的特征吸收峰,在1732cm-1处为c=o的特征吸收峰,1600cm-1和1464cm-1处的峰为苯环的呼吸振动吸收峰,744cm-1为苯环上的邻二取代的吸收峰。综上所述,可以证实合成得到了1-吩噻嗪基-3-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1-吩噻嗪基-3-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的1hnmr图谱,由图4可知:1hnmr:6.61-7.23(m,13h,ar-h),2.75-2.79(d,2h,coch2),2.92-2.96(d,2h,-ch2),3.69-3.80(m,1h,-ch).

实施例2

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0.005mol1-吩噻嗪基-3-(4-氯苯基)-丙烯酮、0.0075mol无水k2co3和0.006mol乙腈,室温条件下混合研磨40min。研磨过程中,混合物会逐渐变黏,继续研磨直至物质不再发生变化,使用t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当1-吩噻嗪基-3-(4-氯苯基)-丙烯酮的原料点消失表示原料完全反应,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待反应结束后,用纯净水对产物进行多次水洗抽滤,直到滤液的ph呈中性,然后将滤饼自然风干,得棕色粉末,即为1-吩噻嗪基-3-(4-氯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m.p.162.2℃~164.5℃,产率为87.5%。

ir(kbr)ν(cm-1):3057(=c-h,ar-h),2924,2848,1439(-ch2),2241(-cn),1732(c=o),1604,1464(ar),743(苯环上邻二取代),816(苯环上对位取代).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1-吩噻嗪基-3-(4-氯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的1hnmr图谱,由图5可知:1hnmr:6.87-7.19(m,12h,ar-h),2.68-2.69(d,2h,coch2),2.81-2.82(d,2h,-ch2),3.72-3.80(m,1h,-ch).

实施例3

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0.005mol1-吩噻嗪基-3-(4-溴苯基)-丙烯酮、0.0075mol无水k2co3和0.006mol乙腈,室温条件下混合研磨31min。研磨过程中,混合物会逐渐变黏,继续研磨直至物质不再发生变化,使用t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当1-吩噻嗪基-3-(4-溴苯基)-丙烯酮的原料点消失表示原料完全反应,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待反应结束后,用纯净水对产物进行多次水洗抽滤,直到滤液的ph呈中性,然后将滤饼自然风干,得棕红色粉末,即为1-吩噻嗪基-3-(4-溴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m.p.158.4℃~160.2℃,产率为87.6%。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1-吩噻嗪基-3-(4-溴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的红外图谱,由图2可知:3058cm-1处为ar-h的振动吸收峰,在2925cm-1,2848cm-1,1439cm-1处为-ch2的吸收峰,在2242cm-1处为cn的特征吸收峰,在1728cm-1处为c=o的特征吸收峰,1583cm-1和1462cm-1处的峰为苯环的呼吸振动吸收峰,742cm-1为苯环上的邻二取代的吸收峰,816cm-1为苯环上对位取代的吸收峰。综上所述,可以证实合成得到了1-吩噻嗪基-3-(4-溴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

1hnmr:6.61-7.42(m,12h,ar-h),2.58-2.59(d,2h,coch2),2.66-2.67(d,2h,-ch2),3.86-3.94(m,1h,-ch).

实施例4

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0.005mol1-吩噻嗪基-3-(4-二甲氨基苯基)-丙烯酮、0.0075mol无水k2co3和0.006mol乙腈,室温条件下混合研磨32min。研磨过程中,混合物会逐渐变黏,继续研磨直至物质不再发生变化,使用t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当1-吩噻嗪基-3-(4-二甲氨基苯基)-丙烯酮的原料点消失表示原料完全反应,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待反应结束后,用纯净水对产物进行多次水洗抽滤,直到滤液的ph呈中性,然后将滤饼自然风干,得棕褐色粉末,即为1-吩噻嗪基-3-(4-二甲氨基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m.p.120.5℃~123.1℃,产率为85.5%。

ir(kbr)ν(cm-1):3058(=c-h,ar-h),2978,1391(-ch3),2921,2847,1439(-ch2),2231(-cn),1731(c=o),1594,1463(ar),743(苯环上邻二取代),817(苯环上对位取代).

1hnmr:6.47-7.12(m,12h,ar-h),2.60-2.61(d,2h,coch2),2.78-2.79(d,2h,-ch2),3.67-3.78(m,1h,-ch),3.11(s,3h,-ch3).

实施例5

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0.005mol1-吩噻嗪基-3-(4-甲氧基苯基)-丙烯酮、0.0075mol无水k2co3和0.006mol乙腈,室温条件下混合研磨30min。研磨过程中,混合物会逐渐变黏,继续研磨直至物质不再发生变化,使用t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当1-吩噻嗪基-3-(4-甲氧基苯基)-丙烯酮的原料点消失表示原料完全反应,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待反应结束后,用纯净水对产物进行多次水洗抽滤,直到滤液的ph呈中性,然后将滤饼自然风干,得紫色粉末,即为1-吩噻嗪基-3-(4-甲氧基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m.p.120.9℃~122.4℃,产率为86.0%。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1-吩噻嗪基-3-(4-甲氧基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的红外图谱,由图3可知:3058cm-1处为ar-h的振动吸收峰,而在2976cm-1、1388cm-1处为-ch3的吸收峰,在2933cm-1,2848cm-1,1440cm-1处为-ch2的吸收峰,在1730cm-1处的峰为c=o的特征吸收峰,1596cm-1和1462cm-1处的峰为苯环的呼吸振动吸收峰,741cm-1为苯环上的邻二取代的吸收峰,815cm-1为苯环上对位取代的吸收峰。综上所述,可以证实合成得到了1-吩噻嗪基-3-(4-甲氧基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制备的1-吩噻嗪基-3-(4-甲氧基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的1hnmr图谱,由图6可知:1hnmr:6.63-7.11(m,12h,ar-h),2.81-2.83(d,2h,coch2),2.98-3.01(d,2h,-ch2),3.60-3.66(m,1h,-ch),3.86(s,3h,och3).

实施例6

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0.005mol1-吩噻嗪基-3-(4-甲基苯基)-丙烯酮、0.007mol无水k2co3和0.0058mol乙腈,室温条件下混合研磨33min。研磨过程中,混合物会逐渐变黏,继续研磨直至物质不再发生变化,使用t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当1-吩噻嗪基-3-(4-甲基苯基)-丙烯酮的原料点消失表示原料完全反应,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待反应结束后,用纯净水对产物进行多次水洗抽滤,直到滤液的ph呈中性,然后将滤饼自然风干,得紫色粉末,即为1-吩噻嗪基-3-(4-甲基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m.p.153.5℃~155.7℃,产率为85.2%。

ir(kbr)ν(cm-1):3059(=c-h,ar-h),2975,1387(-ch3),2922,2849,1440(-ch2),2238(-cn),1730(c=o),1595,1464(ar),744(苯环上邻二取代),818(苯环上对位取代).

1hnmr:6.64-7.09(m,12h,ar-h),2.70-2.71(d,2h,coch2),2.89-2.90(d,2h,-ch2),3.78-3.92(m,1h,-ch),2.20(s,3h,-ch3).

实施例7

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0.005mol1-吩噻嗪基-3-(4-硝基苯基)-丙烯酮、0.0065molnaoh和0.006mol乙腈,室温条件下混合研磨34min。研磨过程中,混合物会逐渐变黏,继续研磨直至物质不再发生变化,使用t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当1-吩噻嗪基-3-(4-硝基苯基)-丙烯酮的原料点消失表示原料完全反应,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待反应结束后,用纯净水对产物进行多次水洗抽滤,直到滤液的ph呈中性,然后将滤饼自然风干,得棕色粉末,即为1-吩噻嗪基-3-(4-硝基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m.p.126.2℃~128.5℃,产率为88.9%。

ir(kbr)ν(cm-1):3058(=c-h,ar-h),2923,2850,1440(-ch2),2240(-cn),1734(c=o),1581,1463(ar),743(苯环上邻二取代),817(苯环上对位取代).

1hnmr:6.62-8.01(m,12h,ar-h),2.65-2.66(d,2h,coch2),2.78-2.79(d,2h,-ch2),3.69-3.78(m,1h,-ch).

实施例8

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0.005mol1-吩噻嗪基-3-(4-氟苯基)-丙烯酮、0.006mol无水k2co3和0.0055mol乙腈,室温条件下混合研磨35min。研磨过程中,混合物会逐渐变黏,继续研磨直至物质不再发生变化,使用t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当1-吩噻嗪基-3-(4-氟苯基)-丙烯酮的原料点消失表示原料完全反应,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待反应结束后,用纯净水对产物进行多次水洗抽滤,直到滤液的ph呈中性,然后将滤饼自然风干,得紫色粉末,即为1-吩噻嗪基-3-(4-氟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m.p.189.8℃~190.5℃,产率为88.5%。

ir(kbr)ν(cm-1):3057(=c-h,ar-h),2925,2848,1440(-ch2),2241(-cn),1733(c=o),1591,1462(ar),742(苯环上邻二取代),817(苯环上对位取代).

1hnmr:6.63-7.21(m,12h,ar-h),2.76-2.77(d,2h,coch2),2.91-2.92(d,2h,-ch2),3.72-3.95(m,1h,-ch).

实施例9

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0.005mol1-吩噻嗪基-3-(2-噻吩基)-丙烯酮、0.0065molnaoh和0.0053mol乙腈,室温条件下混合研磨36min。研磨过程中,混合物会逐渐变黏,继续研磨直至物质不再发生变化,使用t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当1-吩噻嗪基-3-(2-噻吩基)-丙烯酮的原料点消失表示原料完全反应,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待反应结束后,用纯净水对产物进行多次水洗抽滤,直到滤液的ph呈中性,然后将滤饼自然风干,得红色粉末,即为1-吩噻嗪基-3-(2-噻吩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m.p.137.8℃~140.5℃,产率为86.1%。

ir(kbr)ν(cm-1):3058(=c-h,ar-h),2922,2849,1440(-ch2),2242(-cn),1734(c=o),1604,1464(ar),743(苯环上邻二取代).

1hnmr:6.65-6.98(m,8h,ar-h),2.80-2.82(d,2h,coch2),2.95-2.96(d,2h,-ch2),3.67-3.75(m,1h,-ch),6.63-6.65(d,1h,thy-h),6.78(m,1h,thy-h),7.01-7.05(d,1h,thy-h).

实施例10

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0.005mol1-吩噻嗪基-3-(2-吡啶基)-丙烯酮、0.0055mol无水k2co3和0.005mol乙腈,室温条件下混合研磨37min。研磨过程中,混合物会逐渐变黏,继续研磨直至物质不再发生变化,使用t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当1-吩噻嗪基-3-(2-吡啶基)-丙烯酮的原料点消失表示原料完全反应,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待反应结束后,用纯净水对产物进行多次水洗抽滤,直到滤液的ph呈中性,然后将滤饼自然风干,得棕红色粉末,即为1-吩噻嗪基-3-(2-吡啶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m.p.118.8℃~120.5℃,产率为89.0%。

ir(kbr)ν(cm-1):3059(=c-h,ar-h),2923,2850,1440(-ch2),2237(-cn),1735(c=o),1648(-c=n-),1571,1463(ar),743(苯环上邻二取代).

1hnmr:6.63-6.99(m,8h,ar-h),2.59-2.62(d,2h,coch2),2.86-2.88(d,2h,-ch2),3.68-3.82(m,1h,-ch),7.07-7.15(d,1h,py-h),7.40-7.44(m,2h,py-h),7.99-8.01(d,1h,py-h).

实施例11

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0.005mol1-吩噻嗪基-3-(2-呋喃基)-丙烯酮、0.006molnaoh和0.006mol乙腈,室温条件下混合研磨38min。研磨过程中,混合物会逐渐变黏,继续研磨直至物质不再发生变化,使用t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当1-吩噻嗪基-3-(2-呋喃基)-丙烯酮的原料点消失表示原料完全反应,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待反应结束后,用纯净水对产物进行多次水洗抽滤,直到滤液的ph呈中性,然后将滤饼自然风干,得棕色粉末,即为1-吩噻嗪基-3-(2-呋喃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m.p.161.8℃~163.5℃,产率为85.6%。

ir(kbr)ν(cm-1):3058(=c-h,ar-h),2922,2847,1440(-ch2),2238(-cn),1732(c=o),1126,1040(c-o-c),1573,1463(ar),743(苯环上邻二取代).

1hnmr:6.62-7.09(m,8h,ar-h),2.73-2.74(d,2h,coch2),2.97-2.99(d,2h,-ch2),3.75-3.97(m,1h,-ch),6.10-6.11(d,1h,fu-h),6.28-6.37(m,1h,fu-h),7.23-7.25(d,1h,fu-h).

实施例12

向干燥的研钵中加入0.005mol1-吩噻嗪基-3-(3-硝基苯基)-丙烯酮、0.005mol无水k2co3和0.005mol乙腈,室温条件下混合研磨39min。研磨过程中,混合物会逐渐变黏,继续研磨直至物质不再发生变化,使用tlc跟踪监测反应进程,当1-吩噻嗪基-3-(3-硝基苯基)-丙烯酮的原料点消失表示原料完全反应,所用的展开剂为体积比为1:5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混合溶剂,待反应结束后,用纯净水对产物进行多次水洗抽滤,直到滤液的ph呈中性,然后将滤饼自然风干,得棕色粉末,即为1-吩噻嗪基-3-(3-硝基苯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m.p.126.8℃~128.5℃,产率为87.9%。

ir(kbr)ν(cm-1):3054(=c-h,ar-h),2921,2850,1441(-ch2),2235(-cn),1726(c=o),1593,1464(ar),743(苯环上邻二取代),805,696(苯环上的间位取代).

1hnmr:6.65-8.02(m,12h,ar-h),2.64-2.66(d,2h,coch2),2.78-2.80(d,2h,-ch2),3.70-3.78(m,1h,-ch).

除上述实施例外,原料1-吩噻嗪基-3-芳基-丙烯酮还可采用以下物质,其中ar为邻硝基苯基、羟基苯基、苯乙烯基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另外,本发明中的1-吩噻嗪基-3-芳基-丙烯酮可采用以下方法制备:

向250ml干燥的三口烧瓶中添加10-乙酰基吩噻嗪(1.21g,0.005mol)、naoh颗粒(0.24g,0.006mol)和无水甲醇15ml,室温下搅拌10min,滴加芳香醛(0.006mol)的无水甲醇溶液10ml,回流反应30min(tlc监测所述反应进程)。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所得反应液于40ml冰水中析出全部固体,抽滤,滤饼用冰水洗涤,自然风干,再用无水甲醇对其进行重结晶,即得到得1-吩噻嗪基-3-芳基-丙烯酮。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其中ar为苯基、对氯苯基、对溴苯基、对氟苯基、甲基苯基、甲氧基苯基、对硝基苯基、间硝基苯基、邻硝基苯基、二甲氨基苯基、羟基苯基、苯乙烯基、呋喃基、噻吩基或吡啶基。

本发明采用固相研磨法,由乙腈和1-吩噻嗪基-3-芳基-丙烯酮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的michael加成产物,即1-吩噻嗪基-3-芳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并探索了其制备方法,同时优化了实验条件,缩短了反应时间,为绿色合成做出了贡献。本发明提供的1-吩噻嗪基-3-芳基-3-氰基亚甲基-1-丙酮是一系列全新的含有吩噻嗪基的酮类衍生物,具有杀菌、抑菌等功效,在抗菌、抗病毒等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换,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