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PRRSVGP5体外诱导细胞凋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03052阅读:6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prrsvgp5体外诱导细胞凋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已有文献表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在体内和体外都可引起细胞凋亡,而此种细胞凋亡主要由囊膜糖蛋白gp5引起。存在的缺陷是prrsvgp5诱导的细胞凋亡能力比较差,特定位点对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尚不清楚。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现有技术中,prrsvgp5诱导的细胞凋亡能力比较差;不能降低prrsv的复制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提高prrsvgp5体外诱导细胞凋亡能力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高prrsvgp5体外诱导细胞凋亡方法,包括:

根据prrsvorf5的基因序列,将第30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突变为编码甘氨酸的aag;第34位和第35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分别突变为编码谷氨酸和精氨酸的密码子gaa、aga;第44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aac突变为编码精氨酸的密码子aga、第51位的密码子aat突变为编码赖氨酸的密码子aaa;

进行定点突变:进行pcr反应、bluntingkination反应、ligation反应;

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前一天将293t细胞以每孔1×105~2×105接种6孔板,待细胞长至70%~80%融合时,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pvax1-n30a、pvax1-n34a、pvax1-n35a、pvax1-n44a、pvax1-n51a进行纯化后分别转染至培养的293t细胞;进行分析。

进一步,所述根据prrsvorf5的基因序列,将第30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突变为编码甘氨酸的aag;具体包括:

pvax1-gp5-n30突变:

根据prrsvorf5的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利用overlappcr将prrsvgp5n端第30位天冬酰胺n突变为甘氨酸g;

所述两对引物为:

a1:5-ctcaagcttaccatggccttggggaagtgctt;

a2:5-ttgttgctggctccggcgagcacagcaaaatagaa;

b1:5-ttctattttgctgtgctcgccggagccagcaa;

b2:5-tagtggatccctagagacgaccccattgttcc。

进一步,所述第34位和第35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分别突变为编码谷氨酸和精氨酸的密码子gaa、aga;

具体包括:

pvax1-gp5-n34突变:

f:5’-agcaacgaaaacagctctcatattc-3’;

r:5’-ggcgttggcgagcacagc-3’;

pvax1-gp5-n34突变的引物把orf5原序列的34位aa由天冬酰胺aac变为谷氨酸gaa;

pvax1-gp5-n35突变:

f:5’-aacaacagaagctctcatattcagt-3’;

r:5’-gctggcgttggcgagcac-3’;

pvax1-gp5-n35突变的引物把orf5原序列的35位aa由天冬酰胺aac变为精氨酸aga。

进一步,所述第44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aac突变为编码精氨酸的密码子aga,具体包括:

pvax1-gp5-n44突变:

f:5’-atttatagattaacgctatgtgagc-3’;

r:5’-caactgaatatgagagctgttgtt-3’;

pvax1-gp5-n44突变的引物把orf5原序列的44位aa由天冬酰胺aac变为精氨酸aga。

进一步,所述第51位的密码子aat突变为编码赖氨酸的密码子aaa,具体包括:

pvax1-gp5-n51突变:

f:5’-gagctgaaaggcacagattgg-3’;

r:5’-acatagcgttaagttataaatcaact-3’;

pvax1-gp5-n51突变的引物把orf5原序列的51位aa由天冬酰胺aat变为赖氨酸aaa。

进一步,所述pcr反应包括:

pyrobestdnapolymerase0.25μl,10×pyorbestbufferⅱ5μl,dntpmixture4μl,primer1、2(20μm)各1μl,template0.01-1ng,灭菌蒸馏水upto50μl,按下列反应条件进行pcr反应:94℃,30sec、55℃,30sec、72℃,5min;

对pcr反应液进行1%agarose凝胶电泳;切胶回收目的dna片段。

进一步,所述bluntingkination反应,包括:

配制反应液:dnafragment1pmol,10×bluntingkinationbuffer2μl,bluntingkinationenzymemix1μl,ddh2oupto20μl;

37℃反应10分钟;

70℃反应10分钟。

进一步,所述ligation反应,包括:

取0.25pmol的溶液于新的微量离心管中;

加入5μl的ligationsolutioni,均匀混合;

16℃反应1小时;

反应液全量转化至100μl的感受态细胞中;

将反应液全量转化至100μl的感受态细胞中,冰浴30min,42℃加热90s,冰浴3min,加入800μl液体lb培养基,在氨苄抗性的培养基中挑取阳性的单克隆菌株提取质粒,鉴定扩增目的片段大小,测序,于-20℃分别大量保存pvax1-n34a、pvax1-n35a、pvax1-n44a、pvax1-n51a重组质粒以备使用。

进一步,所述流式细胞术分析,具体包括:

将1μg质粒溶于50μl无血清的dmem中,充分混匀,制成dna稀释液;

将2μlturbofectreagent溶于50μl无血清的dmem中,充分混匀,制成turbofectreagent稀释液,室温静置5min;

将turbofectreagent稀释液分别加入到dna稀释液中,充分混匀,室温静置15-30min,转染复合物制备完成;

将转染复合物以滴状方式加入到含细胞和完全培养基的培养容器上,混匀;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于24h、36h后收集细胞,进行分析。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prrsvgp5体外诱导细胞凋亡系统。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可以有效提高prrsvgp5诱导的细胞凋亡能力,降低prrsv的复制能力。为进一步研究prrsv诱导细胞凋亡与prrsv复制的关系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prrsvgp5体外诱导细胞凋亡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prrsvgp5诱导的细胞凋亡能力,降低prrsv的复制能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prrsvgp5体外诱导细胞凋亡方法,包括:

s101:根据prrsvorf5的基因序列,将第30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突变为编码甘氨酸的aag;第34位和第35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分别突变为编码谷氨酸和精氨酸的密码子gaa、aga;第44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aac突变为编码精氨酸的密码子aga、第51位的密码子aat突变为编码赖氨酸的密码子aaa。

s102:进行定点突变:进行pcr反应、bluntingkination反应、ligation反应。

s103: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转染前一天将293t细胞以每孔1×105~2×105接种6孔板,待细胞长至70%~80%融合时,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pvax1-n30a、pvax1-n34a、pvax1-n35a、pvax1-n44a、pvax1-n51a进行纯化后分别转染至培养的293t细胞;进行分析。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提高prrsvgp5体外诱导细胞凋亡方法,具体包括:

1.基因突变

根据prrsvorf5的基因序列,将第30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突变为编码甘氨酸的aag;第34位和第35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分别突变为编码谷氨酸和精氨酸的密码子gaa、aga;第44位天冬酰胺的密码子aac突变为编码精氨酸的密码子aga、第51位的密码子aat突变为编码赖氨酸的密码子aaa。

①pvax1-gp5-n30突变

根据prrsvorf5的基因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利用overlappcr将prrsvgp5n端第30位天冬酰胺n(aac)突变为甘氨酸g(gga)。

seqidno.1,a1:5-ctcaagcttaccatggccttggggaagtgctt;

seqidno.2,a2:5-ttgttgctggctccggcgagcacagcaaaatagaa;

seqidno.3,b1:5-ttctattttgctgtgctcgccggagccagcaa;

seqidno.4,b2:5-tagtggatccctagagacgaccccattgttcc;

②pvax1-gp5-n34突变

seqidno.5,f:5’-agcaacgaaaacagctctcatattc-3’(导入突变引物);

seqidno.6,r:5’-ggcgttggcgagcacagc-3’;

以上引物把orf5原序列的34位aa(100-102bp)由天冬酰胺(aac)变为谷氨酸(gaa)。

③pvax1-gp5-n35突变

seqidno.7,f:5’-aacaacagaagctctcatattcagt-3’(导入突变引物);

seqidno.8,r:5’-gctggcgttggcgagcac-3’;

以上引物把orf5原序列的35位aa(103-105bp)由天冬酰胺(aac)变为精氨酸(aga)

④pvax1-gp5-n44突变

seqidno.9,f:5’-atttatagattaacgctatgtgagc-3’(导入突变引物);

seqidno.10,r:5’-caactgaatatgagagctgttgtt-3’;

以上引物把orf5原序列的44位aa(130-132bp)由天冬酰胺(aac)变为精氨酸(aga)。

⑤pvax1-gp5-n51突变

seqidno.11,f:5’-gagctgaaaggcacagattgg-3’(导入突变引物);

seqidno.12,r:5’-acatagcgttaagttataaatcaact-3’;

以上引物把orf5原序列的51位aa(151-153bp)由天冬酰胺(aat)变为赖氨酸(aaa)。

2.定点突变方法

2.1pcr反应

设计合成变异导入primer和对应的pcr用primer。对应pcr用primer的5’端碱基的互补碱基必须和变异导入primer的5’端碱基相邻接。

pyrobestdnapolymerase0.25μl,10×pyorbestbufferⅱ5μl,dntpmixture4μl,primer1、2(20μm)各1μl,template0.01~1ng,灭菌蒸馏水upto50μl。按下列反应条件进行pcr反应:94℃,30sec、55℃,30sec、72℃,5min。

对pcr反应液进行1%agarose凝胶电泳。

切胶回收目的dna片段(dnafragment)。

2.2bluntingkination反应

①配制反应液:dnafragment约1pmol,10×bluntingkinationbuffer2μl,bluntingkinationenzymemix1μl,ddh2oupto20μl。

②37℃反应10分钟。

③70℃反应10分钟。

2.3ligation反应:

①取约0.25pmol(5μl)上记3.的溶液于新的微量离心管中。

②加入5μl的ligationsolutioni,均匀混合。

③16℃反应1小时。

④反应液全量转化至100μl的感受态细胞中。

将上述步骤3的反应液全量转化至100μl的感受态细胞中,冰浴30min,42℃加热90s,冰浴3min,加入800μl液体lb培养基,在氨苄抗性的培养基中挑取阳性的单克隆菌株提取质粒。鉴定扩增目的片段大小,测序结果正确。于-20℃分别大量保存pvax1-n34a、pvax1-n35a、pvax1-n44a、pvax1-n51a重组质粒以备使用。

3.流式细胞术分析

转染前一天将293t细胞以每孔1×105~2×105接种6孔板,待细胞长至70%~80%融合时,将测序正确的重组质粒pvax1-n30a、pvax1-n34a、pvax1-n35a、pvax1-n44a、pvax1-n51a进行纯化后分别转染至培养的293t细胞,转染按invitrogen公司的脂质体转染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方法如下:

1)将1μg质粒溶于50μl无血清的dmem中,充分混匀,制成dna稀释液;

2)将2μlturbofectreagent溶于50μl无血清的dmem中,充分混匀,制成turbofectreagent稀释液,室温静置5min;

3)将turbofectreagent稀释液分别加入到dna稀释液中,充分混匀(可用振荡器振荡或用加样器吹吸10次以上),室温静置15-30min,转染复合物制备完成。

4)将转染复合物以滴状方式加入到含细胞和完全培养基的培养容器上,轻柔混匀。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于24h、36h后收集细胞。按上述细胞流式技术操作方法准备试剂进行流式细胞分析。

分析结果是:

表1不同突变体转染293t细胞24h后细胞凋亡比率及统计分析

注:每个样品做三个重复,为平均值,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表2不同突变体转染293t细胞24h后细胞凋亡比率及统计分析

注:每个样品做三个重复,为平均值,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

运用spss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

原序列pvax1-gp5转染293t细胞引起细胞凋亡,与空白对照比较,p<0.05,显示prrsvgp5引起明显的细胞凋亡。

突变序列pvax1-gp5-n30a、pvax1-gp5-n44a、pvax1-gp5-n51a转染293t细胞24h与原序列pvax1-gp5相比较,p>0.05表示细胞早期凋亡没有显著性差异。

突变序列pvax1-gp5-n34a、pvax1-gp5-n35a转染293t细胞24h与原序列pvax1-gp5相比较,p<0.05,显示n34、n35两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后prrsvgp5(a)引起的细胞凋亡显著高于原序列prssvgp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序列表

<110>申请人名称山东农业大学

<120>提高prrsvgp5体外诱导细胞凋亡方法及系统

<160>12

<170>siposequencelisting1.0

<210>1

<211>32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220>

<221>cds

<400>1

<210>2

<211>35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

<210>3

<211>32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3

<210>4

<211>32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4

<210>5

<211>25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5

<210>6

<211>18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6

<210>7

<211>25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7

<210>8

<211>18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8

<210>9

<211>25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9

<210>10

<211>4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0

<210>11

<211>21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1

<210>12

<211>26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