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胶囊化牡蛎低聚肽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4568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牡蛎低聚肽制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囊化牡蛎低聚肽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牡蛎,又称蚝、生蚝、蚵仔,中国沿海牡蛎有20多种,常见种类有4种,分别为近江牡蛎、太平洋牡蛎、大连湾牡蛎和褶牡蛎。牡蛎富含蛋白质、糖原、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矿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为干牡蛎的45%-57%,氨基酸组成完善,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对消除疲劳有较好的效果,婴幼儿所需的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也较高。自古以来,多部医学著作记录了牡蛎的营养和医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牡蛎肉“多食之,能细活皮肤,补肾壮阳,并能治虚,解丹毒”。现代医学也认为,牡蛎具有强肝解毒、增强性功能、净化淤血、缓解疲劳、滋阴修颜、提高免疫力和促进新陈代谢等多种功能。

中国是牡蛎养殖大国,近年来,我国牡蛎产量逐年增长。但是,利用传统加工方法制的的牡蛎制品无法满足现代牡蛎产业的发展需要,更无法满足广大消费者对高质量产品的需求。因此,以牡蛎为原料,采用先进加工技术制取富含多种活性物质,如活性多糖、活性肽、氨基酸及矿物质的牡蛎功能性保健产品,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研究牡蛎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技术不仅会带动海洋食品加工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能为我国现代水产品精深加工行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水产品普遍含有严重的腥味,导致其精深加工产品也具有严重的腥味,因此加工过程中的脱腥工艺变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不足问题,开发一种微胶囊化牡蛎低聚肽的制备方法,制得的牡蛎低聚肽口感好,无苦味、无腥味,可可作为蛋白营养补充剂直接食用或用于开发保健品或功能性食品。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囊化牡蛎低聚肽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牡蛎酶解:取牡蛎肉粉碎、制浆,得到牡蛎浆液,加入所述牡蛎浆液10-20倍质量的水,升温至45℃-55℃,加氢氧化钠调节ph至7.0-9.0;加入复合蛋白酶2%-5%(蛋白含量),搅拌酶解3h-5h,得酶解液;

s2、将s1所述酶解液升温至70℃-90℃灭酶,并加入茶叶0.05%-0.5%(w/v)搅拌0.5h-2.5h后离心分离,收集液相;

s3、将步骤s2收集的液相加入活性炭0.5%-1%(w/v),升温至50℃-80℃,反应30min-45min进行精制后,经板框压滤机过滤脱碳,收集液相,即为精制液;

s4、将步骤s3制得的精制液加入麦芽糊精0.5%-2.5%(w/v),升温至50℃-80℃,搅拌包埋0.5h-1.5h,得包埋液。

s5、将包埋液通过膜浓缩设备浓缩至固含量为20%-40%后,喷雾干燥,得到微囊化牡蛎低聚肽。

优选的,步骤s1所述蛋白酶为:中性蛋白酶:风味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为4-7:2-5:1-3。

优选的,步骤s2所述加入的茶叶为红茶、绿茶、乌龙茶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微囊化牡蛎低聚肽分子量在1000da以下高达95%以上,能够被人体完全吸收。

(2)本发明方法制得的微囊化牡蛎低聚肽口感好,无苦味、无腥味,可作为蛋白营养补充剂直接食用或用于开发保健品或功能性食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微胶囊化牡蛎低聚肽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取牡蛎肉500g,粉碎、制浆,得到牡蛎浆液,加入10l水,升温至45℃-55℃,加氢氧化钠调节ph至8.0,加入复合蛋白酶2%(蛋白含量),搅拌酶解3h,得酶解液;

(2)将酶解液升温至80℃灭酶,并加入红茶10g,搅拌1h后离心分离,收集液相;

(3)将收集的液相加入活性炭50g,升温至60℃,反应40min进行精制后,经板框压滤机过滤脱碳,收集液相,即为精制液;

(4)将制得的精制液加入麦芽糊精250g,升温至60℃,搅拌包埋1h,得包埋液。

(5)将包埋液通过膜浓缩设备浓缩至固含量为25%后,喷雾干燥,得到微囊化牡蛎低聚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胶囊化牡蛎低聚肽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取牡蛎肉粉碎、制浆,得到牡蛎浆液;向牡蛎浆液中加水,升温至40℃‑55℃,调节PH至6.0‑8.0;加入复合蛋白酶酶解3h‑5h,升温至80℃‑95℃灭酶,同时加入茶叶,搅拌反应,离心收集滤液;将滤液中加入活性炭进行精制,经板框压滤机过滤脱碳,收集滤液;加入麦芽糊精包埋;将包埋液通过膜浓缩设备浓缩,喷雾干燥,得到微胶囊化牡蛎低聚肽。本发明利用牡蛎鲜肉制备得到的微胶囊化牡蛎低聚肽无苦味、无水产品特有的腥味,产品口感好,可作为保健品及功能性食品原料。

技术研发人员:包卫洋;马普;杨大苹;张延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大连深蓝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22
技术公布日:2018.05.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