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酵生产FR901379的培养基及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45683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米卡芬净的中间体fr901379的发酵培养基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棘白菌素类是近年来新上市的一种抗真菌药物,能抑制真菌细胞壁的β-1,3-d-葡萄糖合成酶,由于哺乳动物细胞缺乏β-1,3-d-葡萄糖合成酶,故该类化合物对真菌细胞具有高度的特异性,能迅速杀灭真菌而对人体正常细胞影响较小,因而疗效好,安全性高。目前已上市的此类药物有: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fr901379是菌株coleophomaempetri的发酵产物。通过对fr901379进行一系列结构修饰改造可得到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物米卡芬净(micafungin)。米卡芬净(micafungin)由日本藤泽公司开发,于2002年12月在日本上市,商品名为fungusrd,2005年3月通过美国fda认证,目前被批准用于治疗食道念珠菌感染、骨髓移植及ads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预防治疗。fr901379米卡芬净usp5502033、ep0431350a1公布了使用coleophomaempetrif-11899发酵生产fr901379的过程,发酵培养基包含基本的碳氮源、无机盐,单位100mg/l。cn201010571797.2公开了一种使用coleophomaempetrif-11899发酵生产fr901379的培养基,优化了碳源和有机氮源,单位提高到300~400mg/l。但现行的发酵生产fr901379的技术中,仍然存在由于发酵液中丝状菌的生长特性,发酵液黏度过高,氧传递效果较差,溶氧偏低,从而抑制了菌体次级代谢,导致fr901379发酵单位偏低的问题。发明人经过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优化了发酵生产fr901379的培养基及其方法。采用本发明的发酵培养基及其方法生产fr901379,可以显著降低发酵液粘稠度,改善发酵过程中的溶氧状况,同时促进菌体次级代谢,fr901379的产量较高,单位达到2.8~3.5g/l。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酵生产fr901379的培养基及其方法,旨在提高fr901379单位产量。本发明使用的菌株来源为coleophomaempetrif-11899。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菌株coleophomaempetri发酵生产fr901379的培养基,包含按以下质量份计各组分:果糖120~160份玉米蛋白粉10~20份干酪素5~10份酵母蛋白胨5~10份硫酸镁1~3份磷酸氢二钾0.5~1份碳酸钙2~4份消泡剂0.5~1份优选地,包含按以下质量份计各组分:果糖140份玉米蛋白粉15份干酪素7.5份酵母蛋白胨7.5份硫酸镁2份磷酸氢二钾0.75份碳酸钙3份消泡剂1份本发明还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发酵生产fr901379的方法,发酵所用培养基为上述培养基,包含在发酵过程中补加按以下质量份计各组分:果糖80~120份双氧水0.5~1.5份所述的在发酵过程中补加按以下质量份计的80~120份果糖、0.5~1.5份双氧水,其特征在于,在发酵72至96小时间开始补加,补加时间为48至72小时;补加方式为连续型,控制补加量,持续不间断的补加。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述的发酵过程中,首先将coleophomaempetri菌种在种子培养基中培养。所述的种子培养基可以使用本领域常规使用的液体培养基,优选所述种子培养基包含葡萄糖10g/l、可溶性淀粉30g/l、棉籽饼粉20g/l、干粉玉米浆5g/l、磷酸氢二钾2g/l、碳酸钙3g/l、消泡剂1g/l。配制适量的种子培养基,120℃灭菌30min后冷却至24-26℃,按种子培养基体积比0.5~1%的接种量接入48h种龄的摇瓶种子,然后24-26℃培养48h。发酵过程中通过hplc检测fr901379发酵单位,色谱条件如下:测定柱:c18柱,4.6mm×250mm×5um柱温:40℃流动相为乙腈:0.05mol/l磷酸二氢钠水溶液=50:50(v/v),采用等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检测器为dad或vwd,测定波长210nm;溶样溶剂为甲醇,进样浓度为500ug/ml,进样量为20ul,运行时间为30min。fr901379主峰的保留时间tr=13.28min,理论塔板数n=6979。用外标法测定其浓度或含量。实施例1将培养好的种子以3%比例转入30l的120℃灭菌30min后冷却至24-26℃的发酵培养基中,该发酵培养基组成,质量(g)/体积(l)比为:果糖130、玉米蛋白粉17、干酪素8、酵母蛋白胨8、硫酸镁2、磷酸氢二钾0.75、碳酸钙3、消泡剂1,其余为水。发酵过程中温度24-26℃,通气量1vvm,初始转速150rpm,过程中调控转速150~600rpm之间使溶氧不低于20%。将果糖配制成500g/l水溶液120℃灭菌30min后待用,双氧水稀释为30%水溶液待用。发酵90h开始,将果糖和双氧水分别补加到发酵罐中,补加方式为连续不间断补加,138h停止补加,过程中控制补加量使总的补加质量(g)/发酵体积(l)比为果糖80、双氧水0.5。发酵周期为8天,测定fr901379放罐浓度为3.2g/l。实施例2将培养好的种子以3%比例转入300l的120℃灭菌30min后冷却至24-26℃的发酵培养基中,该发酵培养基组成,质量(g)/体积(l)比为:果糖140、玉米蛋白粉15、干酪素7.5、酵母蛋白胨9、硫酸镁2、磷酸氢二钾0.8、碳酸钙3、消泡剂1,其余为水。发酵过程中温度24-26℃,通气量1vvm,初始转速80rpm,过程中调控转速80~250rpm之间使溶氧不低于20%。将果糖配制成500g/l水溶液120℃灭菌30min后待用,双氧水稀释为30%水溶液待用。发酵80h开始,将果糖和双氧水分别补加到发酵罐中,补加方式为连续不间断补加,152h停止补加,过程中控制补加量使总的补加质量(g)/发酵体积(l)比为果糖120、双氧水1.3。发酵周期为8天,测定fr901379放罐浓度为3g/l。实施例3将培养好的种子以2.5%比例转入3000l的120℃灭菌30min后冷却至24-26℃的发酵培养基中,该发酵培养基组成,质量(g)/体积(l)比为:果糖150、玉米蛋白粉20、干酪素7.5、酵母蛋白胨5、硫酸镁2、磷酸氢二钾0.6、碳酸钙3、消泡剂0.7,其余为水。发酵过程中温度24-26℃,通气量1vvm,初始转速60rpm,过程中调控转速60~200rpm之间使溶氧不低于20%。将果糖配制成500g/l水溶液120℃灭菌30min后待用,双氧水稀释为30%水溶液待用。发酵76h开始,将果糖和双氧水分别补加到发酵罐中,补加方式为连续不间断补加,136h停止补加,过程中控制补加量使总的补加质量(g)/发酵体积(l)比为果糖100、双氧水1.2。发酵周期为8天,测定fr901379放罐浓度为3.3g/l。实施例4将培养好的种子以2%比例转入12000l的120℃灭菌30min后冷却至24-26℃的发酵培养基中,该发酵培养基组成,质量(g)/体积(l)比为:果糖140、玉米蛋白粉10、干酪素6、酵母蛋白胨7、硫酸镁2、磷酸氢二钾0.5、碳酸钙3、消泡剂0.5,其余为水。发酵过程中温度24-26℃,通气量1vvm,初始转速50rpm,过程中调控转速50~180rpm之间使溶氧不低于20%。将果糖配制成500g/l水溶液120℃灭菌30min后待用,双氧水稀释为30%水溶液待用。发酵72h开始,将果糖和双氧水分别补加到发酵罐中,补加方式为连续不间断补加,144h停止补加,过程中控制补加量使总的补加质量(g)/发酵体积(l)比为果糖120、双氧水1.5。发酵周期为8天,测定fr901379放罐浓度为3.4g/l。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