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68031阅读:315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酒,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兼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米香型白酒历史悠久,且多为手工酿造,所以米香型白酒走到现代就出现了很大的局限和瓶颈,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酒液中有聚积物,不能象其它香型白酒那样清澈透明,这是因为用大米做原料,蛋白质成份较多,工艺处理难度太高,始终混迹于低档酒行列,不能跻身高端,给人感觉总是档次太低。二是米香型白酒酿造工艺自然发酵度数历来没有超过20度,度数较低,不符合现代人的饮用习惯,甚至很多人将它同米酒混为一谈。三是米香型白酒均为辣口,后劲大,很多不了解的人,乍一接触适应不了,缺乏普及性推广。

大豆营养全面,其中蛋白质的含量比猪肉高2倍,是鸡蛋含量的2.5倍。蛋白质的含量不仅高,而且质量好。大豆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和动物蛋白质近似,其中氨基酸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比值,所以容易被消化吸收。如果把大豆和肉类食品、蛋类食品搭配着来吃,其营养可以和蛋、奶的营养相比,甚至还超过蛋和奶的营养。大豆脂肪也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这种脂肪里含有很多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大豆脂肪可以阻止胆固醇的吸收,以合理的比例,用白酒麸曲酒曲,大豆经炒熟等处理与米饭一起发酵,豆发酵后形成典型的豆酱香,按一定的比例,形成典型的米香与酱香协调统一的兼香型营养白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配比科学、工艺独创的兼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兼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选用优质大米,浸泡12~15小时后,捞起滤干水分,上锅常压蒸煮3~4小时,将蒸熟的米饭摊开,自然冷却后备用;

(2)将黄豆倒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将浸泡好的黄豆起滤干水分,然后炒至熟透且表皮开裂,再将炒熟后的黄豆破碎至80~100目的黄豆粉,备用;

(3)将米饭和黄豆粉加入麸曲充分拌匀,装入容器后密封,进行固态发酵4~6天;每百斤大米添加3-11斤黄豆粉;麸曲的添加量为米饭和黄豆粉总重量的6%~10%;

(4)固态发酵完成后,往容器内加入山泉水并密封,山泉水与容器内物料的重量比为1:0.8~1.2,进行液态发酵9~12天;

(5)将液态发酵好后的酒液及酒糟一起倒入蒸馏锅进行蒸馏,再经冷却即得到兼香型白酒。

上述的一种兼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米饭摊凉时,当环境温度在不高于15℃时,米饭温度冷却至30~32℃;当环境温度在15~25℃时,米饭温度冷却至25~28℃;当环境温度高于25℃时,米饭温度冷却至室温。

上述的一种兼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黄豆炒至熟透且表皮开裂具体为:先将煤气电动滚筒机预热至100~120℃,然后在100~120℃温度环境下,投入黄豆翻炒10~15min,滚筒转速为40~50r/min;接着将煤气电动滚筒机升温至160~180℃,继续翻炒8~12min,滚筒转速为50~60r/min,得熟透且表皮开裂的黄豆。

上述的一种兼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在进行100~120℃翻炒前,先将煤气电动滚筒机预热至60~80℃,按浸泡好的黄豆总重量3-5%的比例备好浸泡水,将该浸泡水和黄豆一起送入滚筒,翻炒5~10min,滚筒转速为20~30r/min。

上述的一种兼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每百斤大米添加5-8斤黄豆粉。

上述的一种兼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固态发酵时,密封容器内温度为15~20℃。

上述的一种兼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液态发酵时,密封容器内温度为25~30℃。

本发明采用上述工艺后,黄豆采用先浸透再炒熟炒干,使原本在干黄豆状态不易被分解的胰蛋白酶抑制素、尿酶、血球凝集素等不利因子,在湿热条件下被充分破坏,部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和氨基酸,从而提高黄豆可利用蛋白的营养价值。

采用合理比例的黄豆粉,能突出米酒的米香型同时又含有一定量的酱香,使米香酱香相互兼容。如果大豆使用超过10%,会引起在蒸馏的过程中引起沉淀,蒸馏锅加热后容易烧焦,会使酒有焦胡味,严重影响口感,同时,大豆过多,变为酱香明显,掩盖米香的特点,造成不兼容;如果大豆含量低于3%,又会造成酱香味不明显,使得整体仍然为米香型。

采用本工艺制备的白酒,由于大豆含丰富的营养成分,通过发酵,在米酒的基础上大大增加了酒的营养成分,米酒总脂国家标准是大于0.65克每升,本申请工艺处理后能达到3.15克每升,同时由于豆的营养成分丰富,通过跟米饭一起发酵,由于豆类脂类物质吸附作用,大大减少了米酒产生的甲醇含量,白酒甲醇的国家标准是小于0.6克每升,本申请工艺处理以后甲醇小于0.1克每升。因为酒中甲醇是引起上头的最重要因素,本申请工艺制备的白酒不上头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同时营养丰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本发明的一种兼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选用优质大米,浸泡12~15小时后,捞起滤干水分,上锅常压蒸煮3~4小时,将蒸熟的米饭摊开,自然冷却后备用;米饭摊凉时,当环境温度在不高于15℃时,米饭温度冷却至30~32℃;当环境温度在15~25℃时,米饭温度冷却至25~28℃;当环境温度高于25℃时,米饭温度冷却至室温。摊凉同时还可起到挥发杂味、吸收氧气等作用。

(2)将黄豆倒入清水中浸泡2~3小时,将浸泡好的黄豆捞起滤干水分,先将煤气电动滚筒机预热至60~80℃,按浸泡好的黄豆总重量3-5%的比例备好浸泡水,将该浸泡水和黄豆一起送入滚筒,翻炒5~10min,滚筒转速为20~30r/min。这样可以使浸泡后的黄豆进入内外均匀湿热状态,达到均匀湿热效果,防止短时间高温造成外焦内生,使黄豆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素、尿酶、血球凝集素等因子在湿热条件下被初步分解。

然后先将煤气电动滚筒机预热至100~120℃,然后在100~120℃温度环境下,投入黄豆翻炒10~15min,滚筒转速为40~50r/min;

接着将煤气电动滚筒机升温至160~180℃,继续翻炒8~12min,滚筒转速为50~60r/min,得熟透且表皮开裂的黄豆,再将炒熟后的黄豆破碎至80~100目的黄豆粉,备用。豆体在湿热均匀后再升温炒制,浸泡水蒸发成水蒸汽充满整个滚筒,使黄豆受热更加均匀,加速黄豆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素、尿酶、血球凝集素等因子在湿热条件下分解,此条件下分解程度达到40-60%。该步骤使黄豆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素、尿酶、血球凝集素等因子在湿热条件下分解程度达到最高值的70-80%,同时使黄豆充分炒熟,激发黄豆的部分香气物质,部分蛋白质发生一次变形,有利于充分发酵。

生黄豆中,含有大量的抗胰蛋白酶因子,影响人体对黄豆内营养成分的吸收。如果对黄豆不浸泡直接干炒,黄豆中含有的胰蛋白酶抑制素、尿酶、血球凝集素等因子在干热条件下并不易被分解,且容易造成外焦内生,会影响发酵效果。该技术采用清水浸透后再炒,在前期湿热的条件下,用高温来破坏这些不利因子,部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和氨基酸,直至黄豆全炒熟至裂开,从而提高黄豆可利用蛋白的营养价值。如果不炒熟,用生黄豆直接发酵的话,会发酵不彻底、发酵周期较长,生产出的酒口感不佳、异杂味重。

黄豆炒熟能起到灭菌作用的同时,更容易接种微生物发酵,发酵使不同物质进行分解,大豆中的蛋白质水解为多肽和氨基酸,淀粉水解为糖类进一步转化为酒精,发酵产生了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如有机酸和氨基酸等,大大提高了酒的营养成分,发酵后具有特殊的鲜香味,蒸馏成酒后,有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其营养物质。

(3)将米饭和黄豆粉加入麸曲充分拌匀,装入容器后密封,密封容器内温度为15~20℃,进行固态发酵4~6天;每百斤大米添加3-11斤黄豆粉;麸曲的添加量为米饭和黄豆粉总重量的6%~10%;优选地,每百斤大米添加5-8斤黄豆粉。

(4)固态发酵完成后,往容器内加入山泉水并密封,山泉水与容器内物料的重量比为1:0.8~1.2,密封容器内温度为25~30℃,进行液态发酵9~12天;

(5)将液态发酵好后的酒液及酒糟一起倒入蒸馏锅进行蒸馏,再经冷却即得到兼香型白酒。通过蒸酒把醅中的酒精、水、高级醇、酸类等有效成分蒸发为蒸汽,再经冷却即可得到白酒。蒸馏时应尽量把酒精、芳香物质、醇甜物质等提取出来,并利用掐头去尾的方法尽量除去杂质后即为成品。一般每锅平均酒度为50度,米饭与豆粉混合料出酒率为70%左右。

液态发酵时。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发明,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所揭示技术内容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