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杂)芳基亚甲基嘧啶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03038发布日期:2019-09-03 22:56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农用杀虫、杀螨、杀菌剂领域。具体涉及取代(杂)芳基亚甲基嘧啶醚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研究人员很早以前就发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如下文献曾报道过该类化合物具有杀虫刹螨活性:ep242081/ep299694/ep335519/us2006235075/cn101311170等。

另外,嘧啶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化合物也有报道作物杀虫、刹螨或杀菌剂的:

专利us005106852中涉及以下通式化合物作为杀虫剂:

专利us005378711中涉及以下通式化合物作为杀菌剂:

专利us005935965中涉及以下通式化合物作为杀螨杀菌剂:

专利us006114342中涉及以下通式化合物作为杀虫、杀菌剂:

专利cn101311170中涉及以下通式化合物作为杀虫、杀菌剂:

然而,在许多情况下,这些文献中描述的化合物对动物害虫的作用不能令人满意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取代(杂)芳基亚甲基嘧啶醚类化合物,所述的化合物在防治有害真菌和动物害虫方面,特别是在防治真菌、昆虫、线虫和螨方面,尤其是在防治昆虫和螨方面,具有改善的性能。

我们现已发现,此目的通过本文开头所定义的化合物(i)实现。此外我们发现期制备方法和中间体、含有它们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取代(杂)芳基亚甲基嘧啶醚类化合物,如式(i)所示:

r1选自氢、卤素、腈基、硝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基、c1-c12烷基氨基、芳基、杂芳基中的一种;

r2选自氢、腈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基、c3-c8环烷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胺基、c1-c12烯基硫基、c1-c12炔基硫基、卤代c1-c12烯基硫基、卤代c1-c12炔基硫基、芳基、杂芳基中的一种;

r3、r4各自独立选自h、卤素、羟基、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2-c12烯基、卤代c2-c12烯基、c2-c12炔基、卤代c2-c12炔基、c1-c12烷氧基、c1-c12卤烷氧基、芳基或杂芳基;或者所述r3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代表一个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取代的c3-c8环烷基或c3-c8杂环基;

a选自为h被n个r5基团取代的芳基、杂芳基、芳甲基或杂芳甲基;

r5各自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巯基、氨基、cn、no2、c1-c12烷基、卤代c1-c12烷基、c3-c8环烷基、c2-c12烯基、卤代c2-c12烯基、c2-c12炔基、卤代c2-c12炔基、c1-c12烷基胺基、二(c1-c12烷基)胺基、卤代c1-c12烷基胺基、c1-c12烷氧基、卤代c1-c12烷氧基、c1-c12烷硫基、卤代c1-c12烷硫基、c2-c12烯氧基、卤代c2-c12烯氧基、c2-c12炔氧基、卤代c2-c12炔氧基、c1-c12烷基羰基、卤代c1-c12烷基羰基、c1-c12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亚磺酰基、c1-c12烷基磺酰基、卤代c1-c12烷基磺酰基、c1-c12烷基羰基氧基、c1-c12烷基羰基氨基、c1-c12烷基磺酰基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基、c1-c12烷氧基羰基氨基、c1-c12烷氧基羰基c1-c12烷氧基、芳基、杂芳基、芳氧基、杂芳氧基、芳烷基氧基、杂芳烷基氧基、芳胺基或杂芳胺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芳基、杂芳基、芳氧基、杂芳氧基、芳烷基氧基、杂芳烷基氧基、芳胺基或杂芳胺基各自独立为未经取代的或其氢被1-4个下述基团所取代的芳基、杂芳基、芳氧基、杂芳氧基、芳烷基氧基、杂芳烷基氧基、芳胺基或杂芳胺基:卤素、cn、no2、c1-c12烷基、c1-c12卤代烷基、c1-c12卤代烷氧基、c1-c12烷氧基、c1-c12烷氧基羰基或c1-c12烷基磺酰基;

n选自0至5的整数;

q选自q1-q14所示的基团之一(以下基团包括其立体异构体):

本发明较优选的式(i)化合物为:

r1选自氢、卤素、腈基、硝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基、c1-c6烷基氨基、芳基或杂芳基;

r2选自氢、腈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8环烷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胺基、c1-c6烯基硫基、c1-c6炔基硫基、卤代c1-c6烯基硫基、卤代c1-c6炔基硫基、芳基或杂芳基;

r3、r4各自独立选自h、卤素、羟基、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2-c6烯基、卤代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炔基、c1-c6烷氧基、c1-c6卤烷氧基、芳基或杂芳基;或者所述r3和r4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代表一个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取代的c3-c6环烷基或c3-c6杂环基;

a选自为h被n个r5基团取代的芳基、杂芳基芳甲基或杂芳甲基;

r5各自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巯基、氨基、cn、no2、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c3-c8环烷基、c2-c6烯基、卤代c2-c6烯基、c2-c6炔基、卤代c2-c6炔基、c1-c6烷基胺基、二(c1-c6烷基)胺基、卤代c1-c6烷基胺基、c1-c6烷氧基、卤代c1-c6烷氧基、c1-c6烷硫基、卤代c1-c6烷硫基、c2-c6烯氧基、卤代c2-c6烯氧基、c2-c6炔氧基、卤代c2-c6炔氧基、c1-c6烷基羰基、卤代c1-c6烷基羰基、c1-c6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亚磺酰基、c1-c6烷基磺酰基、卤代c1-c6烷基磺酰基、c1-c6烷基羰基氧基、c1-c6烷基羰基氨基、c1-c6烷基磺酰基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羰基氨基、c1-c6烷氧基羰基c1-c6烷氧基、芳基、杂芳基、芳氧基、杂芳氧基、芳烷基氧基、杂芳烷基氧基、芳胺基或杂芳胺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芳基、杂芳基、芳氧基、杂芳氧基、芳烷基氧基、杂芳烷基氧基、芳胺基或杂芳胺基各自独立为未经取代的或氢被1-4个下述基团所取代的芳基、杂芳基、芳氧基、杂芳氧基、芳烷基氧基、杂芳烷基氧基、芳胺基或杂芳胺基:卤素、cn、no2、c1-c6烷基、c1-c6卤代烷基、c1-c6卤代烷氧基、c1-c6烷氧基、c1-c6烷氧基羰基或c1-c6烷基磺酰基;

n选自0至5的整数;

q选自q1-q14的基团之一。

进一步优化的式(i)化合物为:

r1选自氢、卤素、腈基、硝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基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基、c1-c4烷基氨基、芳基或杂芳基;

r2选自氢、腈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3-c8环烷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卤代c1-c4烷硫基、c1-c4烷基磺酰基、卤代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胺基、c1-c4烯基硫基、c1-c4炔基硫基、卤代c1-c4烯基硫基、卤代c1-c4炔基硫基、芳基或杂芳基;

r3、r4各自独立选自h、卤素、羟基、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2-c4烯基、卤代c2-c4烯基、c2-c4炔基、卤代c2-c4炔基、c1-c4烷氧基、c1-c4卤烷氧基、芳基或杂芳基;

或者所述r3和r4还可与它们所连接的碳原子一起代表一个饱和或不饱和的、任选取代的c3-c6环烷基或c3-c6杂环基;

a选自h被n个r5基团取代的芳基或杂芳基,其中所述芳基为苯基,所述杂芳基为吡啶基、嘧啶基、呋喃基、噻吩基、噻唑基、噁唑基、吡唑基、苯并恶唑基、苯并噻唑、苯并呋喃基或苯并吡喃基;

r5各自独立选自氢、卤素、羟基、巯基、氨基、cn、no2、c1-c4烷基、卤代c1-c4烷基、c3-c8环烷基、c2-c4烯基、卤代c2-c4烯基、c2-c4炔基、卤代c2-c4炔基、c1-c4烷基胺基、二(c1-c4烷基)胺基、卤代c1-c4烷基胺基、c1-c4烷氧基、卤代c1-c4烷氧基、c1-c4烷硫基、卤代c1-c4烷硫基、c2-c4烯氧基、卤代c2-c4烯氧基、c2-c4炔氧基、卤代c2-c4炔氧基、c1-c4烷基羰基、卤代c1-c4烷基羰基、c1-c4烷基亚磺酰基、卤代c1-c4烷基亚磺酰基、c1-c4烷基磺酰基、卤代c1-c4烷基磺酰基、c1-c4烷基羰基氧基、c1-c4烷基羰基氨基、c1-c4烷基磺酰基氧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基、c1-c4烷氧基羰基氨基、c1-c4烷氧基羰基c1-c4烷氧基、芳基、杂芳基、芳氧基、杂芳氧基、芳烷基氧基、杂芳烷基氧基、芳胺基或杂芳胺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的芳基、杂芳基、芳氧基、杂芳氧基、芳烷基氧基、杂芳烷基氧基、芳胺基或杂芳胺基各自独立为未经取代的或氢被1-4个下述基团所取代的芳基、杂芳基、芳氧基、杂芳氧基、芳烷基氧基、杂芳烷基氧基、芳胺基或杂芳胺基:卤素、cn、no2、c1-c4烷基、c1-c4卤代烷基、c1-c4卤代烷氧基、c1-c4烷氧基、c1-c4烷氧基羰基或c1-c4烷基磺酰基;

n选自0至5的整数;

q选自q1-q9的基团之一。

更进一步优选的式(i)化合物优选为式(ia)、(ib)、(ic)、(id)所示化合物之一:

式(ia)、(ib)、(ic)、(id)中,r1a、r1b、r1c、r1d各自独立选自氢、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甲氧基、乙氧基或三氟乙氧基;

r2a、r2b、r2c、r2d各自独立选自氢、氯、溴、甲基、乙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一氟甲基、一氯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乙硫基、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ch2=chch2o、(ch3)2c=chch2o、ch3ch=chch2o、chcl=chch2o、ch2=cclch2o、ccl2=chch2o、cf2=cfch2o、cf2=cfch2ch2o、ch2=chch2s、(ch3)2c=chch2s、ch3ch=chch2s、chcl=chch2s、ch2=cclch2s、ccl2=chch2s、cf2=cfch2s、cf2=cfch2ch2s、ch≡cch2o、ch3c≡cch2o、clc≡cch2o、ch≡cch2s、ch3c≡cch2s或clc≡cch2s;

r3a、r3b、r3c、r3d、r4a、r4b、r4c、r4d各自独立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乙硫基或三氟乙氧基;或者,所述r3a和r4a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形成环丙基、环丁基或环戊基,所述r3b和r4b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形成环丙基、环丁基或环戊基,所述r3c和r4c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形成环丙基、环丁基或环戊基,所述r3d和r4d与它们连接的碳原子形成环丙基、环丁基或环戊基;

r5a、r5b、r5c、r5d各自独立选自氟、氯、溴、碘、氰基、氨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二氟一氯甲基、二氯一氟甲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三氟甲硫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二甲氨基、氨基羰基、甲基氨基羰基、乙基氨基羰基或者二甲胺基羰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na、nb、nc、nd各自独立选自0至5的整数,当为0时,苯环或吡啶环上无取代基;当大于1时,r5a可相同或不同(r5b、r5c、r5d同理);

qa、qb、qc、qd各自独立选自q1-q6的基团之一。

再进一步优选的通式(ia)、(ib)、(ic)、(id)所示化合物中各取代基定义为:

r1a、r1b、r1c、r1d各自独立选自氢、氟、氯、溴、氰基、硝基、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异丁基;

r2a、r2b、r2c、r2d各自独立选自氢、氯、溴、甲基、乙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三氟甲基、三氟乙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乙硫基、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ch2=chch2o、(ch3)2c=chch2o、ch3ch=chch2o、chcl=chch2o、ch2=cclch2o、ccl2=chch2o、cf2=cfch2o、cf2=cfch2ch2o、ch2=chch2s、(ch3)2c=chch2s、ch3ch=chch2s、chcl=chch2s、ch2=cclch2s、ccl2=chch2s、cf2=cfch2s、cf2=cfch2ch2s、ch≡cch2o、ch3c≡cch2o、clc≡cch2o、ch≡cch2s、ch3c≡cch2s或clc≡cch2s;

r3a、r3b、r3c、r3d、r4a、r4b、r4c、r4d各自独立选自氢、氟、氯、溴、甲基、乙基、甲氧基、乙氧基、甲硫基、乙硫基或三氟乙氧基;

r5a、r5b、r5c、r5d各自独立选自氟、氯、溴、碘、氰基、氨基、硝基、甲基、乙基、异丙基、叔丁基、三氟甲基、三氯甲基、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氧基、、三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三氟甲硫基、甲氧基羰基、二甲氨基中的一种或多种;

na、nb、nc、nd各自独立选自0至5的整数,当为0时,苯环或吡啶环上无取代基;当大于1时,r5a可相同或不同(r5b、r5c、r5d同理);

qa、qb、qc、qd各自独立选自q1-q4的基团之一。

更进一步优选以下的式(ia)化合物为佳:

r1a选自氢、氯或甲基;

r2a选自氢、甲基、乙基、cf2=cfch2ch2s、ch2=chch2s、(ch3)2c=chch2s、ch3ch=chch2s、chcl=chch2s、ch2=cclch2s、ccl2=chch2s或cf2=cfch2s;

r3a、r4a各自独立选自氢或氟;

r5a选自氟、氯、甲基、三氟甲基、甲氧基、三氟甲氧基、二甲氨基、

na选自0至5的整数,当na为0时,苯环上无取代基;当na大于1时,r5a可相同或不同;

qa选自q1-q4的基团之一。

上面给出的通式(i)化合物的定义中,汇集所用术语一般定义如下:

卤素:指氟、氯、溴或碘。

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异丙基、正丁基或叔丁基。

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环状烷基,例如环丙基、环戊基或环己基。取代基如甲基、卤素等。

卤代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基、二氯甲基、三氯甲基、氟甲基、二氟甲基、三氟甲基等。

氰基烷基:直链或支链烷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被氰基所取代,例如,-ch2cn、-ch2ch2cn、-ch2c(ch3)2cn、-ch2ch(cn)2等。

烷氧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

氰基烷氧基:氰基烷基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如cnch2o-。

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经烷基连接到结构上。如ch3och2-,ch3ch2och2-。

卤代烷氧基烷基:烷氧基烷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lch2ch2och2-。

烷氧基羰基:烷氧基经羰基连接到结构上。如ch3oco-,ch3ch2oco-。烷氧基羰基烷基:烷氧基羰基再经过烷基连接到结构上。

卤代烷氧基:直链或支链烷氧基,在这些烷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氧基、二氯甲氧基、三氯甲氧基、氟甲氧基、二氟甲氧基、三氟甲氧基、氯氟甲氧基、三氟乙氧基等。

烷硫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硫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

烷硫基烷基:烷硫基经烷基连接到结构上。如ch3sch2-。

卤代烷硫基:直链或支链烷硫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例如,氯甲硫基、二氯甲硫基、三氯甲硫基、氟甲硫基、二氟甲硫基、三氟甲硫基、氯氟甲硫基等。

卤代烷硫基烷基:卤代烷硫基经烷基连接到结构上。烷基氨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氮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

烷基氨基羰基:如ch3nhco-,ch3ch2nhco-。

卤代烷基氨基羰基:烷基氨基羰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f3nhco-。

卤代烷基氨基:直链或支链烷基氨基,在这些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烯基:直链或支链烯类,例如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和不同的丁烯基、戊烯基和己烯基异构体。

烯基还包括多烯类,如1,2-丙二烯基和2,4-己二烯基。

卤代烯基:直链或支链烯类,在这些烯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炔基:直链或支链炔类,例如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和不同的丁炔基、戊炔基和己炔基异构体。炔基还包括由多个三键组成的基团,如2,5-己二炔基。

卤代炔基:直链或支链炔类,在这些炔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烯氧基:直链或支链烯类,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

卤代烯氧基:直链或支链烯氧基,在这些烯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炔氧基:直链或支链炔类,经氧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

卤代炔氧基:直链或支链炔氧基,在这些炔氧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烯硫基:直链或支链烯类,经硫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

卤代烯硫基:直链或支链烯硫基,在这些烯硫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炔硫基:直链或支链炔类,经硫原子键连接到结构上。

卤代炔硫基:直链或支链炔硫基,在这些炔硫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烷基羰基:烷基经羰基连接到结构上,如ch3co-,ch3ch2o-。

卤代烷基羰基:烷基羰基的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如cf3co-。

烷基亚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亚磺酰基(-so-)连接到结构上,如甲基亚磺酰基。

卤代烷基亚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亚磺酰基,其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烷基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经磺酰基(-so2-)连接到结构上,如甲基磺酰基。

卤代烷基磺酰基:直链或支链烷基磺酰基,其烷基上的氢原子可部分或全部被卤原子所取代。

苯氧基羰基:苯氧基经羰基连接到结构上,如phoco-。

苯基氨基羰基:苯基氨基经羰基连接到结构上,如phnhco-。

苯基烷基:将苯基经烷基连接到结构上,如苄基,苯乙基等。

萘基烷基:将萘基经烷基连接到结构上,如萘甲基,萘乙基等。

杂芳基:本发明中所指杂芳基是含1个或多个n、o、s杂原子的五元环或六元环芳基。例如吡啶基、嘧啶基、吡嗪基、哒嗪基、呋喃基、噻唑基、喹啉基、异噻唑基、恶唑基、异恶唑基、吡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呋喃基等。

杂芳基羰基:杂芳基经羰基连接到结构上,如吡啶甲酰基、嘧啶甲酰基、吡唑甲酰基。

杂芳基氧基羰基:杂芳基氧基经羰基连接到结构上。

杂芳基氨基羰基:杂芳基氨基经羰基连接到结构上。

杂芳基烷基:将杂芳基经烷基连接到结构上,如呋喃甲基,吡啶乙基等。

在本发明的化合物中,由于碳-碳双键或碳-氮双键连接不同的取代基而可以形成立体异构体(分别以z和e来表示不同的构型)。本发明包括z型异构体和e型异构体及其任何比例的混合物。

本发明通式(ia)部分化合物可以用表1-表3中列出的具体化合物来说明,但并不限定本发明。

表1

表2

表3

具体地,所述式(i)化合物优选为:

37、38、66、109、110、112、135、137、183、217。

本发明的式(i)化合物可以按照以下方法制备:

当式(i)化合物中q选自q1、q2、q3、q6-q13中任一基团时,将式(iii)所示的含羟基的嘧啶类化合物与式(iv)所示的苄卤在碱性物质存在条件下于有机溶剂中,20-100℃下反应0.5小时至20小时,反应液经后处理制得相应的式(i)化合物;

式(iii)、(iv)中,x是离去基团,选自氯或溴;其他各基团的定义同式(i)。

反应在适宜的有机溶剂中进行,适宜的有机溶剂可选自如四氢呋喃、乙腈、二甲苯、苯、dmf、dmso、丙酮、丁酮或甲基叔丁基醚等。

适宜的碱性物质选自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三乙胺、吡啶、甲醇钠、乙醇钠、氢化钠、叔丁醇钾或叔丁醇钠等

反应温度可在室温至溶剂沸点温度之间,通常为20-100℃。

反应时间为30分钟至20小时,通常为1-12小时。

上述方法中,式(ⅲ)所示化合物与式(iv)所示化合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1-1.1。

所述后处理为:将反应液倒入饱和食盐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数次,干燥,脱溶后,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00:1~500洗脱剂,经柱层析纯化得目标产物。

当式(i)化合物中q选自q4、q5或q14时,所述方法为各自由q为q3、q2、q13的式(i)所示化合物与甲胺水溶液反应制得相应的q为q4、q5或q14的式(ⅰ)所示化合物;所述甲胺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0~60%;所述q为q3、q2、q13的式(ⅰ)所示化合物与甲胺水溶液中甲醇胺的物质的量比为1:5~10。

中间体iii的合成可参照wo2002024663、cn1539827、wo2007104538。

式(iv)所示的化合物可以由已知方法制得,具体参见us4723034和us5554578等。

式(i)化合物对农业、民用和动物技术领域中有害螨虫和昆虫的成虫、幼虫和卵都显示出高杀虫活性。同时该类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杀菌活性。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涉及式(i)化合物在农业或其他领域中用作杀虫剂和/或杀菌剂的应用。尤其是,式(i)化合物对下列的重要品种有活性:叶螨科(二斑叶螨、椴两点叶螨、朱砂叶螨、鹅耳枥始叶螨、苹果全爪螨、柑橘全爪螨等),瘿螨科(榛植羽瘘螨、葡萄瘘螨、梨瘘螨等),跗线螨科(樱草狭跗线螨等)。同时,本发明的部分化合物还具有很好的杀菌活性,可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水稻稻瘟病、番茄晚疫病、黄瓜霜霉病、黄瓜灰霉病、黄瓜白粉病、小麦白粉病、小麦灰霉病、炭疽病、赤霉病、大豆锈病等。

同时,式(i)化合物对许多有益的昆虫和螨虫、哺乳动物、鱼、鸟具有低毒性,而且没有植物毒性。

由于其积极的特性,上述化合物可有利地用于保护农业和园艺业重要的作物、家畜和种畜,以及人类常去的环境免于有害螨虫、昆虫的伤害。

为获得理想的效果,化合物的用量因各种因素而改变。例如所用化合物、预保护的作物、有害生物的类型、感染程度、气候条件、施药方法、采用的剂型。

每公顷10克-5公斤化合物剂量能提供充分的防治。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还涉及通过施用式(i)化合物,防治农业和园艺业重要的作物和/或家禽和种畜和/或人类常去的环境中的害虫和/或植物致病性真菌的方法。尤其是,化合物的用量在每公顷10克-5公斤内变化效果较佳。

为了实际应用于农业,使用含一种或多种式(i)化合物的组合物通常是有益的。

因此,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涉及含一种或多种通式i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的杀虫和/或杀菌组合物。所述组合物包括作为活性成分的式(i)化合物及溶解介质、表面活性剂和/或稀释剂。

组合物是以已知方式制备的,例如任选在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下,通过用溶剂介质和/或稀释剂稀释或溶解活性物质。

可用的稀释剂包括固体稀释剂和液体稀释剂,固体稀释剂或载体是例如:二氧化硅、高岭土、膨润土、华士、白云石、碳酸钙、氧化镁、白垩、粘土、合成硅酸盐、硅镁土、海泡石、硫酸盐等。

除水以外,可用的液体稀释剂是例如芳族有机溶剂(二甲苯或烷基苯的混合物、氯苯等)。石蜡(石油馏分),醇类(甲醇、丙醇、丁醇、丙二醇、乙二醇、甘油、辛醇),酯类(乙酸乙酯、乙酸异丁酯等),酮类(环己酮、丙酮、苯乙酮、异佛尔酮、乙基无极酮等),酰胺类(n,n-二甲基甲酰胺,甲基吡咯烷酮等)。

可用的表面活性剂是烷基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聚氧乙烯基酚、山梨醇的聚氧乙烯酯、木质素磺酸盐等的钠、钙、三乙基胺或三乙醇胺盐。

组合物还可含特殊的添加剂用于特定的目的,例如粘合剂如阿拉伯胶、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等。

上述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浓度可根据活性成分、其使用目的、环境条件和采用的制剂类型而在宽范围内改变。通常,活性成分的浓度范围是1-90%,优选5-50%。

如果需要,可以向组合物中添加能与通式i化合物兼容的其他活性成分,例如其他杀螨剂/杀虫剂、杀真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抗生素、除草剂、肥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但并不将本发明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苯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认识到,本发明涵盖了权利要求书范围内所可能包括的所有备选方案,改进方案和等效方案。

实施例1:化合物39的合成

将1.3g(0.005mol)1a溶于10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碳酸钾0.83g,搅拌0.5h,分批加入2a1.26g,加毕升温到80℃,搅拌反应8h。tlc检测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50ml饱和食盐水中,用100ml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干燥。脱溶后,柱层析纯化得油状产品2.1g。

实施例2:化合物15的合成

将1.15g(0.005mol)1b溶于10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碳酸钾0.83g,搅拌0.5h,滴加入2b(1.4g)的dmf溶液,加毕升温到80℃,搅拌反应8h。tlc检测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50ml饱和食盐水中,用100ml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干燥。脱溶后,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00:1~300洗脱剂柱层析纯化得油状产品1.75g。

实施例3:化合物207的合成

将2.0g(0.005mol)1c溶于10毫升n,n-二甲基甲酰胺中,加入碳酸钾0.83g,搅拌0.5h,分批加入2c1.45g,加毕升温到80℃,搅拌反应8h。tlc检测反应完毕后,将反应液倒入50ml饱和食盐水中,用100ml乙酸乙酯分三次萃取,干燥。脱溶后,以石油醚:乙酸乙酯1000:1~200洗脱剂柱层析纯化得油状产品2.6g。

实施例4:化合物217的合成

将1.2g(0.002mol)207溶于30毫升乙醇中,加入40%甲胺水溶液0.85g,加毕升温到回流反应,搅拌反应8h。tlc检测反应完毕后,脱溶后,柱层析纯化得油状产品2171.1g。

本发明的其他化合物可以参照以上实施例制备。

本发明所得部分化合物的核磁数据如下:

化合物371hnmr(400mhz,dmso)δ(ppm):3.43(s,3h,ch3),3.70(s,3h,ch3),4.92(s,2h,ch2),6.78(s,1h,pyrimidy1-h),7.05-7.59(m,9h,ar-h),8.24(s,1h,pyrimidy1-h),7.60(s,1h,ch)

化合物38.1hnmr(400mhz,dmso)δ(ppm):3.46(s,3h,ch3),3.72(s,3h,ch3),4.95(s,2h,ch2),6.80(s,1h,pyrimidy1-h),7.07-7.68(m,8h,ar-h),8.27(s,1h,pyrimidy1-h),7.60(s,1h,ch)

化合物501hnmr(400mhz,dmso)δ(ppm):3.68(s,3h,ch3),3.82(s,3h,ch3),4.89(s,2h,ch2),6.78(s,1h,pyrimidy1-h),7.19-7.69(m,8h,ar-h),8.39(s,1h,pyrimidy1-h)

化合物621hnmr(400mhz,dmso)δ(ppm):3.61(s,3h,ch3),3.65(s,3h,ch3),5.06(s,2h,ch2),6.83(s,1h,pyrimidy1-h),7.19-7.69(m,8h,ar-h),8.54(s,1h,pyrimidy1-h)

化合物1091hnmr(400mhz,dmso)δ(ppm):2.51(s,3h,ch3),3.55(s,3h,ch3),3.78(s,3h,ch3),5.31(s,2h,ch2),7.02(s,1h,pyrimidy1-h),7.11-7.58(m,9h,ar-h),7.62(s,1h,ch)

化合物1101hnmr(400mhz,dmso)δ(ppm):2.51(s,3h,ch3),3.56(s,3h,ch3),3.79(s,3h,ch3),5.32(s,2h,ch2),7.04(s,1h,pyrimidy1-h),7.12-7.67(m,8h,ar-h),7.63(s,1h,ch)

化合物1221hnmr(400mhz,dmso)δ(ppm):2.51(s,3h,ch3),3.71(s,3h,ch3),3.90(s,3h,ch3),5.31(s,2h,ch2),7.00(s,1h,pyrimidy1-h),7.24-7.67(m,8h,ar-h)

制剂实施例

各组分加入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制剂中活性组分可以选自本发明通式(i)中的任意化合物,经折百后计量加入。

实施例5:30%可湿性粉剂

将化合物及其他组分充分混合,经超细粉碎机粉碎后,即得到30%的可湿性粉剂产品。

实施例6:40%浓悬浮剂

化合物及其他组分充分混合,由此得到的浓悬浮剂,用水稀释所得悬浮剂可得到任何所需浓度的稀释液。

实施例7:60%水分散性粒剂

将化合物及其他组分混合粉碎,再加水捏合后,加入10-100目筛网的造粒机中进行造粒,然后再经干燥、筛分(按筛网范围)。

生物活性测定实施例

用本发明化合物对朱砂叶螨的成虫进行了活性测定试验。测定的方法如下:

实施例8:杀虫活性测定

用分析天平(0.0001g)称取一定质量的原药,用含1%吐温-80乳化剂的dmf溶解配制成1%母液,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备用。

以粘虫为靶标采用浸叶法,以朱砂叶螨采用喷雾法进行杀虫活性测定。

粘虫的活性测定

浸叶法:供试靶标为粘虫,即将适量玉米叶片在配好的药液中充分浸润后自然阴干,放入垫有滤纸的培养皿中,接粘虫3龄中期幼虫10头/皿,置于24~27℃观察室内培养,3d后调查结果。以毛笔触动虫体,无反应视为死虫。

部分测试结果如下:

试验浓度500mg/l下,化合物37、110、135、137、217对蚜虫致死率为80%以上,化合物38、66、183、109、110、112对蚜虫致死率为100%;

100mg/l浓度下,化合物66对对蚜虫致死率为100%;

20mg/l浓度下,化合物66对对蚜虫致死率为80%;

实施例9:朱砂叶螨的活性测定:

喷雾法:供试靶标为朱砂叶螨,即分别将接有朱砂叶螨的蚕豆叶片于potter喷雾塔下喷雾处理,处理后朱砂叶螨置于24~27℃观察室内培养,2d后调查结果。以毛笔触动虫体,无反应视为死虫。

部分测试结果如下:

试验浓度500mg/l下,化合物183、217对朱砂叶螨的致死率为100%。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