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益生菌的发酵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762594发布日期:2018-10-26 19:29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药品发酵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益生菌的发酵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益生菌是指当摄入足够的剂量时可以对宿主产生有益影响的活的微生物。目前,全球对益生菌及其相关制剂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益生菌在食品、营养品及医药领域的研究也不断深入,益生菌的免疫调节机制主要包括黏膜屏障作用、增强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等。此外,益生菌还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改善受损肝脏的功能,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症状,通过调节脂肪代谢及胰岛素敏感性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预防结直肠肿瘤细胞生长及减轻肠道炎症等。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e),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戊糖片球菌(pediococcuspentosaceus),乳酸片球菌(peeltococcusacitilactict)等是国家认可的第3代益生菌,可以黏附于肠道上皮细胞并定殖于人体,显著改善肠道菌群结构,可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缓解肠道疾病等等。但混合益生菌中每个菌种的最佳发酵条件不同,很难整合到一起进行发酵量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混合益生菌发酵的工艺流程,同时提高了益生菌的活力,并且易于规模化工业生产的混合益生菌的发酵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混合益生菌的发酵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接种菌种: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乳酸片球菌混合益生菌;准备原料:葡萄糖、低聚果糖、黄原胶、柠檬酸、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半胱氨酸盐酸盐、吐温80、醋酸钠、硫酸锰、磷酸氢二钾、牛奶和水;

(2)、发酵液制备:培养基添加了葡萄糖2%做为主要碳源,低聚果糖0.05%为辅助碳源;同时添加牛奶10%,黄原胶0.02%,柠檬酸1%,牛肉膏2%,蛋白胨2%,酵母膏1%,,半胱氨酸盐酸盐0.05%,吐温80为0.01%,醋酸钠0.5%,硫酸锰0.02%,磷酸氢二钾0.2%,其余为水;混合均匀后,在115℃的条件下灭菌12分钟;

(3)、制备发酵乳:准备脱脂奶粉、葡萄糖和蒸馏水,并且质量比为10:2:88,首先混合,然后经过预热、均质、杀菌、冷却4个步骤后待用;

(4)、收获菌体:采用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乳酸片球菌混合益生菌,并按照比例1:1.5:1.2:1:2混合;37℃培养活化1~3次,在菌体对数生长末期收获菌体;

(5)、接种:将步骤(4)收获的菌体按照1.5×107cfu/ml接种于步骤(3)制备的发酵乳的培养基中,37℃培养活化若干次,当凝乳时间达到稳定后完成菌种活化;取活化后的混合菌种按照2.5%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液中,保证过程无菌操作;

(6)、前发酵:以2.5%的接种量接种后,在36℃经过107小时发酵流程,低温长时间发酵得到的营养物质最多,益生菌生长最良好,活力最高;中间要缓慢搅拌,保证不能染杂菌;前发酵完成后,ph值将降到5.9左右;

(7)、后发酵:前发酵完成后,将温度缓慢降到30度,继续发酵10小时,ph值进一步下降到5.8左右,发酵产品益生菌将进一步成熟,产生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和益生菌;

(8)、菌种浓缩:菌种在整个过程中被浓缩20—50次,使菌体受到的剪切最小化并防止冷空气的进入;

(9)、冷冻和干燥:最后的浓缩菌种需要经过冷冻和干燥,保证菌种的活菌数、活力和稳定性保持最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达到适合混合益生菌发酵的工艺流程,同时提高了益生菌的活力,并且易于规模化工业生产的混合益生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的一种混合益生菌的发酵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接种菌种: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乳酸片球菌混合益生菌;准备原料:葡萄糖、低聚果糖、黄原胶、柠檬酸、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半胱氨酸盐酸盐、吐温80、醋酸钠、硫酸锰、磷酸氢二钾、牛奶和水;

(2)、发酵液制备:培养基添加了葡萄糖2%做为主要碳源,低聚果糖0.05%为辅助碳源;同时添加牛奶10%,黄原胶0.02%,柠檬酸1%,牛肉膏2%,蛋白胨2%,酵母膏1%,,半胱氨酸盐酸盐0.05%,吐温80为0.01%,醋酸钠0.5%,硫酸锰0.02%,磷酸氢二钾0.2%,其余为水;混合均匀后,在115℃的条件下灭菌12分钟;

(3)、制备发酵乳:准备脱脂奶粉、葡萄糖和蒸馏水,并且质量比为10:2:88,首先混合,然后经过预热、均质、杀菌、冷却4个步骤后待用;

(4)、收获菌体:采用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乳酸片球菌混合益生菌,并按照比例1:1.5:1.2:1:2混合;37℃培养活化1~3次,在菌体对数生长末期收获菌体;

(5)、接种:将步骤(4)收获的菌体按照1.5×107cfu/ml接种于步骤(3)制备的发酵乳的培养基中,37℃培养活化若干次,当凝乳时间达到稳定后完成菌种活化;取活化后的混合菌种按照2.5%的接种量接种到发酵液中,保证过程无菌操作;

(6)、前发酵:以2.5%的接种量接种后,在36℃经过107小时发酵流程,低温长时间发酵得到的营养物质最多,益生菌生长最良好,活力最高;中间要缓慢搅拌,保证不能染杂菌;前发酵完成后,ph值将降到5.9左右;

(7)、后发酵:前发酵完成后,将温度缓慢降到30度,继续发酵10小时,ph值进一步下降到5.8左右,发酵产品益生菌将进一步成熟,产生大量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和益生菌;

沉淀率:在50毫升离心管中准确加入一定量的发酵乳饮料成品,离心10分钟,去除上层清液,准确称取沉淀物的质量(g),计算沉淀率,作为混合益生菌发酵的稳定性的评判指标。沉淀率/%=(沉淀物质量/发酵乳饮料质量)×100,活菌数可以通过染色方法并在显微镜下计数得到;

(8)、菌种浓缩:菌种在整个过程中被浓缩20—50次,使菌体受到的剪切最小化并防止冷空气的进入;

(9)、冷冻和干燥:最后的浓缩菌种需要经过冷冻和干燥,保证菌种的活菌数、活力和稳定性保持最佳。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达到适合混合益生菌发酵的工艺流程,同时提高了益生菌的活力,并且易于规模化工业生产的混合益生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药品发酵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混合益生菌的发酵生产方法,本发明的发酵生产方法适合混合益生菌发酵的工艺流程,同时提高了益生菌的活力,并且易于规模化工业生产;其包括以下步骤:(1)、准备接种菌种:鼠李糖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戊糖片球菌和乳酸片球菌混合益生菌;准备原料:葡萄糖、低聚果糖、黄原胶、柠檬酸、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半胱氨酸盐酸盐、吐温80、醋酸钠、硫酸锰、磷酸氢二钾、牛奶和水;(2)、发酵液制备:添加牛奶10%,黄原胶0.02%,柠檬酸1%,牛肉膏2%,蛋白胨2%,酵母膏1%,半胱氨酸盐酸盐0.05%,吐温80为0.01%,醋酸钠0.5%,硫酸锰0.02%,磷酸氢二钾0.2%,其余为水。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岭;孙双林;李金波;李洪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康泰药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13
技术公布日:2018.10.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