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菌质粒抽提的前处理试剂盒以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69152发布日期:2018-11-24 12:59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菌质粒抽提的前处理试剂盒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质粒是能够在活细胞中自我复制的核酸分子。质粒介导的水平基因转移被认为是细菌多样性和适应的主要驱动力。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质粒已被广泛应用于基因研究工具中。质粒dna的提取是分子生物学中的一项关键技术,是克隆、转染和基因治疗等分子技术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从细菌中研究发现新的质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革兰氏阳性菌由于细胞壁中含有肽聚糖,交联度高,难以裂解,导致革兰氏阳性菌的质粒提取非常困难,特别是许多植物乳杆菌菌株中的一个或几个个天然质粒,提取更是困难。现有文献中报道了玻璃珠结合短涡旋时间有助于克服裂解困难,但是操作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菌质粒抽提的前处理试剂盒以及方法。

本发明细菌质粒抽提的前处理试剂盒,它包括如下组分:

a组分:80-160mg/ml溶菌酶;

b组分:洗涤液;

所述a组分为100mg/ml溶菌酶。

所述洗涤液为4~6%葡萄糖溶液或者溶液i;所述溶液i是添加有10mmol/ledta、50mmol/l葡萄糖、100μg/mlrnasea的tris-hcl溶液,其中tris-hcl溶液的浓度为25mmol/l。

所述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细菌质粒抽提试剂盒,它包如下组分:

(一)前述的前处理试剂盒;

(二)质粒提取试剂盒。

所述组分(二)为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的试剂盒。

所述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的试剂盒包括如下成分:

溶液i:添加有10mmol/ledta、50mmol/l葡萄糖、100μg/mlrnasea的tris-hcl溶液,其中,tris-hcl溶液的浓度为25mmol/l;

溶液ii:添加有1%(w/v)sds的浓度为250mmol/l的naoh溶液;

溶液iii:醋酸钾和醋酸的混合溶液,醋酸钾的浓度3mol/l,醋酸的浓度为5mol/l;

溶液iv:每1l含有10mmoltris-hcl以及0.80l乙醇,其余为水(ph7.5);

溶液v:10mmol/l的tris-hcl溶液。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细菌质粒抽提的前处理方法,它是采用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前处理试剂盒处理,步骤如下:用a组分处理细菌菌体,然后用b组分洗涤,即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细菌质粒抽提方法,它是采用前述的试剂盒抽提,步骤如下:按照前述方法进行前处理,再使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提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细菌质粒抽提的前处理试剂盒和方法,该试剂盒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细菌质粒的提取效率,特别是对植物乳杆菌的提取效果非常优良,可以克服现有方法无法有效提取革兰氏阳性菌质粒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用7种方案提取植物乳杆菌pc518质粒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图2:7种方案提取植物乳杆菌pc518质粒dna的浓度测定结果。

图3:通过我们的改良方法和革兰氏阳性细菌质粒分离试剂盒(solarbio,北京,中国)获得的质粒dna的比较图。a、质粒dna的浓度、b、琼脂糖凝胶电泳的质粒dna。泳道1和2:植物乳杆菌pc518的质粒dna;泳道3和4:植物乳杆菌9l15的质粒dna;泳道5和6:食窦魏斯氏菌m2的质粒dna;泳道7和8:植物乳杆菌js193的质粒dna;泳道9和10:植物乳杆菌410的质粒dna。质粒dna由solarbio革兰氏阳性菌质粒分离试剂盒(奇数道)或我们的改良方法(偶数道)获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细菌质粒抽提的前处理试剂盒以及方法

1、试剂盒组成

a组分:100mg/ml溶菌酶

b组分:5%(指5g/100ml)葡萄糖溶液

2、使用方法

取细菌,加入100mg/ml溶菌酶,再在37℃下孵育10分钟,溶菌酶处理后,将悬浮液在11000×g,室温下离心1分钟;再洗涤两次,步骤如下:将沉淀在500μl的5%葡萄糖溶液中轻轻悬浮,11000×g离心1分钟,将上清液弃去。

实施例2、本发明细菌质粒抽提的前处理试剂盒以及方法

1、试剂盒组成

a组分:120mg/ml溶菌酶

b组分:4%葡萄糖溶液

2、使用方法

取细菌,加入150mg/ml溶菌酶,再在37℃下孵育10分钟,溶菌酶处理后,将悬浮液在11000×g,室温下离心1分钟;再洗涤两次,步骤如下:将沉淀在500μl的5%葡萄糖溶液中轻轻悬浮,11000×g离心1分钟,将上清液弃去。

实施例3、本发明细菌质粒抽提的前处理试剂盒以及方法

1、试剂盒组成

a组分:160mg/ml溶菌酶

b组分:5%葡萄糖溶液

2、使用方法

取细菌,加入200mg/ml溶菌酶,再在37℃下孵育10分钟,溶菌酶处理后,将悬浮液在11000×g,室温下离心1分钟;再洗涤两次,步骤如下:将沉淀在500μl的5%葡萄糖溶液中轻轻悬浮,11000×g离心1分钟,将上清液弃去。

实施例4、本发明细菌质粒抽提的前处理试剂盒以及方法

1、试剂盒组成

a组分:80mg/ml溶菌酶

b组分:25mmol/ltris-hcl(ph8.0),10mmol/ledta,50mmol/l葡萄糖,100μg/mlrnasea

2、使用方法

取细菌,加入100mg/ml溶菌酶,再在37℃下孵育10分钟,溶菌酶处理后,将悬浮液在11000×g,室温下离心1分钟;再洗涤两次,步骤如下:将沉淀在500μl的溶液i中轻轻悬浮,11000×g离心1分钟,将上清液弃去。

实施例5、本发明细菌质粒抽提试剂盒以及方法

1、试剂盒组成

(1)前处理试剂盒

实施例1~4记载的任意一种试剂盒;

(2)裂解试剂盒

溶液i:25mmol/ltris-hcl(ph8.0),10mmol/ledta,50mmol/l葡萄糖,100μg/mlrnasea

溶液ii:250mmol/lnaoh,1%(w/v)sds(十二烷基硫酸钠);

溶液iii:3mol/l醋酸钾,5mol/l醋酸;

溶液iv:ph7.510mmol/ltris-hcl,80%乙醇;

溶液v:10mmol/ltris-hclph7.5。

2、使用方法

(1)前处理

采用实施例1~4记载的任意一种试剂盒,按照实施例1~4记载的对应的方法进行处理;

(2)裂解

①向250μl溶液i重新悬浮的菌体中加入250μl溶液ii(成分:250mmol/lnaoh,1%(w/v)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使菌体充分裂解。

②向离心管中加入350μl溶液iii(成分:3mol/l醋酸钾,5mol/l醋酸),立即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充分混匀,此时将出现白色絮状沉淀。13,400×g离心10min。

③将上清液转移到吸附柱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注意尽量不要吸出沉淀。13,400×g离心30-60sec,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

④向吸附柱中加入500μl溶液iv(成分:ph7.510mmol/ltris-hcl,80%乙醇),13,400×g离心30-60sec,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⑤向吸附柱中加入50μl溶液v(组分:10mmol/ltris-hclph7.5),13,400×g离心1min,得到质粒溶液。

以下通过试验例的方式来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试验例1、本发明细菌质粒抽提方法

1实验菌株

从中国泡菜中分离出的植物乳杆菌pc518、410、9l15和js193菌株。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cibaria)m2菌株是从大熊猫肠道中分离出来的。在静态厌氧条件下,菌株在mrs培养基中37℃培养20小时。

植物乳杆菌pc518、410、9l15和js193菌株、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cibaria)m2菌株,均为临床分离菌株,经过鉴定确定为植物乳杆菌和食窦魏斯氏菌(weissellacibaria)。

2条件筛选

2.1筛选方法

2.1.1溶菌酶处理与去除

本研究共有7个方案。在无菌的eppordf管中收获8毫升培养液(植物乳杆菌pc518),11000×g离心1分钟,沉淀用于质粒提取。溶菌酶处理与去除方案如表1所示。

表1.7个植物乳杆菌pc518菌体的溶菌酶处理与去除方案

a:在溶液i中加入终浓度为100mg/ml的溶菌酶;b:在溶液i中加入终浓度为10mg/ml的溶菌酶;c:在无菌水中配制;d:250μl溶液i成分。

在250μl溶液i(溶液i:25mmol/ltris-hcl(ph8.0),10mmol/ledta,50mmol/l葡萄糖,100μg/mlrnasea)中加入100mg/ml或10mg/ml溶菌酶,再在37℃或50℃下孵育10分钟或30分钟,溶菌酶处理后,将悬浮液在11000×g,室温下离心1分钟。最后,为了完全除去溶菌酶,洗涤两次:将沉淀在500μl的5%葡萄糖溶液或溶液i中轻轻悬浮,11000×g离心1分钟,将上清液弃去。

2.1.2质粒提取

①向250μl溶液i重新悬浮的菌体中加入250μl溶液ii(成分:250mmol/lnaoh,1%(w/v)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使菌体充分裂解。

②向离心管中加入350μl溶液iii(成分:3mol/l醋酸钾,5mol/l醋酸),立即温和地上下翻转6-8次,充分混匀,此时将出现白色絮状沉淀。13,400×g离心10min。

③将上清液转移到吸附柱中(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注意尽量不要吸出沉淀。13,400×g离心30-60sec,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放入收集管中。

④向吸附柱中加入500μl溶液iv(成分:ph7.510mmol/ltris-hcl,80%乙醇),13,400×g离心30-60sec,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⑤向吸附柱中加入50μl溶液v(组分:10mmol/ltris-hclph7.5),13,400×g离心1min,得到质粒溶液。

2.1.3质粒测定

质粒dna通过水平电泳系统(bio-rad美国)琼脂糖凝胶电泳进行评价。条带的数目和亮度代表所提取的质粒dna的质量和产量。此外,质粒dna由nanodrop2000分光光度计(thermoscientific,,美国)在260和280nm处定量。优质dna的a260/a280比例为1.8-2.0。

2.2筛选结果

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用p1、p2和p3方案提取的质粒dna的质量和产量均高于p4、p5、p6和p7方案。很明显,p1、p2和p3方案的泳道上有8-9个可识别的条带,p4、p5和p6方案的泳道上只有3-5个弱带,并且p7方案的泳道上的带是弥散的。此外,在p1、p2和p3方案的泳道中,p2方案的泳道的条带是最亮的,p1方案的泳道的条带是最弱的(图1)。

7种方案提取的质粒dna的a260/a280比值均在1.8~2.0之间。p1、p2和p3方案的质粒dna的浓度均高于p4、p5和p6方案所提取的质粒。除p7方案所提取的质粒外,p2方案提取的质粒浓度最高,p5方案提取的质粒dna浓度最低(图2)。分光光度计的测定结果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基本一致。

当溶菌酶处理浓度较高并且溶菌酶在碱裂解步骤前被除去时,质粒dna的产量和质量显著增加,例如使用了100mg/ml溶菌酶并且增加了溶菌酶去除步骤的p1、p2和p3方案;如果像p5方案一样仅仅提高溶菌酶处理浓度,就不会取得良好效果。

在37℃溶菌酶处理下,p1、p2、p3、p4、p5和p6的质粒dna的质量均优于50℃p7方案所提取的质粒dna(图1)。推测温度升高会导致细胞的生存危机,并产生自我消耗现象。p1和p2方案的唯一区别是溶菌酶处理的持续时间,结果表明溶菌酶处理的延长不利于质粒的提取。溶菌酶消化时间在37℃超过20分钟,会导致质粒的丢失(cataloluk,2003)。长溶菌酶处理允许内源性核酸酶变为活性(ledeboeretal.,1976)。

含有5%葡萄糖的洗涤溶液可以调节膜透性,并通过渗透压平衡控制细胞内内容物的释放。使用含有5%葡萄糖的洗涤溶液的p2方案比使用不含5%葡萄糖的洗涤溶液的p3方案获得更好的结果。

因此,本发明在使用100mg/ml溶菌酶处理后,通过5%葡萄糖或者溶液i洗涤去除溶菌酶后,再进行碱裂解处理提取质粒,提取得到的质粒dna浓度高,可以实现有效提取的目的,本发明优选的溶菌酶处理方式为p2的方式:在250μl溶液i中加入100mg/ml,再在37℃下孵育10分钟,溶菌酶处理后,将悬浮液在11000×g,室温下离心1分钟,为了完全除去溶菌酶,洗涤两次:将沉淀在500μl的5%葡萄糖溶液中轻轻悬浮,11000×g离心1分钟,将上清液弃去。

3商用试剂盒比较

3.1方法

分别用革兰氏阳性菌质粒分离试剂盒(solarbio,北京,中国)和本发明优选方法(按照2.1.1节中p2的方式处理后,再按照2.1.2节处理)提取植物乳杆菌pc518、410、9l15和js193菌株以及食窦魏斯氏菌m2菌株的质粒dna。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分光光度计测定质粒dna。

3.2结果

与革兰氏阳性菌质粒分离试剂盒(solarbio,北京,中国)相比,我们改进的方法具有更高的质粒提取效率。当我们使用改良方法时,凝胶上的条带更多更明亮,图3b),质粒浓度更高(图3a)。与商用试剂盒相比,试验菌株的质粒浓度分别提高了10.6、9.5、1.5、6和5.6倍。

实验结果说明,本发明可以有效提高细菌质粒的提取效率,其中,对植物乳杆菌的提取效果较佳。

综上,本发明通过特定的前处理方式显著提高了质粒提取效率,应用前景优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