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吲哚并吡啶酮药物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6061610发布日期:2018-11-24 12:14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吲哚并吡啶酮药物分子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六元含氮杂环化合物是很多药物活性分子的骨架部分。很多含有吡啶、吡啶酮及二氢吡啶酮等骨架的分子都表现出很好的药理活性,如nothapodytineb和nothapodytinea是从臭味假柴龙树中分离而来的化合物,药理实验证明其有很好抗病毒活性,而他们的衍生物mappicine和camptothecin则是dna的拓扑异构酶i的抑制剂,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streptonigrone是从链霉菌属的培养液中分离而来的,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lycoricidine、narciclasine和pancratistatin都是从水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生物碱,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如昆虫抗食活性、抗肿瘤活性等。

吲哚并吡啶类化合物是许多天然产物的结构母核和重要中间体,他们具有抗过敏、抗炎、抗肿瘤、强效镇通和退烧等生理活性。已有很多关于此类化合物活性的相关报道,大多是通过对吲哚环上的氮和吡啶环进行修饰,就可以得到具有不同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吲哚物质中吡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比较高,较易进行化学反应,故吲哚及其衍生物即是天然产物的重要骨架,又是药物活性分子的重要骨架,故吲哚环上的官能团一直以来都很受有机合成领域的人员研究。吲哚及其衍生物还可以作为杂环类生物碱,大多数都具有显著的药用价值和生理活性。在新药研发中,吲哚结构往往被优先考虑为先导化合物而进行研究,如以5-甲氧基吲哚-3-甲醛和硫代对称二氨基脲为原料合成缩氨基硫脲类schiff碱化合物。吲哚及其衍生物可以合成解热镇痛剂、兴奋剂、降压药、血管扩张药、抗组胺药等的药物。最近,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发现含有吲哚结构骨架的化合物对某些激酶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及良好的临床开发前景,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吸引着人们对其合成途径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如细菌脂肪酸合成酶系统的各单功能酶已成为基因组学驱动的新型抗菌药物靶标的研究热点、新型2-吲哚酮类c-met激酶抑制剂的设计;载体吲哚菁绿和多柔比星自组装胶束的构建;双(1h-2-吲哚基)甲酮作为一种新型的铂族生长因子受体激酶抑制剂;合成2-aroylindole衍生物作为一种新的有效的管状抑制,抗生物药物;2-aroylindoles和2-酰基苯脲类化合物n-羟丙烯酰胺亚结构作为一组合理设计的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2,4-二氨基嘧啶衍生物的优异抗肿瘤活性研究。吲哚及其衍生物具有各种药理学和生物学特性,包括:抗菌,细胞毒性,抗氧化,及杀虫活性,如制备光活性氧唑酮衍生物的过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合成方法简单、原料价格低廉,结构新颖的吲哚并吡啶酮药物分子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吲哚并吡啶酮药物分子结构为:其中r为对氟苯,喹啉和吲哚。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吲哚并吡啶酮药物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把3,5-二氯苯胺加入水和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降温至0℃,在搅拌条件下,逐滴加入溶有亚硝酸钠的水溶液,进行重氮化反应得到溶液a;在另一个反应瓶中配置溶有氢氧化钡的水溶液,至于0℃条件下,缓慢滴加溶有丙酮酸乙酯的乙醇,滴加完后搅拌均匀配制得到溶液b;把溶液a至于0℃条件下,缓慢得把溶液b滴加入溶液a,滴加完后升温至40℃反应一段时间发生胺醛缩合反应,过滤反应液,再用乙醚萃取滤液,合并有机相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浓缩后经正己烷和丙酮混合溶液重结晶得到乙基-2-(2-(3,5-二氯苯基)亚肼基)丙酸;所述的正己烷与丙酮的体积比为2:1。

b、把乙基-2-(2-(3,5-二氯苯基)亚肼基)丙酸和多聚磷酸加入甲苯中,加热45℃,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开起真空,整除甲苯,然后加入冰水,搅拌均匀后抽滤反应液,滤饼经正己烷重结晶得到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

c、把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亚硝酸钠、过硫酸钾加入到甲酸,在90℃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至原料反应完全,然后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反应液多次,合并有机相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反应液后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2-硝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

d、把2-硝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和催化剂钯碳加入到甲醇中,高压釜内通入氢气,压力达到0.2mpa,反应温度为40℃,反应至原料反应完全,过滤反应液,滤液浓缩得到纯净的2-胺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

e、将2-胺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加入到二氯甲烷中,再加入三乙胺,冷却至10℃,缓慢滴加4-氯甲酰乙酸乙酯,室温反应过夜,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再加入二氯甲烷稀释反应液,水洗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既得2-甲酰胺基乙酸乙酯-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

f、把2-甲酰胺基乙酸乙酯-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再分批加入叔丁醇钾,反应温度控制在小于25℃,反应一段时间后加入冰水淬灭,用2mol/l的hcl调节反应液ph为3,过滤,真空干燥得到类白色固体产品7,9-二氯-4-羟基-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3-甲酸乙酯。

g、在hcl溶液中分批加7,9-二氯-4-羟基-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3-甲酸乙酯,加热至100℃,反应过夜,旋干反应溶剂,再用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类白色固体7,9-二氯-4-羟基-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

h、在密闭的反应瓶中,向三氯氧磷中分批加入7,9-二氯-4-羟基-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缓慢加热至100℃,反应过夜,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真空旋干三氯氧磷得到红色油状浓缩物加入10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水洗三次,分出有机相,再用氯化钠溶液洗涤,干燥,旋反应液得到7,9-二氯-4-氯-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

i、将7,9-二氯-4-氯-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加入到四氢呋喃中,再加入磷酸钾和硼酸衍生物,加热至100℃,反应一段时间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加入到甲醇和稀盐酸和1,4-二氧六环混合溶液中,室温反应至原料反应完全,真空浓缩,乙醚洗涤,得到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吲哚并吡啶酮药物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该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在反应瓶中,把3,5-二氯苯胺48g(0.3mol)加入水500ml和盐酸500ml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后降温至0℃,在搅拌条件下,逐滴加入溶有亚硝酸钠23g(0.34mol)的水溶液400ml,滴加完后混合均匀得到溶液a;在另一个反应瓶中配置溶有氢氧化钾67g(1.2mol)的水溶液1000ml,至于0℃条件下,缓慢滴加溶有丙酮酸乙酯35g(0.3mol)的乙醇250ml,滴加完后搅拌均匀配制得到溶液b;把溶液a至于0℃条件下,缓慢得把溶液b滴加入溶液a,滴加完后升温至40℃反应10min,再用乙醚1000ml萃取反应液三次,合并有机相后用无水硫酸镁100g干燥,浓缩后经正己烷和丙酮混合溶液(v正己烷:v丙酮=2:1)重结晶得到乙基-2-(2-(3,5-二氯苯基)亚肼基)丙酸78g,收率为95%;1hnmr(600mhz,dmso-d6):δ10.08(s,1h),7.23(d,j=6.0hz,2h),7.03(d,j=6.0hz,1h),4.22(q,j=12.0hz,2h),2.07(s,3h),1.28(t,j=12.0hz,3h);13cnmr(150mhz,dmso-d6):δ164.66,146.98,135.32,134.79,119.75,112.16,61.06,14.39,12.33。

实施例2

在反应瓶中,把乙基-2-(2-(3,5-二氯苯基)亚肼基)丙酸80g(0.29mol)和多聚磷酸500g(1.47mol)加入甲苯1000ml中,加热45℃,搅拌反应1h后开起真空,整除甲苯,然后加入冰水2000ml,搅拌10min后抽滤反应液,滤饼经正己烷重结晶得到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66g,收率为89%;1hnmr(600mhz,dmso-d6):δ12.41(s,1h),7.46(s,1h),7.28(s,1h),7.12(s,1h),4.37(dd,j1=6.0hz,j2=6.0hz,2h),1.35(t,j1=6.0hz,j2=6.0hz,3h).13cnmr(150mhz,dmso-d6):δ161.03,138.04,129.54,129.20,127.34,124.82,120.51,111.84,105.78,61.44,14.66。

实施例3

在反应瓶中,把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26g(0.1mol)、亚硝酸钠28g(0.4mol)、过硫酸钾100g(0.4mol)加入到甲酸500ml中,在90℃条件下继续搅拌反应2h,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然后倒入水600ml中,用乙酸乙酯300ml萃取反应液三次,合并有机相后用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反应液后经硅胶柱层析分离(v石油醚:v乙酸乙酯为4:1)得到2-硝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28.5g,收率为95%;1hnmr(600mhz,dmso-d6):δ12.15(s,1h),7.59(s,1h),7.04-7.03(m,1h),4.37(d,j=6.0hz,2h),1.28-1.27(m,3h)。

实施例4

在500ml反应瓶中,把2-硝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30g(0.1mol)和催化剂钯碳3g加入到200ml甲醇中,高压釜内通入氢气,压力达到0.2mpa,反应温度为40℃,反应12h后经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过滤反应液,滤液浓缩得到纯净的2-胺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26g,收率为96%。

实施例5

在500ml反应瓶中,把2-硝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30g(0.1mol)和催化剂钯碳3g加入到200ml甲醇中,高压釜内通入氢气,压力达到0.05mpa,反应温度为40℃,反应12h后经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过滤反应液,滤液浓缩后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净的2-胺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22g,收率为81%。

实施例6

在500ml反应瓶中,把2-硝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30g(0.1mol)和催化剂钯碳3g加入到200ml甲醇中,高压釜内通入氢气,压力达到0.1mpa,反应温度为40℃,反应12h后经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过滤反应液,滤液浓缩后得到纯净的2-胺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24g,收率为88%。

实施例7

在500ml反应瓶中,把2-硝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30g(0.1mol)和催化剂钯碳3g加入到200ml甲醇中,高压釜内通入氢气,压力达到0.4mpa,反应温度为40℃,反应12h后经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过滤反应液,滤液浓缩后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纯净的2-胺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25g,收率为92%。

实施例8

在反应瓶中,将2-胺基-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27g(0.1mol)加入到二氯甲烷250ml中,再加入三乙胺11g(0.11mol),冷却至10℃,缓慢滴加4-氯甲酰乙酸乙酯16g(0.105mol),室温反应过夜,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再加入二氯甲烷250ml稀释反应液,水洗两次,无水硫酸钠干燥,旋干既得2-甲酰胺基乙酸乙酯-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28g,收率为73%;1hnmr(600mhz,dmso-d6):δ12.11(s,1h),7.79-7.78(m,1h),7.41(s,1h),7.09(s,1h),4.92(d,j=6.0hz,3h),4.11(d,j=12.0hz,2h),3.35(s,2h),1.29(s,3h)。

实施例9

在反应瓶中,把2-甲酰胺基乙酸乙酯-4,6-二氯吲哚甲酸乙酯37g(0.1mol)加入到thf400ml中,再分批加入t-buok23g(0.2mol),反应温度控制在小于25℃,反应1h后加入冰水300ml淬灭,用2mol/l的hcl调节反应液ph为3,过滤,真空干燥得到类白色固体产品7,9-二氯-4-羟基-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3-甲酸乙酯30g,收率为88%;1hnmr(600mhz,dmso-d6):δ15.98(s,1h),11.81(s,1h),7.66-7.65(m,1h),7.24-7.22(m,1h),4.44(d,j=6.0hz,2h),1.26(s,3h)。

实施例10

在反应瓶中,加入在6mol/l的hcl溶液200ml,再分批加7,9-二氯-4-羟基-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3-甲酸乙酯34g(0.1mol),加热至100℃,反应过夜,旋干反应溶剂,再用乙醚洗涤,真空干燥得到类白色固体7,9-二氯-4-羟基-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22g,收率为82%;–hrms((+)-esi):m/z=268.9735(calcd.268.9743forc11h6cl2n2o2,[m+h]+)。

实施例11

在密闭的反应瓶中,向三氯氧磷50g(0.5mol)中分批加入溶有7,9-二氯-4-羟基-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27g(0.1mol)的甲苯150ml,缓慢加热至100℃,反应过夜,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后,真空旋干三氯氧磷和溶剂甲苯得到红色油状产物浓缩物加入浓缩物10倍体积的乙酸乙酯,水洗三次,分出有机相,干燥旋干后得到7,9-二氯-4-氯-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22g,收率为77%;1hnmr(400m,cdcl3):δ12.02(s,1h),7.68(s,1h),7.24(s,1h),6.69(s,1h)。

实施例12

将7,9-二氯-4-氯-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30g(0.1mol)加入到thf600ml中,再加入1mol/l的磷酸钾330ml和对氟苯硼酸25g(0.12mol),加热至100℃,反应24h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加入到甲醇300ml和12mol/l的hcl/1,4-二氧六环300ml中,室温反应5h,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真空浓缩,乙醚洗涤,得到20g,hplc纯度为98.7%,收率为58%;1hnmr(400m,cdcl3):11.98(s,1h),7.77-7.76(m,2h),7.65(d,j=4.0hz,1h),7.61(s,1h),7.41-7.39(m,2h),7.16(t,j1=8.0hz,j2=8.0hz,1h),6.61(s,1h);ms(esi)m/z:347.7[m+h]+;anal.calcdforc17h9cl2fn2o:c,58.81;h,2.61;n,8.07.found:c,58.67;h,2.66;n,8.14。

实施例13

将7,9-二氯-4-氯-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30g(0.1mol)加入到thf600ml中,再加入1mol/l的磷酸钾200ml和对氟苯硼酸25g(0.12mol),加热至100℃,反应24h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加入到甲醇300ml和12mol/l的hcl/1,4-二氧六环300ml中,室温反应5h,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真空浓缩,乙醚洗涤,浓缩后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6:1)得到12g,hplc纯度为99%,收率为35%;1hnmr(400m,cdcl3):11.98(s,1h),7.77-7.76(m,2h),7.65(d,j=4.0hz,1h),7.61(s,1h),7.41-7.39(m,2h),7.16(t,j1=8.0hz,j2=8.0hz,1h),6.61(s,1h);ms(esi)m/z:347.7[m+h]+;anal.calcdforc17h9cl2fn2o:c,58.81;h,2.61;n,8.07.found:c,58.67;h,2.66;n,8.14。

实施例14

将7,9-二氯-4-氯-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30g(0.1mol)加入到thf600ml中,再加入1mol/l的磷酸钾400ml和对氟苯硼酸25g(0.12mol),加热至100℃,反应24h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加入到甲醇300ml和12mol/l的hcl/1,4-二氧六环300ml中,室温反应5h,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真空浓缩,乙醚洗涤,浓缩后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6:1)得到18g,hplc纯度为99.6%,收率为52%;1hnmr(400m,cdcl3):11.98(s,1h),7.77-7.76(m,2h),7.65(d,j=4.0hz,1h),7.61(s,1h),7.41-7.39(m,2h),7.16(t,j1=8.0hz,j2=8.0hz,1h),6.61(s,1h);ms(esi)m/z:347.7[m+h]+;anal.calcdforc17h9cl2fn2o:c,58.81;h,2.61;n,8.07.found:c,58.67;h,2.66;n,8.14。

实施例15

将7,9-二氯-4-氯-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29g(0.1mol)加入到thf600ml中,再加入1mol/l的磷酸钾330ml和喹啉-4-硼酸20g(0.12mol),加热至100℃,反应24h后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后加入到甲醇400ml和12mol/l的hcl/1,4-二氧六环400ml中,室温反应5h,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真空浓缩,乙醚洗涤,得到25g,hplc纯度为98.9%,收率为66%;1hnmr(400m,cdcl3):12.39(s,1h),8.32(d,j=8.0hz,1h),7.91(s,2h),7.76(s,1h),7.53-7.51(m,2h),7.49-7.48(m,2h),6.97(t,j1=12.0hz,j2=12.0hz,1h),6.54(s,1h),ms(esi)m/z:380.2[m+h]+;anal.calcdforc20h11cl2n3o:c,63.18;h,2.92;n,11.05.found:c,63.35;h,3.01;n,11.18。

实施例16

将7,9-二氯-4-氯-2-羰基-2,5-二氢-1h-吡啶并[3,2-b]吲哚29g(0.1mol)加入到thf600ml中,再加入1mol/l的磷酸钾330ml和吲哚-4-硼酸19g(0.12mol),加热至100℃,反应15h后用乙酸乙酯400ml萃取三次浓缩后加入到甲醇400ml和12mol/l的hcl/1,4-二氧六环400ml中,室温反应3h,tlc监控原料反应完全,真空浓缩,乙醚洗涤,得到28g,hplc纯度为99.2%,收率为76%;1hnmr(400m,cdcl3):12.21(s,1h),7.97-7.96(m,2h),7.74(s,1h),7.49-7.48(m,2h),7.25(d,j=12.0hz,2h),6.83(dd,j1=8.0hz,j2=4.0hz,1h),3.12(s,1h),ms(esi)m/z:368.3[m+h]+;anal.calcdforc19h11cl2n3o:c,61.98;h,3.01;n,11.41.found:c,62.26;h,3.07;n,11.53。

实施例17

抗肿瘤活性测试

收集生长期乳腺癌细胞mcf-7,以mts法测定一下化合物的抗癌活性,将细胞以适当浓度(每毫升4×104个细胞)加到96孔细胞培养板中(含10%胎小牛血清得培养液配成单个细胞悬液),培养24小时后,在37℃、体积浓度为5%的co2条件下与不同浓度的化合物作用72小时,然后将mts(最终质量浓度2mg/ml)和dms(最终摩尔浓度30μm)的混合物直接加入含细胞的培养基中,继续置培养箱孵育4h。作用4h后,弃去上清液,每孔加入150μldmso,振荡,细胞存活率通过其对mts作用的代谢物在酶联免疫监测仪490nm波长下的吸收率测定。

初步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该类化合物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对癌细胞均有抑制作用。

以上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范围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均落入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