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依非韦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01513发布日期:2018-12-08 06:39阅读:5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依非韦伦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依非韦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依非韦伦,化学名为(4s)-6-氯-4-(环丙基乙炔基)-1,4-二氢-4-(三氟甲基)-2h-3,1-苯并噁嗪-2-酮。依非韦伦是首选的一线抗hiv病毒药物,属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的选择性非核苷反转录酶抑制剂,通过非竞争性结合并抑制hiv-1逆转录酶活性,作用于模版、引物或三磷酸核苷,兼有小部分竞争性的抑制作用,从而阻止病毒转录和复制。依非韦伦适用于与其他抗病毒药物联合治疗hiv-1感染的成人、青少年及儿童。

(s)-1-(2-氨基-5-氯苯基)-1-三氟甲基-3-环丙基-2-丙炔-1-醇是合成依非韦伦的关键中间体,现有的合成方法是对氯苯胺经氨基保护后,用正丁基锂和三氟乙酸乙酯进行苯环上的三氟乙酰化,然后氨基脱保护得4-氯-2-三氟乙酰基苯胺盐酸盐,经碱化得4-氯-2-三氟乙酰基苯胺,经4-甲氧基苄醇保护氨基后,在正丁基锂、环丙乙炔和配体(1r,2s)-1-苯基-2-(1-吡咯烷基)-1-丙醇作用下,于-50℃不对称合成(s)-5-氯-α-(环丙基乙炔基)-2-[(4-甲氧基苄基)氨基]-α-(三氟甲基)苯甲醇,然后经硼氢化钠脱氨基保护得依非韦伦的关键中间体,总收率62%。该法中有机配体价昂且用量较大;使用了危险试剂正丁基锂,且不对称合成反应需在低温(-50℃)下进行,反应条件苛刻,需频繁进行氨基保护和脱保护,操作繁琐,不适合工业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依非韦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原料价廉易得,所用试剂毒性低,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频繁地进行氨基保护和脱保护,路线简洁,各步反应收率优良,总收率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依非韦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对氯苯胺与特戊酰氯反应保护氨基得n-(4-氯苯基)-2,2-二甲基丙酰胺;

s2:s1中获得的n-(4-氯苯基)-2,2-二甲基丙酰胺和三氟乙酸酐在三氯化铝作用下经傅-克酰基化反应后,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得4-氯-2-三氟乙酰基苯胺盐酸盐;

s3:s2获得的4-氯-2-三氟乙酰基苯胺盐酸盐经碱化得4-氯-2-三氟乙酰基苯胺,4-氯-2-三氟乙酰基苯胺盐酸盐在氯化锌和配体(1r,2s)-1-苯基-2-(1-吡咯烷基)-1-丙醇形成的催化体系中与环丙乙炔氯化镁反应,同时加入少量纯品(s)-1-(2-氨基-5-氯苯基)-1-三氟甲基-3-环丙基-2-丙炔-1-醇经不对称自催化反应制得依非韦伦关键中间体(s)-1-(2-氨基-5-氯苯基)-1-三氟甲基-3-环丙基-2-丙炔-1-醇,反应式为:

优选的,所述s1中对氯苯胺的溶解溶剂为甲基叔丁基醚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混合液。

优选的,所述s1中的反应条件为先在10~15℃下保温搅拌反应2h,再升至室温搅拌反应4h。

优选的,所述s2中的反应条件为室温下搅拌反应4h。

优选的,配体(1r,2s)-1-苯基-2-(1-吡咯烷基)-1-丙醇与4-氯-2-三氟乙酰基苯胺的摩尔比为0.4∶1。

优选的,纯品(s)-1-(2-氨基-5-氯苯基)-1-三氟甲基-3-环丙基-2-丙炔-1-醇与4-氯-2-三氟乙酰基苯胺的摩尔比为0.2∶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依非韦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原料价廉易得,所用试剂毒性低,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频繁地进行氨基保护和脱保护,路线简洁,各步反应收率优良,总收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依非韦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25.50g对氯苯胺加至70ml甲基叔丁基醚和24ml氢氧化钠溶液(10mol/l)的混合液中,降温至10℃,缓慢滴加25.60g的特戊酰氯,40min滴完,10~15℃保温搅拌反应2h,再升至室温搅拌反应4h。冷却至0℃,有白色晶体析出,抽滤,滤饼用水洗,于55℃减压干燥5h,得白色固体n-(4-氯苯基)-2,2-二甲基丙酰胺41.27g;

s2:将60.10g无水三氯化铝加至300ml二氯甲烷中,降温至-20℃,缓慢滴加44.10gtfaa,控温-23~-20℃,1h滴完。保温反应2h。-25℃分3批加入38.11gn-(4-氯苯基)-2,2-二甲基丙酰胺,30min内加完,自然升至室温搅拌反应3h。将上述反应液缓慢加至冰水中,并控制温度<15℃,加毕,升至室温搅拌反应1h。用乙酸乙酯萃取上述反应液,合并有机相,减压浓缩至有少量晶膜产生,加入100ml冰乙酸稀释,于30℃滴加70ml盐酸(3mol/l);滴毕,于30~35℃搅拌1h后,加热至70~75℃搅拌4h,然后再降至0~5℃搅拌2h,有白色晶体析出,离心、抽滤,滤饼用乙酸乙酯漂洗,于50℃减压干燥10h得39.78g白色固体4-氯-2-三氟乙酰基苯胺盐酸盐;

s3:将0.5l氢氧化钠溶液(1mol/l)缓慢滴至39.11g4-氯-2-三氟乙酰基苯胺盐酸盐和300ml水的白色浑浊液中,滴毕,调至ph6~7,搅拌反应1h。离心、过滤,滤饼用水漂洗,再用正庚烷重结晶,最后在45℃减压干燥8h得32.67g淡黄色固体。

将3.15g镁粉加至10mlthf中,于25℃加入1ml溴乙烷,反应液温度上升至40℃且溶液由无色变为灰色并有少量气泡产生,然后自然降温至20℃。在20℃滴加11.81g1-氯丁烷与45mlthf的混合液,滴完升温至50℃搅拌反应3h。降温至10~15℃,滴加8.21g环丙乙炔;滴毕,于10~20℃搅拌反应2h,得环丙乙炔氯化镁。15℃条件下,将8.85g2,2-二甲基-1-丙醇、5.81g纯品(s)-1-(2-氨基-5-氯苯基)-1-三氟甲基-3-环丙基-2-丙炔-1-醇和8.22g有机配体(1r,2s)-1-苯基-2-(1-吡咯烷基)-1-丙醇的20ml甲苯溶液滴至12.10g氢化钠的30mlthf浮液中,滴毕,升至20~25℃搅拌反应2h。冷却至-15℃,分3批加入18.11g氯化锌,30min加毕;升温至25~30℃搅拌反应3h。冷却至15~20℃,缓慢滴加上述所得环丙乙炔氯化镁,滴毕,保温搅拌反应3h。降温至-10℃,加入22.50g4-氯-2-三氟乙酰基苯胺,室温搅拌反应2h,然后加热至40℃,再反应12h。控制温度<10℃,将上述反应液加至饱和氯化铵水溶液中,加盐酸调至水相ph2~3,将含催化剂(1r,2s)-1-苯基-2-(1-吡咯烷基)-1-丙醇的水相转移至回收瓶中,有机相用水洗至中性,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减压浓缩,得淡黄色粉末;经二甲苯重结晶得白色粉末(s)-1-(2-氨基-5-氯苯基)-1-三氟甲基-3-环丙基-2-丙炔-1-醇30.61g,减去之前加入的5.81g,实际得产品24.80g,纯度99.1%。

本发明提供的依非韦伦关键中间体的合成方法,原料价廉易得,所用试剂毒性低,反应条件温和,不需要频繁地进行氨基保护和脱保护,路线简洁,各步反应收率优良,总收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