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糖的精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271271发布日期:2018-12-14 22:16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糖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果糖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果糖是一种最甜的天然甜味剂,其甜度为蔗糖的1.5倍,低温下可达1.8倍。作为甜味剂,它虽比合成甜味剂的甜度低得多,但因其具有营养性,无毒副作用。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果糖在人体内吸收后,于肝脏内代谢,对胰岛素依赖程度小,尤其是结晶果糖,是糖尿病、心血管和肝脏病人良好的营养甜味品;在医药行业可制成注射液,如国家基本药物甘油果糖输液、果糖氯化钠注射及制作果糖片剂等等以用于心血管病、糖尿病、脑颅病及肝等的治疗;果糖可以加快乙醇的代谢作用,可用于治疗乙醇中毒。另外果糖在水中溶解度很大,达到结晶要求的过饱和度时,果糖液的粘度很高,不利于结晶;果糖也是热敏物质,温度过高会发生降解,因此果糖结晶难度大,结晶收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果糖的精制方法。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果糖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将果糖加入溶解罐中,再加入95%乙醇搅拌加热,加热到65℃使果糖完全溶解,再加入药用炭,继续搅拌30分钟;最后经钛棒过滤脱炭后,再经两道0.22μm微孔滤芯过滤得到果糖溶液;

(2)结晶:将果糖溶液输送至结晶罐内进行搅拌;在所述溶液温度冷却至40±3℃后加入晶种;继续冷却,当所述溶液温度达到35℃时,将冷媒的温度调节至35±3℃后开启结晶罐夹层的冷媒系统,冷媒循环1小时后,设定结晶罐夹层冷媒的温度每小时降2℃;

当冷媒温度下降至29±3℃时维持2小时,再继续降低冷媒的温度至27±3℃维持2小时,再继续降低冷媒的温度至25±3℃维持4小时,再继续设定冷媒的温度每小时下降2℃,直至药液的温度达到20±3℃时维持3小时,制得果糖晶体;

(3)干燥:将所述果糖晶体通过真空输送管道输送至双锥干燥机中干燥,母液抽滤回酒精回收罐,将双锥干燥机夹层温度升至35±3℃,同时调节真空度≤-0.08mpa,在所述夹层温度35±3℃条件下循环1小时进行减压干燥,然后以每小时3℃的速率进行升温直至温度升至55±1℃时维持约7小时,再将所述晶体温度降至室温后,破真空出晶。

(4)将经(3)干燥的果糖晶体与整粒机对接整粒,所述整粒机筛网圆孔径直径是3mm,整粒后的物料经过输送管道输送至分装、轧盖机分装料筒进行分装、轧盖。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配制步骤中果糖:95%乙醇:药用炭的重量比为2500:4000:13。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果糖溶液结晶前在ph为4-7、温度为50-55℃条件下真空浓缩制得果糖浓缩液后再加入结晶罐结晶。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果糖浓缩液浓度为92%以上。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结晶步骤中搅拌的速度为25-35r/min。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晶种重量占果糖溶液重量的0.005%-0.007%。

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干燥中室温为20-30℃。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破真空出晶后的果糖晶体粒径为200-400μm,果糖结晶收率≥65%,果糖纯度≥9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入乙醇降低果糖粘度,由于果糖和乙醇的合理配比,避免了果糖过饱和导致的自发成核;通过控制果糖溶液的ph,避免了ph过低导致果糖产生二果糖酐,从而阻碍晶核形成和晶体长大,也避免了ph过高导致果糖产生有颜色物质而影响品质;通过对果糖溶液温度、冷媒温度和其降温速度的控制,防止果糖溶液温度过低导致粘度变大而不利于结晶,也防止果糖溶液温度过高而果糖分解的发生;果糖溶液结晶前进行真空浓缩(即真空结晶),通过特定条件的真空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结晶方法结合,缩短结晶过程的同时,提高结晶收率;通过本发明所述果糖、95%乙醇、晶种的合理配比,以及果糖冷却结晶过程中的冷却温度、速度、时间的控制,以及果糖晶体干燥过程中对晶体温度、真空度、干燥时间的控制,以及结晶罐搅拌速度的控制,本发明所述果糖精制方法制备的果糖晶体粒径为200-400μm,果糖结晶收率≥65%,果糖纯度≥98%,粒径分布窄,产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一种果糖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将果糖加入溶解罐中,再加入95%乙醇搅拌加热,加热到65℃(控制温度在65℃)使果糖完全溶解,再加入药用炭,继续搅拌30分钟;最后经钛棒过滤脱炭后,再经两道0.22μm微孔滤芯过滤得到果糖溶液;所述配制步骤中果糖:95%乙醇:药用炭的重量比为2500:4000:13;所述果糖溶液结晶前在ph为4、温度为50℃条件下真空浓缩制得果糖浓缩液;所述果糖溶液浓度为95%;

(2)结晶:将果糖浓缩液输送至结晶罐内,且以25r/min进行搅拌;在所述溶液温度冷却至40℃后加入晶种;继续冷却,当所述溶液温度达到35℃时,将冷媒的温度调节至35℃后开启结晶罐夹层的冷媒系统,冷媒循环1小时后,设定结晶罐夹层冷媒的温度每小时降2℃;所述晶种重量占果糖溶液重量的0.005%;

当冷媒温度下降至29℃时维持2小时,再继续降低冷媒的温度至27℃维持2小时,再继续降低冷媒的温度至25℃维持4小时,再继续设定冷媒的温度每小时下降2℃,直至药液的温度达到20℃时维持3小时,制得果糖晶体;

(3)干燥:将所述果糖晶体通过真空输送管道输送至双锥干燥机中,母液抽滤回酒精回收罐。将双锥干燥机夹层温度加热至35℃,同时调节真空度≤-0.08mpa,热媒温度35℃条件下循环1小时进行减压干燥,然后以每小时3℃的速率进行升温直至温度升至55℃时维持约7小时,再将所述晶体温度降至室温后,破真空再与整粒机管道对接,准备整粒。所述整粒机筛网圆孔径直径是3mm,整粒后的物料经过输送管道输送至分装、轧盖机分装料筒进行分装、轧盖。

所述干燥中室温为25℃。

上述果糖精制方法制得的果糖晶体粒径为300-380μm,果糖结晶收率70%,果糖纯度98%。

实施例2

一种果糖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将果糖加入溶解罐中,再加入95%乙醇搅拌加热,加热到65℃(控制温度在65℃)使果糖完全溶解,再加入药用炭,继续搅拌30分钟;最后经钛棒过滤脱炭后,再经两道0.22μm微孔滤芯过滤得到果糖溶液;所述配制步骤中果糖:95%乙醇:药用炭的重量比为2500:4000:13;所述果糖溶液结晶前在ph为7、温度为55℃条件下真空浓缩制得果糖浓缩液;所述果糖溶液浓度为92%;

(2)结晶:将果糖溶液输送至结晶罐内,且以30r/min进行搅拌;在所述溶液温度冷却至37℃后加入晶种;继续冷却,当所述溶液温度达到35℃时,将冷媒的温度调节至32℃后开启结晶罐夹层的冷媒系统,冷媒循环1小时后,设定结晶罐夹层冷媒的温度每小时降2℃;当冷媒温度下降至26℃时维持2小时,再继续降低冷媒的温度至24℃维持2小时,再继续降低冷媒的温度至22℃维持4小时,再继续设定冷媒的温度每小时下降2℃,直至药液的温度达到17℃时维持3小时,制得果糖晶体;所述晶种重量占果糖溶液重量的0.005%-0.007%;

(3)干燥:将所述果糖晶体通过真空输送管道输送至双锥干燥机中,母液抽滤回酒精回收罐。将双锥干燥机夹层温度加热至32℃,同时调节真空度≤-0.08mpa,热媒温度32℃条件下循环1小时进行减压干燥,然后以每小时3℃的速率进行升温直至温度升至54℃时维持约7小时,再将所述晶体温度降至室温后,破真空再与整粒机管道对接,准备整粒出晶。所述整粒机筛网圆孔径直径是3mm,整粒后的物料经过输送管道输送至分装、轧盖机分装料筒进行分装、轧盖。所述干燥步骤中室温为20℃。

上述果糖精制方法制得的果糖晶体粒径为200-320μm,果糖结晶收率75%,果糖纯度99%。

实施例3

一种果糖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配制:将果糖加入溶解罐中,再加入95%乙醇搅拌加热,加热到65℃(控制温度在65℃)使果糖完全溶解,再加入药用炭,继续搅拌30分钟;最后经钛棒过滤脱炭后,再经两道0.22μm微孔滤芯过滤得到果糖溶液;所述配制步骤中果糖:95%乙醇:药用炭的重量比为2500:4000:13;

(2)结晶:将果糖溶液输送至结晶罐内,且以35r/min进行搅拌;在所述溶液温度冷却至43℃后加入晶种;继续冷却,当所述溶液温度达到35℃时,将冷媒的温度调节至38℃后开启结晶罐夹层的冷媒系统,冷媒循环1小时后,设定结晶罐夹层冷媒的温度每小时降2℃;当冷媒温度下降至32℃时维持2小时,再继续降低冷媒的温度至30℃维持2小时,再继续降低冷媒的温度至28℃维持4小时,再继续设定冷媒的温度每小时下降2℃,直至药液的温度达到23℃时维持3小时,制得果糖晶体;所述晶种重量占果糖溶液重量的0.0064%;

(3)干燥:将所述果糖晶体通过真空输送管道输送至双锥干燥机中,母液抽滤回酒精回收罐。将双锥干燥机夹层温度加热至38℃,同时调节真空度≤-0.08mpa,热媒温度38℃条件下循环1小时进行减压干燥,然后以每小时3℃的速率进行升温直至温度升至56℃时维持约7小时,再将所述晶体温度降至室温后,破真空再与整粒机管道对接,准备整粒出晶。所述整粒机筛网圆孔径直径是3mm,整粒后的物料经过输送管道输送至分装、轧盖机分装料筒进行分装、轧盖。所述干燥步骤中室温为30℃。

上述果糖精制方法制得的果糖晶体粒径为340-400μm,果糖结晶收率65%,果糖纯度98%。

上述三个实施例中,通过加入乙醇降低果糖粘度,由于果糖和乙醇的合理配比,避免了果糖过饱和导致的自发成核;通过控制果糖溶液的ph,避免了ph过低导致果糖产生二果糖酐,从而阻碍晶核形成和晶体长大,也避免了ph过高导致果糖产生有颜色物质而影响品质;通过对果糖溶液温度、冷媒温度和其降温速度的控制,防止果糖溶液温度过低导致粘度变大而不利于结晶,也防止果糖溶液温度过高而果糖分解的发生;果糖溶液结晶前进行真空浓缩(即真空结晶),通过特定条件的真空结晶和降温结晶两种结晶方法结合,缩短结晶过程的同时,提高结晶收率;通过本发明所述果糖、95%乙醇、晶种的合理配比,以及果糖冷却结晶过程中的冷却温度、速度、时间的控制,以及果糖晶体干燥过程中对晶体温度、真空度、干燥时间的控制,以及结晶罐搅拌速度的控制,本发明所述果糖精制方法制备的果糖晶体粒径为200-400μm,果糖结晶收率≥65%,果糖纯度≥98%,粒径分布窄,产率高。本发明在果糖整个结晶过程中,将果糖溶液维持在较低的过饱和状态约1.0-1.1,避免了过饱和导致的自发成核现象发生。

虽然本发明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进行说明,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仍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