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CuⅡ的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脲酶抑制剂的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087765发布日期:2019-03-13 23:04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CuⅡ的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脲酶抑制剂的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脲酶抑制剂,具体的涉及一种基于cu的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作为一种新型脲酶抑制剂在肥料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我国为人口大国,故而对粮食的需求量相当大,基于此氮肥的需求量和施用量也迫切增加,但氮肥的实际利用率却在不断下降,施用氮肥所引发利用率低的问题已备受关注。尿素((nh2)2co)是我国乃至世界使用最广泛的化肥,尿素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中性速效、氮含量与价格比值最高的氮肥,其理论含氮量为46.65%。但是,尿素中氮素的利用率还是相对较低。尿素通常被人们视为速效氮肥,在土壤中施用尿素时,土壤微生物所产生的脲酶会促使尿素水解,湿润条件下会生成nh4+和co2;但在干燥条件下将生成nh3(易挥发流失)和co2。金属有机框架(mofs),在超分子化学领域中被视为一种功能多样的材料并且被广泛研究。由于mofs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隙,以及多样的拓扑结构,所以现在已应用于非线性光学、超导、催化、分子识别、生物、吸附等许多领域。将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应用于肥料中,近年来也引起越来越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以cu为金属节点,选用吡唑作为有机配体,在一定比例下混合溶解,利用溶液挥发的方法合成出一种基于cu的配合物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以基于cu的配合物作为脲酶抑制剂,与尿素一起混合施用时,可使脲酶得到部分抑制,使尿素缓慢水解,延长尿素提供铵离子的时间,故而提高尿素利用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cu的配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cucl2·2h2o和吡唑,加入到装有有机溶剂的容器中,溶解后将容器封口扎孔后,室温下静置4~6天,所得晶体,经洗涤、过滤和干燥,得目标产物。

优选的,按摩尔比,cucl2·2h2o:吡唑=(1~3):4。

优选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无水乙醇。

优选的,所述的基于cu的配合物,其晶型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本发明制备的基于cu的配合物结构为:在一个不对称单元中,中心离子铜(ⅱ)具有四面体的几何构型,4个配体供体原子为4个氮,其中4个氮原子分别来自于4个单齿配体吡唑中的一个氮原子,而吡唑中另一个氮没有参与配位,此外,中心离子铜(ⅱ)通过非共价键作用与2个氯离子连接,最终形成结构为单核的cu配合物。

基于cu的配合物作为脲酶抑制剂在肥料中的应用。优选的,所述的肥料是氮肥。优选的,所述的氮肥是尿素。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所制备的基于cu的配合物能够相对较好的抑制脲酶,延缓尿素分解,使尿素分解得到的nh4+能够较长时间保留在土壤中,以延长尿素氮肥的肥效期。

2、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无需加热,无污染,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3、本发明制备的基于cu的配合物是一种新型脲酶抑制剂,具有抑制率高、用量低、稳定性好、不易随水淋失、毒性小、对环境影响小,因此可以在肥料中进行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的单晶热椭球图。

图2是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的单晶一维带状图。

图3是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b)的粉末衍射图与单晶模拟粉末(a)衍射图对比。

图4是实施例1制备的目标产物不同添加量和不同时间下抑制率变化图。

具体实施方式

溶液法制备基于cu的配合物,包括如下步骤:按摩尔比,cucl2·2h2o:吡唑=(1~3):4,取cucl2·2h2o和吡唑,加入到装有无水乙醇的容器中,溶解后将容器封口扎孔后,室温下静置4~6天,所得晶体,经洗涤、过滤和干燥,得目标产物。

实施例1一种基于cu的配合物

(一)制备方法

将0.0170g(0.1mmol)的cucl2·2h2o和0.0272g(0.4mmol)的吡唑同时放入锥形瓶中,加5ml无水乙醇溶解后;将锥形瓶封口扎孔,室温下静置6天,得到蓝色块状晶体,将块状晶体经过蒸馏水洗涤、过滤和干燥,得到蓝色块状的基于cu的配合物,产率为92%。

(二)结构测定

取制备的蓝色块状晶体基于cu的配合物,在brukerd8-射线衍射仪上采用石墨单色化辐射作为衍射光源,收集单晶的衍射强度数据。并进一步获得其结构图,如图1和图2所示。其晶型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在一个不对称单元中,中心离子铜(ⅱ)具有四面体的几何构型,4个配体供体原子为4个氮,其中4个氮原子分别来自于4个单齿配体吡唑中的一个氮原子,而吡唑中另一个氮没有参与配位,此外,中心离子铜(ⅱ)通过非共价键作用与2个氯离子连接,最终形成结构为单核的cu配合物。配合物分子通过两条弱氢键c13-h13···cl02,(∠c13-h13···cl02=137.37°)的作用形成1维带状结构,如图2所示;其晶体学参数如表1。

表1

采用brukerd8advancex-射线粉末衍射仪对晶体进行粉末衍射实验。使用了石墨单色化cukα辐射,波长固体检测器,步长0.01°,步时0.3sec,扫描范围5°≤2θ≤35°。主要特征峰如图3所示,其实验测得的粉末衍射峰(b)与单晶模拟的衍射峰(a)能够完全拟合。

实施例2一种基于cu的配合物

将0.0340g(0.2mmol)的cucl2·2h2o和0.0272g(0.4mmol)的吡唑同时放入锥形瓶中,加5ml无水乙醇溶解后;将锥形瓶封口扎孔,室温下静置6天,得到蓝色块状晶体,将块状晶体经过蒸馏水洗涤、过滤和干燥,得到基于cu的配合物,产率为89%。

实施例3一种基于cu的配合物

将0.0510g(0.3mmol)的cucl2·2h2o和0.0272g(0.4mmol)的吡唑同时放入锥形瓶中,加5ml无水乙醇溶解后;将锥形瓶封口扎孔,室温下静置6天,得到蓝色块状晶体,将块状晶体经过洗涤、过滤和干燥,得到基于cu的配合物,产率为79%。

实施例4基于cu的配合物作为脲酶抑制剂在肥料中的应用

基于cu的配合物溶液:将实施例1制备的基于cu的配合物用dmso和水的混合溶剂溶解,按体积比,dmso:h2o=1:1。

脲酶抑制活性的测定:测试所用的大豆脲酶是从sigma-aldrich公司购买。分别取1ml浓度为10ku/l的大豆脲酶,分别加入1ml浓度为12.5μm和3.125μm的基于cu的配合物溶液,混合均匀后,在37℃预培养1h,然后向其中加入8mlph=6.8的磷酸缓冲液(含有500mm/l尿素和0.002%酚红指示剂),每间隔0.5h,用紫外光谱仪在570nm测定其吸光度。测试的终点由酚红指示剂决定,当溶液由浅黄色变为红色后停止测试,得到添加不同量的基于cu的配合物在不同时间脲酶抑制率变化图,如图4。

脲酶抑制率的计算:采用改良寇式法计算ic50,公式如下:

lgic50=xm-i(p-(3-pm-pn)/4)

其中,xm:lg最大剂量,i:lg(最大剂量/相临剂量),p:阳性反应率之和,pm:最大阳性反应率,pn:最小阳性反应率。计算得到ic50=1.77±0.01um/l,可知本发明的基于cu的配合物作为脲酶抑制剂半抑制浓度较低,添加剂的用量小,故可得出结论:本发明的cu的配合物可以作为脲酶抑制剂在肥料尿素中进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