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敏树脂、可反复翻新快装式隔断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86732发布日期:2019-03-22 21:25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底漆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敏树脂、可反复翻新快装式隔断底漆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传统使用的快装式隔断的在经常使用后容易出现老化,表面出现破损等情况,有必要是对其进行更新;对隔断涂层进行翻新的方法一般需要将现有的涂层进行祛除(如打磨等方式)。现有的隔断底漆的技术在反复涂布翻新时,如果旧图层祛除不干净,就容易出现层间附着力问题导致翻新失败。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底漆,在隔断翻新打磨时赋予较好的重涂性能,实现隔断表层的快速翻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底漆在翻新时附着力不强,容易翻新失败的问题,提供一种光敏树脂。本发明通过乙酰丙酮锆、环氧氯丙烷和环氧氯丙烷的协同作用,使得得到的光敏树脂具有较好的基材的附着力、施工性以及电子束固化性能。加入特定含量该光敏树脂的可反复翻新快装式隔断底漆附着力强,可使用电子束固化,喷涂效率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光敏树脂在制备底漆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光敏树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反复翻新快装式隔断底漆,该底漆包含上述光敏树脂,层间附着力强,可使用电子束固化,喷涂效率高,对环境友好,可减少有机溶剂的排放。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底漆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底漆在隔断翻新领域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敏树脂,由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环氧树脂30~80%;

环氧氯丙烷1~30%;

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10~40%;

乙酰丙酮锆0.001~0.1%;

叔丁基对苯二酚0.01~1%。

发明人经过众多尝试之后发现,通过加入乙酰丙酮锆可显著降低光敏树脂的粘度以及保证树脂的原有的硬度、附着力等性能,原因是由于该特殊的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化学结构更为规则、规整,减少了合成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加入叔丁基对苯二酚可显著提升光敏树脂的热稳定及储藏稳定性,原理是酚类结构与氧气协同可以抑制自由基的发生;加入环氧氯丙烷可以提高树脂在电子束作用下所得制品的对基材的附着力以及漆膜的硬度;通过乙酰丙酮锆、环氧氯丙烷和环氧氯丙烷的协同作用,使得得到的光敏树脂具有较好的基材的附着力、施工性以及电子束固化性能。

加入特定含量的该光敏树脂的底漆附着力强,可使用电子束固化,喷涂效率高。

优选地,所述光敏树脂由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环氧树脂35~75%;

环氧氯丙烷4~25%;

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15~35%;

乙酰丙酮锆0.005~0.05%;

叔丁基对苯二酚0.05~0.5%。

更为优选地,所述光敏树脂由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环氧树脂62.0%;

环氧氯丙烷7.9%;

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30%;

乙酰丙酮锆0.01%;

叔丁基对苯二酚0.09%。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光敏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60~90℃下将上述光敏树脂中相应含量的环氧树脂、环氧氯丙烷、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乙酰丙酮锆和叔丁基对苯二酚混合,80~120℃下反应2.0~10.0h。

优选地,所述反应至至树脂的终点酸值小于5.0mgkoh/g。

本发明还请求保护上述光敏树脂在制备底漆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光敏树脂的可反复翻新快装式隔断底漆,由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光敏树脂30~60%;

单体10~25%;

粉剂10~35%;

消泡剂0.1~1.0%;

流平剂0.1~1.0%;

固化促进剂0.1~5%;

磷酸酯2~10%;

分散剂0.1~1.0%。

光敏树脂40~55%;

特定的光敏树脂可显著提升底漆的附着力、硬度等性能,单体组分可显著改善底漆的粘度,避免了有机溶剂的使用;磷酸酯组分可显著改善层间附着力;通过上述各组分的协同作用,得到的底漆,层间附着力强,可使用电子束固化,喷涂效率高,对环境友好,可减少有机溶剂的排放。

优选地,所述底漆由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光敏树脂40~55%;

单体15~25%;

粉剂15~35%;

消泡剂0.1~0.5%;

流平剂0.1~0.3%;

固化促进剂0.1~3%;

磷酸酯2~6%;

分散剂0.2~0.5%。

更为优选地,所述底漆由如下质量分数的组分组成:

光敏树脂54.2%;

单体20%;

粉剂20%;

消泡剂0.3%;

流平剂0.2%;

固化促进剂2%;

磷酸酯3%;

分散剂0.3%。

本领域中的常规单体、粉剂、消泡剂、流平剂、固化促进剂和分散剂均可用于本发明中。

优选地,单体为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己二醇二丙烯酸酯或四氢呋喃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粉剂为气相二氧化硅、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消泡剂为byk-066n或byk-014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流平剂为tego-410或tego-450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固化促进剂为hr-4036c。

优选地,分散剂为byk-9076或byk-153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上述可反复翻新快装式隔断底漆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光敏树脂、单体、粉剂、消泡剂、流平剂、固化促进剂、磷酸酯和分散剂在1000~1500rpm下分散1~2小时;

s2:将分散后混合物脱泡过滤。

上述底漆在隔断翻新领域的应用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乙酰丙酮锆、环氧氯丙烷和环氧氯丙烷的协同作用,使得得到的光敏树脂具有较好的基材的附着力、施工性以及电子束固化性能。加入特定含量该光敏树脂的可反复翻新快装式隔断底漆附着力强,可使用电子束固化,喷涂效率高,有机溶剂排放少并且对环境友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例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本领域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建议的条件;所使用的反应物、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可从常规市场等商业途径得到的反应物和试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

本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一种光敏树脂,其配方如下表1.

表1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光敏树脂的配方(单位:wt%)

光敏树脂的制备:

在60~90℃环境下,在反应器通入加入各配方中限定量的环氧树脂、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乙酰丙酮锆和叔丁基对苯二酚混合,搅拌均匀,加热至80~120℃,反应2.0~10.0hh,至树脂终点酸值小于5mgkoh/g。

具体的,实施例1中的混合温度为90℃,加热至110℃,反应时间9.0h。

实施例2和3中的混合温度为60℃,加热至80℃,反应时间2.0h。

实施例4和5中的混合温度为90℃,加热至120℃,反应时间10.0h。

对比例1~3中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中的一致。

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1~5及对比例1~3提供的光敏树脂进行如下测试:

(1)粘度测试gb/t2794-1995

(2)酸值测试gb2895-82

(3)固化速率树脂为50%,丙烯酸羟乙酯为45%进行固化测试,以固化涂层达到表干所需次数表征其固化快慢;

表2为实施例1~5和对比例1~3的性能测试数据

实施例6~14和对比例4~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底漆,其配方如表3~5.

表3实施例6~10的配方(单位:wt%)

表4实施例11~14的配方(单位:wt%)

其中,实施例11~12中,各组分的物料与实施例6中的一致;实施例13~14中,单体选用己二醇二丙烯酸酯,粉剂选用氧化铝,消泡剂选用byk-014,流平剂选用tego-450,固化促进剂选用hr-4036c,分散剂选用byk-9076,光敏树脂选用实施例1提供的光敏树脂。

表5对比例4~6的配方(单位:wt%)

底漆的制备:

分别将实施例6~14及对比例4~6的配方投入分散桶中,用高速分散机在1000~1500rpm的转速下分散1~2小时,使原料均匀混合;然后进行真空脱泡过滤,得到可反复翻新快装式隔断底漆。

性能测试

对实施例6~14及对比例4~6提供的光敏树脂进行如下测试:

(1)润湿性与指定染料在三辊机上进行混合后固化,评价固化膜平整程度(2)附着力:百格法测试;

(3)硬度:采用gbt6739-1996的方法进行测试;

请补充测试方法或国标。

表6实施例6~14及对比例4~6制得底漆的性能测试数据

从上述实施例及对比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光敏树脂具有较好的基材的附着力、施工性以及电子束固化性能;加入特定含量该光敏树脂的可反复翻新快装式隔断底漆附着力强,可使用电子束固化,喷涂效率高。而使用普通光敏树脂或者树脂配方中缺少乙酰丙酮锆和(或)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底漆性能附着力差,合成或使用过程中不稳定。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发明的原理,应被理解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发明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