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暑保健茯苓葛根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0347发布日期:2019-01-28 12:57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消暑保健茯苓葛根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茯苓葛根酒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消暑保健茯苓葛根酒。



背景技术:

葛根为豆科植物野葛的干燥根,习称野葛。秋、冬二季采挖,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经过干燥处理。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茯苓葛根酒是一种用茯苓和葛根酿制的保健酒,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现有的茯苓葛根酒主要由茯苓和葛根组成,成分较为单一,不具有解暑和养颜功效。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暑保健茯苓葛根酒,其解决了传统茯苓葛根酒成分单一,不具有解暑和养颜功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消暑保健茯苓葛根酒,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绿豆粉5-10份、玫瑰花粉4-8份、芝麻叶汁1-2份、杨梅汁2-4份、藿香叶汁2-4份、茯苓40-50份和葛根40-50份;

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摘取新鲜的芝麻叶和藿香叶,洗净,晾干,然后将芝麻叶和藿香叶按照1∶2的比例通过研磨器碾磨混合,过滤并得到混合液a;

(2)选取新鲜的杨梅,榨汁,得到杨梅汁,将所述混合液a与所述杨梅汁按照1.5∶1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液b;

(3)将绿豆通过水磨加工,制得绿豆粉;

(4)将所述绿豆粉和食用水按照1∶3的比例熬制,得到绿豆粉汤;

(5)将玫瑰花瓣通过膜技术净化,浓缩,干燥,制得玫瑰花粉;

(6)分别将茯苓和葛根粉碎成粉状,按照1∶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热水搅拌均匀,热水温度为95℃-100℃,热水重量为茯苓粉和葛根粉总重量的0.5倍,静置降温,待温度降至30℃-35℃后,加入酒曲,混合均匀,入窖发酵,发酵时间26-32天,温度30℃-35℃,取出蒸馏,得基酒;

(7)将所述混合液b、绿豆粉汤和玫瑰花粉分别放入基酒中,搅拌混合,得到产品酒;

步骤(1)中的所述研磨器包括研磨本体和研磨棒,所述研磨本体包括桶体和研磨盖,所述桶体上设置有出液嘴,所述研磨盖盖设在所述桶体上,所述研磨盖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且用于放置所述芝麻叶和藿香叶的盆腔,所述研磨棒包括手持杆和固定在所述手持杆底部且用于研磨的研磨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绿豆粉、藿香叶汁和杨梅汁均能起到一定的消暑解渴的效果,同时绿豆粉熬制的绿豆粉汤还具有解热药及酒食诸毒,可以促进茯苓葛根酒中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醉酒带来的头痛症状。玫瑰花粉能起到一定的养颜美容作用,芝麻叶汁具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功能。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桶体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中部设置有与所述盆腔底部弧面相同的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上开设有滤孔,所述凹陷部顶面固定有定位柱,所述盆腔底部开设有与所述定位柱相适配的漏液孔,所述定位柱插设在所述漏液孔内,所述定位柱顶面与所述盆腔内底部弧面相同;

所述过滤板底部固定有弹簧,所述弹簧上端与所述过滤板底部边缘固定,下端固定在所述桶体内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研磨时,可将芝麻叶和藿香叶放置在盆腔内,通过研磨头研磨,使得汁水被研磨出来,然后向下按压定位柱,使得定位柱和过滤板在弹簧作用下向下移动,定位柱与漏液孔分离,此时被研磨出来的汁水将通过漏液孔进入到桶体内,并在过滤板上进行过滤,从而得到纯净的混合液a。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桶体内壁沿所述桶体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过滤板四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嵌在所述滑槽内且与其上下滑动,所述弹簧位于所述滑槽内,所述弹簧上端固定在所述延伸部底部,下端固定在所述滑槽侧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过滤板能在弹簧的作用下平稳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研磨棒还包括针柱和针盖,所述针柱端部固定在所述手持杆顶部中心,所述针柱直径小于所述漏液孔直径,所述针盖与所述手持杆顶部螺纹连接且用于隐藏保护所述针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待汁水被研磨出来后,打开针盖,用针柱向下按压定位柱,使得定位柱和过滤板在弹簧作用下向下移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桶体内设置有滤布,所述滤布位于所述过滤板下方且固定在所述桶体内壁上,所述桶体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滤布下方,所述出液嘴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桶体内部连通。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过滤出干净无渣且无泡沫的混合液a。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滑槽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滑槽围设在所述过滤板四周,所述延伸部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延伸部分别与四个所述滑槽位置相对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过滤板能在弹簧的作用下平稳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桶体顶部设置有一圈限位凸台并在所述限位凸台外侧四周开设有缺口槽,所述研磨盖外侧设置有一圈与所述限位凸台相配合的台阶,所述限位凸台支撑在所述研磨盖台阶处,所述研磨盖四周外侧设置有与所述缺口槽位置相对应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缺口槽相适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研磨盖能稳定的放置在桶体上部,同时便于定位研磨盖,使得定位柱能顺利插设在漏液孔中。

进一步优选为: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绿豆粉8份、玫瑰花粉8份、芝麻叶汁1.5份、杨梅汁3份、藿香叶汁3份、茯苓48份和葛根48份。

进一步优选为: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绿豆粉5份、玫瑰花粉4份、芝麻叶汁1份、杨梅汁2份、藿香叶汁2份、茯苓40份和葛根40份。

进一步优选为: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绿豆粉10份、玫瑰花粉8份、芝麻叶汁2份、杨梅汁4份、藿香叶汁4份、茯苓50份和葛根50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绿豆粉、藿香叶汁和杨梅汁均能起到一定的消暑解渴的效果,同时绿豆粉熬制的绿豆粉汤还具有解热药及酒食诸毒,可以促进茯苓葛根酒中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醉酒带来的头痛症状。玫瑰花粉能起到一定的养颜美容作用,芝麻叶汁具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功能。研磨时,将芝麻叶和藿香叶放置在盆腔内,通过研磨头研磨,使得汁水被研磨出来,然后打开针盖,用针柱向下按压定位柱,使得定位柱和过滤板在弹簧作用下向下移动,定位柱与漏液孔分离,此时被研磨出来的汁水将通过漏液孔进入到桶体内,并在过滤板上进行第一次过滤,在滤布上进行第二次过滤,最后再通过出液嘴将其倒出,从而得到纯净无渣的混合液a,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研磨本体的结构;

图2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研磨本体的结构;

图3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研磨本体的结构;

图4是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体现研磨棒的结构。

图中,1、研磨本体;101、桶体;102、出液嘴;103、过滤板;104、滤孔;105、定位柱;106、限位凸台;107、缺口槽;108、研磨盖;109、漏液孔;110、限位块;111、滑槽;112、弹簧;113、凹陷部;114、盆腔;115、滤布;2、研磨棒;21、手持杆;22、研磨头;23、针柱;24、针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一种消暑保健茯苓葛根酒,如图1、2、3、4所示,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绿豆粉5-10份、玫瑰花粉4-8份、芝麻叶汁1-2份、杨梅汁2-4份、藿香叶汁2-4份、茯苓40-50份和葛根40-50份;

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分别摘取新鲜的芝麻叶和藿香叶,洗净,晾干,然后将芝麻叶和藿香叶按照1∶2的比例通过研磨器碾磨混合,过滤并得到混合液a;

(2)选取新鲜的杨梅,榨汁,得到杨梅汁,将所述混合液a与所述杨梅汁按照1.5∶1的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液b;

(3)将绿豆通过水磨加工,制得绿豆粉;

(4)将所述绿豆粉和食用水按照1∶3的比例熬制,得到绿豆粉汤;

(5)将玫瑰花瓣通过膜技术净化,浓缩,干燥,制得玫瑰花粉;

(6)分别将茯苓和葛根粉碎成粉状,按照1∶1的比例混合均匀,加热水搅拌均匀,热水温度为95℃-100℃,热水重量为茯苓粉和葛根粉总重量的0.5倍,静置降温,待温度降至30℃-35℃后,加入酒曲,混合均匀,入窖发酵,发酵时间26-32天,温度30℃-35℃,取出蒸馏,得基酒;

(7)将所述混合液b、绿豆粉汤和玫瑰花粉分别放入基酒中,搅拌混合,得到产品酒;

步骤(1)中的研磨器包括研磨本体1和研磨棒2。

参照图1、2、3、4,研磨本体1包括桶体101和研磨盖108,桶体101上设置有出液嘴102,研磨盖108盖设在桶体101上,研磨盖108中部设置有向下凹陷的且用于放置芝麻叶和藿香叶的盆腔114,盆腔114截面为半椭圆形。桶体101顶部设置有一圈限位凸台106并在限位凸台106外侧四周开设有缺口槽107,研磨盖108外侧设置有一圈与限位凸台106相配合的台阶,限位凸台106支撑在研磨盖108台阶处。研磨盖108四周外侧设置有与缺口槽107位置相对应的限位块110,限位块110与缺口槽107相适配。

参照图1、2、3、4,桶体101内部设置有过滤板103,过滤板103中部设置有与盆腔114底部弧面相同的凹陷部113,凹陷部113上开设有若干个滤孔104。凹陷部113顶面固定有定位柱105,盆腔114底部开设有与定位柱105相适配的漏液孔109,定位柱105插设在漏液孔109内,定位柱105顶面与盆腔114内底部弧面相同。定位柱105和漏液孔109均设置有多个,且位置一一对应。过滤板103底部固定有弹簧112,弹簧112上端与过滤板103底部边缘固定,下端固定在桶体101内壁。桶体101内壁沿桶体101高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11,过滤板103四周设置有向外延伸的延伸部,延伸部嵌在滑槽111内且与其上下滑动。滑槽111设置有四个,四个滑槽111围设在过滤板103四周,延伸部设置有四个,四个延伸部分别与四个滑槽111位置相对应。弹簧112位于滑槽111内,弹簧112上端固定在延伸部底部,下端固定在滑槽111侧壁。桶体101内设置有滤布115,滤布115位于过滤板103下方且固定在桶体101内壁上,桶体101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位于滤布115下方,出液嘴102通过通孔与桶体101内部连通。

参照图1、2、3、4,研磨棒2包括手持杆21、固定在手持杆21底部且用于研磨的研磨头22、针柱23和针盖24。针柱23下端固定在手持杆21顶部中心,针柱23直径小于漏液孔109直径,针盖24与手持杆21顶部螺纹连接且用于隐藏保护针柱23。

绿豆粉:清热消暑;凉血解毒。主暑热烦渴;痈肿疮疡;丹毒;烧烫伤;跌打损伤;肠风下血。

玫瑰花粉:具有理气和血、舒肝解郁、降脂减肥、润肤养颜等作用;特别对妇女经痛、月经不调有神奇的功效;还具有美白,保湿,养颜、调经等功效。

芝麻叶汁:具有滋养肝、肾、润燥滑肠功能;能治疗肝、肾虚、头眩、病后脱发、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等。

杨梅汁:生津解渴,和胃消食。治烦渴,吐泻,痢疾,腹痛,涤肠胃,解酒。

藿香叶:止呕吐,治霍乱腹痛,驱逐肠胃充气,清暑等效。

葛根: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

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研磨过程及原理:将芝麻叶和藿香叶放置在盆腔114内,通过研磨头22研磨,使得汁水被研磨出来,然后打开针盖24,用针柱23向下按压定位柱105,使得定位柱105和过滤板103在弹簧112作用下向下移动,定位柱105与漏液孔109分离,此时被研磨出来的汁水将通过漏液孔109进入到桶体101内,并在过滤板103上进行第一次过滤,在滤布115上进行第二次过滤,最后再通过出液嘴102将其倒出,从而得到纯净无渣的混合液a。

实施例2:一种消暑保健茯苓葛根酒,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绿豆粉8份、玫瑰花粉8份、芝麻叶汁1.5份、杨梅汁3份、藿香叶汁3份、茯苓48份和葛根48份。

实施例3:一种消暑保健茯苓葛根酒,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绿豆粉5份、玫瑰花粉4份、芝麻叶汁1份、杨梅汁2份、藿香叶汁2份、茯苓40份和葛根40份。

实施例4:一种消暑保健茯苓葛根酒,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按照质量份数包括:绿豆粉10份、玫瑰花粉8份、芝麻叶汁2份、杨梅汁4份、藿香叶汁4份、茯苓50份和葛根50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