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黄精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7535发布日期:2019-03-20 00:11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黄精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kingianumcoll.ethemsl.、黄精polygonatumsibiricum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hua的干燥根茎。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曾被李时珍誉为“宝药”,既能治疗多种疾病,又是男女老少四季皆宜的保健食品,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的作用。黄精蒸晒后切片或者切块习称制黄精。传统炮制黄精有多种,如黑豆制、蜜制、酒制,还有纯黄精蒸制。黄精在古代养生学家的眼中是味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甚至有久服成仙之说。就连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曾以“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年冰雪容”的佳句来赞美它。但生黄精具有麻味,虽然没毒,但刺人咽喉,一般不直接入药。

中药养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研制与食用受中医学养生保健理论的影响。养生酒作为一种传统保健剂型,主要用于调节生理机能,以保健、养生、健体为目的。其是以蒸馏酒、发酵酒为酒基,以可用动植物为保健功效成分来源,以食品添加剂为呈色、呈香、呈味的物质。养生酒以酒为载体,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辛者能发散,能达到行气和血、疏通血脉、散瘀活血、温阳祛寒、消冷积、医胃寒、健脾胃、提精神和引药上行、助药之力的功效。

目前市售的黄精酒多为复合酒,等级低,口感不够醇正,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黄精酒,其特征在于:它是以制黄精为原料,用水和醇提取,提取物加白酒制成的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前述黄精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制备步骤如下:

a取制黄精,加纯水煎煮,过滤,再同法煎煮一次,合并滤液浓缩,加食品级乙醇,静置,过滤,滤液浓缩得浸膏;

b浸膏加纯水溶解、拌匀、冷藏,过滤,得黄精精制液;

c将42°~68°的基酒加入黄精精制液中,用纯水调节,静置1-2周,过滤,得黄精酒。

进一步地,步骤a所述黄精与纯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0g/ml;所述煎煮的时间是煮沸1小时;所述合并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1.20;所述加食品级乙醇至醇浓度为70%;所述静置的时间是8~12h;所述浸膏的相对密度为1.10~1.20。

进一步地,步骤b所述浸膏与纯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10g/ml;所述冷藏的时间为8~12h。

进一步地,步骤c所述黄精精制液与基酒的质量体积比为(10~30):500g/ml;所述用纯水调节至39°~52°。

更进一步地,所述基酒为符合控制指标的白酒,所述控制指标为:安全指标:乙醛<10mg/100ml,乙缩醛<10mg/100ml,正丙醇、仲丁醇、异丁醇、正丁醇、异戊醇、正己醇总量为20-40mg/100ml,甲醇<0.2g/l,氰化物未检出,铅<0.1mg/kg;口感指标:己酸乙酯1.2-1.8g/l,酯类物质总量2.0-3.0g/l,醛类物质(以乙醛计)<10mg/100ml,醛类物质(以乙缩醛计)<10mg/100ml,多元醇(以正丙醇、仲丁醇、异丁醇、正丁醇、异戊醇、正己醇计)20-40mg/100ml,杂醇油(以异丁醇、异戊醇计)20-40mg/100ml,总酸1.2-1.7g/l,总酸:总酯1:2~1:3。

更进一步地,所述白酒是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或兼香型白酒,优选浓香型白酒。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制黄精的炮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它的炮制步骤为:取生黄精饮片,用水去杂,高温高压蒸制1~2小时,烘干,即得制黄精。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为蒸汽压力0.11mpa;所述高温为105℃。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为60℃干燥至水分≤20%。

本发明的黄精酒酒体淡雅、绵柔、口感醇厚,不上头,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更好体验的酒体。本发明采用数字化方法,建立了基酒的安全指标和口感指标,与市售白酒比较,大幅度减少了有害成分的含量,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更健康的酒体。

中药炮制技术是中医药的一门独特的制药技术,也是中医药特色精髓所在,“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是中药炮制工艺的生动体现。本发明采用高压蒸制法炮制黄精,在有效去除生黄精麻味的同时,温度、压力、时间控制恰到好处,制备的黄精酒外观色泽和口感最佳。

通过本发明黄精酒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黄精酒,酒体色泽亮丽,在60℃高温和-15℃低温下,均无沉淀产生,酒体的稳定性优于市场黄精酒。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原料、设备均为已知产品,通过购买市售产品获得。

基酒(符合控制指标的白酒,包括浓香型白酒、清香型白酒、酱香型白酒或兼香型白酒,优选浓香型白酒)的控制指标如下:

安全指标

口感指标

实施例1本发明制黄精的炮制

取生黄精饮片,用水淘洗去除泥沙、杂质,置于高压蒸制容器内,于蒸汽压力0.11mpa、温度105℃,蒸1小时,取出,60℃干燥至水分≤20%,即得制黄精。

实施例2本发明黄精酒的制备

1)取实施例1炮制的制黄精,加纯水煎煮2次,每次加10倍水量,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加入食品级乙醇至醇浓度为70%,静置12h,过滤澄清,浓缩得相对密度1.10的浸膏;

2)加10倍浸膏量纯水溶解,搅拌均匀,冷藏12h,过滤得黄精精制液;

3)加入符合本控制指标的52°基酒,使黄精精制液与基酒的质量体积比为10:500g/ml,用纯水调节至46°,静置1周,过滤,得黄精酒。

实施例3本发明黄精酒的制备

1)取实施例1炮制的制黄精,加纯水煎煮2次,每次加10倍水量,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加入食品级乙醇至醇浓度为70%,静置8h,过滤澄清,浓缩得相对密度1.10的浸膏;

2)加10倍浸膏量纯水溶解,搅拌均匀,冷藏8h,过滤得黄精精制液;

3)加入符合本控制指标的68°基酒,使黄精精制液与基酒的质量体积比为30:500g/ml,用纯水调节至52°,静置1.5周,过滤,得黄精酒。

实施例4本发明黄精酒的制备

1)取实施例1炮制的制黄精,加纯水煎煮2次,每次加10倍水量,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20,加入食品级乙醇至醇浓度为70%,静置11h,过滤澄清,浓缩得相对密度1.20的浸膏;

2)加10倍浸膏量纯水溶解,搅拌均匀,冷藏11h,过滤得黄精精制液;

3)加入符合本控制指标的42°基酒,使黄精精制液与基酒的质量体积比为10:500g/ml,用纯水调节至39°,静置2周,过滤,得黄精酒。

以下通过实验例具体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实验例1

1不同温度、压力、时间蒸制的黄精比较

取生黄精,分别用温度100℃、压力0.1mpa、时间1h;温度105℃、压力0.11mpa、时间1h;温度110℃、压力0.14mpa、时间1h;温度100℃、压力0.1mpa、时间2h;温度105℃、压力0.11mpa、时间2h;温度110℃、压力0.14mpa、时间2h蒸制,60℃干燥至水分≤20%,即得制黄精。

取上述不同温度、压力、时间蒸制的黄精,加纯水煎煮2次,每次加10倍水量,煮沸1小时,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加入食品级乙醇至醇浓度为70%,静置过夜,过滤澄清,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加10倍浸膏量纯水溶解,搅拌均匀,冷藏过夜,过滤澄清,加入符合本发明控制标准的52°基酒,黄精用量为每500ml酒添加10g黄精,用纯水调节至46°,静置,过滤,得黄精酒。采用以下标准进行评价。

评价主要根据色泽、组织状态、风味和口感进行评分。满分100分,色泽、组织状态、风味和口感分别占20分、20分、30分、30分。评价标准见表1,不同温度、压力、时间蒸制的黄精得分见表2。

表1评价标准

表2温度、压力、时间蒸制的黄精得分

从上表可见,采用105℃、0.11mpa、1h和105℃、0.11mpa、2h蒸制的黄精制备的黄精酒色泽亮丽,光洁度高,具有淡淡的植物香,醇香完整,诸香和谐,风味饱满,口感细腻。

2不同提取时间和次数制备的黄精酒比较

取制黄精,分别加10倍水,煎煮2次,每次1h;加10倍水,煎煮2次,每次2h;加10倍水,煎煮3次,每次1h;加10倍水,煎煮3次,每次2h,过滤,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加入食品级乙醇至醇浓度为70%,静置过夜,过滤澄清,浓缩至相对密度1.10,加10倍浸膏量纯水溶解,搅拌均匀,冷藏过夜,过滤澄清,加入符合本发明控制标准的52°基酒,黄精用量为每500ml酒添加10g黄精,用纯水调节至46°,静置,过滤,得黄精酒。采用表1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见表3。

表3不同提取时间和次数制备的黄精酒得分

从上表可见,制黄精用10倍水煎煮2次,每次1h制得的黄精酒色泽、香气、滋味、口感最优。

3不同基酒制备的黄精酒比较

以本发明制备的制黄精为原料,分别用符合本发明控制标准的基酒和普通白酒制备黄精酒,按以下表4评价指标进行评分:

表4评价标准

表5不同基酒制备的黄精酒得分

从表5可见,采用符合本发明控制指标的基酒制备的黄精酒,入口绵甜、口感细腻、优雅,饮酒后醉酒度浅,显著优于采用普通白酒制备的黄精酒。

4采用本发明制备的黄精酒和市售同类产品稳定性比较

将本发明制备的黄精酒和市售九制黄精酒,分别同时放置于60℃和-15℃的环境下,每10天观察一次是否有沉淀产生,结果见表6、表7。

表660℃高温试验结果

备注:-表示无沉淀;+表示有沉淀

表7-15℃低温试验结果

备注:-表示无沉淀;+表示有沉淀

由表6、7可知,在高温下,两个产品均无沉淀产生;而在低温下,市售九制黄精酒有少量沉淀产生,而本发明制备的黄精酒依然澄清、透明、无沉淀产生,说明本发明制备的黄精酒稳定性优于市售同类产品。

上述实验例证明:本发明采用高压蒸制法炮制黄精,在有效去除生黄精麻味的同时,温度、压力、时间控制恰到好处,并用符合本发明建立的基酒安全指标和口感指标,制备的黄精酒外观色泽和口感最佳,与市售白酒比较,大幅度减少了有害成分的含量,且酒体淡雅、绵柔、口感醇厚,不上头,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有更好体验及更健康的酒体,同时本发明制备的黄精酒酒体色泽亮丽,在60℃高温和-15℃低温下,均无沉淀产生,酒体的稳定性也优于市场黄金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