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211569发布日期:2019-07-19 22:20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聚酯膜具有优异的光学性能,具有可控的热收缩率,在加热过程中阻滞低聚物的迁移,并且在加热后具有低的雾度变化率,从而可以用于光学用途。



背景技术:

光学膜是一种用作显示器的光学构件的膜,它用作lcdblu的光学材料,或者用作各种显示器(例如lcd、pdp、触摸屏等)的表面保护的光学构件。

这种光学膜需要优异的透明度和可见度,并且使用具有优异的机械和电学性能的双向拉伸聚酯膜作为基底膜。

然而,由于这种双向拉伸聚酯膜表面硬度低,并且缺乏耐磨性或耐擦伤性,所以当用作各种显示器的光学构件时,由于与物体的摩擦或接触它的表面容易发生损伤。为了避免这种损伤,在待使用的膜的表面上层压硬涂层,并且为了改善作为基膜的聚酯膜与硬涂层之间的粘附性,可以形成底涂层作为中间层。

用于显示器的聚酯膜存在缘于低聚物迁移的质量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其上涂布粘合剂之后的后处理过程例如固化过程、老化过程等中,当聚酯膜暴露于高温时,低聚物在聚酯膜内迁移,从而由于热变形而引起聚酯膜变白或卷曲。此外,会产生菱形痕迹,其中,在制备聚酯膜之后的切割过程中所使用的菱形图案辊的压力下,形成菱形图案。当出现这样的白化现象和菱形痕迹时,薄膜卷在该过程中受到污染,终产品的光学性能劣化。

一直试图防止聚酯膜中低聚物的迁移。作为通过在聚酯膜上形成层压膜来控制低聚物迁移的专利文献,日本专利特许公开no.2007-253511(2007年10月4日)公开了一种聚酯膜,在该膜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具有层压膜,其中,当在150℃下对该膜加热60分钟时,在层压膜上析出的低聚物粒子的平均尺寸就面积而言为10μm2以下,并且在100μm×100μm的视野内粒子数目为100个以下。该发明意在控制低聚物迁移,然而,不能完全阻滞低聚物迁移。并且,聚酯膜高温老化并使用,或者使用高耐热性聚合物例如聚邻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n)或聚酰亚胺(pi)。然而,在使用高温下老化后的聚酯膜的情况下,膜的制备产率不足,发生缘于水分等的变形,在高耐热性聚合物的情况下,虽然不发生低聚物迁移,但是与聚酯相比,制造成本显著高,后处理困难。

并且,除了阻滞低聚物迁移以外,触摸屏面板产品实质上还需要确保后处理中的加工性能。除了ito膜以外,触摸屏面板产品通过层压三层以上的膜例如用于ito保护的耐热膜和用于硬涂层(在它的两个表面上涂布降低拱形的底层)的聚酯膜来使用。因此,在三层以上的膜的热收缩率不同的情况下,在高温下的后处理过程中缘于热收缩率差异出现例如卷曲、起皱等的问题,因此,产品的质量会降低。

因此,改进工艺条件,以确保与顾客企业的工艺条件相匹配的不同热收缩率(高的热收缩率和低的热收缩率)也必不可少。



技术实现要素: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酯膜,该聚酯膜完全阻滞低聚物迁移。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酯膜,该聚酯膜具有高的热性能和优异的后处理性能,并且能够显著降低后处理中的热收缩率。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所述聚酯膜的光学膜。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酯膜的制备方法,该聚酯膜在加热后能够阻滞低聚物迁移,同时控制热收缩率。

此外,本发明的又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聚酯多层膜,该聚酯多层膜适合于ito工艺、用于ito的基膜,以及用于触摸屏的硬涂层的基膜。

技术方案

在一个总的方面,聚酯膜包括:由聚酯树脂形成的聚酯基膜,以及底涂层,该底涂层通过在所述聚酯基膜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涂布水分散树脂组合物来形成,其中,所述聚酯膜满足下面的公式1和2:

0≤smd≤1.5[公式1]

0≤std≤1.0[公式2]

其中,smd和std表示将尺寸为10cm宽且10cm长的聚酯膜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根据jisc-2318测量的膜的热收缩率(%),其中,所述热收缩率(%)=(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膜的长度)/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100,smd表示膜在纵向(md)上的收缩率(%),std表示膜在横向(td)上的收缩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可以满足下面的公式3和4:

-0.2≤vmd≤0.2[公式3]

-0.2≤vtd≤0.2[公式4]

其中,vmd和vtd表示将尺寸为10cm宽且10cm长的聚酯膜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根据jisc-2318测量的膜的热收缩率(%),其中,所述热收缩率(%)=(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膜的长度)/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100,vmd表示基于膜的全宽,以50cm的间隔选择的10个样品在纵向上的热收缩率的偏差(%),vtd表示基于膜的全宽,以50cm的间隔选择的10个样品在横向上的热收缩率的偏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可以满足下面的公式5至7:

0≤s(45)≤1.0[公式5]

0≤s(135)≤1.0[公式6]

|s(135)-s(45)|≤0.2[公式7]

其中,s(45)和s(135)表示将尺寸为10cm宽且10cm长的聚酯膜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根据jisc-2318测量的膜的热收缩率(%),其中,所述热收缩率(%)=(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膜的长度)/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100,s(45)表示基于膜的横向(td)的顺时针45°角度上的对角线方向上的收缩率(%),s(135)表示基于膜的横向(td)的顺时针135°角度上的对角线方向上的收缩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可以满足下面的公式8和9:

0.1590≤ns[公式8]

hf≤hi×2.5[公式9]

其中,ns为面取向系数,其中,ns={(在纵向上的折射率+在横向上的折射率)/2}-{(在纵向上的厚度的折射率+在横向上的厚度的折射率)/2};并且

hf表示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膜的雾度;hi表示在加热之前膜的雾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聚酯基膜可以包括:基底层,以及层压在所述基底层的两个表面上的至少两个表层,形成所述表层的聚酯树脂的低聚物含量可以为0.3-0.6wt%,二甘醇含量可以为0.1-1.2wt%。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聚酯基膜可以通过所述基底层和表层的共挤出来形成,并且具有满足下面的公式10的特性粘度:

1<ns/nc≤1.2[公式10]

其中,ns表示形成所述表层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nc表示形成所述基底层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聚酯基膜中,形成所述基底层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为0.5至1.0,形成所述表层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为0.6至1.0。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底涂层的tg可以为60℃以上,溶胀率可以为30%以下,凝胶分数可以为95%以上,密度可以为1.3-1.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根据下面的公式11的雾度变化率(δh)可以为0.1%以下:

δh(%)=hf-hi[公式11]

其中,hf表示在150℃下维持60分钟之后膜的雾度;hi表示在加热之前膜的雾度。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水分散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由(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以及(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所形成的粘合剂树脂。所述(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与所述(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之间的固体含量重量比可以为(a)/(b)=20-80/80-20。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水分散树脂组合物的粘合剂树脂的固体含量可以为0.5-10wt%。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水分散树脂组合物还可以包含有机硅类润湿剂。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水分散聚酯类树脂可以通过使包括磺酸碱金属盐化合物的二羧酸组分与包括二甘醇的二醇组分共聚来形成。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水分散聚酯类树脂可以包含全部二醇组分的20-80mol%的二甘醇。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水分散聚酯类树脂可以包含全部酸组分的6-20mol%的磺酸碱金属盐化合物。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丙烯酸类树脂可以包含全部单体组分的20-80mol%的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作为共聚单体。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聚酯基膜可以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聚酯基膜的厚度可以为25-250μm。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可以为20-150nm。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聚酯基膜可以包含70-90wt%的所述基底层,以及10-30wt%的所述表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的表面粗糙度(ra)可以为10nm以下。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表层可以包含100ppm以下的无机粒子。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小于3μm。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所述无机粒子可以为选自二氧化硅、沸石和高岭土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或更多种的混合物。

在另一总的方面,一种光学膜具有选自硬涂层、粘合层、光漫射层、ito层和印刷层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功能涂层形成在上述聚酯膜上。

在另一总的方面,制备聚酯膜的方法包括:a)制备在纵向(md)上单向拉伸的聚酯基膜;

b)在所述单向拉伸的聚酯基膜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涂布具有低聚物阻滞性能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从而形成底涂层;

c)将其上形成有所述底涂层的单向拉伸的聚酯基膜在横向(td)上双向拉伸;以及

d)对所述双向拉伸的膜进行热定型,并且在满足下面的公式12的范围内在md上对所述膜进行松弛:

1.1≤松弛率(%)≤2.5[公式12]

其中,所述松弛率(%)=(在松弛处理段内膜的移动速度-在松弛处理段前膜的移动速度)/在松弛处理段前膜的移动速度×100。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制备聚酯膜的方法中,步骤d)中在md上的松弛可以在满足下面的公式13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拉伸温度(℃)≤松弛温度(℃)<热定型温度(℃)[公式13]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制备聚酯膜的方法中,所述水分散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由(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以及(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所形成的粘合剂树脂,并且所述(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与所述(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之间的固体含量重量比为(a)/(b)=20-80/80-20。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制备聚酯膜的方法中,所述聚酯膜的热收缩率(%)可以满足下面的公式1至4:

0≤smd≤1.0[公式1]

0≤std≤0.5[公式2]

-0.2≤vmd≤0.2[公式3]

-0.2≤vtd≤0.2[公式4]

其中,smd、std、vmd和vtd表示将尺寸为10cm宽且10cm长的聚酯膜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根据jisc-2318测量的膜的热收缩率(%),其中,所述热收缩率(%)=(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一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膜的长度)/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100,smd表示膜在纵向(md)上的收缩率(%),std表示膜在横向(td)上的收缩率(%),vmd表示基于膜的全宽,以50cm的间隔选择的10个样品在md上的热收缩率的偏差(%),vtd表示基于膜的全宽,以50cm的间隔选择的10个样品在td上的热收缩率的偏差(%)。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制备聚酯膜的方法中,所述聚酯膜可以满足下面的公式5至7:

0≤s(45)≤1.0[公式5]

0≤s(135)≤1.0[公式6]

|s(135)-s(45)|≤0.2[公式7]

其中,s(45)和s(135)表示将尺寸为10cm宽且10cm长的聚酯膜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根据jisc-2318测量的膜的热收缩率(%),其中,所述热收缩率(%)=(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膜的长度)/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100;s(45)表示基于膜的横向(td)的顺时针45°角度上的对角线方向上的收缩率(%);s(135)表示基于膜的横向(td)的顺时针135°角度上的对角线方向上的收缩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制备聚酯膜的方法中,所述底涂层的tg可以为60℃以上,溶胀率可以为30%以下,凝胶分数可以为95%以上,密度可以为1.3-1.4。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制备聚酯膜的方法中,所述聚酯膜根据下面的公式11的雾度变化率(δh)可以为0.1%以下:

ah(%)=hf-hi[公式11]

其中,hf表示在150℃下维持60分钟之后膜的雾度;hi表示在加热之前膜的雾度。

在另一总的方面,制备聚酯膜的方法包括:

a)将包含含有所述聚酯树脂的0.3-0.6wt%的低聚物和0.1-1.2wt%的二甘醇的第一聚酯树脂的表层组合物,以及用于基底层的第二聚酯树脂熔融挤出和共挤出,具有满足下面的公式10的特性粘度:

1<ns/nc≤1.2[公式10]

其中,ns表示形成所述表层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nc表示形成所述基底层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

b)对所述共挤出的薄片进行单向或双向拉伸来制备膜;以及

c)对所述拉伸的膜进行热定型,在满足下面的公式14的范围内在td上对所述膜进行松弛:

2≤tdr(%)≤11.5[公式14]

其中,tdr表示在td上的松弛率,其中,所述松弛率(%)={(在松弛处理段之前膜在td上的最大宽度长度-在松弛处理段内膜在td上的最小宽度长度)/在松弛处理段之前膜的最大宽度长度}×100。

步骤a)中的表层组合物可以包含100ppm以下的无机粒子。

此外,所述无机粒子的平均粒径可以小于3μm。

所述聚酯膜的表面粗糙度(ra)可以为10nm以下,热收缩率可以满足下面的公式1和2,面取向系数(ns)可以满足下面的公式8,将所述膜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的雾度可以满足下面的公式9:

0≤smd≤1.5[公式1]

0≤std≤1.0[公式2]

0.1590≤ns[公式8]

hf≤hi×2.5[公式9]

其中,smd和std表示将尺寸为10cm宽且10cm长的聚酯膜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根据jisc-2318测量的膜的热收缩率(%),其中,所述热收缩率(%)=(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膜的长度)/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100,smd表示膜在md上的收缩率(%),std表示膜在td上的收缩率(%);

ns为面取向系数,其中,ns={(在纵向上的折射率+在横向上的折射率)/2}-{(在纵向上的厚度的折射率+在横向上的厚度的折射率)/2};以及

hf表示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膜的雾度,hi表示在加热之前膜的雾度。

此外,当在步骤c)中进行松弛时,在md上的松弛可以在满足下面的公式15的范围内进行,同时在td上进行松弛:

0.3≤mdr(%)≤2.5[公式15]

其中,mdr表示在md上的松弛率,其中,所述松弛率(%)=(在松弛处理段内膜的移动速度-在松弛处理段之前膜的移动速度)/在松弛处理段之前膜的移动速度×100。

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聚酯膜具有在高温条件下完全阻滞低聚物迁移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聚酯膜具有适合用于触摸屏膜中的用于ito保护的耐热膜等的光学物理性能,并且通过控制膜的全宽的热收缩率,容易确保后加工性能,特别是在三层以上的膜例如ito膜、ito耐热保护膜、低干涉图案聚酯膜等的层压过程中的加工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此处,低聚物指重均分子量为约500-10000的二聚物、三聚物、四聚物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聚酯膜包括:由聚酯树脂形成的聚酯基膜,以及底涂层,该底涂层通过在所述聚酯基膜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涂布具有低聚物阻滞性能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来形成,并且具有满足下面的公式1至4的热收缩率(%):

0≤smd≤1.0[公式1]

0≤std≤0.5[公式2]

-0.2≤vmd≤0.2[公式3]

-0.2≤vtd≤0.2[公式4]

其中,smd、std、vmd和vtd表示将尺寸为10cm宽且10cm长的聚酯膜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根据jisc-2318测量的膜的热收缩率(%),其中,所述热收缩率(%)=(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膜的长度)/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100,smd表示膜在纵向(md)上的收缩率(%),std表示膜在横向(td)上的收缩率(%),vmd表示基于膜的全宽,以50cm的间隔选择的10个样品在md上的热收缩率的偏差(%),vtd表示基于膜的全宽,以50cm的间隔选择的10个样品在td上的热收缩率的偏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可以满足公式1和2,或者公式3和4,或者上面的公式1至4的所有公式1至4。该物理性质条件可以与其他条件组合。

膜在md上的热收缩率(%)可以为0-1.5%,优选为0.2-1.5%,更优选为0-1.0%。当膜在md上的热收缩率(%)小于0%时,膜会膨胀,从而增大在后处理中引起卷曲的可能性,当大于1.5%时,可以提高在后处理中在md上的收缩性能,从而也会增大引起卷曲的可能性。更优选地,在md上的热收缩率可以为0-0.9%。

此外,在td上的热收缩率(%)可以为0-1.0%,优选为0-0.5%。当在td上的热收缩率(%)小于0%时,会引起膜在td上的膨胀,当大于1.0%时,提高在后处理中在td上的收缩性能,从而难以控制卷曲。更优选地,在td上的热收缩率为0-0.4%。

此外,聚酯膜可以包含满足下面的公式5至7的那些:

0≤s(45)≤1.0[公式5]

0≤s(135)≤1.0[公式6]

|s(135)-s(45)|≤0.2[公式7]

其中,s(45)和s(135)表示将尺寸为10cm宽且10cm长的聚酯膜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根据jisc-2318测量的膜的热收缩率(%),其中,所述热收缩率(%)=(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膜的长度)/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100。此外,s(45)表示基于膜的横向(td)的顺时针45°角度上的对角线方向上的收缩率(%),s(135)表示基于膜的横向(td)的顺时针135°角度上的对角线方向上的收缩率(%)。

在本发明中,聚酯膜可以在上述范围内调节在对角线方向上的热收缩率,从而使得在高温条件下低聚物的迁移阻滞性能最大化。此外,可以实现提高聚酯膜的常规物理性能(包括它的光学性能)的效果。膜在基于td的顺时针45°角度上和膜在基于td的顺时针135°角度上(这些角度在聚酯膜的对角线方向上)的热收缩率可以优选为0-1.0%。同时,在两个对角线方向上的热收缩率之差的绝对值可以优选为0.2%以下。当热收缩率之差的绝对值大于0.2%时,会打破在对角线方向上的收缩平衡,从而引起扭曲形式的卷曲。

此外,在膜的全宽的热收缩率的偏差为±0.2%的范围内,可以确保热收缩率的均匀性,并且可以容易地控制卷曲。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可以满足下面的公式8和9:

0.1590≤ns[公式8]

hf≤hi×2.5[公式9]

其中,ns为面取向系数,其中,ns={(在纵向上的折射率+在横向上的折射率)/2}-{(在纵向上的厚度的折射率+在横向上的厚度的折射率)/2};以及

hf表示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膜的雾度,hi表示在加热之前膜的雾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的面取向系数优选为0.1590,更优选为0.1590-0.1610。当面取向系数小于0.1590时,膜的表面结构不致密,因此会容易发生低聚物的表面迁移。

雾度用于确定在高温条件下低聚物的迁移,当它在上面的公式9的范围之外时,表示低聚物严重迁移,因此雾度降低。在上面的雾度范围内,不显著影响后加工性能,因此,聚酯膜具有适合用作光学膜的物理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可以包括聚酯基膜,该聚酯基膜包括:基底层,以及层压在所述基底层的两个表面上的至少两个表层。此处,形成所述表层的聚酯树脂的低聚物含量可以为0.3-0.6wt%,二甘醇含量可以为0.1-1.2wt%。

所述聚酯基膜可以由包括基底层,以及层压在所述基底层的两个表面上的两层以上表层的三层或更多层组成,并且可以通过共挤出来形成。

为了改善当共挤出基底层和表层时的加工性能,优选满足下面的公式10:

1<ns/nc≤1.2[公式10]

其中,ns表示形成所述表层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nc表示形成所述基底层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

当表层与基底层之间的特性粘度比大于1.2时,在共挤出过程中发生界面不稳定的问题,从而不形成多层结构,因此,优选满足上面的范围,更优选地,为1.0至1.05,以有效地改善加工性能。

聚酯基膜的总厚度优选为25至250μm,更优选地,50至188μm更有效。当厚度小于25μm时,不能实现适合用于光学膜的机械物理性能,当厚度大于250μm时,膜的厚度变得太厚,从而不适合使显示器变薄。

此外,优选地,基于全部膜,基底层的含量为70至90wt%,表层的含量为10至30wt%,更优选地,基于全部膜,基底层的含量为70至80wt%,表层的含量为20至30wt%,以在共挤出过程中具有优异的界面稳定性,以及优异的低聚物阻滞效果,从而起作用。

优选地,由聚酯树脂形成的基底层只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构成。此处,使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特性粘度优选为0.5至1.0,更优选地,特性粘度为0.60至0.80,从而起作用。当基底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特性粘度低于0.5时,它的耐热性会降低,当大于1.0时,不容易进行原料处理,从而降低加工性能。

基于总的膜重量,通过在聚酯基底层的两个表面上共挤出至少两层来形成的表层的低聚物含量可以为0.3至0.6wt%,更优选为0.4至0.6wt%,二甘醇(deg)含量可以为0.1至1.1wt%,更优选为0.7至1.1wt%。当表层的聚酯树脂的低聚物和二甘醇的含量高于上面的范围时,初始膜的雾度值增大,当热处理加工时雾度变化率急剧升高,从而引起不能实现可用于光学膜的光学性能的问题。

此外,为了使表层的聚酯树脂的低聚物和二甘醇的含量在上面的范围内,树脂可以通过本领域中已知的合成方法来制备,然而,特别地,通过固相聚合来制备树脂可以有效降低低聚物和二甘醇的含量。

此外,优选地,表层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为0.6至1.0,更优选地,0.65至0.85更有效。当表层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的特性粘度小于0.6时,它的耐热性会降低,当大于1.0时,会不容易进行原料加工,从而降低加工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可以包括tg为60℃以上,溶胀率为30%以下,凝胶分数为95%以上,密度为1.3-1.4的底涂层。当制备聚酯膜时,该底涂层可以控制低聚物的迁移,同时降低热收缩率。

此外,当制备膜时在热定型步骤中,在预定条件下进行松弛,从而满足在150℃下加热60分钟之前和之后的雾度变化率为0.1%以下的物理性质,并且满足本发明中要实现的膜的热收缩率。

此外,可以确定,低聚物迁移度满足上述范围的膜不表现出菱形痕迹和白化。

即,在底涂层满足物理性质例如tg为60℃以上,溶胀率为30%以下,凝胶分数为95%以上,密度为1.3以上的范围内,底涂层可以满足根据下面的公式11的雾度变化率(δh)为0.1%以下的物理性质:

ah(%)=hf-hi[公式11]

其中,hf表示在150℃下维持60分钟之后膜的雾度;hi表示在加热之前膜的雾度。

具体而言,在底涂层满足物理性质例如tg为60℃以上,更具体地为60℃以上且没有上限,溶胀率为30%以下,更具体地为0%至30%,凝胶分数为95%以上,更具体地为95至100%,密度为1.3以上,更具体地为1.3至1.4的范围内,可以确定,即使在涂层的结构紧密度和底涂层的迁移率降低,并且向其施加更高的温度和压力的情况下,聚酯膜内的低聚物也不会迁移到其表面上。

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聚酯膜中,底涂层可以通过涂布具有低聚物阻滞性能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来形成。

作为用于形成底涂层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可以使用包含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和水分散聚酯类树脂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

作为一个实施方案,在该水分散树脂组合物中,(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与(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之间的固体含量重量比可以为(a)/(b)=20-80/80-20。更具体地,可以使用40-60/60-40的重量比。当(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的固体含量小于20wt%时,并且(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的固体含量大于80wt%时,乳状液的粒子尺寸增大,因此,在线涂布时会产生色斑,并且与聚酯基膜的粘附性和透明度降低。当(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的固体含量大于80wt%,并且(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的固体含量小于20wt%时,不能实现充分的低聚物阻滞效果。

本发明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将(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和(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进行混合而形成的粘合剂树脂与水进行混合来制备,也可以在(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的水分散液中,通过将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单独进行聚合来制备,或者与可以与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聚合来制备。此处,可以使用表面活性剂或聚合引发剂。只要表面活性剂和聚合引发剂通常用于乳液聚合中,即可以使用它们而没有限制。具体而言,例如,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使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或非反应型表面活性剂,也可以使用它们的组合。作为聚合引发剂,可以使用氮化合物(为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过氧化物类引发剂或偶氮二异丁腈。

根据需要,本发明的水分散组合物还可以包含消泡剂、润湿剂、表面活性剂、增稠剂、增塑剂、抗氧化剂、uv吸收剂、防腐剂、交联剂等。

在本发明的水分散组合物中,(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可以通过使包括磺酸碱金属盐化合物的二羧酸组分与包括二甘醇的二醇组分共聚来形成。

更具体地,作为二羧酸组分,可以使用芳族二羧酸和磺酸碱金属盐化合物,其中,可以包含全部酸组分的6-20mol%的磺酸碱金属盐化合物。

作为二羧酸组分,可以使用芳族二羧酸例如邻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二甲基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二甲基间苯二甲酸、2,5-二甲基对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或联苯二羧酸;脂肪族二羧酸例如己二酸或癸二酸;脂环族二羧酸例如环己二羧酸等。

作为磺酸碱金属盐化合物,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例如磺酸基对苯二甲酸、5-磺酸基间苯二甲酸、4-磺酸基间苯二甲酸或4-磺酸基萘酸-2,7-二羧酸等的碱金属盐,并且优选使用6-20mol%。当使用低于6mol%时,树脂在水中的分散时间延长,并且分散性降低,当使用高于20mol%时,耐水性会劣化。

作为二醇组分,可以使用二甘醇、具有2-8个碳原子或6-12个碳原子的脂环族二醇等。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乙二醇、1,3-丙二醇、1,2-丙二醇、新戊二醇、1,4-丁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1,3-环己烷二甲醇、1,2-环己烷二甲醇、1,6-己二醇、对苯二甲醇(p-xyleneglycol)、二缩三乙二醇等。此处,优选地,包含全部二醇组分的20到80mol%的二甘醇。

优选地,(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50000,更优选地,数均分子量为2000-30000。当数均分子量小于1000时,低聚物阻滞效果会不明显,当数均分子重量大于50000时,难以进行水分散。

对于使用(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它可以通过加热到50到90℃同时搅拌来均匀地分散在水中或含有水的液体溶剂中。优选地,为了均匀分散,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液的固体含量浓度为30wt%以下,更优选为10-30wt%。含水溶剂可以为醇例如甲醇、乙醇或丙醇,多羟基醇例如乙二醇、丙二醇、二甘醇、一缩二丙二醇或丙三醇等。

接下来,将描述(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

(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可以是通过将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或者可以与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的另一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的均聚物共聚而形成的树脂。

丙烯酸类树脂可以包含全部单体组分的20-80mol%的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作为共聚单体。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通过交联反应提高底涂层的涂布强度,并且提高交联密度,从而阻滞低聚物迁移。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缩水甘油醚例如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或烯丙基缩水甘油醚等。

可以与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可以为乙烯基酯、不饱和羧酸酯、不饱和羧酸酰胺、不饱和腈、不饱和羧酸、烯丙基化合物、含氮乙烯类单体、烃基乙烯基单体、乙烯基硅烷化合物等。作为乙烯基酯,可以使用丙酸乙烯酯、硬脂酸乙烯酯、氯乙烯等。作为不饱和羧酸酯,可以使用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马来酸丁酯、马来酸辛酯、富马酸丁酯、富马酸辛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丙酯等。作为不饱和羧酸酰胺,可以使用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丁氧基羟甲基丙烯酰胺等。作为不饱和腈,可以使用丙烯腈等。作为不饱和羧酸,可以使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马来酸酯、富马酸酯、衣康酸酯等。作为烯丙基化合物,可以使用乙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丙烯酸烯丙酯、衣康酸烯丙酯、衣康酸二烯丙酯等。作为含氮乙烯类单体,可以使用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咪唑等。作为烃基乙烯基单体,可以使用乙烯、丙烯、己烯、辛烯、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丁二烯等。作为乙烯基硅烷化合物,可以使用二甲基乙烯基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乙烯基乙氧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甲氧基硅烷、甲基乙烯基二乙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二甲氧基硅烷等。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为(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和(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的固体含量为0.5-10wt%的水分散或水性组合物。更具体地,水分散树脂组合物可以包含固体含量为0.5-10wt%的(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和(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并且其余为水,根据需要,还包含添加剂例如润湿剂或分散剂。润湿剂用于改善涂布性,具体而言,例如,可以使用改性的有机硅类润湿剂例如dowcorning的q2-5212、enbodic的tegowet250、bykchemie的byk348等,但是不限于此。优选地,使用0.1-0.5wt%的润湿剂,在该范围内,可以实现所需的涂布性能改善。

本发明中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可以为20-150nm。当干燥涂布厚度小于20nm时,不能充分实现低聚物阻滞性能,当大于150nm时,出现涂斑,并且在膜卷绕后非常可能引起堵塞,即底涂层互相粘附。

本发明中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可以通过聚酯膜制备工艺中的在线涂布方法来涂布。即,当制备聚酯基膜时,水分散树脂组合物可以在拉伸前,或在初次拉伸之后二次拉伸前,通过在线涂布方法来涂布,然后拉伸,在二次拉伸和热定型工艺的过程中,通过加热蒸发水来形成底涂层。对涂布方法没有限制,只要是本领域中已知的任何涂布方法即可。

更具体地,制备本发明的聚酯膜的方法包括:

a)制备在纵向(md)上单向拉伸的聚酯基膜;

b)在所述单向拉伸的聚酯基膜的一个或两个表面上涂布具有低聚物阻滞性能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从而形成底涂层;

c)将其上形成有所述底涂层的单向拉伸的聚酯基膜在横向(td)上双向拉伸;以及

d)对所述双向拉伸的膜进行热定型,并且在满足下面的公式12的范围内在md上对所述膜进行松弛:

1.1≤松弛率(%)≤2.5[公式12]

其中,松弛率(%)=(在松弛处理段内膜的移动速度-在松弛处理段之前膜的移动速度)/在松弛处理段之前膜的移动速度×100。

在本发明的步骤d)中,在md上的松弛在满足下面的公式13的温度范围内进行:

拉伸温度(℃)≤松弛温度(℃)<热定型温度(℃)[公式13]

在本发明中,在如上所述的拉伸之后,在md上进行热定型和松弛,松弛在满足公式9和10的条件下进行,因此低聚物在高温条件下不迁移,并且膜不收缩,从而制备有利于后处理的膜。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制备聚酯膜的方法中,步骤a)是将聚酯切片加入挤出机,并且熔融挤出,然后用流延鼓(castingdrum)对它们进行淬火和固化来制备聚酯薄片,其后,在80-100℃下在md上对薄片进行单向拉伸。此处,优选地,拉伸比例为2-4倍。

步骤b)是在单向拉伸的聚酯基膜上涂布水分散树脂组合物的过程,涂布使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方法来进行。

步骤c)是将其上形成有底涂层的聚酯基膜在td上双向拉伸,优选地,在110-150℃下以2-4倍的比例对膜进行拉伸。

步骤d)是进行热定型和松弛,并且可以在拉幅机中进行。热定型温度可以为200-240℃,在松弛过程中的温度优选在满足下面的公式13的范围内进行:

拉伸温度(℃)≤松弛温度(℃)<热定型温度(℃)[公式13]

松弛可以使用md松弛设备在纵向(md)上,以及以薄片上的不同路径在横向(td)上来进行。md松弛设备可以通过在热处理段之后的全部9轨之间制造约1.1-2.5%的速度差来控制随后在md上的收缩性能。速度差可以优选为1.2-2.0%,更优选地为1.25-2.0%。根据md松弛比例调节,在150℃下维持30分钟的条件下在md上的热收缩率在0-1.0%的范围内,更优选在0.3-0.9%的范围内。此外,在上述条件下在td上的热收缩率在0-0.5%的范围内,更优选0.0-0.4%。此外,优选地,基于主辊的全宽的热收缩率的偏差为md/td在±0.2%内。

本发明中的表层可以包含无机粒子,优选地,膜的初始雾度满足小于1.5%的范围。此外,优选地,膜的表面粗糙度为10nm以下。当表面粗糙度大于10nm时,会产生在硬涂布后终产品的光滑问题。

更具体地,优选使用100ppm以下平均粒径小于3μm的粒子。作为无机粒子,用于膜中的任何粒子例如二氧化硅、沸石或高岭土都可以。这样的无机粒子通过拉伸工艺出现在膜的表面,从而改善膜的滑动性能和绕制性能。

如果粒子尺寸大于3μm,即使在粒子含量为100ppm以下的情况下膜的透明度也会劣化,此外,表面粗糙度(ra)为10nm以上,即,光滑性劣化,因此,难以将膜用于光学用途,特别是触摸屏。

此外,如果粒子含量为100ppm以上,膜的透明度降低,因此,膜不适合用于触摸屏。此外,如果雾度为1.5%以上,当用于光学用途或触摸屏时透明度快速降低,透光性大大劣化,在blu评价中难以通过肉眼确定缺陷,从而难以用作光学用途。

虽然包括本发明的基底层和表面层的聚酯多层膜的制备没有限制,膜可以通过在至少两个熔融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然后浇铸,并进行双向拉伸来得到。更具体地,聚酯在一个挤出机中挤出,同时聚酯和添加剂例如无机粒子例如二氧化硅、高岭土或沸石在另一挤出机中熔融挤出,其后,各种熔融物在给料模块中汇合以依次进行共挤出、浇铸、冷却,然后双向拉伸。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制备聚酯膜的方法可以包括:

a)将包含含有所述聚酯树脂的0.3-0.6wt%的低聚物和0.1-1.2wt%的二甘醇的第一聚酯树脂的表层组合物,以及用于基底层的第二聚酯树脂进行熔融挤出和共挤出,具有满足下面的公式10的特性粘度:

1<ns/nc≤1.2[公式10]

其中,ns表示形成所述表层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nc表示形成所述基底层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

b)对所述共挤出的薄片进行单向或双向拉伸来制备膜;以及

c)对所述拉伸的膜进行热定型,并且在满足下面的公式14的范围内在td上对所述膜进行松弛:

2≤tdr(%)≤11.5[公式14]

其中,tdr表示在td上的松弛率,其中,所述松弛率(%)={(在松弛处理段之前膜在td上的最大宽度长度-在松弛处理段内膜在td上的最小宽度长度)/在松弛处理段之前膜的最大宽度长度}×100。

在本发明中,在如上所述的拉伸之后,进行在md上的热定型和松弛,松弛在满足公式6的条件下进行,因此低聚物在高温条件下不迁移,并且膜不收缩,从而制备利于后处理的膜。

更具体地,在本发明的制备聚酯的方法中,步骤a)是将形成基底层和表层的聚酯树脂共挤出,然后用流延鼓进行淬火和固化来制备聚酯薄片,优选地,在表层和基底层中使用的聚酯树脂具有满足下面的公式10的特性粘度:

1<ns/nc≤1.2[公式10]

其中,ns表示形成所述表层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nc表示形成所述基底层的聚酯树脂的特性粘度。

接下来,步骤b)是将共挤出的薄片进行拉伸从而制备为膜,拉伸以单向或双向进行,优选进行双向拉伸。在双向拉伸的情况下,在md上在80-100℃下进行单向拉伸,其中拉伸比例优选为2-4倍。接下来,作为在td上进行双向拉伸的工艺,优选在110-150℃下以2-4倍的比例对所述膜进行拉伸。

步骤c)是进行热定型和松弛,同时步骤c)可以在拉幅机中进行。热定型温度可以为200-240℃,在td上的松弛率满足下面的公式14,从而控制热收缩率:

2≤tdr(%)≤11.5[公式14]

其中,tdr表示在td上的松弛率,其中,所述松弛率(%)={(在松弛处理段之前膜在td上的最大宽度长度-膜在松弛处理段内在td上的最小宽度长度)/在松弛处理段之前膜的最大宽度长度}×100。

此外,如果需要,在td上进行松弛的同时,可以在满足下面的公式15的范围内进行md上的松弛,:

0.3≤mdr(%)≤2.5[公式15]

其中,mdr表示在md上的松弛率,其中,所述松弛率(%)=(在松弛处理段内膜的移动速度-在松弛处理段之前膜的移动速度)/在松弛处理段之前膜的移动速度×100。

通过在满足公式14和15的范围内进行松弛,将膜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的收缩率可以满足公式1和2。

可以在本发明的聚酯膜的上部上形成硬涂层、粘合层、光漫射层、ito层和印刷层等,即使在形成这种功能涂层之后加热的情况下,也可以阻滞低聚物迁移来维持光学性能,因此,本发明的聚酯膜适合用于光学膜。

下文中,将通过实施例提供本发明的更详细描述,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下面的实施例。

通过下面的测量方法测量物理性质。

1)热收缩率

将膜切割为10cm宽且10cm长的标准尺寸,然后根据jisc-2318测量在维持为150℃的热风烘箱中放置30分钟之后的尺寸变化。然而,对膜的全宽卷以50cm间隔来进行测量,分别测量在md、td,以及td的45°和135°顺时针方向上的尺寸变化。

热收缩率(%)=(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膜的长度)/在热处理之前膜的长度×100。

2)特性粘度

将0.4gpet颗粒(样品)加入100ml的苯酚与1,1,2,2-四氯乙醇以6∶4的重量比混合的试剂中,并且花90分钟溶解在其中,其后,转移至uberode粘度计中,在30℃的恒温浴中维持10分钟,然后使用粘度计和吸气器得到溶液的下落秒数。以相同的方式得到溶剂的下落秒数之后,用下面的等式1和2计算r.v.和i.v.值。

[等式1]

[等式2]

其中,c表示样品的浓度。

3)低聚物含量(%)

以低聚物定量方式将氯仿加入样品溶剂hfip(1,1,1,3,3,3-六氟-2-丙醇)中,在室温下溶解,然后,乙腈沉淀为聚合物。其后,使用lc分析装置得出标准物质(环状低聚物)的校正曲线,然后通过样品分析确定环状低聚物的纯度。作为分析装置,使用lc(液相色谱)和agilent的1100系列。

4)deg(二甘醇)含量(%)

如下测量deg含量:向50ml容器中加入1g样品,然后加入3ml单乙醇胺,使用加热板进行加热来完全溶解样品,然后将溶液冷却至100℃,加入20ml甲醇中溶解有0.005g的1,6-己二醇的溶液,加入10g对苯二甲酸来中和该溶液。使用漏斗和滤纸过滤由此得到的中和后的溶液,然后通过气相色谱测量滤液的deg含量(wt%)。使用shimadzu的gc分析仪进行gc分析,根据shimadzugc手册进行测量。

5)雾度

使用雾度仪(型号名称:nipondenshoku,modelndh5000)根据jisk715测量膜形式样品的雾度。

6)雾度变化率(δh)

为了测量膜中低聚物的表面迁移,将膜放置在尺寸为3cm高、21cm宽且27cm长的顶部开口的箱子中,在150℃下进行60分钟热处理来使低聚物迁移至膜的表面,然后保持5分钟,再使用雾度仪(nipondenshoku,modelndh5000)根据jisk715测量雾度值。

根据下面的公式11计算雾度变化率:

δh(%)=hf-hi[公式11]

其中,hf表示在150℃下维持60分钟之后膜的雾度,hi表示在加热之前膜的雾度。

7)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

在涂布有涂布组合物的基底膜的全宽上,以1m的间隔在纵向的垂直方向(td)上指定5个点,使用sem(hitachis-4300)对膜的该部分进行测量,用50,000×的放大倍率对该间隔内的30个点进行测量来计算平均值。

8)表面粗糙度(ra)

使用设备:3维非接触表面粗糙度试验仪(nt2000,wyco)

使用上面的设备测量ra(中心线平均粗糙度)

9)面取向系数

使用阿贝折射仪(atogo)测量在纵向、横向和厚度方向上的折射率,并且如下计算面取向系数:

面取向系数(ns)={(在纵向上的折射率+在横向上的折射率)/2}-{(在纵向上的厚度的折射率+在横向上的厚度的折射率)/2}。

10)溶胀率、凝胶分数和tg的测量

将15g在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加入直径为80mm且高为15mm的尺寸的圆碗中,在80℃下干燥24小时,在120℃下干燥3小时,并且180℃下老化1小时。从其中取出1g干燥后的涂布膜之后,测量tg。此外,将干燥后的涂布膜浸入50g蒸馏水中之后,在70℃下放置24小时。从其中取出放置后的涂布膜,用于测量溶胀率。将保持后的涂布膜在120℃下干燥3小时之后,记录它的重量来测量凝胶分数。

(1)溶胀率

将约1g干燥后的涂布膜浸入50g蒸馏水中,在70℃下放置24小时,从其中取出放置后的涂布膜来记录它的重量。

溶胀率=(放置之后的重量-初始重量)/初始重量×100

(2)凝胶分数

放置后的涂布膜在120℃下干燥3小时并记录它的重量。

凝胶分数=(干燥后的重量/初始重量)×100

(3)tg测量

使用dsc设备(perkinelmerdsc7)以二轮模式测量tg。以perkinelmerdsc7使用10-11mg干燥后的涂布膜进行测量。

第一轮=升高温度0-200℃,速率为200℃/min,

将温度维持在200℃保持时间为3分钟,然后

=降温200--40℃,速率为200℃/min,

将温度维持在-40℃保持时间为5分钟。

第二轮=以20℃/min的速率在-40-200℃的条件下进行测量。

11)卷曲的发生

将硬涂布处理后的膜和待评价的膜在150℃下以3mpm的速率进行层压,将层压制品在td上切割成a4尺寸标准(29.7cm宽且21.0cm长)。然后,测量放置于维持在80℃的热风烘箱中12小时之后的尺寸变化。测量从a4膜的底部到4个边缘的高度的各个维度的变化。

通过从膜的底部至边缘的高度来确定是否发生卷曲:当高度为3mm以下时,确定未发生卷曲。

下面的实施例和对比实施例中使用的粘合剂树脂如下:

1)klx-007粘合剂

(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与(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之间的固体含量重量比为(a)/(b)=50/50,其中,丙烯酸类树脂包含全部单体组分的50mol%的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作为共聚单体,水分散聚酯类树脂包含全部二醇组分的50mol%的二甘醇,以及全部酸组分的10mol%的磺酸碱金属盐化合物。

2)p3208粘合剂

rohm&haas的产品,包含40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40wt%重量的丙烯酸乙酯和20wt%的三聚氰胺。

[实施例1]

1)水分散树脂组合物(1)的制备

使用(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与(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之间的固体含量重量比为(a)/(b)=40/60的粘合剂作为粘合剂。

(a)丙烯酸类树脂是通过使60mol%的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40mol%的丙酸乙烯酯共聚而形成的树脂,重均分子量为35000。

(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是相对于50mol%的二醇组分(50mol%的二甘醇和50mol%的乙二醇)使用50mol%的酸组分(15mol%的磺酸基对苯二甲酸和85mol%的对苯二甲酸)共聚而成的树脂,重均分子量为14000。

将固体含量为0.5wt%的粘合剂和0.3wt%的有机硅类润湿剂(bykchemie的byk348)加入水中,搅拌2小时,从而制备总固体含量为0.8wt%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1)。

使用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测量如上所述的溶胀率、凝胶分数和tg,结果表示在下面的表1中。

2)低聚物阻滞的聚酯膜的制备

作为基底层(b),将特性粘度为0.65,二甘醇含量为1.2wt%,低聚物含量为1.4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入挤出机以熔融挤出,作为表层(a),使用通过固相聚合制备的、特性粘度为0.67,二甘醇含量为0.8wt%并且低聚物含量为0.5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以及相对于总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50ppm的直径为0.7μm的二氧化硅粒子,从而制备浇铸为a/b/a3层的薄片挤出物。其后,通过棒涂布方法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1)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以1℃每秒将温度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0℃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md和td上松弛10%,并且进行热定型,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88μm的双向拉伸膜。

由此制备的聚酯多层膜具有总的膜重量的80wt%的基底层,以及总的膜重量的20wt%的表层,并且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20nm。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2中。

[实施例2]

1)水分散树脂组合物(2)的制备

使用(a)通过使含有缩水甘油基的可自由基聚合的不饱和单体共聚而形成的丙烯酸类树脂与(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之间的固体含量重量比为(a)/(b)=70/30的粘合剂作为粘合剂。

(a)丙烯酸类树脂是60mol%的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与40mol%的丙酸乙烯酯共聚而形成的树脂,重均分子量为30000。

(b)水分散聚酯类树脂是相对于50mol%的二醇组分(50mol%的二甘醇和50mol%的乙二醇)使用50mol%的酸组分(15mol%的磺酸基对苯二甲酸和85mol%的对苯二甲酸)共聚而形成的树脂,重均分子量为12000。

将固体含量为5wt%的粘合剂和0.3wt%的有机硅类润湿剂(bykchemie的byk348)加入水中,搅拌2小时,从而制备总固体含量为5.3wt%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2)。使用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测量如上所述的溶胀率、凝胶分数和tg,结果表示在下面的表1中。

使用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2)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88μm的双向拉伸膜。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110nm。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2中。

[实施例3]

作为基底层(b),将特性粘度为0.65,二甘醇含量为1.2wt%,低聚物含量为1.4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入挤出机以熔融挤出,作为表层(a),使用通过固相聚合制备的、特性粘度为0.67,二甘醇含量为0.7wt%并且低聚物含量为0.5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以及相对于总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50ppm的直径为0.7μm的二氧化硅粒子,从而制备浇铸为a/b/a3层的薄片挤出物。其后,通过棒涂布方法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1)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以1℃每秒将温度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0℃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md和td上松弛10%,并且进行热定型,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88μm的双向拉伸膜。

由此制备的聚酯多层膜具有总的膜重量的80wt%的基底层,以及总的膜重量的20wt%的表层,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20nm。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2中。

[实施例4]

作为基底层(b),将特性粘度为0.65,二甘醇含量为1.2wt%,低聚物含量为1.4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入挤出机以熔融挤出,作为表层(a),使用通过固相聚合制备的、特性粘度为0.67,二甘醇含量为0.7wt%并且低聚物含量为0.5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以及相对于总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50ppm的直径为0.7μm的二氧化硅粒子,从而制备浇铸为a/b/a3层的薄片挤出物。其后,通过棒涂布方法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2)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以1℃每秒将温度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0℃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md和td上松弛10%,并且进行热定型,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88μm的双向拉伸膜。

由此制备的聚酯多层膜具有总的膜重量的80wt%的基底层,以及总的膜重量的20wt%的表层,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110nm。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2中。

[实施例5]

作为基底层(b),将特性粘度为0.65,二甘醇含量为1.2wt%,低聚物含量为1.4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入挤出机以熔融挤出,作为表层(a),使用通过固相聚合制备的、特性粘度为0.67,二甘醇含量为0.8wt%并且低聚物含量为0.4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以及相对于总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50ppm的直径为0.7μm的二氧化硅粒子,从而制备浇铸为a/b/a3层的薄片挤出物。其后,通过棒涂布方法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1)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以1℃每秒将温度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0℃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md和td上松弛10%,并且进行热定型,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88μm的双向拉伸膜。

由此制备的聚酯多层膜具有总的膜重量的80wt%的基底层,以及总的膜重量的20wt%的表层,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20nm。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2中。

[实施例6]

作为基底层(b),将特性粘度为0.65,二甘醇含量为1.2wt%,低聚物含量为1.4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入挤出机以熔融挤出,作为表层(a),使用通过固相聚合制备的、特性粘度为0.67,二甘醇含量为0.8wt%并且低聚物含量为0.4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以及相对于总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50ppm的直径为0.7μm的二氧化硅粒子,从而制备浇铸为a/b/a3层的薄片挤出物。其后,通过棒涂布方法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2)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以1℃每秒将温度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0℃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md和td上松弛10%,并且进行热定型,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88μm的双向拉伸膜。

由此制备的聚酯多层膜具有总的膜重量的80wt%的基底层,以及总的膜重量的20wt%的表层,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110nm。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2中。

[实施例7]

作为基底层(b),将特性粘度为0.65,二甘醇含量为1.2wt%,低聚物含量为1.4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入挤出机以熔融挤出,作为表层(a),使用通过固相聚合制备的、特性粘度为0.67,二甘醇含量为0.8wt%并且低聚物含量为0.5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以及相对于总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50ppm的直径为0.7μm的二氧化硅粒子,从而制备浇铸为a/b/a3层的薄片挤出物。其后,通过棒涂布方法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1)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以1℃每秒将温度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0℃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md和td上松弛10%,并且进行热定型,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88μm的双向拉伸膜。

由此制备的聚酯多层膜具有总的膜重量的70wt%的基底层,以及总的膜重量的30wt%的表层,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20nm。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2中。

[实施例8]

作为基底层(b),将特性粘度为0.65,二甘醇含量为1.2wt%,低聚物含量为1.4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入挤出机以熔融挤出,作为表层(a),使用通过固相聚合制备的、特性粘度为0.67,二甘醇含量为0.8wt%并且低聚物含量为0.5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以及相对于总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50ppm的直径为0.7μm的二氧化硅粒子,从而制备浇铸为a/b/a3层的薄片挤出物。其后,通过棒涂布方法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2)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以1℃每秒将温度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0℃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md和td上松弛10%,并且进行热定型,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88μm的双向拉伸膜。

由此制备的聚酯多层膜具有总的膜重量的70wt%的基底层,以及总的膜重量的30wt%的表层,并且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110nm。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2中。

[对比实施例1]

作为基底层(b),将特性粘度为0.65,二甘醇含量为1.2wt%,低聚物含量为1.4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入挤出机以熔融挤出,作为表层(a),使用通过固相聚合制备的、特性粘度为0.67,二甘醇含量为0.8wt%并且低聚物含量为0.5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以及相对于总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50ppm的直径为0.7μm的二氧化硅粒子,从而制备浇铸为a/b/a3层的薄片挤出物。其后,以1℃每秒将温度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0℃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md和td上松弛10%,并且进行热定型,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88μm的双向拉伸膜。

制备的聚酯多层膜具有总的膜重量的80wt%的基底,以及总的膜重量的20wt%的表层。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2中。

[对比实施例2]

作为基底层(b),将特性粘度为0.65,二甘醇含量为1.2wt%,低聚物含量为1.4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加入挤出机以熔融挤出,作为表层(a),使用通过固相聚合制备的、特性粘度为0.67,二甘醇含量为0.8wt%并且低聚物含量为1.4wt%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以及相对于总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重量的50ppm的直径为0.7μm的二氧化硅粒子,从而制备浇铸为a/b/a3层的薄片挤出物。其后,通过棒涂布方法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1)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以1℃每秒将温度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0℃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md和td上松弛10%,并且进行热定型,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88μm的双向拉伸膜。

由此制备的聚酯多层膜具有总的膜重量的80wt%的基底层,以及总的膜重量的20wt%的表层,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20nm。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2中。

[对比实施例3]

使用为rohm&haas的产品的粘合剂,包含40wt%的甲基丙烯酸甲酯、40wt%的丙烯酸乙酯和20wt%的三聚氰胺。

将固体含量为2wt%的粘合剂和0.3wt%的有机硅类润湿剂(bykchemie的byk348)加入水中,搅拌2小时,从而制备总固体含量为2.3wt%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3)。使用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测量如上所述的溶胀率、凝胶分数和tg,结果表示在下面的表1中。

使用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3)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88μm的双向拉伸膜。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80nm。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2中。

[对比实施例4]

制备固体含量为20wt%的水性聚氨酯粘合剂,其通过使9wt%的聚酯类多元醇(重均分子量为1000的聚乙烯己二酸二醇(polyethyleneadipatediol))、10wt%的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1wt%的具有离子基的反应型乳化剂(asahidenka,adekariasoapsetm,烯丙基缩水甘油基壬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的磺酸酯(sulfonicacidesterofpolyoxyethyleneallylglycidylnonylphenylether)),以及80wt%的水进行反应来形成。

将固体含量为4wt%的粘合剂和0.3wt%的有机硅类润湿剂(bykchemie的byk348)加入水中,搅拌2小时,从而制备总固体含量为4.3wt%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4)。使用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测量如上所述的溶胀率、凝胶分数和tg,结果表示在下面的表1中。

使用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4)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88μm的双向拉伸膜。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80nm。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2中。

[对比实施例5]

在不存在溶剂的情况下将40mol(26mol%)2,6-萘二羧酸、5mol(3.3mol%)2,5-二羧酸苯磺酸钠、5mol(3.3mol%)二甲基对苯二甲酸,以及100mol(66.66mol%)的乙二醇与1,4-丁二醇的1∶1混合物进行混合,放入反应器中,通过以1℃每分钟将温度从170℃升高至250℃来反应,从而进行乳化反应同时去除作为副产物的水或甲醇,温度升高至260℃,同时将反应器中的压力降至1mmhg,从而进行缩聚反应同时收集为副产物的二醇,由此制备特性粘度为0.4的聚酯树脂。

将75wt%的水加入25wt%的由此制备的聚酯树脂中,并进行乳化来制备25wt%的水性聚酯粘合剂。

将固体含量为4wt%的粘合剂和0.3wt%的有机硅类润湿剂(bykchemie的byk348)加入水中,搅拌2小时,从而制备总固体含量为4.3wt%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5)。使用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测量如上所述的溶胀率、凝胶分数和tg,结果表示在下面的表1中。

使用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5)以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88μm的双向拉伸膜。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70nm。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2中。

[表1]

[表2]

如上面的表1和2所示,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聚酯多层膜在热处理之前和之后具有低的雾度变化率,从而表现出适合用作光学膜的特性。

然而,从对比实施例1看出,在未进行底涂层处理的情况下,只有基膜的聚合薄片改善,雾度变化率高,并且在后处理中与其它膜层压的过程中出现大量低聚物,从而不满足本发明的物理性质。此外,从对比实施例2可以确定,当表层的低聚物含量为1.4%时,膜超出对于雾度的所需的物理性质范围。从对比实施例3、4和5可以看出,雾度变化率随着底涂层的组成而变化。

[实施例9]

1)水分散树脂组合物(6)的制备

将16wt%的klx-007粘合剂(固体含量为25%的水分散组合物)、0.3wt%的有机硅类润湿剂(dowcoming,聚酯硅氧烷共聚物,q2-5212),以及0.3wt%的平均粒径为140nm的胶体二氧化硅粒子加入水中,搅拌2小时,从而制备总固体含量为4.6wt%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6)。

2)具有可控的热收缩率的低聚物阻滞聚酯膜的制备

将脱除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加入挤出机中,从其中熔融挤出,并利用表面温度为20℃的流延鼓进行淬火和固化,从而制备厚度为15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在80℃下以3.5倍的比例在md上进行拉伸,然后冷却至室温。其后,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6)通过棒涂布法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将温度以1℃每秒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之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5℃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td上松弛10%,进行热定型,md松弛设备的松弛率调节为1.25%,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25μm的双向拉伸膜。

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80nm。由此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3和4中。

[实施例10]

1)水分散树脂组合物(7)的制备

将8wt%的klx-007粘合剂(固体含量为25%的水分散组合物)、0.3wt%的有机硅类润湿剂(dowcoming,聚酯硅氧烷共聚物,q2-5212),以及0.3wt%的平均粒径为140nm的胶体二氧化硅粒子加入水中,搅拌2小时,从而制备总固体含量为2.6wt%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7)。

2)具有可控的热收缩率的低聚物阻滞聚酯膜的制备

将脱除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加入挤出机,从其中熔融挤出,并利用表面温度为20℃的流延鼓进行淬火和固化,从而制备厚度为15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在80℃下以3.5倍的比例在md上进行拉伸,然后冷却至室温。其后,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7)通过棒涂布法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将温度以1℃每秒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之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5℃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td上松弛10%,进行热定型,md松弛设备的松弛率调节为1.25%,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25μm的双向拉伸膜。

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40nm。由此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3和4中。

[实施例11]

1)水分散树脂组合物(8)的制备

将24wt%的klx-007粘合剂(固体含量为25%的水分散组合物)、0.3wt%的有机硅类润湿剂(dowcoming,聚酯硅氧烷共聚物,q2-5212),以及0.3wt%的平均粒径为140nm的胶体二氧化硅粒子加入水中,搅拌2小时,从而制备总固体含量为6.6wt%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8)。

2)具有可控的热收缩率的低聚物阻滞聚酯膜的制备

将脱除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加入挤出机,从其中熔融挤出,并利用表面温度为20℃的流延鼓进行淬火和固化,从而制备厚度为15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在80℃下以3.5倍的比例在md上进行拉伸,然后冷却至室温。其后,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8)通过棒涂布法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将温度以1℃每秒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之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5℃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td上松弛10%,进行热定型,md松弛设备的松弛率调节为1.25%,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25μm的双向拉伸膜。

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160nm。由此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3和4中。

[实施例12]

1)具有可控的热收缩率的低聚物阻滞聚酯膜的制备

将脱除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加入挤出机,从其中熔融挤出,并利用表面温度为20℃的流延鼓进行淬火和固化,从而制备厚度为15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在80℃下以3.5倍的比例在md上进行拉伸,然后冷却至室温。其后,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6)通过棒涂布法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将温度以1℃每秒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之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45℃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td上松弛10%,进行热定型,md松弛设备的松弛率调节为1.25%,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25μm的双向拉伸膜。

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80nm。由此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3和4中。

[实施例13]

1)具有可控的热收缩率的低聚物阻滞聚酯膜的制备

将脱除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加入挤出机,从其中熔融挤出,并利用表面温度为20℃的流延鼓进行淬火和固化,从而制备厚度为15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在80℃下以3.5倍的比例在md上进行拉伸,然后冷却至室温。其后,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6)通过棒涂布法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将温度以1℃每秒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之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7℃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td上松弛10%,进行热定型,md松弛设备的松弛率调节为2.0%,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25μm的双向拉伸膜。

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80nm。由此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3和4中。

[实施例14]

1)具有可控的热收缩率的低聚物阻滞聚酯膜的制备

将脱除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加入挤出机,从其中熔融挤出,并利用表面温度为20℃的流延鼓进行淬火和固化,从而制备厚度为15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在80℃下以3.5倍的比例在md上进行拉伸,然后冷却至室温。其后,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6)通过棒涂布法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将温度以1℃每秒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之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44℃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td上松弛10%,进行热定型,md松弛设备的松弛率调节为2.0%,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25μm的双向拉伸膜。

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80nm。由此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3和4中。

[对比实施例6]

1)水分散树脂组合物(9)的制备

将9.1wt%的p-3208粘合剂(固体含量为44%的水分散组合物)、0.3wt%的有机硅类润湿剂(dowcorning,聚酯硅氧烷共聚物,q2-5212),以及0.3wt%的平均粒径为140nm的胶体二氧化硅粒子加入水中,搅拌2小时,从而制备总固体含量为4.6wt%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9)。

2)具有可控的热收缩率的低聚物阻滞聚酯膜的制备

将脱除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加入挤出机,从其中熔融挤出,并利用表面温度为20℃的流延鼓进行淬火和固化,从而制备厚度为15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在80℃下以3.5倍的比例在md上进行拉伸,然后冷却至室温。其后,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9)通过棒涂布法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将温度以1℃每秒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之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5℃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td上松弛10%,进行热定型,md松弛设备的松弛率调节为1.25%,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25μm的双向拉伸膜。

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80nm。由此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3和4中。

[对比实施例7]

1)具有不可控的热收缩率的低聚物阻滞聚酯膜的制备

将脱除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加入挤出机,从其中熔融挤出,并利用表面温度为20℃的流延鼓进行淬火和固化,从而制备厚度为15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在80℃下以3.5倍的比例在md上进行拉伸,然后冷却至室温。其后,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6)通过棒涂布法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将温度以1℃每秒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之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5℃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td上松弛10%,进行热定型,md松弛设备的松弛率调节为1.00%,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25μm的双向拉伸膜。

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80nm。由此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3和4中。

[对比实施例8]

1)具有不可控的热收缩率的低聚物阻滞聚酯膜的制备

将脱除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加入挤出机,从其中熔融挤出,并利用表面温度为20℃的流延鼓进行淬火和固化,从而制备厚度为15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在80℃下以3.5倍的比例在md上进行拉伸,然后冷却至室温。其后,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6)通过棒涂布法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将温度以1℃每秒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之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5℃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td上松弛10%,进行热定型,md松弛设备的松弛率调节为3.00%,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25μm的双向拉伸膜。

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80nm。由此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3和4中。

[对比实施例9]

1)具有不可控的热收缩率的低聚物阻滞聚酯膜的制备

将脱除水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片加入挤出机,从其中熔融挤出,并利用表面温度为20℃的流延鼓进行淬火和固化,从而制备厚度为15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制备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片在80℃下以3.5倍的比例在md上进行拉伸,然后冷却至室温。其后,将由此制备的水分散树脂组合物(6)通过棒涂布法涂布在两个表面上,然后将温度以1℃每秒升高至110-150℃,在预热和干燥之后,以3.5倍的比例在td上进行拉伸。其后,在5柱拉幅机中在235℃下进行热处理,在200℃下在td上松弛10%,进行热定型,md松弛设备的松弛率调节为0%,从而制备两个表面上具有涂层的125μm的双向拉伸膜。

组合物的底涂层的干燥涂布厚度为80nm。由此得到的聚酯膜的物理性质表示在下面的表3和4中。

[表3]

[表4]md/td热收缩率(%)

[表5]对角线热收缩率(%)

如上面的表3所示,可以看出,根据本发明的聚酯膜在热处理之前和之后具有低的雾度变化率,从而表现出作为光学膜的优异特性。然而,由对比实施例6可以确定,雾度变化率随底涂层的组成而变化。即,可以确定,低聚物阻滞性能程度的差异缘于涂层的组成的选择。

此外,如上面的表4中所示,通过在md(md松弛率)上的热处理温度和松弛率,可以在全宽基础上均匀确保目标的热收缩率。这确定产品的卷曲问题可以得以控制。然而,由对比实施例7可以看出,当使用1.0%的md松弛率时只用传统设备难以确保热收缩率达到所需水平,并且均匀性也降低。此外,当md松弛率设置为3.0%时,在对比实施例8中不能形成膜。

由对比实施例9可以确定,虽然md热收缩率较好,在md与td之间的热收缩率偏差为0.2%的情况下,但是发生3.5mm的卷曲,这存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卷曲的形状为卷曲只发生在四个边缘中对角线方向上的两边的扭曲形状(扭曲卷曲),这是由对角线热收缩率的差异引起的。如表3中所示,可以确定,对角线热收缩率的差异是由形成膜工艺的条件的差异引起的,并且这种差异在层压工艺中引起扭曲卷曲发生。即,在对比实施例9的情况下,可以确定,虽然在md和td上的热收缩率偏差在膜的全宽范围内较好,但是对角线热收缩率的差异不均匀,因此,在没有很大差异的中心部分中能够进行卷曲控制,但是在具有0.2%以上的差异的两侧部分不能进行卷曲控制,发生扭曲卷曲。

[实施例15]

分别地,在基底层中使用特性粘度为0.65,二甘醇(deg)含量为1.2%,低聚物含量为1.4%的pet薄片,在表层中使用固相聚合的特性粘度为0.67,deg含量为0.8wt%,低聚物含量为0.5%的pet薄片,并且使用30ppm的粒径为0.7μm的粒子来进行共挤流延。其后,以3.2倍和3.2倍的比例依次在md和td上进行拉伸,并且在230℃下进行热处理,在td上施加3%的松弛来制备125μm的多层膜。此处,在拉伸后的最大宽度长度内,在td上的松弛依次提供在拉幅机内的热处理区域的三段的松弛,然而,在最大宽度方向上宽度长度减小3%的长度。

此处,表层的粒子组成和含量表示在表6中。

多层膜的基底层占总的膜重量的80%,表层占总的膜重量的20%,从而在膜的制备后,测量膜的低聚物表面迁移、表面粗糙度、雾度、面取向系数和收缩率。

[实施例16和17]

如下面的表6所示,只除了表层的原料的deg含量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进行该过程。

测量得到的膜的低聚物表面迁移、表面粗糙度、雾度、面取向系数和收缩率。

[实施例18和19]

如下面的表6所示,只除了表层的原料的低聚物含量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进行该过程。

测量得到的膜的低聚物表面迁移、表面粗糙度、雾度、面取向系数和收缩率。

[实施例20和21]

除了表层的重量如下面的表6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进行该过程。

[实施例22和23]

除了表层的粒子含量如下面的表6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进行该过程。

[实施例24]

除了在td上进行松弛的同时在md上施加1.5%的松弛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进行该过程。

[对比实施例10]

除了表层的特性粘度为0.65,并且单独使用低聚物含量为1.4%的pet,以及只有表层的粒子如实施例16中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进行该过程。在制备膜之后,测量其低聚物表面迁移、表面粗糙度、雾度、面取向系数和收缩率。

[对比实施例11和12]

除了表层的deg含量如表6中所述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进行该过程。

测量得到的膜的低聚物表面迁移、表面粗糙度、雾度、面取向系数和收缩率。

[对比实施例13和14]

除了表层的低聚物含量如表6中所述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进行该过程。测量得到的膜的低聚物表面迁移、表面粗糙度、雾度、面取向系数和收缩率。

[对比实施例15和16]

除了表层的重量如下面的表6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进行该过程。

[对比实施例17和18]

除了表层的粒子含量如下面的表6以外,以与实施例15相同的方式进行该过程。

[对比实施例19和20]

除了在200℃和210℃的热处理温度下来形成膜,以及在td上的松弛为1%和1.5%以外,以与实施例16相同的方式进行该过程。

[表6]

*共挤为a/b/a。(表层厚度是两个a层的总量)

[表7]

如上面的表7中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确定,膜具有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在满足公式1和2的范围内的较低的热收缩率,面取向系数为0.1590以上,表面粗糙度为10nm以下,加热膜之前的雾度(hi)小于1.5%,将膜在150℃下维持30分钟之后的雾度全部满足公式9。

在上文,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方案,然而,在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各种变型和等同物,并且显而易见的是,上面的实施例可以适当地变型并且相同地应用。因此,上面的描述不限制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