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丁酸用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64216发布日期:2018-12-05 19:54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氨基丁酸用的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氨基丁酸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工氨基丁酸时用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氨基丁酸在加工时需要在反应釜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釜在长期使用后需要清洗,但是现有的反应釜清洗非常的麻烦,而且由于反应釜呈罐状结构,很难清洗干净。

另外,氨基丁酸在发酵的过程中需要搅拌,现有的反应釜的搅拌装置过于简单,导致搅拌效果差,氨基丁酸发酵不完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的氨基丁酸用的反应釜清洗麻烦、搅拌混合质量不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巧妙、方便清洗和搅拌的反应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基丁酸用的反应釜,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内设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搅拌杆与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还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二搅拌杆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搅拌杆的一端连接有水管,所述第一搅拌杆内设有竖直方向的通孔,所述第一搅拌杆上设有横向的搅拌棒,所述搅拌棒内开设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与所述通孔连通。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搅拌杆下部设有多个倾斜方向冲水孔,所述冲水孔与所述通孔连通。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与所述水管通过旋转接头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搅拌杆的长度是所述第二搅拌杆长度的两倍。

在上述方案中,进一步的,所述水管上连接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水管上设有压力传感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电磁阀与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单元电气连接。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反应釜通过将反应釜设置成双层结构,保温效果好,另外,在内侧反应釜的外壁上缠绕发热电缆,加热效果迅速,而且加热非常的均匀;同时将搅拌杆设置成中空结构,用来通水,无需外加清洗装置,利用高压水可以快速的冲洗反应釜内壁,而且由于搅拌杆可以旋转,所以清洗效果会非常的优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搅拌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一种制作氨基丁酸用的反应釜,反应釜本体1,反应釜本体1为双层结构,反应釜本体1由不锈钢铸成,两层反应釜中间可以采用真空的结构,这样造价虽然会高一点,但是反应釜的保温效果会有大幅度的提高,在内层反应釜11的外壁上螺旋缠绕有发热电缆10,在反应釜的外部安装有一个温控器(图中未画出),温控器与发热电缆10电气连接,用来对发热电缆10的开断进行控制。在反应釜本体1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图中未画出),在本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的型号采用DOCOROM公司生产的型号为TR/02021的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与温控器电气连接,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氨基酸溶液的温度,然后将型号传递给温控器,温控器根据设定值来控制加热电缆的通断电,实现实时、高效、温度的控制氨基酸溶液的温度,这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氨基酸的反应速度和反应效果。

在反应釜本体1的下方安装有伺服电机3,伺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第一搅拌杆2,同时输出轴上还连接有一个齿轮31,另外一个齿轮32与之啮合,在齿轮32上固定有第二搅拌杆7,通过一个电机带动两个搅拌杆转动,同时两个搅拌杆的转动方向相反,这样不仅能够加快氨基丁酸溶液的流动速度,同时,由于两根搅拌杆的旋转方向不同,导致反应釜内部的氨基丁酸溶液会有两个流动方向,这样氨基丁酸溶液的传热效果会更快,同时发酵速度也会加快,大大提高了生产氨基丁酸的效率。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搅拌质量,第二搅拌杆7上设置有若干个搅拌叶71,这样能够增加搅拌面积,提高效率,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将第一搅拌杆2的长度设置成第二搅拌杆7的两倍,这样第一搅拌杆2作为主搅拌杆,形成主涡流,第二搅拌杆7作为副搅拌杆,形成副涡流,这样两个涡流的相对冲击会减小,使得整个反应釜的震动降低、提高了反应釜的稳定性。

如图2所示,第一搅拌杆2竖立在反应釜中,另一端通过旋转接头4连接有水管5,这样第一搅拌杆2转动时就不会带着水管5转动,第一搅拌杆2上横向设置有多根搅拌棒6,第一搅拌杆2内开设有通孔22用于通水,同时将搅拌棒6内部开设通水孔61,通水孔61与通孔22连通,这样水就会经过通孔22到达通水孔61喷射出来,冲击反应釜侧壁上的污渍,同时可以通过电机3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2转动,实现全方位的清洗,这样在无需外加清洗设备的同时又可以高效、快速的清洗整个反应釜的内壁,有效的解决的反应釜清洗困难的问题。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第一搅拌杆2的下部开设2-4个向下倾斜的冲水孔23,这样还可以清洗反应釜底部的污渍,可谓是一举多得。

为了实现全自动控制,可以在水管5上连接有电磁阀9,以及一个压力传感器8,将电磁阀9与压力传感器8与控制单元(例如STM32系列的单片机)电气连接,这样可以根据自动调节水压以及电磁阀的通断,由于压力传感器以及电磁阀与单片机的电路连接方式在自动控制领域属于非常成熟的技术手段,所以具体的电路结构在本实施例中就不再赘述了。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