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2255发布日期:2018-11-09 20:3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辅助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生物学实验室时常需要培养大批量的贴壁细胞,为方便观察细胞状态和防止交叉污染,常用平底细胞培养管作为贴壁细胞的培养容器,在细胞培养时平底细胞培养管是直接放置在细胞恒温培养箱内的不锈钢搁板上,并没有细胞培养管的固定装置,这在进行大规模细胞培养时容易导致下列问题:1.将平底细胞培养管从生物安全柜转移至细胞恒温培养箱内的不锈钢搁板上的过程中,为避免培养管发生侧翻,需仔细摆放,从而导致细胞恒温培养箱开门时间过长,培养箱内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骤降,影响细胞培养质量;2.将平底细胞培养管置于事先取出的不锈钢搁板上再转移至细胞恒温培养箱内的过程中,因缺乏细胞培养管无固定装置,若平底细胞培养管滑动导致跌落,易发生细胞培养管污染或细胞培养管破裂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3.将平底细胞培养管从正常细胞培养室转移至其他实验室的过程中,因缺乏适合的细胞培养管转移装置,若发生平底细胞培养管滑动跌落,易发生细胞培养管污染或破裂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4.当在同一层细胞恒温培养箱不锈钢搁板上放置培养着不同类型细胞的平底细胞培养管时,因没有严格的分区和标记,易混淆细胞的类型;5.从细胞恒温培养箱内抽取平底细胞培养管时,若误触其他平底细胞培养管,易使其发生侧翻,若未注意到并及时将其复位,可导致细胞缺乏培养液而死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一种新型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包括矩形框架、前固定板、中间固定板、后固定板、固定孔和橡胶片,所述的矩形框架从正面到背面依次设置有前固定板、中间固定板和后固定板;所述的前固定板、中间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上设置有一一对应的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内设置有橡胶片,后固定板上的固定孔不设置有橡胶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透明的塑料设置可以用于批量固定和移动平底细胞管,所述的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采用框架结构,这样不会阻碍到细胞恒温培养箱内的暖气流动,使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各个部位的温度一致。

进一步,所述的矩形框架的底部和背面的四个角处设置有立柱,立柱可作为底座,避免移动时磨损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的本体;背面的立柱还可在将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立起来操作时,避免移动时磨损伸出后固定板固定孔的平底细胞培养管末端,同时降低污染平底细胞培养管的可能性。

进一步,所述的立柱与细胞恒温培养箱内的不锈钢搁板上的通孔配合使用,即立柱可以直接插进搁板上的通孔,采用这种方式固定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方便使用细胞恒温培养箱的不锈钢搁板移动所有的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

进一步,所述的橡胶片的中心镂空设计成花瓣形,花瓣形内环具有一定的松弛度,可稳妥固定插入的平底细胞培养管。

进一步,所述的前固定板上的固定孔的橡胶片的花瓣形的内圈的直径为1.0-1.5cm,优选直径为1.3cm,中间固定板上的固定孔的橡胶片的花瓣形的内圈的直径为1.0-1.4cm,优选直径为1.2cm,内环直径略小于平底细胞培养管的外径,在花瓣形内环的作用下才能更好地固定平底细胞培养管。

进一步,所述的中间固定板上的固定孔和橡胶片设计成拱门形,与平底细胞培养管后端的平底部分一样,避免插入角度偏差的可能,保证平底部分处于水平状态。

进一步,所述的后固定板上的固定孔为1.0cm直径的半圆形,与平底细胞培养管的末端形状相近,半圆形的平底与中间固定板上的固定孔平底处于同一水平线,该固定孔略小于平底细胞培养管末端,可在平底细胞培养管插入后抵住其末端,使所有插入的平底细胞培养管的平底部分正好处于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之间。

进一步,所述的前固定板和中间固定板的间距4.5-5.5cm,优选的间距为4.8cm,这个距离可使平底细胞培养管插到底后其平底部分正好处于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的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之间,保证平底细胞培养管平底部分处于水平状态,利于细胞均匀生长。

进一步,所述的前固定板、中间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3*8共24个固定孔,即设置有3横8列,该规格的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可充分利用细胞恒温培养箱的空间,提高使用效率。

进一步,所述的前固定板上的固定孔设置有编号;左边第一列的3个固定孔的左侧从上至下依次标记有编号A、B、C,前固定板第一行的8个固定孔的上方从左至右依次标记有编号1、2、3、4、5、6、7、8,这样可以防止在操作时混淆平底细胞培养管,也可以很好的归类摆放平底细胞培养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解决平底细胞培养管从生物安全柜转移至细胞恒温培养箱和从细胞恒温培养箱转移至其他实验室过程中的安全问题,避免因无固定装置导致滑落引起平底细胞培养管污染或平底细胞培养管破裂引发的生物安全问题;

2.可以在细胞恒温培养箱的搁板上或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上划分出不同类型细胞的培养区域,同时可以防止在实验操作时混淆不同的平底细胞培养管;

3.解决在细胞恒温培养箱的搁板上抽取平底细胞培养管时误触其他平底细胞培养管导致的侧翻,避免细胞因缺乏培养液而意外死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的前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的后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前”、“后”、“正面”、“背面”、“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所述的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透明的塑料制作而成,包括长方体形的矩形框架1、前固定板2、中间固定板3、后固定板4、固定孔5、橡胶片6和立柱7,所述的矩形框架1的从正面到背面依次设置有前固定板2、中间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4,前固定板2和中间固定板3的间距为4.5~5.5cm,优选的间距为4.8cm,中间固定板3与后固定板4之间的间距为1.0~1.5cm,优选间距为1.5cm,如图4所示。在固定平底细胞培养管时刚好把平底细胞培养管平底部分摆放在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内。所述的前固定板2、中间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4上设置有前后对应的3横8列共24个固定孔5,可充分利用细胞恒温培养箱的空间,提高使用效率。所述的固定孔5内设置有橡胶片6,所述的后固定板4上的固定孔5未设置有橡胶片6;橡胶片6的中心镂空设计成花瓣形,花瓣形状的内环具有一定的松弛性,可以牢固的固定比内环直径大的管体。所述的矩形框架1的底部和背面的四个角处设置有立柱7,立柱7与细胞恒温培养箱内的搁板上的通孔配合使用,立柱7的直径比搁板上的通孔的直径小-0.1~0mm,确保立柱7能够顺畅的插入搁板上的通孔后不松动;所述的立柱7的高度为1.5~3cm,优选的高度为2cm,这个高度已经可以满足固定的需要同时也不会显得太长。

为了使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架使用时更贴切,所述的前固定板2上的固定孔5的橡胶片6的花瓣形的内圈的直径为1.0-1.5cm,优选的直径为1.3cm,比平底细胞培养管的直径小,在插入平底细胞培养管时橡胶片6的花瓣会向外翻相当于扩大了内圈的直径,这样在橡胶片6的弹性作用下更能把平底细胞培养管固定好。所述的中间固定板3上的固定孔5和橡胶片6设计成拱门形,拱门形的内圈的平底宽度为1.2cm,高度为1.1cm,与平底细胞培养管的后端的平底一样;如图3所示,后固定板4上的的固定孔5为1.0cm直径的半圆形孔,可在平底细胞培养管插入后抵住其末端,使所有插入的平底细胞培养管的平底部分正好处于前固定板和后固定板之间;在设置时安装在中间固定板3上的橡胶片6的平底处与安装在前固定板2上的橡胶片6内圈的最低点略矮,中间固定板3上的固定孔5的平底处与后固定板4上固定孔5的平底处相平,这样平底细胞培养管插入固定架后其平底部分就会处于水平面,避免细胞流向平底细胞培养管的管口。所述的前固定板2、中间固定板3和后固定板4的厚度为1-3mm,优选的厚度为2mm,太厚会影响处于这部分平底细胞培养管的温度,太薄起不到支撑并固定平底细胞培养管的作用。所述的前固定板第一列的3个固定孔从上至下在其左边标记A、B、C,前固定板第一行的8个固定孔从左至右在其上方标记1、2、3、4、5、6、7、8,这样在实验操作时可以防止混淆不同的平底细胞培养管,也可以对装有不同类型的细胞的平底细胞培养管做归类摆放。

尽管上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说明,但应该指明的是,我们可以对上述实施方案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但这些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所附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