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微镜用细胞培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8767发布日期:2019-06-22 00:36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微镜用细胞培养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培养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微镜用细胞培养设备。



背景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也叫克隆技术,对于整个生物工程领域来说,细胞培养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细胞培养技术可以由一个细胞经过大量培养成为简单的单细胞或极少分化的多细胞,或者提供细胞培养得到大量的细胞或其代谢产物,细胞培养是指在人工提供的条件下,细胞在生物体外进行的生长,在培养过程中生长的细胞不再分化成组织,是生物技术中的基础及重要的生产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收获细胞本身或获得细胞代谢产物。细胞培养是现代生物学常用技术之一。

细胞培养是将细胞放置培养皿,再将培养皿放到温控装置内进行温控调节,模拟生理环境,以便于细胞生长。然而,现有的培养皿通常包括筒形的皿体及盖于该皿体的顶面为平面的皿盖,将培养皿从温控装置上取下后放入室温下观察,由于培养液上方有较多的气体空间,在皿盖内部形成水雾,不便于观察。细胞培养皿是细胞培养中常用的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由玻璃或塑料制成。细胞培养皿在使用过程中占用的空间较多,培养细胞时,通过皿盖间隙,调节与培养环境中的气体交换。因为细胞培养皿在使用过程中不宜控制,皿盖易滑动、脱落。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细胞培养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显微镜用细胞培养设备,包括:细胞培养室、细胞观察罩、细胞培养皿、细胞气体控制装置、底座、侧支撑面、观测口、加热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进气口、出气口、挡盖、温控仪。

所述的细胞培养室包括底座和侧支撑架面。其中所述的侧支撑架面设置在底座四周,形成一个四周封闭的密闭体。所述的细胞培养室上设置有细胞观察罩,其中所述的细胞观察罩上开设有观测口,并且所述的观测口还设有一用于封闭观测口的档盖。所述的细胞观察罩上还开设有若干出气口和进气口。所述的底座内设置有加热装置,并且所述的加热装置与温控仪连接。所述的底座的顶端向内凹进形成一容腔,所述的容腔上方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并且在所述的侧支撑面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其中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端均与温控仪连接。所述细胞培养室内还设置有细胞培养皿和细胞气体控制装置;所述的细胞气体控制装置贯穿设置在所述侧支撑架面上,其包括气体检测单元、与所述的气体检测单元连接的气体导入单元,以及与所述的气体检测单元和气体导入单元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其中所述的气体检测单元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所述气体导入单元包括与所述的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的气体导入器,以及与所述气体导入器连接的目标气体存储罐组。所述的控制单元包括一用于显示细胞培养室内气体浓度和便于实验人员设置参数的操作界面。所述的细胞培养皿设置在底座的容腔内,其包括环状物,其中所述的环状物的厚度为1mm,该环状物形成基部的连接培养皿的边缘部分,所述的边缘在环状物外侧。所述的边缘上方设置有皿盖,所述的皿盖中部向下凹进,形成有一凹槽。所述的环状物的底侧处附接底部膜,并且该底部膜可以从下方封闭环状物开口。所述的环状物的内侧与底部膜一起形成凸部,并且该凸部填充有由硅树脂制成的粘合剂填充物,从而形成稍微凸的表面。

所述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内均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的控制单元还与进出气口的控制阀电性连接。

所述的加热装置为加热丝。

所述的容腔的底部采用有机玻璃制成,形成透明的观察区。

所述的气体导入器与所述目标气体存储罐组之间还设有与所述气体导入器电性连接的气体电磁阀

所述的环状物的厚度为1mm。

所述的环状物和边缘由光学透明材料注塑成型。

所述的皿盖内侧设置有凸起,所述的凸起呈长方形状,与边缘相抵。

所述的底部膜的厚度为100μm。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显微镜用细胞培养设备,采用细胞观察罩,设置有温控仪可以为细胞培养提供恒温的观察环境,避免雾气产生,并且方便操作与观察。采用细胞气体控制组件,可以检测细胞培养室内的气体浓度,合理的控制细胞培养所需的气体含量。同时培养皿的皿盖上凹槽的设计,减小了培养皿内部培养液上方的空气空间,可以有效防止凹槽底部的水雾形成,从而便于观察。此外,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性能可靠、制作成本低、实用性强,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显微镜用细胞培养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细胞培养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细胞气体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为所述的一种显微镜用细胞培养设备,包括:细胞培养室1、细胞观察罩2、细胞培养皿3、细胞气体控制装置4、底座5、侧支撑面6、观测口7、加热装置9、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进气口12、出气口13、挡盖14、温控仪15。

所述的细胞培养室1包括底座5和侧支撑架面6。其中所述的侧支撑架面6设置在底座5四周,形成一个四周封闭的密闭体。所述的细胞培养室1上设置有细胞观察罩2,其中所述的细胞观察罩2上开设有观测口7,并且所述的观测口7还设有一用于封闭观测口7的档盖14。所述的细胞观察罩2上还开设有若干出气口13和进气口12。所述的底座5内设置有加热装置9,其中所述的加热装置9为加热丝,并且所述的加热装置9 与温控仪15连接。所述的底座5的顶端向内凹进形成一容腔,该容腔的底部采用有机玻璃制成,形成透明的观察区。所述的容腔上方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并且在所述的侧支撑面6上设置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1。其中所述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1的信号端均与温控仪15连接。通过温控仪15控制所述的加热装置9的温度,从而控制培养液的生长环境,并且通过温度传感器将检测的温度通过信号传输回温控仪。所述细胞培养室1内还设置有细胞培养皿3和细胞气体控制装置4;所述的细胞气体控制装置4贯穿设置在所述侧支撑架面6上,其包括气体检测单元24、与所述的气体检测单元24连接的气体导入单元25,以及与所述的气体检测单元24和气体导入单元25电性连接的控制单元27。其中所述的气体检测单元24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28 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29。通过氧气浓度传感器28和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29检测细胞培养室1内的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将气体浓度信息传递给控制单元27。所述气体导入单元25包括与所述的控制单元27电性连接的气体导入器,以及与所述气体导入器连接的目标气体存储罐组26。当控制单元27判断出氧气浓度不够或者二氧化碳浓度不够时,控制单元27打开气体导入器与对应的气体存储罐,向细胞培养室1内充入气体。所述的控制单元27包括一用于显示细胞培养室1内气体浓度和便于实验人员设置参数的操作界面。所述的气体导入器与所述目标气体存储罐组26之间还设有与所述气体导入器电性连接的气体电磁阀。通过电磁阀的开闭,控制气体存储罐的开闭。此外,所述的控制单元27还与进出气口的控制阀16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单元控制进气口和出气口的进气排气。

所述的细胞培养皿3设置在底座5的容腔内,其包括环状物32,其中所述的环状物32的厚度为1mm,该环状物32形成基部的连接培养皿的边缘33部分,所述的边缘33在环状物32外侧。所述的环状物32和边缘33由光学透明材料注塑成型。所述的边缘33上方设置有皿盖34,所述的皿盖34内侧设置有凸起35,其中凸起35呈长方形状,所述的凸起35与边缘33相抵。所述的皿盖34中部向下凹进,形成有一凹槽36,减少了培养皿内部培养液上方的空气空间,可以有效防止凹槽36底部的水雾形成,从而便于观察。所述的环状物32的底侧处附接底部膜37,该底部膜37的厚度小于底部环状物32的厚度,并且该底部膜37可以从下方封闭环状物开口。其中所述的底部膜材料为聚乙烯-聚丙烯复合材料,底部膜37的厚度为100μm。所述的环状物32的内侧38与底部膜37一起形成凸部,并且该凸部填充有由硅树脂制成的粘合剂填充物39,从而形成稍微凸的表面4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