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异性结合PDL1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6456发布日期:2019-08-13 19:30阅读:17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异性结合PDL1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特异性结合pdl1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death1,pd-1)是t细胞表面的跨膜受体,参与细胞的凋亡,pd1与pdl1(pd-1ligand1,pd-l1)和pdl2(pd-1ligand2,pd-l2)配体相互作用抑制t细胞的增殖,pdl1、dpl2主要表达在抗原递呈细胞中(如dc细胞、巨噬细胞)。研究发现,多种肿瘤细胞高表达pdl1,如多发性骨髓瘤、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肾癌等。肿瘤细胞在多种因子作用下高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分子相互作用,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进而引起免疫逃逸现象。同时诸多研究证实,癌组织内pdl1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升高明显降低病人的预后与存活率,因此有针对的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能有效增强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和肿瘤的治疗效果。

核酸适配体(aptamer)是一段dna,通常是利用体外筛选技术——指数富集的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ystematicevolutionofligandsbyexponentialenrichment,selex),从核酸分子文库中得到的寡核苷酸片段。核酸适配体能与多种目标物质高特异性、高选择性地结合,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当核酸适配体与目标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时,核酸适配体自身的构型会随之发生变化。传统的抗原抗体反应灵敏度和特异性均较好,酶联免疫反应在各种生物分子的探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蛋白质作为探针分子,容易受ph、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而变性且合成价格昂贵,适配体由dna或rna构成(主要是dna),比蛋白质体积更小,稳定性更好,在未来,适配体有望取代酶联免疫反应,成为各种化学分子探测的有力武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异性结合pdl1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特异性结合癌细胞表面pdl1蛋白分子的核酸适配体,其序列如seqidno:1所示。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特异性结合癌细胞表面pdl1蛋白分子的核酸适配体在肿瘤检测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特异性结合癌细胞表面pdl1蛋白分子的核酸适配体在促进t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的应用。

优选的应用,所述肿瘤为肺癌、多发性骨髓瘤、肾癌和黑色素瘤。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的核酸适配体能与肿瘤细胞表面pdl1蛋白特异性结合,亲和力高,单链寡核苷酸只识别与其互补的空间结构,几乎可以完全避免非特异性结合;本发明的核酸适配体合成成本低,采用selex筛选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并且筛选出的核酸适配体经化学合成纯度高,准确度与重复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特异性结合pdl1的核酸适配体制备过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中pe荧光的强度的示意图;

图3为2号aptamer和无意aptamer分别与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和l363细胞孵育的荧光强度示意图;

图4为2号aptamer与rpmi8226细胞和l363细胞的kd值图;

图5为显微镜下2号aptamer和对照组aptamer与肾癌组织切片的识别和结合的结果示意图;

图6为显微镜下2号aptamer对肺癌细胞和正常肺细胞的表面pdl1蛋白的识别与结合的荧光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异性结合pdl1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特异性结合癌细胞表面pdl1蛋白分子的核酸适配体,其序列如seqidno:1所示。

本发明还公开了特异性结合癌细胞表面pdl1蛋白分子的核酸适配体在肿瘤检测方面的应用。

本发明还公开了特异性结合癌细胞表面pdl1蛋白分子的核酸适配体在促进t细胞对肿瘤细胞杀伤的应用。

优选的应用,所述肿瘤为肺癌、多发性骨髓瘤、肾癌和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如rpmi8226、l363等。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特异性结合癌细胞表面pdl1蛋白分子的核酸适配体,其序列如seqidno:1所示。

实施例2

1、如图1所示的流程示意图,通过人工合成,建立随机寡核苷酸库,以pdl1蛋白为靶蛋白,选择性分离出同靶蛋白特异性结合的核酸适配体(aptamer)。

2、rpmi8226属于pdl1阳性高表达细胞,l363属于阴性低表达细胞。采用消减selex筛选出与pdl1蛋白特异性结合的aptamer。消减selex筛选三个与pdl1蛋白特异性结合的aptamer,同时设计了一个无意aptamer;

无意核酸适配体aptamer序列seqidno:2:

acgggccaaatactcattcggtacgaccatgcgaccactgcttacgt;

1号核酸适配体aptamer序列seqidno:3:

acgggcctcacacatcaataattagccactgcctagagcgttcgcgt;

2号核酸适配体aptamer序列seqidno:1:

acgggcctctctgaacaaaggtattagacatcatgcgtgcccccagt;

3号核酸适配体aptamer序列seqidno:4:

acgggcacacatcactcgctgcccgtaagattattgaccaatcacgt;

消减selex筛选采用以下步骤:

⑴浓度10pmol/μl的随机寡核苷酸文库35微升加入到200微升选择性缓冲液内(tris.hcl50mm;kcl5mm;nacl100mm;mgcl1mm;ph7.4),加热99℃5min变性,立即置于0℃5min(加入过量的酵母trna与bsa降低背景);

⑵将上述溶液与1*105个rpmi8226细胞37℃混匀孵育30min,1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沉淀用选择性缓冲液溶解混匀,再1000rpm离心,如此反复6次;

⑶沉淀加入双蒸水,100℃加热10min,10000rpm离心5min,上清抽提核苷酸,20微升缓冲液溶解;

⑷将抽提出的核苷酸作为模板进行pcr扩增:

①反应体系:模板20微升;10*缓冲液10微升;dntps5微升;mgcl23.5微升;上下游引物各5微升;taq酶5微升;加水至50微升;

②反应条件:94℃3min,20个循环:94℃50s,55℃50s,72℃50s,最后72℃5min。

⑸pcr产物经苯酚:氯仿抽提出核酸,溶解于缓冲液中;

⑹再按照⑴~⑸步骤反复10轮左右,筛选出适量核酸适配体,再经反筛选进一步排除非特异性结合;

⑺经10轮筛选后的寡核苷酸文库,以l363细胞作为负性靶细胞进行反筛选,pcr产物99℃加热5min然后立即置于0℃5min;

⑻先将1*105个l363细胞离心收集,弃掉上清,用上述液体与细胞沉淀在37℃混匀孵育30min,1000rpm离心5min,收集上清,继续用1*105个l363细胞37℃孵育30min,再1000rpm离心5min,收集上清,如此反复5次;

⑼将最后筛选出的核苷酸,用上下游测序引物扩增成dsdna,回收纯化后连接到t载体,经筛选后随机挑选进行测序;

10)最终经11轮正筛与6轮反筛,确定三个aptamer以及合成了一个无意aptamer;

3、研究发现,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在ifn-γ的刺激下,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基于此,我们来检测筛选出的aptamer对人pdl1蛋白的结合情况并将其与pdl1抗体相对照。将rpmi8226细胞系传代到一个二十四孔板中的十个孔,每孔3*105个细胞,随机选取五个孔,每孔加入1000iu的ifn-γ,37℃、5%co2培养箱中孵育24h;

4、24h后,取出其中八个孔中的细胞(4个无刺激、4个ifn-γ刺激24h)分别加入已灭菌的1.5mlep管内,1000rpm离心15min,弃掉上清,预冷的pbs洗涤一次,离心弃上清,将其和pe标记的不同aptamer(无意aptamer与1-3号aptamer)在100微升预冷pbs溶液中避光孵育20分钟,同时将剩余两个孔内的细胞收集并将它们分别与5微升的pe-pdl1抗体避光孵育20分钟。孵育完毕后,离心,弃上清,用200微升预冷pbs洗涤一次,再离心弃上清,加入600微升的预冷pbs,重悬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中pe荧光的强度,如图2所示,已有研究报道rpmi8226在ifn-γ的刺激下,细胞表面pdl1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e-pdl1抗体与细胞共孵育也证实这一结果。我们还发现pe标记的2号aptamer显示的结果与pdl1抗体的结果最相近,提示我们2号aptamer与pdl1蛋白的结合与pdl1抗体几无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1)。

5、选取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pdl1高表达)和l363(pdl1低表达)分别培养在含有10%fbs的1640培养基内,37℃,5%co2培养箱中培养。细胞在对数生长期时候,收集1*105的rpmi8226与l363,将其和一系列不同浓度(0、5、25、125、250、500、1000nm)fam标记的2号aptamer在100微升结合缓冲液(含有0.5%bsa的pbs溶液)中37℃反应60分钟,pbs清洗两次,细胞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同等长度的无意aptamer作为随机对照。图3结果显示,1000nm的2号aptamer与pdl1高表达的rpmi8226细胞孵育的荧光强度明显强于随机对照组,而2号aptamer与低表达的l363细胞孵育的荧光强度与随机对照组几无差异。表明2号aptamer与pdl1高表达细胞结合性强。利用graphpadprism5软件计算2号aptamer与rpmi8226细胞和l363细胞的kd值,分析结果如图4所示,2号aptamer与rpmi8226细胞的kd值是68.45±5.36,l363细胞的kd值为189.35±51.34,2号aptamer与rpmi8226细胞的结合能力强于l363细胞;

6、采用临床肾癌病理切片来验证2号aptamer对癌组织表面pdl1蛋白的识别与结合。将石蜡包埋的正常肾组织与肾癌组织切片于65℃烤箱中烘烤1h,切片浸于二甲苯中脱蜡两次,每次10min;浸入无水乙醇两次,每次5min;切片依次经过梯度乙醇(90%、85%、70%乙醇各一次,每次3min),最后浸入pbs;微波修复法对切片进行抗原修复,待冷却至室温,使用pbs洗两次;随后使用山羊血清室温封闭1h;去除封闭液,分别加入hrp标记的2号aptamer于4℃孵育1h;洗涤缓冲液洗3次,每次5min;随后加入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室温孵育30min;经洗涤后,加入dab显色液显色(镜下控制时间)。梯度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5所示,2号aptamer能够特异性识别切片肾癌细胞表面pdl1蛋白,但与正常的肾脏呈现较弱结合,对照组aptamer与肾癌组织内pdl1蛋白结合也比较弱,从而2号aptamer在临床上可用于肾癌细胞表面pdl1蛋白的检测和诊断。

7、采用临床非小细胞肺癌病理切片进一步验证2号aptamer与肺癌细胞表面pdl1蛋白的识别与结合。将石蜡包埋的正常肺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病理切片于60℃烤箱中烘烤1.5h,切片浸于二甲苯中脱蜡两次,每次10-20min;浸入无水乙醇两次,每次5-10min;切片依次经过梯度乙醇(90%、85%、70%乙醇各一次,每次3-5min),最后浸入pbs;微波修复法对切片进行抗原修复,待冷却至室温,使用pbs洗两次;加入cy5标记的2号aptamer于4℃孵育1-2小时,pbs洗两次,每次3-5min,防荧光淬灭封片剂封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6所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红色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正常肺组织,提示我们2号aptamer能识别与结合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表面的pdl1蛋白。

序列表

<110>山东昂科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0>一种特异性结合pdl1的核酸适配体及其应用

<141>2019-05-10

<160>4

<170>siposequencelisting1.0

<210>1

<211>47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1

acgggcctctctgaacaaaggtattagacatcatgcgtgcccccagt47

<210>2

<211>47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2

acgggccaaatactcattcggtacgaccatgcgaccactgcttacgt47

<210>3

<211>47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3

acgggcctcacacatcaataattagccactgcctagagcgttcgcgt47

<210>4

<211>47

<212>dna

<213>人工序列(artificialsequence)

<400>4

acgggcacacatcactcgctgcccgtaagattattgaccaatcacgt4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