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铬螺旋藻的培养方法及其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8736693发布日期:2019-09-21 01:17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富铬螺旋藻的培养方法及其用途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微藻培养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富铬螺旋藻的培养方法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螺旋藻(Spirulina),也称节旋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水生植物,具原核多细胞型丝状的微藻,属于蓝藻门、蓝藻纲、颤藻目、螺旋藻属或节旋藻属,现在已发现约有35个种。螺旋藻通常是指可食用的极大螺旋藻和钝顶螺旋藻,这两个品种是被研究最多的品种,也是目前在世界各国广泛用于产业化的品种。螺旋藻因其藻体呈螺旋状而得名,藻体单列细胞排列而成,无分枝。螺旋藻大多数生活在淡水中,只有少量品种生活在海水中,而用于产业化生产的极大螺旋藻和钝顶螺旋藻则主要生活在碱性水域中。螺旋藻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及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矿物元素、藻蓝蛋白、藻多糖和β-胡萝卜素等,是目前所知营养成分最全面、最均衡的天然食品之一,医学研究表明,螺旋藻具有降低胆固醇、降低高脂血症、调节血糖、抗肿瘤、防癌抑癌、清除自由基、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激活免疫系统功能、抗疲劳、耐缺氧以及调整肠道菌群结构、改善微生态环境等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其被视为一种理想营养源和潜在的药源,是一种新型药食同源产品,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此外,螺旋藻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微藻,它具有光合效率高、生长繁殖快和对环境适应性强等特点,且其工业化生产技术成熟,是对特定矿物元素进行生物富集及有机化的理想载体。以螺旋藻为生物载体,在培养液中添加含有特定矿物元素的原料化合物,通过螺旋藻对特定矿物元素的生物富集和转化作用,获得富含有特定矿物元素的功能螺旋藻。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的攀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研究表明,微量元素铬对机体的胰岛素生成以及能量代谢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缺铬会引起胰岛素作用降低、糖的利用受阻,导致糖尿病;同时引起血内脂肪尤其是胆固醇增高,造成高脂蛋白血症,并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有关,因此,适当的补充络可以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由于不同形式的铬在组织中结合程度不同,导致吸收率不同。无机铬不但毒性大,且吸收水平极低为0.4-3%;而有机铬的吸收迅速且安全,吸收率为10-25%。所以,如何将无机铬安全有效的转化为有机络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食品的绿色、天然、安全、保健等,而螺旋藻作为微量元素铬的生物富集吸附载体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多。利用螺旋藻的生物富集作用来制备有机铬,是一种高效、成木低、操作简便的富集方法,螺旋藻生长迅速,生物量大,对铬的吸收率和生物利用率远高于无机铬,其中铬以有机大分子形式存在,无毒无副作用,生物利用度高,吸收效果好,提高胰岛素生物效应;且螺旋藻中还含有多种蛋白及生物活性物质,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功能。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延长螺旋藻的生长对数期,有效缓解Cr(III)对螺旋藻的胁迫作用,促进螺旋藻的快速生长,使Cr(III)在螺旋藻细胞内得到枳累,大幅降低螺旋藻对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钠等无机物的需求的富铬螺旋藻的培养方法,该培养方法获得的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含有较高量的铬、叶绿素a和藻胆蛋白,且富集的铬中有机铬比率高,可用于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组合物和/或保健品。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富铬螺旋藻的培养方法,将对数期螺旋藻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培养过程中分批补加氯化铬,继续培养得富铬螺旋藻;上述分批补加是自螺旋藻接种到培养基中培养4-8d后分批补加,连续补加氯化铬3-6d,培养4-8d的螺旋藻处在对数生长期后期,细胞生命力旺盛,藻密度大,对铬耐受力强,代谢机制活跃,利于螺旋藻藻体对铬的吸收和富集。例如,培养4d后分批补加氯化铬,连续补加3d、4d、5d或6d;或培养5d后分批补加氯化铬,连续补加3d、4d、5d或6d;或培养6d后分批补加氯化铬,连续补加3d、4d、5d或6d;或培养7d后分批补加氯化铬,连续补加3d、4d、5d或6d;或培养8d后分批补加氯化铬,连续补加3d、4d、5d或6d;其中,连续补加氯化铬的同时加入硫代苹果酸。螺旋藻对Cr(III)有良好的富集作用,但是螺旋藻的生长与Cr(III)的添加浓度有一定的关系,低浓度的Cr(III)可促进螺旋藻的生长,而高浓度的Cr(III)会对螺旋藻生长造成一定的氧化胁迫作用,破坏螺旋藻的细胞结构,使藻细胞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阻碍藻细胞的生长繁殖,甚至会致螺旋藻细胞的死亡,对螺旋藻产生致死效应。所以,为了降低对螺旋藻的生长的影响,可通过分次添加提高螺旋藻对Cr(III)的耐受性,使螺旋藻细胞在较低的Cr(III)浓度下得到适应,以良好的生长状态将培养液中的Cr(III)进行吸收和同化,使Cr(III)在螺旋藻细胞内得到枳累。而硫代苹果酸与培养基中其他组份组合,可显著降低藻细胞的SOD及CAT活性,抵抗因铬浓度高而导致的氧化胁迫,协助细胞抵抗铬毒性,促进螺旋藻在较高铬含量下生长,提高螺旋藻的生物量和铬富集量,且富集的铬中有机铬比率高;硫代苹果酸与培养基中其他组份组合还能使螺旋藻中的叶绿素a含量有较大提高,提高铜藻的光合色素水平,增强藻体的光能利用效率,进而促进其光合能力的提升,促进螺旋藻在较高铬含量下生长,提高螺旋藻的生物量和铬富集量;硫代苹果酸与培养基中其他组份组合还可大幅降低螺旋藻对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钠等无机物的需求,提高所制富铬螺旋藻的长期服用安全性。本发明培养方法能够促进螺旋藻在较高铬含量下生长,使Cr(III)在螺旋藻细胞内得到枳累,提高螺旋藻的生物量、铬富集量和叶绿素a含量,大幅降低螺旋藻对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钠等无机物的需求,提高所制富铬螺旋藻的长期服用安全性。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分批补加氯化铬的量是每天每升培养基补入50-150mg/L,优选50-120mg/L,更优选50-110mg/L,进一步优选60-100mg/L。本发明的培养方法中的硫代苹果酸的添加量为10-20μmol/L,该浓度范围内的硫代苹果酸使得到的螺旋藻中的叶绿素a含量至少等于19mg/g。硫代苹果酸的添加量可为11μmol/L、12.5μmol/L、13μmol/L、14μmol/L、15.4μmol/L、16μmol/L、17μmol/L、18μmol/L、19μmol/L等。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培养基的pH值为8.0-10.0,温度为25-35℃,光照度3000-8000lx,光照时间24h/d。在螺旋藻的生长过程中,pH是影响螺旋藻生长代谢的一个重要因子,也是螺旋藻富集金属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影响到细胞对有营养物质和离子的吸收与利用。在酸性条件下,螺旋藻生长极差且不利于Cr(III)的富集,而过高的pH值也会抑制螺旋藻的生长速率。pH值可为8.5、9.0、9.5等。本发明的培养方法中含有2,6-二氨基庚二酸。细胞在适应环境胁迫的生理过程中,需要调整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以适应新的环境,蛋白质的增加是生物对环境胁迫的一种生理生化应激。2,6-二氨基庚二酸进入细胞后能够提高细胞中的色素质量比及酶的水平而促进细胞的生长,从而能积累更多藻胆蛋白;同时,2,6-二氨基庚二酸还可以作为螺旋藻生长的备用氮源,保护合成的藻胆蛋白不会因氮源的缺少而被降解利用,促进细胞中积累更多的藻胆蛋白。而藻胆蛋白是螺旋藻中一种重要的捕光色素蛋白,能够直接捕捉吸收光能,参与叶绿体中的光能电子链传递,增强藻类的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帮助螺旋藻细胞适应Cr(III)的胁迫作用,促进螺旋藻的生长,提高螺旋藻的生物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培养基中含有10-50μmol/L2,6-二氨基庚二酸,优选15-50μmol/L,更优选20-40μmol/L,进一步优选25-35mol/L。该浓度范围的2,6-二氨基庚二酸能够延长螺旋藻的生长对数期,有效缓解Cr(III)对螺旋藻的胁迫作用,促进螺旋藻的快速生长。本发明的培养方法所得富铬螺旋藻中藻胆蛋白含量至少等于富铬螺旋藻干重的20%。相比于不施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的实验中获得的3-12%的范围,这是特别高的。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上述培养方法得到的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富铬螺旋藻培养物中铬含量≥7.55mg/g、有机铬比率≥82.60%。本发明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含有较高量的铬、叶绿素a和藻胆蛋白,且富集的铬中有机铬比率高,无毒副作用,生物利用度高,吸收效果好,具有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胰岛素生物效应、促进机体的蛋白质合成,维持血液中胆固醇的平衡、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等保健功能。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上述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在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中的用途。本发明制得的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优异的抑制作用,可用于治疗预防糖尿病,其在作为降糖药物和新型保健食品方面将会有着广大的应用前景。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在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组合物和/或保健品中的用途。本发明制得的富铬螺旋藻培养物能够刺激并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同时可降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对血液进行稀释,从而避免血液由于胆固醇过高而产生血栓,进一步的保护了机体脏器;此外,还可防止自由基对人体的侵害,可无副作用的对血栓产生的心血管疾病进行治疗和防治,使用更加的安全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培养方法能够延长螺旋藻的生长对数期,有效缓解Cr(III)对螺旋藻的胁迫作用,促进螺旋藻的快速生长,使Cr(III)在螺旋藻细胞内得到枳累,提高螺旋藻的生物量、铬富集量和叶绿素a含量,大幅降低螺旋藻对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钠等无机物的需求,同时提高所制富铬螺旋藻的长期服用安全性。得到的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含有较高量的铬、叶绿素a和藻胆蛋白,且富集的铬中有机铬比率高;本发明培养方法能够促进细胞中积累更多的藻胆蛋白,增强藻类的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帮助螺旋藻细胞适应Cr(III)的胁迫作用,促进螺旋藻的生长,提高螺旋藻的生物量;本发明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含有较高量的铬、叶绿素a和藻胆蛋白,且富集的铬中有机铬比率高,无毒副作用,生物利用度高,吸收效果好,具有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胰岛素生物效应、促进机体的蛋白质合成,维持血液中胆固醇的平衡、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等保健功能。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提供富铬螺旋藻的培养方法及其用途,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试验例1中吸光度A560与螺旋藻生物量的关系曲线图;图2是本发明试验例1中螺旋藻的生长曲线;图3是本发明试验例1中螺旋藻对铬的富集总量和有机化程度;图4为本发明试验例1中螺旋藻中叶绿素a含量;图5是本发明试验例1中螺旋藻中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含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所述实施例只是举例说明的目的,并不意欲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实施例1:富铬螺旋藻的培养方法,包括,S1:将对数期螺旋藻接种到pH值为8.0-10.0、含有25-35μmol/L2,6-二氨基庚二酸的Zarrouk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5-35℃、光照度3000-8000lx、光照时间24h/d的条件下培养4-8d;S2:向培养基中分批补加亚铬酸钠,每天每升培养基补入60-100mg/L,连续补加4-6d使亚铬酸钠的总补加量为320-460mg/L,第2次补加氯化铬的同时按添加量为10-20μmol/L加入硫代苹果酸,补加结束后继续培养即得到富铬螺旋藻培养物。上述培养方法能够延长螺旋藻的生长对数期,有效缓解Cr(III)对螺旋藻的胁迫作用,促进螺旋藻的快速生长,使Cr(III)在螺旋藻细胞内得到枳累,提高螺旋藻的生物量、铬富集量和叶绿素a含量,大幅降低螺旋藻对氯化钾、硫酸钾、氯化钠等无机物的需求,同时提高所制富铬螺旋藻的长期服用安全性。得到的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含有较高量的铬、叶绿素a和藻胆蛋白,且富集的铬中有机铬比率高,其中,螺旋藻中藻胆蛋白含量至少等于富铬螺旋藻干重的20%,叶绿素a含量至少等于19mg/g,富铬螺旋藻培养物中铬含量≥7.55mg/g、有机铬比率≥82.60%;该富铬螺旋藻培养物无毒副作用,生物利用度高,吸收效果好,具有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胰岛素生物效应、促进机体的蛋白质合成,维持血液中胆固醇的平衡、提高机体的造血功能、等保健功能,可用于制备α-葡萄糖苷酶抑制、制备用于预防或治疗心血管疾病药物组合物和/或保健品。本发明的培养方法所得富铬螺旋藻中藻胆蛋白含量至少等于富铬螺旋藻干重的20%。相比于不施用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的实验中获得的3-12%的范围,这是特别高的。表1Zarrouk培养基的成分组分浓度(g/L)组分浓度(g/L)NaHCO316.8FeSO4·7H2O0.01NaNO32.50Na2EDTA0.08NaNO31.00CaCl20.08K2SO41.00A5溶液1mL/LMgSO4·7H2O0.20B5溶液1mL/LK2HPO40.50表2A5溶液的成分组分H3BO3MoO3MnCl2·4H2OZnSO4·7H2OCuSO4·5H2O浓度(g/L)2.860.011.800.220.08表3B5溶液的成分组分NH4VONaWO4Ti2(SO4)3NiSO3·7H2OCo(NO3)2·6H2O浓度(g/L)22.9017.9040.0047.804.40实施例2:富铬螺旋藻的培养方法,包括,S1:将对数期螺旋藻接种到pH值为8.0、含有25μmol/L2,6-二氨基庚二酸的Zarrouk培养基中,在温度为25℃、光照度3000lx、光照时间24h/d的条件下培养4d;S2:向培养基中分批补加亚铬酸钠,连续补加6d,第1天每升培养基补入60mg/L,第2天每升培养基补入90mg/L,第3天每升培养基补入90mg/L,第4天每升培养基补入80mg/L,第5天每升培养基补入70mg/L,第6天每升培养基补入60mg/L,第2天补加氯化铬的同时按添加量为10μmol/L加入硫代苹果酸,补加结束后继续培养2d即得到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实施例3:富铬螺旋藻的培养方法,包括,S1:将对数期螺旋藻接种到pH值为9.5、含有30μmol/L2,6-二氨基庚二酸的Zarrouk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0℃、光照度5000lx、光照时间24h/d的条件下培养5d;S2:向培养基中分批补加亚铬酸钠,连续补加5d,第1天每升培养基补入60mg/L,第2天每升培养基补入80mg/L,第3天每升培养基补入100mg/L,第4天每升培养基补入80mg/L,第5天每升培养基补入80mg/L,第2天补加氯化铬的同时按每次添加量为16μmol/L加入硫代苹果酸,补加结束后继续2d培养即得到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实施例4:富铬螺旋藻的培养方法,包括,S1:将对数期螺旋藻接种到pH值为9.5、含有30μmol/L2,6-二氨基庚二酸的Zarrouk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0℃、光照度5000lx、光照时间24h/d的条件下培养6d;S2:向培养基中分批补加亚铬酸钠,连续补加5d,第1天每升培养基补入60mg/L,第2天每升培养基补入80mg/L,第3天每升培养基补入100mg/L,第4天每升培养基补入80mg/L,第4天每升培养基补入60mg/L,第2天补加氯化铬的同时按每次添加量为16μmol/L加入硫代苹果酸,补加结束后继续1d培养即得到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实施例5:富铬螺旋藻的培养方法,包括,S1:将对数期螺旋藻接种到pH值为9.5、含有30μmol/L2,6-二氨基庚二酸的Zarrouk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0℃、光照度5000lx、光照时间24h/d的条件下培养7d;S2:向培养基中分批补加亚铬酸钠,连续补加4d,第1天每升培养基补入60mg/L,第2天每升培养基补入80mg/L,第3天每升培养基补入100mg/L,第4天每升培养基补入100mg/L,第2天补加氯化铬的同时按每次添加量为16μmol/L加入硫代苹果酸,补加结束后继续1d培养即得到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实施例6:富铬螺旋藻的培养方法,包括,S1:将对数期螺旋藻接种到pH值为10.0、含有35μmol/L2,6-二氨基庚二酸的Zarrouk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5℃、光照度8000lx、光照时间24h/d的条件下培养8d;S2:向培养基中分批补加亚铬酸钠,每天每升培养基补入80mg/L,连续补加4d,第1天每升培养基补入80mg/L,第2天每升培养基补入100mg/L,第3天每升培养基补入100mg/L,第4天每升培养基补入80mg/L,第2天补加氯化铬的同时按添加量为20μmol/L加入硫代苹果酸,即得到富铬螺旋藻培养物。对比例1: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第2天补加氯化铬的同时不加入硫代苹果酸。对比例2: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Zarrouk培养基中不含2,6-二氨基庚二酸。对比例3:与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Zarrouk培养基中不含2,6-二氨基庚二酸;第2天补加氯化铬的同时不加入硫代苹果酸。对比例4:富铬螺旋藻的培养方法,包括,将对数期螺旋藻接种到pH值为9.5的Zarrouk培养基中,在温度为30℃、光照度5000lx、光照时间24h/d的条件下培养12d,即得到富铬螺旋藻培养物。试验例1:1.试验方法1.1螺旋藻生物量的测定1.1.1吸光度A560与螺旋藻生物量的关系分别取3份1000.00mL藻液,用已称干重的滤纸过滤,用蒸馏水冲洗所滤得的藻泥数次,沥干后放入电热鼓风干燥箱105℃干燥至恒重,用电子分析天平称量,3份试验样品取平均值,计算得到藻液的螺旋藻生物量。取100.00mL藻液,根据倍比稀释分别稀释成不同倍数的系列溶液,采用光密度法,使用722S分光光度计,以Zarrouk培养液作空白,取混匀的藻液在56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A560),以A560为横坐标,螺旋藻生物量W(g/L)为纵坐标,绘制A560与螺旋藻生物量关系图(如图1),线性回归方程为:y=-0.02629+0.71068x。1.2生物量测定和生长曲线绘制培养过程中每天定时取样测定并记录A560值,重复3次取平均值,利用1.1.1所得的A560与螺旋藻生物量的线性方程,将每天测定的藻液A560换算成生物量W(g/L)。以培养时间t为横坐标,生物量W为纵坐标,绘制螺旋藻生长曲线。1.2螺旋藻对铬的富集总量和有机化程度1.2.1无机铬含量测定离心收集藻细胞样品,60℃烘箱干燥24h。称取0.002g样品,分别加入5mLddH2O中,超声破碎仪上破碎30×5s(间歇为4s),离心收集上清液,稀释10倍上ICP-OES检测。1.2.2总铬含量测定称取0.004g样品加混酸HNO3:HClO4(4:1)5mL,电热板上180℃加热消化6h,冷却后过滤,用超纯水定容,稀释后上机检测,使用ICP-AES测定总铬含量。总铬量减去无机铬量得到有机铬的含量。1.3叶绿素a含量的测定利用甲醇热提法(AzovYetal.,1982)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移取1ml藻液放置在15ml的离心管中,3500rpm离心5min,去上清液;然后加入5ml甲醇震荡混匀,将离心管放置在70℃的水浴中加热提取5min,35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在665nm和750nm下测定吸光值。计算公式为:Chl.a(mg/L)=13.9(OD665-OD750)·U/V;其中,U为甲醇体积,V为藻液体积。1.4藻胆蛋白含量的测定待测藻液在8000rpm条件下离心5min,倒去上清液,使用等量去离子水清洗两次后,藻体进行冷冻干燥。采用直接渗透压法,取0.06g干螺旋藻体,加入10mL磷酸盐缓冲液(0.15mol/L,pH7.0),混匀后在4℃下静置36h,在8000rpm条件下离心5min后得到清透的蓝色上清液,紫外分光光度计在620nm与652nm处测定液体的光密度,根据下式计算藻蓝蛋白浓度C(g/L):C=(OD620-0.474×OD652)÷5.34;根据下式计算藻体中藻蓝蛋白百分含量Y(%):Y=(C×V÷M)×100%;其中V为磷酸盐缓冲液体积(L),M代表螺旋藻粉重量(g)。2.试验结果2.1图2为螺旋藻的生长曲线,可以看出:在培养时间为5-7d,对比例3的生长优于对比例4,而在培养时间为8-12d,对比例3的生长差于对比例4;在培养时间为1-5d内,实施例3和对比例1螺旋藻的增长趋势优于对比例2-4;在培养时间为6-12d,实施例3和对比例2螺旋藻的增长趋势优于对比例1、3-4;实施例3螺旋藻的整体生长曲线好于对比例1-4。这表明铬对藻类具有生长促进与毒性抑制的二重性;硫代苹果酸与培养基中其他组份组合,可抵抗因铬浓度高而导致的氧化胁迫,协助细胞抵抗铬毒性,促进螺旋藻在较高铬含量下生长;2,6-二氨基庚二酸对螺旋藻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2,6-二氨基庚二酸能够促进细胞中积累更多的藻胆蛋白,藻胆蛋白不仅能增强藻类的环境适应能力,进而促进螺旋藻的生长;而且能够直接捕捉吸收光能,参与叶绿体中的光能电子链传递,增强藻类的环境适应能力,从而帮助螺旋藻细胞适应Cr(III)的胁迫作用,促进螺旋藻的生长,提高螺旋藻的生物量。2.2图3为螺旋藻对铬的富集总量和有机化程度,可以看出,实施例2-6螺旋藻中富集总量和有机化程度均高于对比例1-4,且对比例2螺旋藻中富集总量和有机化程度高于对比例1和3。这说明培养基中硫代苹果酸能够提高螺旋藻的铬富集量,尤其是有利于铬的有机螯合,提高螺旋藻对铬的吸收和富集,获得高富铬量螺旋藻;2,6-二氨基庚二酸对螺旋藻的富铬作用影响不明显。2.3图4为螺旋藻中叶绿素a含量,可以看出,实施例2-6螺旋藻中叶绿素a含量均高于对比例1-4,且对比例2螺旋藻中叶绿素a含量高于对比例1和3。这说明培养基中硫代苹果酸与培养基中其他组份组合还能使螺旋藻中的叶绿素a含量有较大提高,提高铜藻的光合色素水平,增强藻体的光能利用效率,进而促进其光合能力的提升,促进螺旋藻在较高铬含量下生长,提高螺旋藻的生物量和铬富集量。2.4图5为螺旋藻中藻蓝蛋白和别藻蓝蛋白的含量,可以看出,实施例2-6和对比例1螺旋藻中藻胆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对比例2-4,这说明2,6-二氨基庚二酸进入细胞后能够提高细胞中的色素质量比及酶的水平而促进细胞的生长,从而能积累更多藻胆蛋白;同时,2,6-二氨基庚二酸还可以作为螺旋藻生长的备用氮源,保护合成的藻胆蛋白不会因氮源的缺少而被降解利用,促进细胞中积累更多的藻胆蛋白。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