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细胞培养皿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64069发布日期:2020-01-21 23:16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细胞培养皿固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细胞培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干细胞培养皿固定架。



背景技术:

干细胞培养皿是一种用于微生物或干细胞培养的实验室器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和一个盖组成,一般用玻璃或塑料制成,干细胞培养皿材质基本上分为两类,主要为塑料和玻璃的,玻璃的可以用于植物材料、微生物培养和动物细胞的贴壁培养也可能用到,塑料的可能是聚乙烯材料的,有一次性的和多次使用的,适合实验室接种、划线、分离细菌的操作,可以用于植物材料的培养,干细胞培养皿在使用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干细胞培养皿固定位置,并放置在特定的地方,但现有的干细胞培养皿大多为单独的放置,当人们需要将批量的干细胞培养皿固定在某一处时,从而给人们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细胞培养皿固定架,解决了不方便固定且不方便人们对干细胞培养皿进行批量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细胞培养皿固定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外框,所述外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正面开设有多个干细胞培养皿放置槽,所述壳体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所述伸缩组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所述伸缩组件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与第一凹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底端与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块的底部与外框顶部的内壁搭接,所述壳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内部均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壳体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且第二凹槽位于通孔的右侧,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外框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内壁均开设有两个卡槽,且卡槽位于滑杆的正左侧,所述滑杆的左端与卡槽的内壁搭接。

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外框顶部和底部的形状均为半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外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把手,且两个第一把手位于外框的中心。

优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滑槽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且两个滑块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活动杆,所述筒体的顶部与第一凹槽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卡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杆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所述第二凹槽的内壁搭接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拉环。

优选的,所述壳体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且四个支撑腿分别位于壳体背面的四角处,所述支撑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框、固定板、弹簧、伸缩组件、卡块和干细胞培养皿放置槽,当需要将批量的干细胞培养皿放置在壳体的内部时,首先将干细胞培养皿放置在干细胞培养皿放置槽的内部,此时通过第一把手将外框和固定板放置在壳体的内部,此时卡块受到向上的挤压力向上移动,同时通过卡块带动伸缩组件和弹簧缩短,直至外框完全放入壳体的内部,此时弹簧利用自身弹力带动卡块向下移动,直至卡块的底部与外框顶部的内壁搭接,从而能够将外框卡入壳体的内部,解决了不方便对干细胞培养皿进行批量操作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卡槽、滑套和滑杆,当需要将外框和固定板固定在壳体的内部时,当外框完全放置在壳体的内部,此时向左推动第二把手,从而能够通过第二把手带动滑杆向左移动,直至滑杆的左端与卡槽的内壁搭接,从而能够将外框的位置固定,解决了干细胞培养皿不方便固定,且难以操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伸缩组件放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把手;3、外框;4、第一凹槽;5、伸缩组件;51、筒体;52、滑槽;53、滑块;54、活动杆;6、弹簧;7、卡块;8、拉环;9、挡板;10、第二凹槽;11、干细胞培养皿放置槽;12、固定板;13、支撑腿;14、防滑垫;15、滑套;16、滑杆;17、卡槽;18、通孔;19、第二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细胞培养皿固定架,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外框3,所述外框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正面开设有多个干细胞培养皿放置槽11,所述壳体1内壁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4,所述第一凹槽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5,所述伸缩组件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7,所述伸缩组件5的外表面套接有弹簧6,通过设置弹簧6,从而能够利用弹簧6自身弹力使卡块7自动复位,所述弹簧6的顶端与第一凹槽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弹簧6的底端与卡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卡块7的底部与外框3顶部的内壁搭接,所述壳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内部均开设有两个通孔18,所述壳体1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第二凹槽10,且第二凹槽10位于通孔18的右侧,所述通孔1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滑套15,所述滑套1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杆16,所述外框3左侧面和右侧面的内壁均开设有两个卡槽17,且卡槽17位于滑杆16的正左侧,所述滑杆16的左端与卡槽17的内壁搭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框3、固定板12、弹簧6、伸缩组件5、卡块7和干细胞培养皿放置槽11,当需要将批量的干细胞培养皿放置在壳体1的内部时,首先将干细胞培养皿放置在干细胞培养皿放置槽11的内部,此时通过第一把手2将外框3和固定板12放置在壳体1的内部,此时卡块7受到向上的挤压力向上移动,同时通过卡块7带动伸缩组件5和弹簧6缩短,直至外框3完全放入壳体1的内部,此时弹簧6利用自身弹力带动卡块7向下移动,直至卡块7的底部与外框3顶部的内壁搭接,从而能够将外框3卡入壳体1的内部,解决了不方便对干细胞培养皿进行批量操作的问题。

具体的,所述卡块7的形状为半球形,所述外框3顶部和底部的形状均为半圆弧形,通过将卡块7的形状设置为半球形和将外框3顶部和底部的形状均设置为半圆弧形,从而能够通过卡块7将外框3位置固定。

具体的,所述外框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一把手2,通过设置第一把手2,从而方便人们通过把手拉动外框3,且两个第一把手2位于外框3的中心。

具体的,所述伸缩组件5包括筒体51,所述筒体51内壁的左侧面和右侧面均开设有滑槽52,且两个滑槽52的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滑块53,且两个滑块53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活动杆54,所述筒体51的顶部与第一凹槽4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54的底端与卡块7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伸缩组件5,从而能够防止卡块7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位置偏移。

具体的,所述滑杆16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19,通过设置第二把手19,从而方便人们通过第二把手19拉动滑杆16,所述第二凹槽10的内壁搭接有挡板9,所述挡板9的右侧面固定连接有拉环8,通过设置拉环8,从而能够通过拉环8带动挡板9移动。

具体的,所述壳体1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13,且四个支撑腿13分别位于壳体1背面的四角处,所述支撑腿13的背面固定连接有防滑垫14,通过设置防滑垫14,从而能够防止壳体1发生滑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实用新型当需要将批量的干细胞培养皿放置在壳体1的内部时,首先将干细胞培养皿放置在干细胞培养皿放置槽11的内部,此时通过第一把手2将外框3和固定板12放置在壳体1的内部,此时卡块7受到向上的挤压力向上移动,同时通过卡块7带动伸缩组件5和弹簧6缩短,直至外框3完全放入壳体1的内部,此时弹簧6利用自身弹力带动卡块7向下移动,直至卡块7的底部与外框3顶部的内壁搭接,从而能够将外框3卡入壳体1的内部,此时向左推动第二把手19,从而能够通过第二把手19带动滑杆16向左移动,直至滑杆16的左端与卡槽17的内壁搭接,从而能够将外框3的位置固定,同时将挡板9放置在第二凹槽10的内壁,从而完成对外框3和固定板12的位置固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