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氨基封端的酰亚胺单体、有机杂化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85056发布日期:2020-06-20 18: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作为氨基封端的酰亚胺单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

中的任一种;

式中,r1选自亚甲基、取代亚甲基、氧或羰基;r2选自氨基苯基或取代氨基苯基;r3选自氢、c1~c4烷基、c1~c4取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卤素;r3的取代位点为所处苯环上未取代位点中的至少一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为氨基封端的酰亚胺单体,其特征在于,氨基苯基包括2-氨基苯基、3-氨基苯基和4-氨基苯基中的任一种,取代氨基苯基是氨基苯基中苯环上至少一个氢原子被烷基、烷氧基或卤素取代得到的。

3.一种如要求1或2所述的酰亚胺单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二酐单体与二胺单体反应,得到所述酰亚胺单体;

其中,所述二酐单体的结构式为中的任一种;式中,r1选自亚甲基、取代亚甲基、氧或羰基;r3选自氢、c1~c4烷基、c1~c4取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卤素;r3的取代位点为所处苯环上未取代位点中的至少一个;

所述二胺单体的结构式为中的任一种;式中,r4选自氢、c1~c4烷基、c1~c4取代烷基、c1~c4烷氧基或卤素;r4的取代位点为所处苯环上未取代位点中的至少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所述二酐单体和所述二胺单体溶于第一溶剂,于室温下反应10~22h,得到反应液;

将所述反应液与第二溶剂混合,于160~200℃下反应8~15h,得到所述酰亚胺单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溶剂包括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六甲基亚膦酰三胺和二苯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第二溶剂包括甲苯、二甲苯和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二酐单体和所述二胺单体的摩尔比为1:2~4。

7.一种有机杂化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酰亚胺单体与胺源化合物、交联剂、二醛化合物混合进行交联反应得到粗品膜;

将所述粗品膜热压得到所述有机杂化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源化合物包括二亚乙烯三胺、三(2-氨基乙基)胺、乙二胺、以及2,2'-二氨基-n-甲基二乙胺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交联剂包括二亚乙烯三胺和三(2-氨基乙基)胺中的至少一种,且所述交联剂和所述胺源化合物为不同物质;优选地,所述二醛化合物包括戊二醛、间苯二甲醛、对苯二甲醛、以及取代对苯二甲醛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反应是将所述酰亚胺单体、所述胺源化合物、所述交联剂、所述二醛化合物形成的混合物,逐渐升温至120~140℃,再冷却至室温后脱模;优选地,所述粗品膜在60~80℃下热压1~4h,得到所述有机杂化膜。

10.一种有机杂化膜,其特征在于,由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有机杂化膜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技术总结
一种作为氨基封端的酰亚胺单体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材料化学领域,该酰亚胺单体由二酐单体和二胺单体缩合而成,具有较佳的刚性。其结构新颖,原料易得,制备简单,可以作为有机杂化树脂材料中的氨基封端,明显改善有机杂化树脂材料的力学性能。一种有机杂化膜及其制备方法,该有机杂化膜采用上述酰亚胺单体与胺源化合物、交联剂、二醛化合物混合后加工得到。其不仅制备简单,操作方便,且该有机杂化膜机械性能和热稳定性优异,具有较佳的可锻塑、可修复、可回收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邱立;沈夕冉;张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2.27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