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及提取工艺与流程

文档序号:21190283发布日期:2020-06-20 18:25阅读:6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培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及提取工艺。



背景技术:

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微生物被很多地区划分为以下8大类:细菌、病毒、真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有些微生物是肉眼可以看见的,像属于真菌的蘑菇、灵芝、香菇等,还有微生物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非细胞生物”,但是它的生存必须依赖于活细胞。

微生物的种类繁多,有益和有害的微生物都存在,当人们想要弄清其利害时,就需要对微生物进行培养,但是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及提取工艺其效果不佳,不利于微生物菌种生长,严重时还会导致菌落死亡,造成提取失败,这就需要实验人员重新操作,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耗费人力,为此提出一种适合微生物菌种存活的培养方法及提取工艺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及提取工艺,具备适合微生物菌种存活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及提取工艺其效果不佳,不利于微生物菌种生长,严重时还会导致菌落死亡,造成提取失败,这就需要实验人员重新操作,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耗费人力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首先仔细阅读资料,从文献或记载中了解待培养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生长酸碱度、生长湿度等,然后准备好培养该种微生物的各种所需营养物质;

(2)环境的判断:对微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解,判断出其为好氧或是厌氧生物;

(3)培养系统的准备:对全部培养系统进行灭菌处理,之后调整好微生物菌种所需的营养物浓度、温度、水分、氧气、ph等;

(4)微生物的生长:将微生物置于培养系统中,让其繁殖数段时间;

(5)微生物的转移:将生长后的微生物从培养系统中取出,然后再倒入冷却至45℃左右的固体培养基;

(6)微生物的稀释:将转移至固体培养基后的微生物轻轻的摇匀;

(7)微生物的接种:对摇匀后的菌液进行静置,再将其置于培养系统中;

(8)分离的准备:选取接种环,点燃酒精灯,将接种环放置酒精灯火焰的上方烘烤,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9)微生物的分离:使用无菌的接种环取培养物少许在平板上进行划线,直至接种环不在平板的表面流下培养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在从培养系统中取出微生物时,应当注意拿持平稳,动作缓慢,不应发生摇晃。

优选的,所述步骤(5)中,对固体培养基进行冷却时,应当注意将该固体培养基置于无菌环境中。

优选的,所述步骤(6)中,在转移并摇匀的阶段,应当注意此段时间间隔不宜过长。

优选的,所述步骤(8)中,在对接种环进行消毒杀菌时,应将其置于酒精灯的外焰处。

优选的,一种微生物提取工艺,其提取步骤如下:首先对分离之后平板表面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由于接种环向后移动时,其表面携带的菌液逐渐被稀释,最后所划的线上分散着单个细胞,经过培养,每一个细胞长成一个单独的菌落,随后选取玻璃棒,将其置于酒精灯火焰的上方进行烘烤,待玻璃棒降温后,蘸取平板表面单独的菌落,将其置于新的培养皿内部,即可实现对单种微生物的提取。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通过对微生物生存环境的精确控制,可以保证微生物的存活率,通过浇混接种法和平板划线法可以有效地对微生物进行接种和分离纯化,通过酒精灯的烘烤可以确保不会有其他杂菌的繁殖,本方法工艺流程具备适合微生物菌种存活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及提取工艺其效果不佳,不利于微生物菌种生长,严重时还会导致菌落死亡,造成提取失败,这就需要实验人员重新操作,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耗费人力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备料:首先仔细阅读资料,从文献或记载中了解待培养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生长酸碱度、生长湿度等,然后准备好培养该种微生物的各种所需营养物质;

(2)环境的判断:对微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解,判断出其为好氧或是厌氧生物;

(3)培养系统的准备:对全部培养系统进行灭菌处理,之后调整好微生物菌种所需的营养物浓度、温度、水分、氧气、ph等;

(4)微生物的生长:将微生物置于培养系统中,让其繁殖数段时间;

(5)微生物的转移:将生长后的微生物从培养系统中取出,然后再倒入冷却至45℃左右的固体培养基;

(6)微生物的稀释:将转移至固体培养基后的微生物轻轻的摇匀;

(7)微生物的接种:对摇匀后的菌液进行静置,再将其置于培养系统中;

(8)分离的准备:选取接种环,点燃酒精灯,将接种环放置酒精灯火焰的上方烘烤,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

(9)微生物的分离:使用无菌的接种环取培养物少许在平板上进行划线,直至接种环不在平板的表面流下培养液。

实施例一:

首先仔细阅读资料,从文献或记载中了解待培养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生长酸碱度、生长湿度等,然后准备好培养该种微生物的各种所需营养物质,随后对微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解,判断出其为好氧或是厌氧生物,接着对全部培养系统进行灭菌处理,之后调整好微生物菌种所需的营养物浓度、温度、水分、氧气、ph等,然后将微生物置于培养系统中,让其繁殖数段时间,再将生长后的微生物从培养系统中取出,然后再倒入冷却至45℃左右的固体培养基,之后将转移至固体培养基后的微生物轻轻的摇匀,接着再对摇匀后的菌液进行静置,再将其置于培养系统中,同时选取接种环,点燃酒精灯,将接种环放置酒精灯火焰的上方烘烤,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最后使用无菌的接种环取培养物少许在平板上进行划线,直至接种环不在平板的表面流下培养液。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中,再加上下述工序:

将步骤(5)中的培养基温度冷却至40℃。

首先仔细阅读资料,从文献或记载中了解待培养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生长酸碱度、生长湿度等,然后准备好培养该种微生物的各种所需营养物质,随后对微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解,判断出其为好氧或是厌氧生物,接着对全部培养系统进行灭菌处理,之后调整好微生物菌种所需的营养物浓度、温度、水分、氧气、ph等,然后将微生物置于培养系统中,让其繁殖数段时间,再将生长后的微生物从培养系统中取出,然后再倒入冷却至40℃左右的固体培养基,之后将转移至固体培养基后的微生物轻轻的摇匀,接着再对摇匀后的菌液进行静置,再将其置于培养系统中,同时选取接种环,点燃酒精灯,将接种环放置酒精灯火焰的上方烘烤,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最后使用无菌的接种环取培养物少许在平板上进行划线,直至接种环不在平板的表面流下培养液。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中,再加上下述工序:

将步骤(5)中的培养基温度冷却至50℃。

首先仔细阅读资料,从文献或记载中了解待培养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生长酸碱度、生长湿度等,然后准备好培养该种微生物的各种所需营养物质,随后对微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解,判断出其为好氧或是厌氧生物,接着对全部培养系统进行灭菌处理,之后调整好微生物菌种所需的营养物浓度、温度、水分、氧气、ph等,然后将微生物置于培养系统中,让其繁殖数段时间,再将生长后的微生物从培养系统中取出,然后再倒入冷却至50℃左右的固体培养基,之后将转移至固体培养基后的微生物轻轻的摇匀,接着再对摇匀后的菌液进行静置,再将其置于培养系统中,同时选取接种环,点燃酒精灯,将接种环放置酒精灯火焰的上方烘烤,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最后使用无菌的接种环取培养物少许在平板上进行划线,直至接种环不在平板的表面流下培养液。

实施例四:

在实施例一中,再加上下述工序:

将步骤(6)中的摇匀操作省去。

首先仔细阅读资料,从文献或记载中了解待培养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生长酸碱度、生长湿度等,然后准备好培养该种微生物的各种所需营养物质,随后对微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解,判断出其为好氧或是厌氧生物,接着对全部培养系统进行灭菌处理,之后调整好微生物菌种所需的营养物浓度、温度、水分、氧气、ph等,然后将微生物置于培养系统中,让其繁殖数段时间,再将生长后的微生物从培养系统中取出,然后再倒入冷却至45℃左右的固体培养基,接着再对菌液进行静置,再将其置于培养系统中,同时选取接种环,点燃酒精灯,将接种环放置酒精灯火焰的上方烘烤,以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最后使用无菌的接种环取培养物少许在平板上进行划线,直至接种环不在平板的表面流下培养液。

实施例五:

在实施例一中,再加上下述工序:

将步骤(8)中的接种环直接使用。

首先仔细阅读资料,从文献或记载中了解待培养微生物的生长温度、生长酸碱度、生长湿度等,然后准备好培养该种微生物的各种所需营养物质,随后对微生物的生活习性进行了解,判断出其为好氧或是厌氧生物,接着对全部培养系统进行灭菌处理,之后调整好微生物菌种所需的营养物浓度、温度、水分、氧气、ph等,然后将微生物置于培养系统中,让其繁殖数段时间,再将生长后的微生物从培养系统中取出,然后再倒入冷却至45℃左右的固体培养基,之后将转移至固体培养基后的微生物轻轻的摇匀,接着再对摇匀后的菌液进行静置,再将其置于培养系统中,最后使用接种环取培养物少许在平板上进行划线,直至接种环不在平板的表面流下培养液。

一种微生物提取工艺,其提取步骤如下:首先对分离之后平板表面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由于接种环向后移动时,其表面携带的菌液逐渐被稀释,最后所划的线上分散着单个细胞,经过培养,每一个细胞长成一个单独的菌落,随后选取玻璃棒,将其置于酒精灯火焰的上方进行烘烤,待玻璃棒降温后,蘸取平板表面单独的菌落,将其置于新的培养皿内部,即可实现对单种微生物的提取。

本发明通过对微生物生存环境的精确控制,可以保证微生物的存活率,通过浇混接种法和平板划线法可以有效地对微生物进行接种和分离纯化,通过酒精灯的烘烤可以确保不会有其他杂菌的繁殖,本方法工艺流程具备适合微生物菌种存活的优点,解决了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及提取工艺其效果不佳,不利于微生物菌种生长,严重时还会导致菌落死亡,造成提取失败,这就需要实验人员重新操作,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耗费人力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