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泊沙康唑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253025发布日期:2020-09-18 13:09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泊沙康唑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药物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泊沙康唑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泊沙康唑(posaconazole)是由伊曲康唑衍生而来,化学名称为4-[4-[4-[4-[[(3r,5r)-5-(2,4-二氟苯基)-5-(1,2,4-三唑-1-基甲基)氧杂戊环-3-基]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苯基]-2-[(2s,3s)-2-羟基戊-3-基]-1,2,4-三唑-3-酮。泊沙康唑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泊沙康唑与伊曲康唑相比,泊沙康唑抑制固醇c14脱甲基作用更强,尤其对曲霉。泊沙康唑在临床上用于曲霉病、接合菌病及镰刀菌病的治疗,亦可用于部分氟康唑耐药的念珠菌属感染的治疗,还适用于隐球菌属真菌引起的真菌血症,呼吸、消化道、尿路真菌病,腹膜炎、脑膜炎等。研究表明,泊沙康唑能广泛有效地治疗暗色丝孢霉病,提高皮炎外瓶霉感染者的生存率,作用呈剂量依赖性。该药作为二线用药,对两性霉素b或伊曲康唑耐药的侵袭性曲霉病的有效率为44%~78%,对接合菌感染的有效率为71%。

目前关于泊沙康唑的合成国内外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有一种泊沙康唑的制备方法,先通过1-氯代-2,4-二氟苯乙酮经wining反应得到2-(2,4-二氟苯基)丙烯醇,再经过sharpless环氧化、亲核取代、缩合、还原等多步反应可得到泊沙康唑;然而,此制备过程中多步都是采用柱层析的方式对中间体进行分离纯化,产物分离操作繁琐,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泊沙康唑的制备方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收率高,产物分离纯化简便,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泊沙康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种泊沙康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反应溶剂乙腈中,sm1与sm2在有机碱的作用下发生环化反应,生成中间体1;

2)在反应溶剂二甲基亚砜中,中间体1与sm3在强碱作用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中间体2;

3)在浓酸中,中间体2脱苄,得到泊沙康唑粗品;

4)泊沙康唑粗品经加热溶解、析晶、过滤、减压干燥后得到泊沙康唑;

其中,步骤1)中的有机碱为三乙醇胺,sm1为[4-[4-(4-羟基苯基)-1-哌嗪基]苯基]氨基甲酸苯酯,sm2为2-[(1s,2s)-1-乙基-2-苄氧基丙基]肼甲醛,sm3为(5r-cis)-甲苯-4-磺酸5-(2,4-二氟苯基)-5-(1h-1,2,4-三氮唑-1-基)甲基四氢呋喃-3-基甲基酯;中间体1为2-[(1s,2s)-1-乙基-2-苄氧基丙基]-2,4-二氢-4-[4-[4-(4-羟基苯基)-1-哌嗪基]苯基]-3h-1,2,4-三氮唑-3-酮;

步骤2)中的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间体2为4-[4-[4-[4-[[(3r,5r)-5-(2,4-二氟苯基)-5-(1,2,4-三唑-1-基甲基)氧杂戊环-3-基]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苯基]-2-[(2s,3s)-2-羟基戊-3-基]-1,2,4-三唑-3-酮;

步骤3)中的浓酸为盐酸。

进一步,所述的中间体1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反应溶剂乙腈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依次加入sm1、三乙醇胺和游离的sm2,然后加热,待反应釜温度在65℃回流时,保温反应30h;采用薄层层析监测反应进程,中间态斑点不可见即反应完成,反应完成后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减压浓缩除去四氢呋喃;

3)加入h2o,二氯甲烷,进行萃取,然后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浓缩;

4)甲醇重结晶,过滤,对滤饼干燥处理,得到中间体1。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的反应物料比为:sm1、sm2与三乙醇胺的摩尔比为1:1.2:1.5。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4)中的干燥处理是在热风循环箱中进行,将滤饼于60℃~70℃下干燥5h。

进一步,所述的中间体2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甲基亚砜、中间体1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室温下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起始物料sm3,待完全溶解后升温,待温度在40℃-50℃之间反应6小时,tlc/hplc监控反应,反应完成后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冷却至25℃以下,倒入水中淬灭析晶;

3)析晶后过滤,得滤液和湿滤饼;

4)将湿滤饼进行干燥处理,得到中间体2。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的反应物料比为:中间体1、sm3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1:2.65,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氢氧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3。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的析晶温度为20℃,析晶时间为6h;所述的步骤4)中的干燥处理在热风循环箱中进行,将湿滤饼于60℃~70℃下干燥3h。

进一步,所述的泊沙康唑粗品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间体2和盐酸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温度在40℃-50℃之间反应,搅拌反应5-7h,tlc/hplc监控反应,反应完成后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冷却至20℃以下,滴加20%氢氧化钠水溶液将混合液ph调节至7-8之间;

3)析出固体后,抽滤,水洗,得粗品滤饼;

4)将粗品滤饼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泊沙康唑粗品。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4)中的干燥处理在热风循环箱中进行,将粗品滤饼于60℃~70℃下干燥3h。

进一步,所述的泊沙康唑粗品制备泊沙康唑包括以下步骤:

1)将泊沙康唑粗品、乙醇水溶液加入溶解罐中,加热溶解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趁热过滤,得滤液;

3)将滤液搅拌降温、析晶后过滤析晶液,得泊沙康唑滤饼;

4)将泊沙康唑滤饼进行减压干燥处理,得到泊沙康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泊沙康唑的制备方法,首先在反应溶剂乙腈中,sm1与sm2在有机碱三乙醇胺的作用下发生环化反应,生成中间体1;在反应溶剂二甲基亚砜中,中间体1和sm3在强碱作用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中间体2;在反应溶剂盐酸中,中间体2脱去苄基,得到泊沙康唑粗品:泊沙康唑粗品经加热溶解、析晶、过滤、减压干燥后得到泊沙康唑。该方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产物收率达98.6%,产物分离纯化简便,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中间体1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中间体2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泊沙康唑粗品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泊沙康唑的制备工艺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的泊沙康唑标准样品的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所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而不是限定。

参见图1、图2、图3和图4,一种泊沙康唑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反应溶剂乙腈中,sm1与sm2在有机碱的作用下发生环化反应,生成中间体1;

2)在反应溶剂二甲基亚砜中,中间体1与sm3在强碱作用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中间体2;

3)在浓酸中,中间体2脱苄,得到泊沙康唑粗品;

4)泊沙康唑粗品经加热溶解、析晶、过滤、减压干燥后得到泊沙康唑;

其中,步骤1)中的有机碱为三乙醇胺,sm1为[4-[4-(4-羟基苯基)-1-哌嗪基]苯基]氨基甲酸苯酯,sm2为2-[(1s,2s)-1-乙基-2-苄氧基丙基]肼甲醛,sm3为(5r-cis)-甲苯-4-磺酸5-(2,4-二氟苯基)-5-(1h-1,2,4-三氮唑-1-基)甲基四氢呋喃-3-基甲基酯;中间体1为2-[(1s,2s)-1-乙基-2-苄氧基丙基]-2,4-二氢-4-[4-[4-(4-羟基苯基)-1-哌嗪基]苯基]-3h-1,2,4-三氮唑-3-酮;

步骤2)中的强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中间体2为4-[4-[4-[4-[[(3r,5r)-5-(2,4-二氟苯基)-5-(1,2,4-三唑-1-基甲基)氧杂戊环-3-基]甲氧基]苯基]哌嗪-1-基]苯基]-2-[(2s,3s)-2-羟基戊-3-基]-1,2,4-三唑-3-酮;

步骤3)中的浓酸为盐酸。

具体按如下合成路线发生如下反应:

进一步,所述的中间体1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反应溶剂乙腈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依次加入sm1、有机碱tea和游离的sm2,然后加热,待反应釜温度在65℃回流时,保温反应30h;采用薄层层析监测反应进程,中间态斑点不可见即反应完成,反应完成后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减压浓缩除去四氢呋喃;

3)加入h2o,二氯甲烷,进行萃取,然后水洗,饱和食盐水洗,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浓缩。

4)甲醇重结晶,离心物干燥得到中间体1。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的反应物料比为:sm1、sm2与tea的摩尔比为1:1.2:1.5。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4)中的干燥处理在热风循环箱中进行,首先将离心物于40℃~50℃下干燥2h后,再于60℃~70℃下干燥3h。

第一步反应:sm1与sm2在反应溶剂乙腈和有机碱三乙醇胺的作用下发生环化反应,制备中间体1。具体的,采用一锅法投料的方式进行反应,如图1所示:在200l搪玻璃反应釜中,先加入反应溶剂乙腈,开启机械搅拌装置,依次加入反应固体起始物料、有机碱tea、sm2,开启导热油加热以及回流装置,逐渐升温加热,反应温度控制在65℃-70℃之间,在有机碱tea作用下,sm1与sm2在极性溶剂thf中发生环化反应,保温反应30小时,反应生成中间体1,反应过程中采用薄层层析(tlc)检测反应进程(溶剂为体积比为1:1的乙酸乙酯和石油醚),中间态斑点不可见即反应完成。反应结束后减压浓缩除去thf,加入h2o,dcm,进行萃取,萃取之后进行水洗,再用饱和食盐水水洗,收集有机相,然后有机相进行干燥(无水硫酸钠),过滤,收集有机相后,过滤,减压浓缩。降温搅拌析晶。析晶温度控制在-10℃~0℃之间,析晶时间为6小时,析晶结束后,过滤,得湿滤饼,再用1.5~3倍中间体1粗品用量的甲醇重结晶,重结晶后过滤得滤饼,在热风循环箱中进行常压干燥,首先将滤饼于40℃~50℃下干燥2h后,再于60℃~70℃下干燥3h,得到中间体1。

进一步,所述的中间体2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二甲基亚砜和sm3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室温下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起始物料sm3,待完全溶解后升温,温度在40℃-50℃之间反应,tlc/hplc监控反应,反应完成后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冷却至25℃以下,倒入水中淬灭析晶;

3)析晶后过滤,得滤液和滤饼;

4)采用95%的乙醇淋洗滤饼至无液体洒出,得湿滤饼;

5)将湿滤饼进行干燥处理,得到中间体2。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1)中反应物料比为:中间体1、sm3与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1:1:2.65,氢氧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1:3。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3)中的析晶温度为-10℃~0℃,析晶时间为6h;所述的步骤5)中的干燥处理在热风循环箱中进行,首先将滤饼于40℃~50℃下干燥2h后,再于60℃~70℃下干燥3h。

第二步反应:在反应溶剂二甲基亚砜中,中间体1与sm3在强碱作用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制备中间体2。具体的,采用一锅法投料的方式进行反应,如图2所示:在200l搪玻璃反应釜中,先加入反应溶剂dmso(二甲基亚砜),开启机械搅拌装置,室温下滴加氢氧化钠水溶液,控制温度在25℃以下,然后分批加入起始物料sm3,待完全溶解后升温,开启导热油加热以及回流装置,逐渐升温加热,反应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在强碱氢氧化钠作用下,中间体1与起始物料sm3在有机溶剂dmso中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保温反应6-7小时,反应生成中间体2,反应过程中采用薄层层析(tlc)检测反应进程(溶剂为体积比为1: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展开剂为石油醚),中间体1斑点不可见即反应完成。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25℃以下,然后倒入水中淬灭,搅拌析晶。析晶温度控制在-10℃~0℃之间,析晶时间为6小时,析晶结束后,抽滤,滤饼水洗,得到湿滤饼,将湿滤饼在热风循环箱中进行常压干燥,于60℃~70℃下干燥3h,得到中间体2。

进一步,所述的泊沙康唑粗品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中间体2和浓酸加入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温度在40℃-50℃之间反应,搅拌5-7h,tlc/hplc监控反应,反应完成后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冷却至20℃以下,滴加20%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7-8;

3)析出固体后,抽滤,水洗,得湿滤饼;

4)将湿滤饼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泊沙康唑粗品;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4)的干燥处理在热风循环箱中进行,于60℃~70℃下干燥3h。

第三步反应:在浓酸中,中间体2脱苄,制得泊沙康唑粗品。具体的,采用一锅法投料的方式进行反应,如图3所示,在200l搪玻璃反应釜中,加入反应溶剂浓酸和中间体2,开启机械搅拌装置,开启导热油加热回流装置,逐渐升温加热,反应温度控制在40-50℃之间,在强酸作用下,中间体2脱去苄基,保温反应5~7小时,反应生成泊沙康唑粗品;加热回流至分水器,下层液体排出,上层回流排至反应釜;反应过程中采用薄层层析(tlc)检测反应进程(展开剂为乙酸乙酯),中间体2斑点不可见即反应完成。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20℃以下,滴加2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ph至7-8,析出大量固体后,抽滤,得湿滤饼,将湿滤饼于于60℃~70℃下干燥3h,得到泊沙康唑粗品。

进一步,所述的泊沙康唑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1)将泊沙康唑粗品、乙醇水溶液加入溶解罐中,加热溶解得混合液;

2)将混合液趁热过滤,得滤液;

3)将滤液搅拌降温、析晶后过滤析晶液,得滤饼;

4)将滤饼进行干燥处理,得到泊沙康唑。

进一步,所述的步骤4)的干燥处理在干燥箱中进行,于60℃~70℃下干燥3h。

第四步反应:泊沙康唑粗品重结晶制得泊沙康唑,如图4所示,具体步骤为:向100l溶解罐中依次加入1倍量(m:v=1:7)的95%乙醇和1倍量(m:v=1:1)的水,开启机械搅拌,再加入泊沙康唑粗品,开启加热回流装置,待泊沙康唑粗品全部溶清后,过滤得滤液,逐渐降温析晶,析晶温度控制在-5℃~0℃,析晶5小时,过滤析晶液,抽滤至无液体滴出,将滤饼在60℃~70℃下干燥3h,得到泊沙康唑。

检测结果分析: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对制得的泊沙康唑进行检测,检测方法如下:

1)有关物质检测:

色谱条件: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watersxbridgec18,4.6mm×150mm,5μm的色谱柱),流动相配制及梯度洗脱程序同含量测定条件;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1.0ml/min,柱温40℃。

测定方法:称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溶剂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1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1ml,置10ml量瓶中,加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再精密量取1ml,置100ml量瓶中,加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多泊沙康唑对照溶液(1.0μg/ml)。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条件进行色谱检测,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溶液各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调节检测灵敏度,使泊沙康唑对照品色谱峰的峰高约为满量程的20%;

经检测供试品溶液色谱图中如有与对照溶液中峰保留时间一致的色谱峰,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杂质含量为0.0%;

2)含量测定:

根据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512)进行测定。

色谱条件: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watersxbridgec18,4.6mm×150mm,5μm或效能相当的色谱柱),以磷酸盐缓冲液(量取1ml磷酸至1000ml水中,混匀)为流动相a,以磷酸盐缓冲液(量取1ml磷酸至1000ml乙腈中,混匀)为流动相b,以梯度洗脱的方式进行检测,检测波长为210nm;流速1.0ml/min,柱温40℃。

测定法:精密称取本品适量,加溶剂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05mg的溶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泊沙康唑对照品适量,加溶剂溶解并定量稀释制成每1ml中约含0.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1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泊沙康唑标准样品的色谱图如图5所示。

由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泊沙康唑的制备方法,首先在反应溶剂乙腈中,sm1与sm2在有机碱三乙醇胺的作用下发生环化反应,生成中间体1;在反应溶剂二甲基亚砜中,中间体1和sm3在强碱作用下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中间体2;在反应溶剂盐酸中,中间体2脱去苄基,得到泊沙康唑粗品:泊沙康唑粗品经加热溶解、析晶、过滤、减压干燥后得到泊沙康唑。该方法反应条件容易控制,产物收率达98.6%,产物分离纯化简便,适宜于工业化生产。

以上给出的实施例是实现本发明较优的例子,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做出的任何非本质的添加、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