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黏沥青改性剂、高黏改性沥青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004225发布日期:2020-11-20 11:5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高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主剂为40~60份,增黏树脂为25~33份,物理软化剂为11~19份,防老剂为2~6份,增容剂为0.5~1.5份,润滑剂为0.3~0.7份,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份;

所述的主剂由有机硅类弹性体、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和聚氨酯类橡胶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剂由有机硅类弹性体、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和聚氨酯类橡胶按2:0.2:1的重量比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主剂为40份,增黏树脂为33份,物理软化剂为19份,防老剂为6份,增容剂为1.5份,润滑剂为0.5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黏沥青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黏树脂由聚酮树脂、酚醛树脂、松香季戊四醇酯和烷基酚醛树脂按1:2.5:1:1.5的重量比混合组成;

所述的物理软化剂由己二酸二乙酯、聚己二酸酯、柠檬酸脂肪酸甘油酯按2:1.5:1的重量比混合组成;

所述的防老剂由n-苯基-n′-环己烷对苯二胺与6-乙氧基-2,2,4-三甲基-1,2-二氢化喹啉按1:1的重量比混合制成;或由n-苯基-n′-异丙基对苯二胺与n-苯基-β-萘胺按1:2的重量比混合制成;

所述的增容剂为三乙基四胺;

所述的润滑剂由硬脂酸锌和油酰胺按1:0.5的重量比混合制成。

5.一种高黏沥青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高黏沥青改性剂的配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黏沥青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主剂,加入物理软化剂混匀,形成混合物a;

步骤二,称取增黏树脂、防老剂、增容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同混合物a一起加入密炼机在160℃、转速50r/min条件下密炼15min,得到密炼产物;

步骤三,将密炼产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得到所述的高黏沥青改性剂;其中,所述的双螺杆挤出机的加料段、压缩段和挤出段温度分别为130℃、130℃和120℃,螺杆长径比为24:1。

7.一种高黏改性沥青,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

基质沥青为85~88份,高黏沥青改性剂为12~15份,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份;

所述的高黏沥青改性剂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高黏沥青改性剂。

8.一种高黏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粘改性沥青的配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黏改性沥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过程为:称量基质沥青置于容器中,加热至160±5℃;称取高黏沥青改性剂,加入到加热后的沥青中并搅拌均匀;使用剪切机按照3000r/min速率对沥青剪切25min,剪切过程中温度维持在170±10℃;剪切完成后,将沥青置于170±10℃中发育20min,制得高黏改性沥青。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黏沥青改性剂,以重量份数计,由以下原料制成:主剂为40~60份,增黏树脂为25~33份,物理软化剂为11~19份,防老剂为2~6份,增容剂为0.5~1.5份,润滑剂为0.3~0.7份,原料的重量份数之和为100份;所述的主剂由有机硅类弹性体、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和聚氨酯类橡胶制成。本发明所用到的主剂是有机硅类弹性体、乙二醇双丙烯酸酯和聚氨酯类橡胶按2:0.2:1的重量比混合,主剂在沥青内部溶胀、交联之后形成纤细且均匀的三维交联网络结构,与沥青之间的界面模糊,可大幅提高沥青的弹性和抗变形性能,并改善离析。

技术研发人员:高莉宁;何锐;常迅夫;蔡娜娜;周佳音;陈华鑫;况栋梁;师长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安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8.13
技术公布日:2020.11.20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