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04226发布日期:2020-11-20 11:53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缆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



背景技术:

在电线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中,聚氯乙烯比较便宜,机械性能优良,加工方便,使得它长久以来成为电线电缆行业使用数量最多的材料。进入20世纪末以来,聚氯乙烯材料的环境问题被广泛认识,一些发达国家已提出了限制或全面禁止使用聚氯乙烯电缆的法令建议。近年来,控制和禁止使用聚氯乙烯材料已形成了强有力的趋势。进而研制了交联聚乙烯的电缆绝缘料。为了保证聚乙烯作为电缆的绝缘材料,就对其进行了交联来提高它耐温等级。交联聚乙烯成为我国电力电缆生产中是主要的绝缘材料。由于交联聚乙烯不可再次回收和我国是一个电缆制造和使用大国,在电缆的制造和今后的电缆报废中,将会产生大量的交联聚乙烯污染物。

现有的电缆耐热性较低,无法满足高温环境中的作业,在生产电缆材料的混合搅拌装置中电机等动力源较多,成本较大,物料混合及搅拌不充分,导致后续工作中制出的电缆质量没法得到保证,装置工作时晃动较大,不稳定,一方面影响混合搅拌效率,另一方面对装置本身和操作人员也具有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现有的电缆耐热性较低,无法满足高温环境中的作业,在生产电缆材料的混合搅拌装置中电机等动力源较多,成本较大,物料混合及搅拌不充分,导致后续工作中制出的电缆质量没法得到保证,装置工作时晃动较大,不稳定,一方面影响混合搅拌效率,另一方面对装置本身和操作人员也具有安全隐患。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树脂20-3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40-8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10-15份、苯乙烯系弹性体5-12份、柠檬酸三丁酯5-10份、2,2-二噻吩基乙醇酸甲酯1-3份、气相法白炭黑10-25份、沉淀法白炭黑15-30份、改性埃洛石纳米管80-160份、结构控制剂8-15份、促进剂dm1-3份和绝缘助剂8-14份;

所述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由如下步骤制成:

第一步、将聚丙烯树脂、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和苯乙烯系弹性体加入混合搅拌装置中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料a;

第二步、向混合物料a中加入柠檬酸三丁酯、2,2-二噻吩基乙醇酸甲酯、气相法白炭黑、沉淀法白炭黑、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结构控制剂、促进剂dm,常温下搅拌10-20min,得到混合物料b;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物料b加入到混炼机中混炼15-30min,控制温度在120-150℃,然后在150-160℃下塑炼5-8min,出料,得到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

进一步的,所述气相白炭黑的比表面积为150-300㎡/g,所述沉淀法白炭黑的粒径大小为1-2μm。

进一步的,所述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埃洛石纳米管5-7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8份、乙醇溶液13-18份;

所述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为:将埃洛石纳米管、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中,80-100℃下油浴搅拌4-8h,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真空干燥、研磨,得到改性埃洛石纳米管。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控制剂为羟基硅油、甲基硅油、乙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乙基含氢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氮化硅4-7份、碳化硼3-6份、强氧化铝2-5份、醋酸钾1-4份、含氢硅油3-6份、双马来酰亚胺1-5份、聚乙烯磺酸2-6份、环氧树脂1-4份、甲基四氢苯酐3-5份、甲基硅油4-8份;

所述绝缘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氮化硅、碳化硼、强氧化铝与醋酸钾混合均匀,升温至100-110℃,保温20-50min,保温的过程不停搅拌,然后加入含氢硅油和双马来酰亚胺混合均匀,升温至125-135℃,保温20-40min,抽真空5-15min,降温至70-90℃,加入聚乙烯磺酸和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升温至130-140℃,保温25-45min,于650-850r/min转速搅拌1-3h,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甲基四氢苯酐混合均匀,升温至80-120℃,保温1-3h,冷却至室温,加入甲基硅油混合均匀,于650-850r/mi转速搅拌20-4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绝缘助剂。

进一步的,第一步所述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混合机构,混合机构包括混合室,混合室的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一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上方设有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的中心处固定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的一端与混合室的外部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有第一直齿轮,第一直齿轮的上方设有第二直齿轮,第一直齿轮与第二直齿轮相互啮合,第二直齿轮靠近混合室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转动杆,混合室的两侧设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的上方设有第一进料口,第一进料口位于进料通道远离混合室的一端,混合室的内部顶端固定有第一工作室,第二转动杆从左到右依次穿过进料通道、混合室和第一工作室,且第二转动杆与进料通道、混合室和第一工作室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位于进料通道内部的部分固定有第一螺旋叶片,第二转动杆位于第一工作室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三锥齿轮,第一工作室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三转动杆,第三转动杆的顶端与第一工作室的内部顶端转动连接,第三转动杆上固定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三转动杆远离第三锥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五锥齿轮,第五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五锥齿轮远离第四锥齿轮的一侧中心处固定有第四转动杆,第四转动杆从左到右依次穿过第一工作室、混合室和进料通道,且第四转动杆与第一工作室、混合室和进料通道转动连接,第四转动杆位于进料通道的内部的部分固定有第一螺旋叶片,混合室外部远离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右端固定有竖直杆,第四转动杆的右端与竖直杆转动连接,混合室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的下方设有出料通道,第三转动杆位于混合室内部的部分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混合叶片,第三转动杆的底端依次穿过混合室和出料通道,第三转动杆分别与混合室和出料通道转动连接,第三转动杆位于出料通道内部的部分固定有第二螺旋叶片;

所述混合机构的下方设有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室,搅拌室的外部顶端与混合室的外部底端通过支撑杆连接,支撑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混合室的外部底端和搅拌室的外部顶端相固定,搅拌室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口与出料通道的底端内部相通,第三转动杆的底端位于搅拌室的内部,第三转动杆与搅拌室转动连接,第三转动杆的底端固定有离心盘,搅拌室的一侧固定有第三固定板,第三固定板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六锥齿轮,第六锥齿轮的下方设有第七锥齿轮和第八锥齿轮,第六锥齿轮分别与第七锥齿轮和第八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七锥齿轮靠近搅拌室的一侧中心处固定有第五转动杆,第八锥齿轮靠近搅拌室的一侧中心处固定有第六转动杆,第六转动杆穿过搅拌室并与其转动连接,第五转动杆从左到右依次穿过第八锥齿轮、第六转动杆和搅拌室,第五转动杆分别与第八锥齿轮、第六转动杆和搅拌室转动连接,第五转动杆远离第七锥齿轮的一端与搅拌室的内部侧壁转动连接,第五转动杆和第六转动杆位于搅拌室内部的部分均固定有对称分布的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机构的下方设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下料室,下料室的内部顶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进料口,下料室的内部后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工作室,第二工作室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七转动杆,第七转动杆的底端穿过第二工作室位于下料室的内部,第七转动杆位于第二工作室内部的部分固定有第九锥齿轮,下料室的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依次穿过下料室和第二工作室,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下料室和第二工作室转动连接,第三电机的输出端远离第三电机的一端固定有第十锥齿轮,第十锥齿轮与第九锥齿轮相互啮合,第七转动杆的底端固定有挡板,挡板的下方设有分流室,分流室与下料室的内部后侧壁相固定,分流室的上端圆形部分设有进料孔,下端部分开设有出料孔,下料室的一侧固定有振动电机,下料室的内部两侧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倾斜台,两个倾斜台之间设有第二出料口,下料室的外部底端固定有两根对称分布的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一伸缩弹簧,下料室的下方设有储料室,第一伸缩杆的底端与储料室的外部顶端相固定,第一伸缩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下料室的外部底端和储料室的外部顶端相固定,储料室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四进料口,第四进料口与第二出料口相通。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机构的下方设有减震机构,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室,减震室的顶部开放,减震室的内部底端与储料室的外部底端通过第二伸缩杆相固定,第二伸缩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二伸缩弹簧,第二伸缩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减震室的内部底端与储料室的外部底端相固定,储料室的外部两侧底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滑块,减震室的内部两侧壁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杆,滑杆上设有滑槽,第一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减震室的内部底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工作室,第三工作室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第一减震弹簧,第一减震弹簧的顶端固定有t型杆,t型杆的顶端穿过第三工作室并与其滑动连接,储料室的外部底端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四工作室,第四工作室位于t型杆的正上方,第四工作室的内部两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五工作室,第五工作室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与第五工作室滑动连接,第二滑块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两个第二滑块相背离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减震弹簧,第二减震弹簧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与第五工作室的内部侧壁相固定,减震室的外部底端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万向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采用硅橡胶作为耐热层,硅橡胶具有稳定的硅氧化学结构,能赋予弹性体独特的性能,并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化学性能、机械电气性能、天然透明度和半透明度。

通过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直齿轮转动,再带动第二转动杆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旋叶片推动物料进入混合室,同时,第二转动杆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四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五锥齿轮转动,再带动第四转动杆转动,进而带动另一边的第一螺旋叶片转动推动物料进入混合室,当第四锥齿轮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三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混合叶片对物料进行混合,同时第三转动杆的转动带动出料通道内的第二螺旋叶片转动带动物料进入搅拌室,使用一个电力源实现混合机构等多个结构的运转,节约成本,增强了各结构之间的联系和配合。

通过离心盘的设置,当物料落到离心盘上通过离心盘的转动将物料甩开,使物料分散,搅拌时会更充分,通过第二电机带动第六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七锥齿轮和第八锥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五转动杆和第六转动杆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由于第七锥齿轮和第八锥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所以第五转动杆和第六转动杆上的搅拌叶片的转动方向相反,以不同的转动方向对物料进行搅拌,使搅拌更充分,搅拌叶片上的通孔可以使物料流动速度加快,提高搅拌效率。

通过分流室的设置可以避免物料下料时堆积过多,导致物料的堵塞,同时也会筛选出合格的物料,避免过大的物料直接进入储料室,影响后续操作。

当混合搅拌装置在工作时,会产生晃动,此时储料室会向下运动带动第一滑块在滑杆上滑动,同时挤压第二伸缩杆和第二伸缩弹簧使其发生变形,实现减震,当晃动较大时,t型杆进入第四工作室挤压第二滑块在第五工作室内滑动,最终通过第二减震弹簧的复位使t型杆被卡住,通过第一减震弹簧的变形实现减震效果,减震机构能很好的避免装置的晃动对工作的影响,提高混合搅拌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混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下料机构的机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分流室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图6中a处放大图。

图中,1、混合机构;101、混合室;102、第一固定板;103、第一电机;104、第一锥齿轮;105、第二锥齿轮;106、第一转动杆;107、第一直齿轮;108、第二直齿轮;109、第二转动杆;110、进料通道;111、第一进料口;112、第一工作室;113、第一螺旋叶片;114、第三锥齿轮;115、第三转动杆;1151、离心盘;116、第四锥齿轮;117、第五锥齿轮;118、第四转动杆;119、第二固定板;120、竖直杆;121、第一出料口;122、出料通道;123、混合叶片;124、第二螺旋叶片;2、搅拌机构;201、搅拌室;202、支撑杆;203、第二进料口;204、第三固定板;205、第二电机;206、第六锥齿轮;207、第七锥齿轮;208、第八锥齿轮;209、第五转动杆;210、第六转动杆;211、搅拌叶片;212、通孔;3、下料机构;301、下料室;302、第三进料口;303、第二工作室;304、第七转动杆;305、第九锥齿轮;306、第三电机;307、第十锥齿轮;308、挡板;309、分流室;3091、进料孔;310、振动电机;311、倾斜台;312、第二出料口;313、第一伸缩杆;314、第一伸缩弹簧;315、储料室;316、第四进料口;4、减震机构;401、减震室;402、第二伸缩杆;403、第二伸缩弹簧;404、第一滑块;405、滑杆;406、第三工作室;407、第一减震弹簧;408、t型杆;409、第四工作室;410、第五工作室;411、第二滑块;412、第二减震弹簧;41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树脂2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4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10份、苯乙烯系弹性体5份、柠檬酸三丁酯5份、2,2-二噻吩基乙醇酸甲酯1份、气相法白炭黑10份、沉淀法白炭黑15份、改性埃洛石纳米管80份、结构控制剂8份、促进剂dm1份和绝缘助剂8份;

所述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由如下步骤制成:

第一步、将聚丙烯树脂、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和苯乙烯系弹性体加入混合搅拌装置中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料a;

第二步、向混合物料a中加入柠檬酸三丁酯、2,2-二噻吩基乙醇酸甲酯、气相法白炭黑、沉淀法白炭黑、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结构控制剂、促进剂dm,常温下搅拌10min,得到混合物料b;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物料b加入到混炼机中混炼15min,控制温度在120℃,然后在150℃下塑炼5min,出料,得到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

所述气相白炭黑的比表面积为150㎡/g,所述沉淀法白炭黑的粒径大小为1μm。

所述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埃洛石纳米管5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3份、乙醇溶液13份;

所述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为:将埃洛石纳米管、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中,80℃下油浴搅拌4h,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真空干燥、研磨,得到改性埃洛石纳米管。

所述结构控制剂为羟基硅油、甲基硅油、乙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乙基含氢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绝缘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氮化硅4份、碳化硼3份、强氧化铝2份、醋酸钾1份、含氢硅油3份、双马来酰亚胺1份、聚乙烯磺酸2份、环氧树脂1份、甲基四氢苯酐3份、甲基硅油4份;

所述绝缘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氮化硅、碳化硼、强氧化铝与醋酸钾混合均匀,升温至100℃,保温20min,保温的过程不停搅拌,然后加入含氢硅油和双马来酰亚胺混合均匀,升温至125℃,保温20min,抽真空5min,降温至70℃,加入聚乙烯磺酸和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升温至130℃,保温25min,于650r/min转速搅拌1h,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甲基四氢苯酐混合均匀,升温至80℃,保温1h,冷却至室温,加入甲基硅油混合均匀,于650r/min转速搅拌2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绝缘助剂。

实施例2

一种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树脂25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6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12份、苯乙烯系弹性体7份、柠檬酸三丁酯7份、2,2-二噻吩基乙醇酸甲酯2份、气相法白炭黑20份、沉淀法白炭黑25份、改性埃洛石纳米管110份、结构控制剂9份、促进剂dm2份和绝缘助剂11份;所述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由如下步骤制成:

第一步、将聚丙烯树脂、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和苯乙烯系弹性体加入混合搅拌装置中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料a;

第二步、向混合物料a中加入柠檬酸三丁酯、2,2-二噻吩基乙醇酸甲酯、气相法白炭黑、沉淀法白炭黑、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结构控制剂、促进剂dm,常温下搅拌15min,得到混合物料b;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物料b加入到混炼机中混炼23min,控制温度在135℃,然后在155℃下塑炼7min,出料,得到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

所述气相白炭黑的比表面积为200㎡/g,所述沉淀法白炭黑的粒径大小为1.5μm。

所述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埃洛石纳米管6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5份、乙醇溶液15份;

所述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为:将埃洛石纳米管、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中,90℃下油浴搅拌6h,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真空干燥、研磨,得到改性埃洛石纳米管。

所述结构控制剂为羟基硅油、甲基硅油、乙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乙基含氢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绝缘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氮化硅5份、碳化硼4份、强氧化铝3份、醋酸钾3份、含氢硅油4份、双马来酰亚胺3份、聚乙烯磺酸4份、环氧树脂3份、甲基四氢苯酐4份、甲基硅油6份;

所述绝缘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氮化硅、碳化硼、强氧化铝与醋酸钾混合均匀,升温至105℃,保温30min,保温的过程不停搅拌,然后加入含氢硅油和双马来酰亚胺混合均匀,升温至130℃,保温30min,抽真空10min,降温至80℃,加入聚乙烯磺酸和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升温至135℃,保温35min,于750r/min转速搅拌2h,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甲基四氢苯酐混合均匀,升温至100℃,保温2h,冷却至室温,加入甲基硅油混合均匀,于750r/min转速搅拌3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绝缘助剂。

实施例3

一种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聚丙烯树脂30份、甲基乙烯基硅橡胶80份、乙烯-醋酸乙烯酯15份、苯乙烯系弹性体12份、柠檬酸三丁酯10份、2,2-二噻吩基乙醇酸甲酯3份、气相法白炭黑25份、沉淀法白炭黑30份、改性埃洛石纳米管160份、结构控制剂15份、促进剂dm3份和绝缘助剂14份;

所述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由如下步骤制成:

第一步、将聚丙烯树脂、甲基乙烯基硅橡胶、乙烯-醋酸乙烯酯和苯乙烯系弹性体加入混合搅拌装置中混合搅拌,得到混合物料a;

第二步、向混合物料a中加入柠檬酸三丁酯、2,2-二噻吩基乙醇酸甲酯、气相法白炭黑、沉淀法白炭黑、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结构控制剂、促进剂dm,常温下搅拌20min,得到混合物料b;

第三步、将第二步得到的物料b加入到混炼机中混炼30min,控制温度在150℃,然后在160℃下塑炼8min,出料,得到耐热硅橡胶绝缘电缆。

所述气相白炭黑的比表面积为300㎡/g,所述沉淀法白炭黑的粒径大小为2μm。

所述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埃洛石纳米管7份、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8份、乙醇溶液18份;

所述改性埃洛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为:将埃洛石纳米管、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质量分数为70%的乙醇溶液中,100℃下油浴搅拌8h,待自然冷却至室温后,过滤、真空干燥、研磨,得到改性埃洛石纳米管。所述结构控制剂为羟基硅油、甲基硅油、乙基硅油、甲基含氢硅油、乙基含氢硅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绝缘助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氮化硅7份、碳化硼6份、强氧化铝5份、醋酸钾4份、含氢硅油6份、双马来酰亚胺5份、聚乙烯磺酸6份、环氧树脂4份、甲基四氢苯酐5份、甲基硅油8份;

所述绝缘助剂的制备方法为:将氮化硅、碳化硼、强氧化铝与醋酸钾混合均匀,升温至110℃,保温50min,保温的过程不停搅拌,然后加入含氢硅油和双马来酰亚胺混合均匀,升温至135℃,保温40min,抽真空15min,降温至90℃,加入聚乙烯磺酸和环氧树脂混合均匀,升温至140℃,保温45min,于850r/min转速搅拌3h,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甲基四氢苯酐混合均匀,升温至120℃,保温3h,冷却至室温,加入甲基硅油混合均匀,于850r/min转速搅拌40min,冷却至室温得到绝缘助剂。

请参阅图1-7所示,上述实施例所述混合搅拌装置,包括混合机构1,混合机构1包括混合室101,混合室101的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一固定板102,第一固定板102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一电机103,第一电机103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104,第一锥齿轮104的上方设有第二锥齿轮105,第一锥齿轮104与第二锥齿轮105相互啮合,第二锥齿轮105的中心处固定有第一转动杆106,第一转动杆106的一端与混合室101的外部侧壁转动连接,另一端固定有第一直齿轮107,第一直齿轮107的上方设有第二直齿轮108,第一直齿轮107与第二直齿轮108相互啮合,第二直齿轮108靠近混合室101的一侧固定有第二转动杆109,混合室101的两侧设有进料通道110,进料通道110的上方设有第一进料口111,第一进料口111位于进料通道110远离混合室101的一端,混合室101的内部顶端固定有第一工作室112,第二转动杆109从左到右依次穿过进料通道110、混合室101和第一工作室112,且第二转动杆109与进料通道110、混合室101和第一工作室112转动连接,第二转动杆109位于进料通道110内部的部分固定有第一螺旋叶片113,第二转动杆109位于第一工作室112内部的一端固定有第三锥齿轮114,第一工作室112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三转动杆115,第三转动杆115的顶端与第一工作室112的内部顶端转动连接,第三转动杆115上固定有第四锥齿轮116,第四锥齿轮116与第三锥齿轮114相互啮合,第三转动杆115远离第三锥齿轮114的一侧设有第五锥齿轮117,第五锥齿轮117与第四锥齿轮116相互啮合,第五锥齿轮117远离第四锥齿轮116的一侧中心处固定有第四转动杆118,第四转动杆118从左到右依次穿过第一工作室112、混合室101和进料通道110,且第四转动杆118与第一工作室112、混合室101和进料通道110转动连接,第四转动杆118位于进料通道110的内部的部分固定有第一螺旋叶片113,混合室101外部远离第一固定板102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固定板119,第二固定板119的上表面右端固定有竖直杆120,第四转动杆118的右端与竖直杆120转动连接,混合室10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料口121,第一出料口121的下方设有出料通道122,第三转动杆115位于混合室101内部的部分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混合叶片123,第三转动杆115的底端依次穿过混合室101和出料通道122,第三转动杆115分别与混合室101和出料通道122转动连接,第三转动杆115位于出料通道122内部的部分固定有第二螺旋叶片124;

所述混合机构1的下方设有搅拌机构2,搅拌机构2包括搅拌室201,搅拌室201的外部顶端与混合室101的外部底端通过支撑杆202连接,支撑杆20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混合室101的外部底端和搅拌室201的外部顶端相固定,搅拌室20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进料口203,第二进料口203与出料通道122的底端内部相通,第三转动杆115的底端位于搅拌室201的内部,第三转动杆115与搅拌室201转动连接,第三转动杆115的底端固定有离心盘1151,搅拌室201的一侧固定有第三固定板204,第三固定板204的下表面固定有第二电机205,第二电机205的输出端固定有第六锥齿轮206,第六锥齿轮206的下方设有第七锥齿轮207和第八锥齿轮208,第六锥齿轮206分别与第七锥齿轮207和第八锥齿轮208相互啮合,第七锥齿轮207靠近搅拌室201的一侧中心处固定有第五转动杆209,第八锥齿轮208靠近搅拌室201的一侧中心处固定有第六转动杆210,第六转动杆210穿过搅拌室201并与其转动连接,第五转动杆209从左到右依次穿过第八锥齿轮208、第六转动杆210和搅拌室201,第五转动杆209分别与第八锥齿轮208、第六转动杆210和搅拌室201转动连接,第五转动杆209远离第七锥齿轮207的一端与搅拌室201的内部侧壁转动连接,第五转动杆209和第六转动杆210位于搅拌室201内部的部分均固定有对称分布的搅拌叶片211,搅拌叶片211上开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通孔212。

所述搅拌机构2的下方设有下料机构3,下料机构3包括下料室301,下料室301的内部顶端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进料口302,下料室301的内部后侧壁上固定有第二工作室303,第二工作室303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七转动杆304,第七转动杆304的底端穿过第二工作室303位于下料室301的内部,第七转动杆304位于第二工作室303内部的部分固定有第九锥齿轮305,下料室301的外部一侧固定有第三电机306,第三电机306的输出端依次穿过下料室301和第二工作室303,第三电机306的输出端分别与下料室301和第二工作室303转动连接,第三电机306的输出端远离第三电机306的一端固定有第十锥齿轮307,第十锥齿轮307与第九锥齿轮305相互啮合,第七转动杆304的底端固定有挡板308,挡板308的下方设有分流室309,分流室309与下料室301的内部后侧壁相固定,分流室309的上端圆形部分设有进料孔3091,下端部分开设有出料孔,下料室301的一侧固定有振动电机310,下料室301的内部两侧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倾斜台311,两个倾斜台311之间设有第二出料口312,下料室301的外部底端固定有两根对称分布的第一伸缩杆313,第一伸缩杆313的外侧套接有第一伸缩弹簧314,下料室301的下方设有储料室315,第一伸缩杆313的底端与储料室315的外部顶端相固定,第一伸缩弹簧314的上下两端分别与下料室301的外部底端和储料室315的外部顶端相固定,储料室315的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第四进料口316,第四进料口316与第二出料口312相通。

所述下料机构3的下方设有减震机构4,减震机构4包括减震室401,减震室401的顶部开放,减震室401的内部底端与储料室315的外部底端通过第二伸缩杆402相固定,第二伸缩杆402的外侧套接有第二伸缩弹簧403,第二伸缩弹簧40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减震室401的内部底端与储料室315的外部底端相固定,储料室315的外部两侧底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滑块404,减震室401的内部两侧壁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滑杆405,滑杆405上设有滑槽,第一滑块404与滑槽滑动连接,减震室401的内部底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三工作室406,第三工作室406的内部底端固定有第一减震弹簧407,第一减震弹簧407的顶端固定有t型杆408,t型杆408的顶端穿过第三工作室406并与其滑动连接,储料室315的外部底端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四工作室409,第四工作室409位于t型杆408的正上方,第四工作室409的内部两侧壁上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五工作室410,第五工作室410的内部设有第二滑块411,第二滑块411与第五工作室410滑动连接,第二滑块411的横截面形状为梯形,两个第二滑块411相背离的一侧固定有第二减震弹簧412,第二减震弹簧412远离第二滑块411的一端与第五工作室410的内部侧壁相固定,减震室401的外部底端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万向轮413。

混合搅拌装置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本发明在使用时,先将物料从第一进料口111放入进料通道110,启动第一电机103带动第一锥齿轮104转动,从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105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转动杆106转动,从而带动第一直齿轮107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直齿轮108转动,再带动第二转动杆109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螺旋叶片113推动物料进入混合室101,同时,第二转动杆109带动第三锥齿轮114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四锥齿轮116转动,从而带动第五锥齿轮117转动,再带动第四转动杆118转动,进而带动另一边的第一螺旋叶片113转动推动物料进入混合室101,当第四锥齿轮116转动的时候,带动第三转动杆115转动,从而带动混合叶片123对物料进行混合,同时第三转动杆115的转动带动出料通道122内的第二螺旋叶片124转动带动物料进入搅拌室201。

在进入搅拌室201的时候,物料会先落到离心盘1151上通过离心盘1151的转动将物料甩开,使物料分散,搅拌时会更充分,启动第二电机205带动第六锥齿轮206转动,从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七锥齿轮207和第八锥齿轮208转动,进而带动第五转动杆209和第六转动杆210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片211转动,对物料进行搅拌,由于第七锥齿轮207和第八锥齿轮208的转动方向相反,所以第五转动杆209和第六转动杆210上的搅拌叶片211的转动方向相反,以不同的转动方向对物料进行搅拌,使搅拌更充分,搅拌叶片211上的通孔212可以使物料流动速度加快,提高搅拌效率。

搅拌后的物料经过第三进料口302进入下料室301,启动第三电机306,带动第十锥齿轮307转动,从而带动第九锥齿轮305转动,进而带动第七转动杆304转动,最终带动挡板308转动,使物料避开分流室309流向倾斜台311,最终从第二出料口312与分流室309之间的空隙流进储料室315,当物料过多时,挡板308无法控制物料的堆积,启动振动电机310,此时物料会从分流室309上的进料孔3091进入分流室309,并从分流室309的下端出料孔进入储料室315,通过分流室309的设置可以避免物料下料时堆积过多,导致物料的堵塞,同时也会筛选出合格的物料,避免过大的物料直接进入储料室315,影响后续操作。

当混合搅拌装置在工作时,会产生晃动,此时储料室315会向下运动带动第一滑块404在滑杆405上滑动,同时挤压第二伸缩杆402和第二伸缩弹簧403使其发生变形,实现减震,当晃动较大时,t型杆408进入第四工作室409挤压第二滑块411在第五工作室410内滑动,最终通过第二减震弹簧412的复位使t型杆408被卡住,通过第一减震弹簧407的变形实现减震效果,减震机构4能很好的避免装置的晃动对工作的影响,提高混合搅拌的效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