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泡沫板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462473发布日期:2020-12-29 12:43阅读:477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温泡沫板及其加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泡沫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保温泡沫板及其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泡沫板一般指聚苯乙烯泡沫板。聚苯乙烯泡沫板又名泡沫板、eps板,是由含有挥发性液体发泡剂的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经加热预发后在模具中加热成型的白色物体,其有微细闭孔的结构特点,主要用于建筑墙体,屋面保温,复合板保温,冷库、空调、车辆、船舶的保温隔热,地板采暖,装潢雕刻等用途非常广泛。

现有的泡沫板常常不具备保温的功能,在制备泡沫板时常用到成型装置,现有的成型装置在成型之前对混合物不做处理,缺少搅拌过程或者搅拌不够充分,导致混合物在成型操作之前不够均匀,易造成成型时质量不佳的问题;现有的成型装置上料时无法控制进料量,易造成装置的堵塞和损坏;现有的成型装置缺少冷却过程,导致压模完毕后模具不易与成型物脱离,甚至破坏已经成型的泡沫板,影响成型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泡沫板及其加工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下:

现有的成型装置在成型之前对混合物不做处理,缺少搅拌过程或者搅拌不够充分,导致混合物在成型操作之前不够均匀,易造成成型时质量不佳的问题;现有的成型装置上料时无法控制进料量,易造成装置的堵塞和损坏;现有的成型装置缺少冷却过程,导致压模完毕后模具不易与成型物脱离,甚至破坏已经成型的泡沫板,影响成型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保温泡沫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保温聚乙烯80-100份、珍珠岩粉15-22份、超细白云石粉10-17份、红柱石粉10-13份、壳聚糖季铵盐5-8份、钯碳10-14份、聚碳酸酯20-30份、糠醇树脂25-32份和石墨烯1-3份;

该保温泡沫板由如下步骤制成:

第一步、将珍珠岩粉、超细白云石粉、红柱石粉、壳聚糖季铵盐和钯碳加入到保温聚乙烯中,在180-19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熔融30-60分钟,得混合物a;

第二步、将聚碳酸酯和糠醇树脂混合后,加热至160-170℃,搅拌熔融,加入石墨烯,混合均匀,保温20-50分钟,得混合物b;

第三步、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混合后于180-19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均匀,保温5-10小时,得混合物c;

第四步、将混合物c加入成型装置中成型,冷却,得到所述保温泡沫板。

进一步的,所述保温聚乙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80-100份聚乙烯颗粒,8-10份发泡剂,8-10份碳酸氢钙,8-10份交联剂,10-20份石墨烯和5-8份硅烷偶联剂;

该保温聚乙烯的制备过程为:将聚乙烯颗粒,发泡剂,碳酸氢钙,交联剂,石墨烯和硅烷偶联剂混炼,挤出成型,加热,得到所述保温聚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和4,4'-氧代双苯磺酰肼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交联剂为丙二胺、聚丙二醇缩水甘油醚、聚苯乙烯、三甲氧基硅烷、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和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和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进一步的,第四步中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室,搅拌室的外部顶端中心处固定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的底端穿过搅拌室且位于搅拌室的内部,第一转动轴的底端与搅拌室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轴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远离第一转动轴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滑块,搅拌室的内部侧壁固定有第一圆形滑槽,第一滑块与第一圆形滑槽滑动连接,第二转动轴的中心处设有第三转动轴,第三转动轴穿过第二转动轴且与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的顶端固定有第一直齿轮,搅拌室的内部顶端固定有圆形齿圈,圆形齿圈的内侧设有齿条,第一直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

搅拌机构的下方设有压模机构,压模机构包括压模室,压模室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与出料口内部相通,压模室的内部顶端固定有储料室,储料室的顶部与进料口内部相通,储料室的底部设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的内部设有螺旋叶片,进料通道的下方设有下模具,下模具的顶部与压模室的内部底端相固定;

压模室的内部顶端固定有传动室,传动室的内部一侧壁上固定有第三电机,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传动室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五转动轴,第五转动轴与传动室的内部顶端转动连接,第五转动轴的底端穿过传动室且与传动室转动连接,第五转动轴的外侧套接有第六转动轴,第六转动轴与第五转动轴转动连接,第六转动轴的底端穿过传动室且与传动室转动连接,第五转动轴上固定有第二锥齿轮,第六转动轴上固定有第三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均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均位于传动室的内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底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电机室,电机室的内部顶端固定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有第四转动轴,第四转动轴的底端与电机室的内部底端转动连接,第四转动轴的外侧套接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内部设有内螺纹,第四转动轴的外侧设有外螺纹,第二滑块与第四转动轴螺纹连接,第二滑块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与电机室的内部侧壁滑动连接,第二滑块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电机室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二连接杆穿过第一滑槽且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远离第二滑块的一端固定有滚轮,第三转动轴上设有第二圆形滑槽,第二圆形滑槽与第三转动轴滑动连接,滚轮与第二圆形滑槽滑动连接,第三转动轴的前端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的内部设有双向齿条,双向齿条的顶端与第二圆形滑槽的底部相固定,双向齿条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第三转动轴上固定有若干对称分布的固定杆,固定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二直齿轮,第二直齿轮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第二直齿轮与双向齿条相互啮合,第二直齿轮的远离双向齿条的一侧固定有摆动杆,摆动杆上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搅拌室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压模室的外部顶端固定有水泵,第五转动轴为中空结构,水泵的输出端与第五转动轴内部相通,第六转动轴上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位于传动室的外部,支撑杆的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七转动轴,第七转动轴与支撑杆转动连接,第七转动轴的顶端固定有第三直齿轮,传动室的外部底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齿块,齿块上设有齿轮,第三直齿轮与齿轮相互啮合,第七转动轴的底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冷却叶片,第五转动轴的底端位于第六转动轴的下方,第五转动轴的底端连接有水平管,水平管与第五转动轴的底端内部相通,水平管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喷头,喷头与水平管内部相通,压模室的内部顶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伸缩气缸,两个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固定有上模具,上模具与下模具相配合。

一种保温泡沫板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将珍珠岩粉、超细白云石粉、红柱石粉、壳聚糖季铵盐和钯碳加入到保温聚乙烯中,在180-19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熔融30-60分钟,得混合物a;

第二步、将聚碳酸酯和糠醇树脂混合后,加热至160-170℃,搅拌熔融,加入石墨烯,混合均匀,保温20-50分钟,得混合物b;

第三步、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混合后于180-19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均匀,保温5-10小时,得混合物c;

第四步、将混合物c加入成型装置中成型,冷却,得到所述保温泡沫板;具体的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先将混合物c放入搅拌室内,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滑块在第一圆形滑槽内滑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三转动轴转动,第三转动轴带动摆动杆上的搅拌叶片随着第三转动轴转动,同时,当第三转动轴转动时,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三转动轴在随着第二转动轴转动的同时还能产生自转,对混合物c进行搅拌;

步骤二、启动第二电机,驱动第四转动轴转动,使第二滑块在第四转动轴上做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杆上的滚轮做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滚轮带动第二圆形滑槽在第三转动轴上滑动,从而带动双向齿条在第二滑槽内滑动,第二直齿轮带动摆动杆上下摆动,摆动杆带动搅拌叶片上下摆动,提高搅拌效率;

步骤三、搅拌后的混合物c通过第一出料口和第一进料口进入储料室,并通过进料通道以及螺旋叶片进入下模具内,启动伸缩气缸,驱动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带动上模具向下运动,对下模具内的混合物c进行压模成型,完成成型操作;

步骤四、成型过程结束后,启动第三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五转动轴转动,第五转动轴带动水平管上的喷头转动,启动水泵,使喷头喷出雾状水,同时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六转动轴转动,第六转动轴带动支撑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七转动轴跟着支撑杆转动,第三直齿轮带动第七转动轴发生自转,从而带动冷却叶片自转,对模具进行冷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泡沫板的材料中加入保温聚乙烯,提高了泡沫板的保温性能,扩大了泡沫板的使用范围。

通过搅拌机构的设置,使混合物c在被压模之前能够被混合均匀,最终成型的泡沫板能够更加平整,质量更好。先将混合物c放入搅拌室内,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转动轴转动,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滑块在第一圆形滑槽内滑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转动,第二转动轴带动第三转动轴转动,第三转动轴带动摆动杆上的搅拌叶片随着第三转动轴转动,对混合物c进行搅拌,同时,当第三转动轴转动时,带动第一直齿轮转动,通过第一直齿轮与圆形齿圈的配合,使第一直齿轮发生自转,从而带动第三转动轴在随着第二转动轴转动的同时还能产生自转,进一步提高搅拌效率。

通过启动第二电机,驱动第四转动轴转动,通过第四转动轴、第二滑块和第一连接杆的配合,由于第四转动轴与第二滑块螺纹配合,当第四转动轴转动时,第二滑块在第四转动轴上做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杆上的滚轮做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滚轮带动第二圆形滑槽在第三转动轴上滑动,从而带动双向齿条在第二滑槽内滑动,通过双向齿条与第二直齿轮的配合,第二直齿轮带动摆动杆上下摆动,摆动杆带动搅拌杆上下摆动,进一步提高了对混合物c的搅拌效果,提高搅拌效率。

通过压模机构的设置,使成型操作完成后对模具进行快速冷却,更够提高模具的快速使用,提高成型装置的使用率。搅拌后的混合物c通过第一出料口和第一进料口进入储料室,并通过进料通道以及螺旋叶片进入下模具内,通过螺旋叶片的设置使混合物c能够缓慢而稳定的流入下模具,控制进料速度,优化成型质量,启动伸缩气缸,驱动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带动上模具向下运动,对下模具内的混合物c进行压模成型,完成成型操作。成型过程结束后,启动第三电机,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和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五转动轴转动,第五转动轴带动水平管上的喷头转动,启动水泵,使喷头喷出雾状水,对模具进行冷却,同时第三锥齿轮带动第六转动轴转动,第六转动轴带动支撑杆转动,从而带动第七转动轴跟着支撑杆转动,通过第三直齿轮和齿块的配合,当支撑杆转动时,第三直齿轮带动第七转动轴发生自转,从而带动冷却叶片自转,对模具形成冷却效果,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成型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搅拌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图2中a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压模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传动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搅拌机构;101、搅拌室;102、第一电机;103、第一转动轴;104、第二转动轴;105、第一滑块;106、第一圆形滑槽;107、第三转动轴;108、第一直齿轮;109、圆形齿圈;110、电机室;111、第二电机;112、第四转动轴;113、第二滑块;114、第一连接杆;115、第二连接杆;116、第一滑槽;117、滚轮;118、第二圆形滑槽;119、第二滑槽;120、双向齿条;121、第二直齿轮;122、摆动杆;123、搅拌叶片;124、出料口;2、压模机构;201、压模室;202、进料口;203、储料室;204、进料通道;205、螺旋叶片;206、下模具;207、传动室;208、第三电机;209、第一锥齿轮;210、第五转动轴;211、第六转动轴;212、第二锥齿轮;213、第三锥齿轮;214、水泵;215、支撑杆;216、第七转动轴;217、第三直齿轮;218、齿块;219、冷却叶片;220、水平管;221、喷头;222、伸缩气缸;223、上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保温泡沫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保温聚乙烯80份、珍珠岩粉15份、超细白云石粉10份、红柱石粉10份、壳聚糖季铵盐5份、钯碳10份、聚碳酸酯20份、糠醇树脂25份和石墨烯1份;

该保温泡沫板由如下步骤制成:

第一步、将珍珠岩粉、超细白云石粉、红柱石粉、壳聚糖季铵盐和钯碳加入到保温聚乙烯中,在18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熔融30分钟,得混合物a;

第二步、将聚碳酸酯和糠醇树脂混合后,加热至160℃,搅拌熔融,加入石墨烯,混合均匀,保温20分钟,得混合物b;

第三步、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混合后于18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均匀,保温5小时,得混合物c;

第四步、将混合物c加入成型装置中成型,冷却,得到所述保温泡沫板。

所述保温聚乙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80份聚乙烯颗粒,8份发泡剂,8份碳酸氢钙,8份交联剂,10份石墨烯和5份硅烷偶联剂;

该保温聚乙烯的制备过程为:将聚乙烯颗粒,发泡剂,碳酸氢钙,交联剂,石墨烯和硅烷偶联剂混炼,挤出成型,加热,得到所述保温聚乙烯。

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和4,4'-氧代双苯磺酰肼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交联剂为丙二胺、聚丙二醇缩水甘油醚、聚苯乙烯、三甲氧基硅烷、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和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和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实施例2

一种保温泡沫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保温聚乙烯90份、珍珠岩粉7份、超细白云石粉14份、红柱石粉12份、壳聚糖季铵盐6份、钯碳12份、聚碳酸酯25份、糠醇树脂30份和石墨烯2份;

该保温泡沫板由如下步骤制成:

第一步、将珍珠岩粉、超细白云石粉、红柱石粉、壳聚糖季铵盐和钯碳加入到保温聚乙烯中,在185℃的温度条件下搅拌熔融45分钟,得混合物a;

第二步、将聚碳酸酯和糠醇树脂混合后,加热至165℃,搅拌熔融,加入石墨烯,混合均匀,保温35分钟,得混合物b;

第三步、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混合后于185℃的温度条件下搅拌均匀,保温7小时,得混合物c;

第四步、将混合物c加入成型装置中成型,冷却,得到所述保温泡沫板。

所述保温聚乙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90份聚乙烯颗粒,9份发泡剂,9份碳酸氢钙,9份交联剂,15份石墨烯和6份硅烷偶联剂;

该保温聚乙烯的制备过程为:将聚乙烯颗粒,发泡剂,碳酸氢钙,交联剂,石墨烯和硅烷偶联剂混炼,挤出成型,加热,得到所述保温聚乙烯。

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和4,4'-氧代双苯磺酰肼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交联剂为丙二胺、聚丙二醇缩水甘油醚、聚苯乙烯、三甲氧基硅烷、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和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和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实施例3

一种保温泡沫板,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保温聚乙烯100份、珍珠岩粉22份、超细白云石粉17份、红柱石粉13份、壳聚糖季铵盐8份、钯碳14份、聚碳酸酯30份、糠醇树脂32份和石墨烯3份;

该保温泡沫板由如下步骤制成:

第一步、将珍珠岩粉、超细白云石粉、红柱石粉、壳聚糖季铵盐和钯碳加入到保温聚乙烯中,在19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熔融60分钟,得混合物a;

第二步、将聚碳酸酯和糠醇树脂混合后,加热至170℃,搅拌熔融,加入石墨烯,混合均匀,保温50分钟,得混合物b;

第三步、将混合物a和混合物b混合后于190℃的温度条件下搅拌均匀,保温10小时,得混合物c;

第四步、将混合物c加入成型装置中成型,冷却,得到所述保温泡沫板。

所述保温聚乙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100份聚乙烯颗粒,10份发泡剂,10份碳酸氢钙,10份交联剂,20份石墨烯和8份硅烷偶联剂;

该保温聚乙烯的制备过程为:将聚乙烯颗粒,发泡剂,碳酸氢钙,交联剂,石墨烯和硅烷偶联剂混炼,挤出成型,加热,得到所述保温聚乙烯。

所述发泡剂为偶氮二甲酰胺、二亚硝基五亚甲基四胺和4,4'-氧代双苯磺酰肼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交联剂为丙二胺、聚丙二醇缩水甘油醚、聚苯乙烯、三甲氧基硅烷、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二异丙苯和对甲苯磺酸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kh-550、硅烷偶联剂kh-560和硅烷偶联剂kh-570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任意比例混合。

请参阅图1-5,上述实施例所述成型装置,包括搅拌机构1,搅拌机构1包括搅拌室101,搅拌室101的外部顶端中心处固定有第一电机102,第一电机102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转动轴103,第一转动轴103的底端穿过搅拌室101且位于搅拌室101的内部,第一转动轴103的底端与搅拌室101转动连接,第一转动轴103上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转动轴104,第二转动轴104远离第一转动轴103的一端固定有第一滑块105,搅拌室101的内部侧壁固定有第一圆形滑槽106,第一滑块105与第一圆形滑槽106滑动连接,第二转动轴104的中心处设有第三转动轴107,第三转动轴107穿过第二转动轴104且与第二转动轴104转动连接,第三转动轴107的顶端固定有第一直齿轮108,搅拌室101的内部顶端固定有圆形齿圈109,圆形齿圈109的内侧设有齿条,第一直齿轮108与齿条相互啮合;

搅拌机构1的下方设有压模机构2,压模机构2包括压模室201,压模室201的顶部开设有进料口202,进料口202与出料口124内部相通,压模室201的内部顶端固定有储料室203,储料室203的顶部与进料口202内部相通,储料室203的底部设有进料通道204,进料通道204的内部设有螺旋叶片205,进料通道204的下方设有下模具206,下模具206的顶部与压模室201的内部底端相固定;

压模室201的内部顶端固定有传动室207,传动室207的内部一侧壁上固定有第三电机208,第三电机208的输出端固定有第一锥齿轮209,传动室207的内部顶端设有第五转动轴210,第五转动轴210与传动室207的内部顶端转动连接,第五转动轴210的底端穿过传动室207且与传动室207转动连接,第五转动轴210的外侧套接有第六转动轴211,第六转动轴211与第五转动轴210转动连接,第六转动轴211的底端穿过传动室207且与传动室207转动连接,第五转动轴210上固定有第二锥齿轮212,第六转动轴211上固定有第三锥齿轮213,第二锥齿轮212和第三锥齿轮213均与第一锥齿轮209相啮合,第二锥齿轮212和第三锥齿轮213均位于传动室207的内部。

所述第二转动轴104的底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电机室110,电机室110的内部顶端固定有第二电机111,第二电机111的输出端固定有第四转动轴112,第四转动轴112的底端与电机室110的内部底端转动连接,第四转动轴112的外侧套接有第二滑块113,第二滑块113的内部设有内螺纹,第四转动轴112的外侧设有外螺纹,第二滑块113与第四转动轴112螺纹连接,第二滑块113的一侧固定有第一连接杆114,第一连接杆114远离第二滑块113的一端与电机室110的内部侧壁滑动连接,第二滑块113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连接杆115,电机室110的一侧壁上开设有第一滑槽116,第二连接杆115穿过第一滑槽116且与第一滑槽116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杆115远离第二滑块113的一端固定有滚轮117,第三转动轴107上设有第二圆形滑槽118,第二圆形滑槽118与第三转动轴107滑动连接,滚轮117与第二圆形滑槽118滑动连接,第三转动轴107的前端开设有第二滑槽119,第二滑槽119的内部设有双向齿条120,双向齿条120的顶端与第二圆形滑槽118的底部相固定,双向齿条120与第二滑槽119滑动连接,第三转动轴107上固定有若干对称分布的固定杆,固定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二直齿轮121,第二直齿轮121与固定杆转动连接,第二直齿轮121与双向齿条120相互啮合,第二直齿轮121的远离双向齿条120的一侧固定有摆动杆122,摆动杆122上固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搅拌叶片123,搅拌室101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24。

所述压模室201的外部顶端固定有水泵214,第五转动轴210为中空结构,水泵214的输出端与第五转动轴210内部相通,第六转动轴211上固定有支撑杆215,支撑杆215位于传动室207的外部,支撑杆215的两端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七转动轴216,第七转动轴216与支撑杆215转动连接,第七转动轴216的顶端固定有第三直齿轮217,传动室207的外部底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齿块218,齿块218上设有齿轮,第三直齿轮217与齿轮相互啮合,第七转动轴216的底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冷却叶片219,第五转动轴210的底端位于第六转动轴211的下方,第五转动轴210的底端连接有水平管220,水平管220与第五转动轴210的底端内部相通,水平管220的底端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喷头221,喷头221与水平管220内部相通,压模室201的内部顶端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伸缩气缸222,两个伸缩气缸222的输出端固定有上模具223,上模具223与下模具206相配合。

成型装置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本发明在使用时,先将混合物c放入搅拌室101内,启动第一电机102,带动第一转动轴103转动,第一转动轴103通过第一滑块105在第一圆形滑槽106内滑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动轴104转动,第二转动轴104带动第三转动轴107转动,第三转动轴107带动摆动杆122上的搅拌叶片123随着第三转动轴107转动,对混合物c进行搅拌,同时,当第三转动轴107转动时,带动第一直齿轮108转动,通过第一直齿轮108与圆形齿圈109的配合,使第一直齿轮108发生自转,从而带动第三转动轴107在随着第二转动轴104转动的同时还能产生自转,进一步提高搅拌效率。

启动第二电机111,驱动第四转动轴112转动,通过第四转动轴112、第二滑块113和第一连接杆114的配合,由于第四转动轴112与第二滑块113螺纹配合,当第四转动轴112转动时,第二滑块113在第四转动轴112上做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带动第二连接杆115上的滚轮117做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滚轮117带动第二圆形滑槽118在第三转动轴107上滑动,从而带动双向齿条120在第二滑槽119内滑动,通过双向齿条120与第二直齿轮121的配合,第二直齿轮121带动摆动杆122上下摆动,摆动杆122带动搅拌叶片123上下摆动,进一步提高了对混合物c的搅拌效果,提高搅拌效率。通过搅拌机构1的设置,使混合物c在被压模之前能够被混合均匀,最终成型的泡沫板能够更加平整,质量更好。

搅拌后的混合物c通过第一出料口124和第一进料口202进入储料室203,并通过进料通道204以及螺旋叶片205进入下模具206内,通过螺旋叶片205的设置使混合物c能够缓慢而稳定的流入下模具206,控制进料速度,优化成型质量,启动伸缩气缸222,驱动伸缩气缸222的输出端带动上模具223向下运动,对下模具206内的混合物c进行压模成型,完成成型操作。成型过程结束后,启动第三电机208,带动第一锥齿轮209转动,从而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212和第三锥齿轮213转动,第二锥齿轮212带动第五转动轴210转动,第五转动轴210带动水平管220上的喷头221转动,启动水泵214,使喷头221喷出雾状水,对模具进行冷却,同时第三锥齿轮213带动第六转动轴211转动,第六转动轴211带动支撑杆215转动,从而带动第七转动轴216跟着支撑杆215转动,通过第三直齿轮217和齿块218的配合,当支撑杆215转动时,第三直齿轮217带动第七转动轴216发生自转,从而带动冷却叶片219自转,对模具形成冷却效果,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通过压模机构2的设置,使成型操作完成后对模具进行快速冷却,更够提高模具的快速使用,提高成型装置的使用率。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述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