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35776发布日期:2021-03-19 12:1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将降解聚氨酯菌的种子液接入含有聚氨酯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降解聚氨酯,再通过质量损失、电镜扫描、红外光谱检测、凝胶色谱检测、浊度和降解产物鉴定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法来评价降解效果;其中,所述的聚氨酯为水性聚氨酯或聚氨酯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降解聚氨酯菌为枝孢菌(cladosporiumsp.),菌株名为p7,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菌株保藏编号为cctccno:m2020627,保藏日期为2020年11月7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将枝孢菌的种子液按照5%~15%的体积比接种到含有水性聚氨酯的无机培养基,或含有聚氨酯薄膜的无机培养基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有水性聚氨酯的无机培养基,水性聚氨酯的含量为0.2%~2%v/v;所述的含有聚氨酯薄膜的无机培养基中,聚氨酯薄膜的浓度为3~10mg/m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聚氨酯为聚氨酯薄膜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去除聚氨酯上的菌体,清洗,干燥,得到降解后的聚氨酯,称重,计算质量损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聚氨酯为聚氨酯薄膜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去除聚氨酯上的菌体,清洗,干燥,得到降解后的聚氨酯,剪样,喷金,进行电镜扫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聚氨酯为聚氨酯薄膜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去除聚氨酯上的菌体,清洗,干燥,得到降解后的聚氨酯,进行红外光谱检测;当所述的聚氨酯为水性聚氨酯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离心,将上清液干燥,所得固体进行红外光谱检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聚氨酯为聚氨酯薄膜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去除聚氨酯上的菌体,清洗,干燥,得到降解后的聚氨酯,溶解,过滤,进行凝胶色谱检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聚氨酯为水性聚氨酯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离心,将上清液于od600nm测量浊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的聚氨酯为水性聚氨酯时,在培养过程中或培养结束后取样,离心,将上清液于hplc或ms测定,进行降解产物鉴定。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将降解聚氨酯菌的种子液接入含有聚氨酯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培养,降解聚氨酯,再通过质量损失、电镜扫描、红外光谱检测、凝胶色谱检测、浊度和降解产物鉴定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法来评价降解效果;其中,所述的聚氨酯为水性聚氨酯或聚氨酯薄膜。本发明建立了一种评价聚氨酯降解的体系,即对两种聚氨酯底物(PU模拟物Impranil DLN和PU薄膜),通过微生物降解,基于物理表征的浊度变化、质量损失、表面降解情况等手段和基于化学表征的表面官能团变化、分子量变化、降解产物的鉴定等手段来评估聚氨酯底物的降解情况,从而能完整表征聚氨酯的降解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董维亮;刘嘉唯;姜岷;何洁;周杰;许斌;徐安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12.04
技术公布日:2021.03.1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