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羧基-2-羟基-3-亚氨基丙烷及其提取方法

文档序号:24658429发布日期:2021-04-13 21:53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1-羧基-2-羟基-3-亚氨基丙烷及其提取方法
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及其提取方法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及其提取方法,属于食品、保健食品、医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核桃分心木(diaphragma juglandis fructus),又称核桃隔膜、核桃瓣膜。核桃分心木的传统药用用途包括治疗和预防糖尿病、肾虚、腹泻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体内外研究发现,分心木中含有黄酮(3.89%

5.44%)、酚类(2.39%

3.54%)、皂苷(1.86%

5.98%)、木脂素类等功能性成分,赋予其多种功能活性,如抑菌、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血脂等;可用于保健食品、医药等相关领域的产品开发。
3.然而,核桃分心木成分复杂,根本无法预期其中存在哪些成分,以及哪些成分可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从核桃分心木中分离得到具有潜在活性的化合物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其具有镇静催眠的效果;而且提取方法简单易行。
5.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其结构式如式ⅰ:
[0006][0007]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一种从核桃分心木中提取本发明所述的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1)将核桃分心木粉末加入乙醇溶液中进行提取,过滤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减压浓缩得到核桃醇提物;
[0009]
(2)将步骤(1)过滤得到的滤渣加入水中进行提取,过滤得到上清液;将上清液减压浓缩得到核桃水提物;
[0010]
(3)将步骤(1)得到的核桃醇提物和步骤(2)得到的醇提物混合得到核桃分心木混合提取物;之后将核桃分心木混合提取物依次经过ab

8型大孔树脂柱、mci柱、ods柱,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依次洗脱,分离得到沉淀即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
[0011]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的核桃分心木粉末和乙醇溶液的比例以g/ml计为1:8

12,进一步优选为1:10。
[0012]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的乙醇溶液为乙醇水溶液,浓度为70

100%,进一步优选为70%。
[0013]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提取的条件为55

65℃提取3

4h,进一步优选为60℃提取4h。
[0014]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核桃分心木粉末是经过粉碎,过40目筛得到的。
[0015]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提取的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反复的次数为2

4次。
[0016]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所述减压浓缩到固含量为20

30%。
[0017]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所述滤渣和水的质量比为1:8

12,进一步优选为1:10。
[0018]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所述提取的条件为60℃提取3

4h。
[0019]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所述提取的过程可以反复进行,反复的次数为2

4次。
[0020]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所述减压浓缩到固含量为20

30%。
[0021]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所述经过ab

8型大孔树脂柱(10cm
×
150cm),采用的乙醇溶液包括体积分数为0、30%、50%、70%的乙醇水溶液。
[0022]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所述经过mci柱,采用的乙醇溶液包括体积分数为0、10%、30%、50%的乙醇水溶液。
[0023]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所述经过ods柱,采用的乙醇溶液包括体积分数为0、5%、10%、20%的乙醇水溶液。
[0024]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每次洗脱之后收集洗脱部分,减压浓缩到固含量为15

20%之后再次上样。
[0025]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过柱、洗脱要反复进行,反复的次数为3

10次。
[0026]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是本发明的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在医药领域的应用。
[0027]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应用是利用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具有镇静催眠的作用。
[0028]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药制剂,其成分包括本发明所述的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
[0029]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0]
(1)本发明首次在核桃分心木中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合物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并且通过药理实验证实具有良好的镇静催眠活性。
[0031]
(2)本发明所述的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使睡眠潜伏期缩短了24.62%(p<0.05),且使睡眠时长延长了61.49%(p<0.05)。
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化合物的1h

nmr谱图。
[0033]
图2为实施例1得到的化合物的
13
c

nmr谱图。
[0034]
图3为实施例1得到的化合物的
135
dept

nm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0036]
实施例1
[0037]
一种从核桃分心木中提取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8]
(1)称取核桃分心木10kg,粉碎后过40目筛,按1:10(kg/l)料液质量体积比加入体积分数70%乙醇溶液,60℃条件下搅拌提取4h,过滤,取滤液,滤渣按上述方法再次醇提,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固含量为30%,即为核桃分心木乙醇提取物,

20℃下冷冻保存;
[0039]
(2)核桃分心木醇提后的滤渣按1:10(kg/l)料液质量体积比加入水,在60℃条件下搅拌提取4h,过滤,取滤液;滤渣按上述方法再次水提,取滤液;合并两次滤液,减压浓缩至固含量为30%;即为核桃分心木水提物;
[0040]
(3)将步骤(1)得到的核桃醇提物和步骤(2)得到的醇提物混合得到核桃分心木混合提取物;取1000g核桃分心木混合提取物上ab

8型大孔树脂柱(10cm
×
150cm),依次用水和30%,50%,70%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水洗脱部分后减压浓缩到固含量为20%后上样到mci柱,依次用水、体积分数为10%、30%、50%的乙醇进行梯度洗脱,收集水洗脱部分,减压浓缩固含量为20%后上样到ods柱,依次用水、体积分数为5%、10%、20%的乙醇溶液洗脱收集,然后再反复净化洗脱,分离得到一个沉淀,即为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
[0041]
将得到的沉淀(白色无定形粉末)进行检测,测试结果如下:
[0042]
图1为实施例1得到的化合物的1h

nmr谱图。从图1可以看出:谱图共有5个氢信号,其中δ
h 6.63(1h,s),4.07(1h,s),3.86(1h,s,j=4hz),2.79(1h,d,j=15hz),2.63(1h,dd,j=7.5,8hz),其中δ
h 4.07为连氧碳的氢信号,2.79和2.63为

ch2‑
的氢信号;
[0043]
图2为实施例1得到的化合物的
13
c

nmr谱图。从图2可以看出:谱图共显示4个碳信号,分别为δ181.2(

cooh),135.5,70.2,42.5;
[0044]
图3为实施例1得到的化合物的
135
dept

nmr谱图。从图3可以看出:δ135.5为

ch

的碳信号,根据化学位移推断

ch

以双键与亚氨基相连,δ70.2为连氧碳信号,δ42.5为

ch2

的碳信号;
[0045]
根据图1

图3,证明实施例1确实提取得到了化合物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
[0046]
实施例2 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的应用
[0047]
将实施例1得到的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进行镇静催眠活性测试,具体操作如下:
[0048]
将30只spf级4周龄雄性icr小鼠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试验组以1.0g/kg
·
bw剂量分别灌胃实验组(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的水溶液)以及空白组(水),阳性对照组以2mg/kg
·
bw艾司唑仑水溶液灌胃。连续灌胃14天后,展开试验。试验在25℃左右安静环境下进行。
[0049]
将小鼠进行行为学实验,实验过程如下:
[0050]
1、旷场实验
[0051]
使用由4个活动空间组成的4个单元(每个单元50cm
×
50cm
×
38cm)的旷场迷宫进
行实验,每次检测4只鼠。实验前用酒精将旷场空间擦干净,样品组给药30min后(阳性对照组给药15min)开始实验。实验时轻轻抓住鼠尾,将鼠放在每个单元旷场迷宫的中间,让小鼠在迷宫内适应5min,之后点击软件开始按钮激活软件,跟踪鼠移动路径,以10min内运动平均速度、运动时间和中央区域停留时间为指标,使用ethovision xt 1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每次试验结束,清理尿液和粪便,并使用5%~10%的乙醇喷洒在迷宫底面和内壁,用纸巾擦拭干净,消除小鼠遗留的气味后再测试下一组小鼠,避免气味和残留物对下一只小鼠的影响。
[0052]
2、直接观察睡眠实验
[0053]
旷场实验结束次日晚进行直接睡眠观察。灌胃30min后,监控摄像观察并记录灌胃后12h内各组小鼠的睡眠时间。
[0054]
3、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实验
[0055]
在正式实验前先进行预实验确定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剂量,以腹腔注射后全部小鼠入睡且睡眠持续时间适中的剂量为标准,并以此剂量(为50mg/kg
·
bw)进行正式实验。小鼠末次灌胃30min后通过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小鼠睡眠潜伏期记录为戊巴比妥钠注射后至翻正反射消失的时间,以翻正反射消失至再次出现的时间记录为小鼠睡眠时间,观察各组潜伏期是否缩短,睡眠时间是否延长。
[0056]
测试结果如下:
[0057]
表1为空白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中小鼠运动速度、运动时间以及中央区域停留时间的测试结果。从表1可以看出: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显著降低了小鼠的运动速度和运动时间(p<0.05),显著降低增加了小鼠在中央区域的停留时间(p<0.01)。
[0058]
表1空白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中小鼠运动速度、运动时间以及中央区域停留时间的测试结果(x
±
s)
[0059][0060]
注:*代表p<0.05,**代表p<0.01,均与空白组比较。
[0061]
表2为空白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中小鼠自然情况12h睡眠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的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的测试结果(x
±
s)。从表2可以看出: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12h内的睡眠总时长较之空白组有所延长,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戊巴比妥钠诱导的睡眠实验结果表明,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使睡眠潜伏期缩短了24.62%(p<0.05),且使睡眠时长延长了61.49%(p<0.05)。说明1

羧基
‑2‑
羟基
‑3‑
亚氨基丙烷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活性。
[0062]
表2空白组、实验组、阳性对照组中小鼠自然情况12h睡眠时长、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的潜伏期和睡眠时间的测试结果(x
±
s)
[0063][0064]
注:*代表p<0.05,**代表p<0.01,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0065]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