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鞘脂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6958300发布日期:2024-02-07 13:01阅读:17来源:国知局
一种鞘脂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涉及生物材料发酵培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鞘脂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1、侵袭性致病真菌感染(ifis)是一种由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等机会性致病真菌引起的感染,主要感染深层实体器官和/或血液,易感人群为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免疫缺陷、肿瘤以及器官移植的患者,死亡率高达45%,每年造成全球约170万人死亡。导致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抗生素耐药性,这几乎在所有临床使用的抗生素中都有观察到。除了令人担忧的抗生素耐药性外,很多抗生素,如多烯类、棘白菌素类和唑类,已被证明具有高毒性或可引起急性不良事件。鉴于这些挑战,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抗生素药物。

2、药用真菌作为珍贵的药物来源,其粗提物显示了多种多样的活性,如抗菌、抗肿瘤和降血糖等。其中,云芝和灵芝作为备受关注的两种药用真菌,具有巨大的代谢潜力,可以作为挖掘抗菌活性物质的重要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云芝和灵芝的药用价值,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鞘脂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云芝和灵芝共培养发酵的方式制备得到了能够抑制白色念珠菌与新型隐球菌活性的鞘脂类化合物,继而为抗菌制剂的制备开辟了新的途径。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拟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鞘脂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或式ii所示:

4、。

5、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鞘脂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6、s1:固体培养云芝和灵芝;

7、s2:取所述步骤s1中培养得到的云芝和灵芝,将其进行液体共培养,得到云芝和灵芝共培养发酵液;

8、s3:对所述步骤s2的共培养发酵液进行有机提取、减压浓缩,得到粗提取物;

9、s4:对所述步骤s3的粗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鞘脂类化合物。

1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中固体培养的温度为26℃~30℃,培养时间为6天~8天。

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液体培养的温度为26℃~30℃,培养时间为12天~16天。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液体培养的培养基的组份及组份含量为:葡萄糖8~12 g/l,蛋白胨1~3 g/l,mgso4·7h2o 0.3~0.7 g/l,kh2po4 0.5~1.5 g/l,余量为水。

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液体培养的培养基的组份及组份含量为:葡萄糖10 g/l,蛋白胨2 g/l,mgso4·7h2o 0.5 g/l,kh2po4 1 g/l,余量为水。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的具体步骤为: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共培养发酵液,得到萃取液,利用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得到粗提取物。

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是将所述粗提取物溶解后,采用hplc分离纯化,所用流动相为甲醇和水。

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的具体步骤为:设置流动相梯度淋洗方法为:0-2min,5%甲醇,95%水;2-30 min,由5%甲醇,95%水逐渐调整至100%甲醇;30-40min,100%甲醇;制备得到的组分再使用以下梯度淋洗方法纯化:0-2min,50%甲醇,50%水;2-30 min,由50%甲醇,50%水逐渐调整至100%甲醇;30-40min,100%甲醇;从而得到鞘脂类化合物。

17、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鞘脂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菌制剂或者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18、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制剂或者抗菌药物抑制的致病菌包括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云芝和灵芝共培养发酵的方式,模拟其在自然环境中与其他微生物竞争或者拮抗的状态,旨在激活或者上调其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并对所得混合发酵浓缩液进行活性检测和化学分析,从而获得新颖的高活性抗菌活性物质;经研究发现采用以上共培养的方式,可以得到两种具有抗菌活性的鞘脂类化合物。

20、本发明通过将云芝与灵芝共培养获得了两种鞘脂类化合物,包括一个新化合物和一个新天然产物,实验数据证实,这两种鞘脂类化合物能够显著抑制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的生长,可用作抗菌制剂,也可用于新型抗菌药物的制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一种鞘脂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鞘脂类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i或式ii所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鞘脂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鞘脂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固体培养的温度为26℃~30℃,培养时间为6天~8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鞘脂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液体共培养的温度为26℃~30℃,时间为12天~16天。

5.根据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鞘脂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培养的培养基的组份及组份含量为:葡萄糖8~12 g/l,蛋白胨1~3 g/l,mgso4·7h2o 0.3~0.7 g/l,kh2po4 0.5~1.5 g/l,余量为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鞘脂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步骤为:使用乙酸乙酯萃取所述共培养发酵液,得到萃取液,减压浓缩得到粗提取物。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鞘脂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分离纯化是将所述粗提取物溶解后,采用hplc分离纯化,所用流动相为甲醇和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鞘脂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纯化的具体步骤为:设置流动相梯度淋洗方法为:0-2min,5%甲醇,95%水;2-30 min,由5%甲醇,95%水逐渐调整至100%甲醇;30-40min,100%甲醇;制备得到的组分再使用以下梯度淋洗方法纯化:0-2min,50%甲醇,50%水;2-30 min,由50%甲醇,50%水逐渐调整至100%甲醇;30-40min,100%甲醇;从而得到鞘脂类化合物。

9.权利要求1所述的鞘脂类化合物在制备抗菌制剂或者抗菌药物中的应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制剂或者抗菌药物抑制的致病菌包括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鞘脂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利用云芝和灵芝两种药用真菌共培养发酵得到两个鞘脂类化合物,结构式分别如式I或式II所示,其中式I为新化合物,式II为新天然产物。所述的两个鞘脂类化合物对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可应用于抗菌药物研发;且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为新抗菌制剂的制备和开发开辟了新的途径。。

技术研发人员:于桂洪,纪琳玮,谭玲玲,杨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农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