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Beta-二酮基元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958327发布日期:2024-02-07 13:0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双Beta-二酮基元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涉及一种双beta-二酮基元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聚酰亚胺因其良好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绝缘性等在光电子器件、功能涂料、膜分离、激光器等均匀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在光电子器件领域,如柔性oled和柔性太阳能电池,均需要聚酰亚胺衬底为无色。但是,聚酰亚胺材料存在酰胺键、芳环、烷基等,形成电子受体和电子供体,它们之间形成强烈的相互作用或电荷转移,使得聚酰亚胺薄膜通常呈现为黄色或棕黄色。因此,需要提出一种能够使得薄膜透光率高即颜色变浅的薄膜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beta-二酮基元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薄膜透光率较高。

2、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双beta-二酮基元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3、步骤1,合成功能性二胺基酰胺化合物;

4、步骤2,合成功能性双beta-二酮化合物;

5、步骤3,根据步骤1和步骤2所得产物制备双beta-二酮基元的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

6、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7、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

8、步骤1.1,将3.96g-7.92g的4,4'-亚甲基二苯胺、10ml-20ml间甲酚加入到反应瓶中,氮气吹扫10min-30min排除空气,然后升温至100℃-110℃搅拌10min-25min使得4,4'-亚甲基二苯胺原料全部溶解;

9、步骤1.2,将2.24-4.48g的1,2,4,5-环己烷四甲酸二酐和0.3g-0.6g异喹啉溶解在10ml-20ml间甲酚中,随后缓慢滴加到4,4'-亚甲基二苯胺溶液中,滴加时间为0.3h-1h,滴加过程中温度保持在120℃-140℃,滴加完毕后再将反应体系温度着升至210℃-240℃反应3h-6h,降至室温,采用柱分离,提纯得到功能性二胺基酰胺化合物。

10、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

11、取1.68g-3.76g的2,5-二乙酰基噻吩溶解在20ml-30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溶液,加入0.48g-0.96gnah室温搅拌0.3h-1h,然后加入2.82g-5.64g三氟乙酸乙酯,然后加热到80℃-110℃反应24h-48h,降至室温,将反应液直接倒入300ml-500ml、ph为3-5的去离子水溶液中,继续搅拌1h-2h后,真空抽滤、真空干燥得到白色固体粉末。

12、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

13、步骤3.1,将1.9g-3.8g功能性二胺基酰胺化合物和1.2g-2.4g功能性双beta-二酮化合物的溶解在30ml-60ml的乙醇和n,n-二甲基甲酰胺混合溶液中,充氮气反应,得反应液;

14、步骤3.2,取反应液0.5ml稀释5ml的n,n-二甲基甲酰胺,将稀释后的溶液导入聚四氟乙烯磨具中,在30℃-50℃条件下干燥得到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

15、聚酰亚胺薄膜的合成路线为:

16、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双beta-二酮的席夫反应构建聚酰亚胺柔性衬底,而聚酰亚胺中三氟甲基和硫原子的引入调节颜色。其中beta-二酮结构中独特的亚甲基阻断了beta-二酮和功能性二胺基酰胺间的电荷转移;同时三氟甲基与席夫碱c=n双键项链,强化了三氟甲基与功能性二胺基酰胺结构基元的作用;最终提高了薄膜透光率。



技术特征:

1.双beta-二酮基元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beta-二酮基元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beta-二酮基元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beta-二酮基元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beta-二酮基元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亚胺材料的合成路线为: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双Beta‑二酮基元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合成功能性二胺基酰胺化合物;步骤2,合成功能性双beta‑二酮化合物;步骤3,根据步骤1和步骤2所得产物制备双Beta‑二酮基元的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薄膜。采用本发明制备的薄膜透光率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尹勇,高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住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