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0429阅读:6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称(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讲述(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是关于包括以下一些反应的几种制备(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的方法一种方法包括在一酸性条件下将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反应,生成(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另一种方法包括将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或其盐与一氧化剂反应,生成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然后,再在一酸性条件下将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反应,生成(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再一种方法包括(1)将L-抗坏血酸或其盐与丙酮或与之相当的常规化合物反应,生成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或其盐;(2)将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或其盐与一氧化剂反应,生成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3)在一酸性条件下,将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反应,生成(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这些反应可描述如下
(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用作为合成各种药物、农业化学药剂和天然存在物质的原料。已知几种合成(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的方法。例如,用硼氢化钠还原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然后用碱水解,用四醋酸铅氧化〔见《美国化学学会誌》(Jouru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02卷,6304页,1980〕;或者,用氢化锂铝还原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然后用偏高碘酸钠氧化〔见杂誌《杂环化合物》(Heterocycles),19卷,327页,1982〕,或者,将L-抗坏血酸进行高压催化还原,得到L-古洛糖酸γ-内酯,此内酯通过丙酮化合物在5,6位上得到保护,然后再用偏高碘酸钠氧化〔瑞士专利申请号No.1061/83〕。但是,上述方法很难作为工业生产方法,因为它们要用价格昂贵的化学药剂,如四醋酸铅、偏高碘酸钠、硼氢化钠和氢化锂铝。
按照本发明,(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是用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在一酸性条件下反应而制得的。这个方法所用的化学药剂不贵,而且,在收率上也超过以前的工艺方法。因此,可以以工业规模实际应用。原料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可以用工业上便利的方法制取,例如,用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或其盐与一氧化剂反应而制得。化合物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或其盐也可用一工业上便利的方法制取。例如,用L-抗坏血酸或其盐与丙酮或与之相当的常规化合物反应而制得。
实际应用本发明时,可以使用呈游离酸形式或常规盐形式的3,4-O-异丙叉-L-苏糖酸作原料。这样的盐,通常都制成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使用,如钠盐或钙盐。盐可能含结晶水(例如1-2摩尔),在反应混合物中会转化成游离酸,因此,能充分地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起化学反应。化学药剂,即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可用常规方法制得。例如,通过在有汞或铋催化剂条件下,将氯气通入水中的办法;或者更简便些,通过酸化含次氯酸盐的水溶液的办法而制取。这样的次氯酸盐,通常都制成次氯酸的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使用,如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由于次氯酸盐在一酸性条件下,可以释出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所以,可以用次氯酸盐作为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的来源。同时以3,4-O-异丙叉-L-苏糖酸钙二水合物(下面简写为CIT)作原料,以次氯酸钠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作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的来源是比较好的。市场上可以买到次氯酸钠的强碱溶液,例如,商品名称为Antiformin的产品。按照本发明,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是在酸性条件下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反应的。适合反应的PH值范围大致为3-7,最好大致为4-6。这样的条件可以通过下述办法造成,例如,与次氯酸盐一起,往反应体系中加入无机酸(如盐酸、硝酸),或往反应体系中加入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制备方法同前)的酸性溶液,用后一种方式较好。在后一种情况下,次氯酸对于反应体系来说,既起酸化剂作用,又起与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反应的配合剂作用。这样的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的酸性溶液可以通过,例如,往次氯酸盐或其溶液中加入酸,如无机酸(如次氯酸、硝酸)而制得。特别是,当使用次氯酸钠时,可以通过,例如,往冷却至0-5℃的上述Antiformin中加入盐酸(浓盐酸或稀盐酸,最好是1-3N的),直至PH值大约达到6的办法制取上述次氯酸溶液。使用前,可用已知方法,如日本药典(第10版,1981年)上所讲的方法分析Antiformin的有效氯含量。然后,根据氯含量要求决定其使用量。通常,Antiformin的使用量相当于1~3当量的有效氯(对原料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而言)。
在反应过程中,如果需要,为了将PH值保持在上述酸性范围内,可加入适当量的无机酸(如盐酸、硝酸)或碱(如氢氧化钠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进行反应时,使用一个溶剂,以有利于溶解原料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例如,纯水就是一个最常用的溶剂。溶剂的适宜用量,至少是原料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的五倍(体/重),最好是九倍(体/重)。
反应温度通常为0-70℃。例如,反应可以在10℃或低于10℃的温度下开始,然后逐渐升温至35℃左右,并保持这一温度,直至反应结束。另一种条件是,反应可以在大约50℃的温度下开始,然后在整个反应期间都保持这一温度。至于反应时间,可以在1-1.5小时内将药剂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加到含有原料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的溶液中,然后,搅拌反应混合物1-1.5小时,直到反应结束。但是,这种条件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如果由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分解而使反应进行不完全,则可以加入补充量的次氯酸盐药剂(如次氯酸盐,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根据本发明,可以得到高收率(不低于80%)的(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
如果反应结束时,反应体系中还多余一定量的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则可加入相当于多余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数量的硫代硫酸钠。反应混合物就其原样(如果其中没有多余的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或在加了硫代硫酸钠后进行减压脱气,然后用碱(如氢氧化钠水溶液,碳酸钠水溶液)中和,得到一个中性的含(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的水溶液。往此水溶液中加入一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令(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与一伯胺(如2,4-二甲氧基苄胺)按常规方式反应,然后分离生成的亚胺化合物(席夫碱),肯定就可得到(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为了分离出(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可用一有机溶剂(如二氯甲烷、醋酸乙酯)反复抽提上述中性水溶液,再以常规方式干燥提取物。用减压蒸馏法脱除溶剂后,得到一个无色、透明的油状(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如果需要,可再通过减压蒸馏将(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加以纯化(沸点64-66℃/35毫米汞柱)。
CIT氧化时,如果不用本发明中所用的次氯酸盐(如次氯酸盐、次氯酸盐离子、次氯酸),而用其他氧化剂,则得不到(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而得到甘油酸丙酮化合物(用高锰酸钾时)或只能得到收率很低(20-30%)的(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在有醋酸铁的情况下,用过氧化氢水溶液时)。
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可以经下述方式合成得到将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或其盐(例如,像钠盐或钙盐这样的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与一氧化剂反应,生成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可以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钠、高锰酸钾等作这样的氧化剂。其中,以使用过氧化氢(最好是过氧化氢水溶液)为好。氧化剂用量通常相当于原料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的1-10摩尔,最好为1-5摩尔。上述氧化反应通常用已知方法,并经常在一溶剂中进行。用对反应无有害影响的常规溶剂,如水等,作这样的溶剂。视氧化剂的不同,根据已掌握的知识适当选择所用溶剂。反应温度并不特别严格规定,通常为-5-70℃。比较合适的是反应在室温下(如10-30℃)或在加热条件下(如30-70℃)进行。反应时间没有严格规定,通常在10分钟-5小时内结束。这些条件是根据已知的氧化工艺方法选定的。得到的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可用众所周知的方法,如浓缩,改变PH值,改变溶剂,溶剂抽提和色谱法予以分离和提纯。可以得到呈酸或呈其盐形式(例如,像钠盐或钙盐这样的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的3,4-O-异丙叉-L-苏糖酸。更合适一些,可制取白色结晶状的二水合钙盐(CIT)形式的3,4-O-异丙叉-L-苏糖酸,但没有进行分离的反应混合物也可用作下一道工序的原料(美国专利申请号448116)。
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或其盐可以按下述方式合成得到在有一酸性催化剂,如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或有机酸(如对甲苯磺酸等)的条件下,将L-抗坏血酸或其盐(例如,像钠盐或钙盐这样的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与丙酮或一与之相当的常规化合物反应。与丙酮相当的常规化合物有2,2-二-(C1-4烷氧基)丙烷或2-(C1-4烷氧基)丙烷。其中所用的C1-4烷氧基有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正-丁氧基等。常用2,2-二甲氧基丙烷,2,2-二乙氧基丙烷或2-甲氧基丙烯作相当于丙酮的化合物。丙酮或与之相当的常规化合物的用量,对L-抗坏血酸或其盐而言,通常为1-20摩尔,最好为1-5摩尔。反应通常在一溶剂中进行。通常,以常规溶剂,如丙酮、N,N-二甲亚砜、甲醇、乙醇等作溶剂。丙酮也能起一个溶剂的作用。这样,丙酮就既作一个药剂用,又作一个溶剂用,可以采用大过量的丙酮。反应温度不特别限制,反应在室温(例如10-30℃)或加热(例如30-100℃)条件下进行较合适,在几分钟(例如1-30分钟)到几天(例如1-5天)内完成。生成的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可以用已知方法,如浓缩、结晶和再结晶的方法予以分离和提纯。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可以制成呈酸的或呈其盐形式的(例如,像钠盐或钙盐这样的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但是,没有进行分离的反应混合物也可用作下一道工序的原料(美国专利申请号448116)。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特点就是将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通过一系列氧化反应,制得(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而以前的一些方法则包含以L-抗坏血酸或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为原料,进行还原和氧化两种反应来制取(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
按照本发明制得的(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用作为合成各种药物,农业化学药剂和天然存在物质等的原料。例如,用它来合成抗癫痫药、抗高血压药GABOB〔(R)-(-)-γ-氨基-β-羟基-丁酸〕〔美国化学学会誌(The Journal of the Amirican Chem-ical Society),102卷,6304页,1980〕。由(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和一伯胺反应生成的亚胺化合物(席夫碱)在有碱、生成β-内酰胺环的条件下,与各种酰基氯或活性酯反应时,就发生立体有择环闭合。更准确地说,在有三乙胺存在的条件下,(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2,4-二甲氧基苄亚胺和N-酞酰甘氨酸氯化物反应,得到高收率高立体有择的N-〔(3S,4S)-顺式-1-(2,4-二甲氧基苄基)-4-〔(R)-2,2-二甲基-1,3-二噁茂烷-4-基〕-2-氧代-3-氮杂环丁基〕酞酰亚胺(瑞士专利申请号3416/82)。这后一种化合物主要用作为合成各种单纯的β-内酰胺抗菌素,如一个新的、广谱单内酰胺抗菌的(3S,4S)-3-〔2-(2-氨基-4-噻唑基)-(Z)-2-(羧基甲氧基亚氨基)乙酰胺基〕-4-氨基甲酰氧甲基-2-氮杂环丁酮*-1-磺酸(AMA-1080)〔瑞士专利申请号5524/81,3416/82和3417/82〕。(*Azeticlinone)现在,用下列实例进一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又不局限于这些实例。
实例1将2.31克CIT溶解在20毫升纯水中,使溶液冷却到5℃,再用2N盐酸将其PH值调到5。向此溶液中一滴滴地加入7.5毫升的Antiformin(有效氯10重/体%)和7毫升的2N盐酸,同时,使反应混合物的PH值保持为4.5-5.5,再在10℃或低于10℃的温度下,将得到的反应混合物搅拌30分钟。然后,在30分钟内把温度升高到25℃,并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1小时。进一步,在同样温度下向反应混合物一滴滴地加入1毫升的Antiformin和2N盐酸,在同样温度下将所得混合物搅拌1小时,同时,保持PH值为4.5~5.5。将0.2克的硫代硫酸钠加到混合物中,以终止反应。反应混合物在减压下脱气,用氢氧化钠水溶液把PH值调到7,用氯化钠饱和,用二氯乙烷(每次30毫升)抽提五次,用醋酸乙酯(每次30毫升)抽提四次。将提取物合并在一起,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出溶剂,得到1.0克的油。此油再在一微型蒸馏器中进行减压蒸馏,得到780毫克(收率60%)的(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沸点64-66℃/35毫米汞柱。
IH核磁共振光谱CDCl3δ9.77(1H,宽,单峰)δ1.49(3H,单峰)δ1.42(3H,单峰)实例2将92.4克的CIT溶解在800毫升纯水中,使溶液冷却到5℃,用1N盐酸把溶液的PH值调到6。另外,将230毫升的Antifor-min(有效氧10重/体%)冷却到5℃,一滴滴地加入3N盐酸将PH值调到6。将这种弱酸性溶液加到上述CIT溶液里,在10℃或其以下的温度下将混合物搅拌30分钟,同时保持PH值为5-6。然后,在30分钟内将温度升高到30℃,随后,在同样温度下搅拌30分钟。将反应混合物再次冷到5℃,按上述方式加入由115毫升An-tiformin制成的弱酸性Antiformin溶液,在10℃或其以下的温度下,将混合物搅拌30分钟。然后,在30分钟内将温度升高到35℃,并在同样温度下搅拌混合物1小时。在反应期间,如果希望将PH值维持在5-6的范围内,可一滴滴地加入1N盐酸或1N氢氧化钠。随后,加入1克硫代硫酸钠,以终止反应。反应混合物进行减压脱气,并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将PH值调到7。
在10℃或低于10℃的温度,氮气流下,将1立升二氯甲烷和53.6克2,4-二甲氧基苄胺加到中和了的反应混合物里。将混合物强烈搅拌30分钟。然后,在30分钟内将温度升高到25℃,并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1小时。分离水层,用500毫升二氯甲烷进行再次抽提。将提取物合并在一起,用饱和氯化铵水溶液洗三次(每次用200毫升),再用200毫升水洗,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出二氯甲烷,得到82.0克(73%收率)的(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2,4-二甲氧基苄亚胺。
IH核磁共振光谱(CDCl3)δ7.66(1H,多重峰)实例3将9.24克CIT溶解在80毫升纯水中,并将溶液加热到50℃,用1N盐酸把溶液的PH值调到5。在30分钟内,将由44毫升An-tiformin(有效氯6.3重/体%)制成的PH值为6的水溶液一滴滴地加到上述溶液中,然后,在30分钟内再一滴滴地加入由22毫升上述Antiformin制成的PH值为6的水溶液。加完以后,在相同温度下将混合物搅拌45分钟,在此期间,如果希望PH值保持在5的水平上,可加入1N盐酸或1N氢氧化钠。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25℃,在减压下脱气,用1N氢氧化钠溶液将PH值调至7。将100毫升二氯甲烷加到中和了的反应混合物中,然后,在10℃及氮气流下再加入6.0克2,4-二甲氧基苄胺。将混合物强烈搅拌30分钟。然后,在30分钟内将温度升高到25℃,并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1小时。分离水层,用50毫升二氯甲烷进行再抽提。将提取物合并在一起,用饱和硼酸水溶液洗两次(每次90毫升),再用90毫升纯水洗,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出二氯甲烷,得到8.03克(72%收率)的(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2,4-二甲氧基苄亚胺。
实例4将9.24克CIT溶解在80毫升纯水中,再加入2.12克碳酸钠。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用助剂Hyflo Super-Cel(Johns-Man-ville销售公司)除去不溶物质,将水溶液浓缩至干。将60毫升纯水加到残留物中,以使其溶解,再在10℃温度下,用1N盐酸将溶液的PH值调到5。在30分钟内,将由35.8毫升Antiformin(有效氯7.9重/体%)制成的PH值为6的溶液加到上述溶液中,然后,在30分钟内又一滴滴地加入由17毫升Antiformin制成的PH值为6的溶液。加完以后,在10分钟内,将温度升高到35℃,并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45分钟。在反应期间,如果希望将PH值保持在5.3-5.5范围内,可一滴滴地加入1N盐酸或1N氢氧化钠。将0.2克硫代硫酸钠加到反应混合物中,以处理过剩的次氯酸盐离子,混合物在减压下脱气10分钟,并用1N氢氧化钠中和到PH值为7。
将100毫升二氯甲烷加到上述反应混合物中,再在10℃及氮气流下加入6.0克2,4-二甲氧基苄胺。将混合物剧烈搅拌30分钟。然后,在30分钟内将温度升高到25℃,并在此温度下剧烈搅拌1小时。分离水层,用50毫升二氯甲烷再抽提。将提取物合并到一起,用饱和硼酸水溶液洗两次(每次90毫升),再用90毫升纯水洗,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出二氯甲烷,得到6.94克(62%收率)油状的(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2,4-二甲氧基苄亚胺。
实例5将43.2克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悬浮在400毫升纯水中,再加入40克碳酸钙。将混合物冷却后,一滴滴地加入80毫升的30%过氧化氢水溶液,同时使温度保持在10℃或10℃以下。其后,在1小时内将温度升高到20℃,在此温度下搅拌2小时,继之,在30-35℃下搅拌30分钟。将8克活性碳和1克10重/重%的钯-碳(50重/重%含水的)分批加到反应混合物中,以处理未反应的过氧化氢,冷却混合物,然后用助剂Hyflo Super-Cel除去不溶物质,得到650毫升含CIT的水溶液。其后,按照实例2的方法,合成(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再将其转化成(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2,4-二甲氧基苄亚胺。亚胺产量为39.3克(按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计,总产率为70%)。
实例6在室温下将80毫升丙酮,16克L-抗坏血酸和18.8毫升2,2-二甲氧基丙烷的混合物搅拌15分钟。往反应混合物中慢慢经由鼓泡器通入氯化氢5分钟,在室温下将混合物搅拌1小时。在减压下使一半体积的丙酮蒸发掉。将混合物在冰浴中冷却。过滤所得的沉淀物,用30毫升冷丙酮洗,得到15.2克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然后,浓缩母液,得到3.8克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
将所得的丙酮化合物合并起来,使之悬浮在180毫升纯水中,再向该溶液内加入17.6克碳酸钙。冷却混合物,一滴滴地加入35.2毫升的30%过氧化氢水溶液,同时,将温度保持在10℃或10℃以下。然后在1小时内将温度升高到20℃,并在此温度下搅拌2小时,再在30-35℃下搅拌30分钟。向反应混合物中分批加入4克活性碳和0.5克的10重/重%的钯-碳,以处理未反应的过氧化氢,冷却混合物,用助剂Hyflo Super-Cel除去不溶物质,得到280毫升含CIT的水溶液。
将CIT水溶液加热到50℃,用1N盐酸把PH值调到5。在30分钟内,将由90毫升Antiformin(有效氯6.3重/体%)制成的PH值为6的水溶液一滴滴地加到上述溶液中,然后,在30分钟内,再一滴滴地加入由45毫升上述Antiformin制成的PH值为6的水溶液。加完后,在相同的温度下将混合物搅拌45分钟,在此期间,如果希望PH值保持在5的水平上,可加入1N盐酸或1N氢氧化钠。将反应混合物冷却至25℃,在减压下脱气,用1N氢氧化钠将PH值调至7。将200毫升二氯甲烷加到中和了的反应混合物中,再在10℃及氮气流下加入12.5克2,4-二甲氧基苄胺。将混合物剧烈搅拌30分钟。然后,在30分钟内将温度升高到25℃,再在此温度下继续搅拌1小时。将水层分离,并用100毫升二氯甲烷再抽提。将提取物合并在一起,用饱和硼酸水溶液洗两次(每次200毫升),再用200毫升纯水洗,再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除二氯甲烷,得到17.2克(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2,4-二甲氧基苄亚胺(按L-抗坏血酸计,收率为68%)。
实例7在50℃下,将34.7克CIT溶解在300毫升纯水中,用3N盐酸将溶液的PH值调到5。在50℃,30分钟内,向此溶液一滴滴地加入83.4克Antiformin(有效氯13.4重/重%)和46.5毫升的3N盐酸,同时使反应混合物的PH值保持在4.8-5.2范围内。将得到的混合物在相同温度下搅拌20分钟,同时,如果希望将PH值保持在4.8-5.2范围内,可加入1N氢氧化钠。反应结束后,再逐一完成上述实例中所说的各程序,得到含15.6克(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的水溶液(80%收率)。
用以苯甲醚为内标物的气体色谱法测定(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的收率。
参考实例1将80克亚胺化合物(席夫碱,如实例2-5中所得)溶解在500毫升二氯甲烷中,将溶液冷却至0℃,加入56毫升三乙胺,然后,在0℃下一滴滴地加入66.4克酞酰甘氨酸氯化物的二氯甲烷(90毫升)溶液,将混合物在25℃下搅拌2小时。加入纯水后,分离出二氯甲烷层,依次用纯水洗三次(每次300毫升),用100毫升1N盐酸洗,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洗两次(每次150毫升),用纯水洗两次(每次150毫升),再用饱和氯化钠水溶液洗,最后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在减压下蒸出溶剂,得到125克固体物质。用液体色谱测定,该产物的纯度约为85%(按计算面积百分率)。将该产物溶解在100毫升醋酸乙酯中,并冷却到-20℃,放置一夜,得到66.0克(50%收率)N-〔(3S,4S)-顺式-1-(2,4-二甲氧基苄基)-4-〔(R)-2,2-二甲基-1,3-二噁茂烷-4-基〕-2-氧代-3-氮杂环丁基〕酞酰亚胺。熔点155℃,〔α〕20D=+48°(C=0.6,CHCl3)
85101931勘误表 CPCH856038
补正 85101931文件名称 页 行 补正前 补正后说明书 1 分子式5,6-0- 分子式5,6-0-异丙叉-L-抗坏血酸 异丙又-L-抗坏血之中O 酸之中C说明书 2 分子式3,4-O- 见P2页分子式异丙叉-L-苏糖酸分子式(S)-甘油醛铜化合物
权利要求
1.(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的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在酸性条件下,将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反应。
2.(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的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将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或其盐与一氧化剂反应,得到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然后在酸性条件下,将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反应。
3.(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的一种制备方法,包括(1)L-抗坏血酸或其盐与丙酮或与丙酮相当的常规化合物反应,生成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或其盐,(2)将5,6-O-异丙叉-L-抗坏血酸或其盐与一氧化剂反应,生成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3)在酸性条件下,将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反应。
4.按照权利要求
1的一种方法,但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是在PH值大约为3~7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的。
5.按照权利要求
2的一种方法,但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是在PH值大约为3~7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的。
6.按照权利要求
3的一种方法,但3,4-O-异丙叉-L-苏糖酸或其盐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是在PH值大约为3~7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的。
专利摘要
对称(S)-甘油醛丙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根据所用原料的不同可包括下列三个步骤中的最后一个、两个或所有步骤(1)使L-抗坏血酸或其盐与丙酮或其一般的等同物反应生成5.6—O—异亚丙基—L—抗坏血酸或其盐(2)使5.6—O—异亚丙基—L—抗坏血酸或其盐与氧化剂反应生成。3.4—O—异亚丙基—L苏糖酸或其盐;(3)使3.4—O—异亚丙基—L—苏糖酸或其盐在酸性条件下与次氯酸盐离子或次氯酸反应。
文档编号C07C59/00GK85101931SQ85101931
公开日198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1985年4月1日
发明者水野行雄, 杉木圭一 申请人: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