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聚氯乙烯塑料建材专用复合加工助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5668阅读:2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硬聚氯乙烯塑料建材专用复合加工助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氯乙烯塑料加工助剂技术。本发明总结了从事PVC配方、工艺和生产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筛选优化一百多个生产配方,开发出SR-“1+2”硬聚氯乙烯塑料建材专用复合加工助剂。发明人认为本发明是目前国内外最新一代的新型、高效、无毒、节能、复合型硬聚氯乙烯建材专用加工助剂。
本发明的目的是1、保护环境。采用新型、无毒、高效的复合稀土有机化合物为聚氯乙烯的热稳定体系,替代现在广泛应用的铅系热稳定体系,并做到工业化、实用化。可以消除铅毒、铅尘对人的危害,保护工人健康,保护自然环境。
2、提高质量。本发明除采用复合稀土热稳定体系以外,还采用了复合内外润滑剂,抗静电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低烟难燃改进剂、以及特珠的高聚物型加工助剂十多种复合混配而成。在使用SR-“1+2”的硬聚氯乙烯塑料建材制品中,在综合性能提高的同时,其耐老化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均有明显的提高。(参见附表1、2)3、方便生产、节材节能。
SR-“1+2”硬聚氯乙烯塑料建材专用复合加工助剂,包含了多年来在PVC配方技术的研究成果,又集十多种加工助剂于一身,极大地方便了企业采购、运输、贮存、科研、配料等工序的工作。由于组分中具有偶联螯合和降低溶体粘度等特殊功能,可适度增加填充改性剂的用量,降低成型加工温度,做到在提高质量优化性能的前提下,降低原材料总成本,节材节能。
本发明SR-“1+2”硬聚氯乙烯塑料建材专用复合加工助剂由1种液体复合组分和2种固体复合组分组成,简称SR-“1+2”专用复合加工助剂。
其中固体组分A复合稀土有机化合物固体组分B其余十多种加工助剂的复合物液体组分液体加工助剂的复合物。
本发明使用方便。只要根据发明人推荐的组分、配比、用量和工艺,将本发明与不同比例的PVC、TiO2、CaCo3、CPE和ACR五种(或其中2~4种)主要原材料混合、加工,便可生产出不同的硬聚氯乙烯塑料建材产品,如PVC-U门窗框、扇型材、装饰型材、管材和板材等。(参见附表3~6)本发明与现有生产技术相比,主要有以下四个优点1、配方科学。
聚氯乙烯塑料加工是比较困难的。由于在加工过程中,PVC树脂在高温、机械等作用下易发生降解,因而必须加入热稳定剂等多种加工助剂。常用的热稳定剂主要是铅盐类、金属皂类、和有机锡类。这两类稳定系统各有所长,但使用时不尽人意。铅盐类和金属皂类稳定体系热稳定性好,有一定的耐候性,价格便宜,应用广泛但毒性大,污染严重。有机锡类稳定体系加工性能和热稳定性能好,但价格较高;国内只能生产耐候性较差的硫醇有机锡产品,也影响了在聚氯乙烯建材中的应用。
本发明采用的复合稀土有机化合物是聚氯乙烯热稳定剂中的新秀,采用我国资源丰富的轻稀土为主要原料,具有无毒、无味、高效、多功能、价格适宜等特点,具有铅盐类、金属皂类和有机锡类热稳定剂难以比拟的特点①是有优良的热稳定性。其长期耐热性优于铅盐类稳定剂初期着色性与锌皂相当透明性与有机锡相近。
②无毒、无味。是铅盐、镉皂有毒稳定剂的理想替代产品。
③塑化效果好,加工扭矩和加工温度比相同的铅盐系稳定体系低。
④分散性、着色性、抗析性和电绝缘性好。
⑤具有光稳定化作用,适于户外建材产品。
由于复合稀土有机化合物的实际应用存在具体困难,本发明在对PVC配方体系进行比较专业化、系统化的生产应用试验的基础上,对十多种不同加工助剂进行了优化和筛选,既考虑了体系的加工性能和综合性能,又突出了制品的耐老性能和抗冲击性能等实用性能,尽量使配方科学化、实用化。
2、性能优化。
聚氧乙烯塑料建材(特别是塑料门窗框型材)的耐候和低温冲击性是两个重要的技术指标、配方是影响这两个指标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全国塑料建材企业中大多数是刚刚涉足于塑料加工技术,往往对配方、工艺等加工技术缺乏比较专业化、系统化的研究,很难做到在配方上促使性能优化。SR-“1+2”专用复合加工助剂的应用,可以使不同技术水平的塑料建材企业在配方技术上站在同一个先进的高度来开展竞赛,有利于塑料建材全行业技术(特别是配方技术)的提高。
采用SR-“1+2”专用复合加工助剂生产的塑料门窗框型材,在正常的设备、模具和工艺条件下,其耐候性和耐冲击性能指标,比原来用铅盐类、金属皂类和有机锡类稳定剂生产的同样产品均有很大提高。根据GB8814-88,其试样经过1000小时氙灯老化后的简支梁缺口冲击强度,可达指标值的5倍,而且在外观上无显著变化。经过一年来的质量跟踪,采用SR-“1+2”专用复合加工助剂,其常温、低温冲击强度和低温落锤冲击性能均优。
调整本发明和各组分的用量,可以生产质量别达到GB、BS、ASTM、DIN等不同技术要求的塑料建材产品。
3、方便生产。
原来企业需要采购近二十种加工助剂,采购员将规格、型号、产地往往容易搞错,配料工经常容易将料配错,影响了产品质量。采用本发明以后,由生产企业负责采购配制的只有5种重要原材料,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大大方便了生产。
另外,塑料建材企业在混料工序大多采用二次投料的方式,以提高体系的塑化能力。本发明与此相适应分为A、B两个组分,与塑料建材企业的生产工艺相适应,既方便生产,又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4、节材节能。
本发明在配方设计上讲究科学合理,注意发挥配方中各组分之间的协同效应,尽量减少合组分之间的相消反应,大量淘汰少数低效、高成本的传统性加工助剂,节材节能,大大降低了体系的原材料总成本。如采用本发明后,由于各个组分配置合理和适度加大填充改性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塑料门窗框材可降低成本200~600元装饰型材可降低成本300~1000元;管材、板材可降低成本200~800元。
同时,由于本发明配方合理,使用本发明后体系的熔体温度比原来低3~5℃,最大扭矩和平衡扭矩比原来下降,是节能型加工助剂。
另外,采用本发明可以避免塑料建材在配方上重复研究,可以节省大量研究费用。
本发明的推广应用,将对提高我国塑料建行业的整体素质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的塑料建材行业年生产能力已达到100万吨。如由政府机构在全行业内推广本发明,在提高塑料建材质量、降低原材料成本、节材节能,解决职工铅中毒和环境保护方面,均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录附表1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
表1、国家化学建材测试中心测试报告NO97083
表2、国家化学建材测试中心报告NO97168
表3、门窗框异型材参考配方
表4、装饰型材参考配方
表5、塑科管材参考配方
表6.塑料板材参考配方
权利要求
本发明属于聚氯乙烯塑料加工助剂技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1、采用新型、无毒、高效的复合烯土有机化合物为热稳定体系
2.采用筛选优化的复合内外润滑剂、抗静电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低烟难燃改进剂以及特殊的高聚物型加工助剂等十多种复合混配,其制品具有突出的耐老化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聚氯乙烯塑料加工助剂技术。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是:1.采用新型、无毒、高效的复合烯土有机化合物为热稳定体系;2.采用筛选优化的复合内外润滑剂、抗静电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低烟难燃改进剂以及特殊的高聚物型加工助剂等十多种复合混配,其制品具有突出的耐老化性能和抗冲击性能,同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能;3.方便生产,节材节能,保护环境及职工健康。
文档编号C08K13/02GK1218064SQ97119479
公开日1999年6月2日 申请日期1997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1月22日
发明者吴德珍, 方平 申请人:吴德珍, 方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