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分纤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5880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组分纤维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发明领域本发明涉及多组分纤维。该多组分纤维包含由作为连续相的脂族聚酯聚合物,作为非连续相并嵌入脂族聚酯聚合物连续相中的聚烯烃微纤以及用于脂族聚酯聚合物与聚烯烃微纤的相容剂所构成的未反应混合物。该多组分纤维具有基本上生物可降解性质且易于加工。该多组分纤维用于制造无纺织物,该织物可用于制作用即弃吸湿性产品,例如用于吸收体液之类的流体。
相关技术的叙述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当前在许多应用领域被广泛采用。例如在婴幼儿和儿童护理领域中,尿布和健身内裤通常已代替了可重复使用的布类吸湿品。其它典型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包括女性护理产品,如卫生巾或止血塞;成人便失禁用品;还有医疗护理产品,如手术服或伤口包扎物。一种典型的用即弃吸湿产品通常包括复合结构,其中有顶层、底层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吸湿性结构。这些产品通常包含某些定位结构以使产品适于穿戴者使用。
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在使用中通常要受到一种以上液体的浸渍,如水、尿、月经或血液等。因此,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外覆的底层材料一般由液体不可溶或不可渗透的材料如聚丙烯薄膜制成。这类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用性。这样,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在穿戴者使用过程中才能保持其完整性且防止浸渍该产品的液体浅漏。
尽管现行的用即弃婴儿尿布和其它用即弃吸湿性产品一般已被公众所接受,但这些产品在某些特殊应用领域仍需改进。例如,许多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可能难以处理。例如,试图将某些用即弃吸湿性产品从厕所冲到污水系统中通常会导致厕所或连接厕所与污水系统之间的管道堵塞。尤其是,用即弃吸湿性产品一般所用的外层覆盖材料在冲刷厕所时通常不会解体或分散开来,所以这种产品就不能以这种方式处理。如果为了减小用即弃吸湿性产品的整体体积以便降低其堵塞厕所或污水管道的可能性,就要把表面覆盖层做得很薄,然而这样的表面覆盖层通常就不具备足够强度,从而易为穿戴者所撕裂或剥离,因为表面覆盖层材料要承受穿戴者正常使用时的应力作用。
再则,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在全世界越来越受到关注。随着陆地填埋场所不断被填满,人们对于减少用即弃产品原材料消耗的要求、对于在用即弃产品中增加更多可再生利用和/或可降解组分的要求以及对于不用增加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如陆地填埋场所的方法即可进行处理的新产品开发的要求都更加迫切。
正因为如此,需要开发制造用即弃吸湿性产品的新材料,以使这种产品在使用中既能保持其完整性和强度而使用后其材料又能被有效地处理掉。例如,这种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可容易、有效地采用肥料化方法处理掉。换句话说,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可容易而有效地进入流体污水系统处理,从而在该系统中被降解。
尽管可降解的单组分纤维是已知的,但其使用却遇到许多问题。尤其是,已知的可降解纤维一般不具有尺寸热稳定性,因此,这类纤维在下游产品热处理加工,如热粘合或层压过程中,由于聚合物链松弛通常会产生严重的热收缩。
相比之下,聚烯烃材料如聚丙烯一般具有良好的尺寸热稳定性,然而其使用也有许多问题。尤其是,聚烯烃纤维具有典型的憎水性,因而其吸湿性极差,这就限制了其在作为吸收流体如体液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中的应用。尽管可用表面活性剂改善聚烯烃纤维的吸湿性,然而却带来新的问题,例如增加成本、表面活性剂的流失或吸湿耐久性差以及毒性等。再则,聚烯烃纤维通常是生物不可降解的或不可肥料化的。
因此,人们希望制造一种纤维,它既具有聚烯烃材料的尺寸热稳定性,基本上又是生物可降解的,同时不用表面活性剂又具有吸湿性。一种解决问题的简单方法是直接将聚烯烃材料与可降解材料混合,以便从两种材料的使用中获益。但是,多组分纤维中的各组分一般需要化学上的相容性,以使各组分彼此有效地结合并具有相似的流变性,同时具有最低的强度和其它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事实证明,要将各组分组合起来以满足基本的加工要求又要满足多组分纤维的整体基本上可有效地降解并具有亲水性,这一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具有挑战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环境中基本上可降解的多组分纤维。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尺寸热稳定性且基本上不用表面活性剂却具有亲水性的基本上可降解的多组分纤维。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易于高效地制备并适用于制造无纺织物的基本上可降解的多组分纤维。
发明概述本发明涉及一种热塑性组合物,该组合物基本上是可生物降解的,且易于制备,易于加工成所需的终端产品,例如纤维或无纺织物。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热塑性组合物,它包含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的混合物。
这种热塑性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案包含由作为基本上连续相的脂族聚酯聚合物、作为基本上非连续相并嵌入基本上连续相的脂族聚酯聚合物中的聚烯烃微纤以及用于脂族聚酯聚合物与聚烯烃微纤的相容剂所构成的未反应混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多组分纤维,它基本上可降解又易于制备、易于加工成所需的终端产品,例如纤维或无纺织物。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多组分纤维,它包含由作为基本上连续相的脂族聚酯聚合物、作为基本上非连续相并嵌入基本上连续相的脂族聚酯聚合物中的聚烯烃微纤以及用作脂族聚酯聚合物与聚烯烃微纤的相容剂所构成的未反应混合物。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涉及包含本文所公开的多组分纤维的无纺织物。
这种无纺织物的一个实施方案是将其用于制作用即弃吸湿性产品的片状底衬。
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涉及包含本文所公开的多组分纤维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制造本文所公开的多组分纤维的方法。优选实施方案详述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包含第一组分、第二组分和第三组分的热塑性组合物。本文中所用的“热塑性”术语意指某种材料,当其受热时即软化,而当其冷却至室温后又基本上恢复原状。
现已发现,采用一种由作为基本上连续相的脂族聚酯聚合物、作为基本上非连续相并嵌入作为基本上连续相的脂族聚酯聚合物中的聚烯烃微纤以及一种用作脂族聚酯聚合物与聚烯烃微纤的相容剂所构成的未反应混合物为原料,即可制得热塑性组合物。所述的这种热塑性组合物是基本上可降解的,同时又易于加工成具有有效纤维力学性质和流体处理性质的纤维和无纺织物。
该热塑性组合物的第一组分是脂族聚酯聚合物。合适的脂族聚酯聚合物包括但不限于聚乳酸、聚琥珀酸丁二酯、琥珀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聚己内酯、磺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以及这类聚合物的混合物或共聚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要求所用的脂族聚酯聚合物为聚乳酸。聚乳酸聚合物的制备通常由乳酸聚合完成。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化学上等效的物质也可通过丙交酯的聚合而制得。因此,本文中所用的“聚乳酸聚合物”术语用于表示由乳酸或丙交酯聚合而制得的聚合物。
已知乳酸和丙交酯是不对称分子,具有两种光学异构体,分别称为左旋(下文中表示为“L”)对映体和右旋(下文中表示为“D”)对映体。因此,通过特定对映体的聚合或用两种对映体的混合物的聚合,有可能制得化学结构相似而性质各异的不同聚合物。尤其发现,通过改变聚乳酸聚合物的立体结构,有可能控制诸如聚合物熔融温度、熔体流变性及结晶度等性质。由于能够控制这些性质,就有可能制得具有所需熔体强度、力学性质、柔软性及可加工性的多组分纤维,因而也就能制得纤细的、热凝固的和卷曲的纤维。
通常要求在热塑性组合物中的脂族聚酯聚合物的含量应足以使该热塑性组合物获得所需的性质。在热塑性组合物中脂族聚酯聚合物的重量百分数低于100%,有利的重量百分数为约45%至约90%,合适的为约50%至约88%,更合适的为约55%至约70%。以上的重量百分数均以组合物中的脂族聚酯聚合物、聚烯烃微纤和相容剂的总重量计。在热塑性组合物中,三种组分的组成比例通常对于保证该热塑性组合物达到基本上生物可降解的目的至关重要,因为要求脂族聚酯聚合物一般基本上为连续相才能保证热塑性组合物含有生物可降解部分。各组分比例的大约限定值可根据各组分的密度加以测定。将每一组分的密度换算成体积(假定各组分均取100g),将各组分的体积相加即为热塑性组合物的总体积,然后计算出各组分的平均重量,即可确定为制备脂族聚酯聚合物占体积大部分的热塑性组合物所需的各组分的大约最小比例。
通常要求脂族聚酯聚合物具有满意的重均分子量,以使热塑性组合物具有所需的熔体强度、纤维力学强度和成纤可纺性。一般而言,如果脂族聚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太高,表明聚合物链高度缠结,这会导致含该脂族聚酯聚合物的组合物难以加工。相反,如果脂族聚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太低,表明聚合物分子链缠结程度不够高,这会导致含该脂族聚酯聚合物的热塑性组合物呈现较弱的熔体强度,造成高速加工十分困难。因此,适合本发明用的脂族聚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其有利值为约10,000至约2,000,000,较有利的为约50,000至约400,000,合适的为约100,000至约300,000。聚合物或其共混物的重均分子量的测定采用下文“测试方法”一节中所述方法进行。
还要求脂族聚酯聚合物的多分散性指数值能满足热塑性组合物获得所需的熔体强度、纤维力学强度及成纤可纺性。此处所用的“多分散性指数”术语意指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除以数均分子量所得的值。一般而言,如果脂族聚酯聚合物的多分散性指数值太高,则含有该脂族聚酯聚合物的热塑性组合物难以加工,这是因为纺丝过程中具有较低熔体强度的低分子量聚合物分子片断造成不良的加工性能。因此,要求脂族聚酯聚合物应具有的多分散性指数的有利值为约1至约15,较有利的为约1至约4,合适的为约1至约3。聚合物或其共混物数均分子量的测定采用下文“测试方法”一节中所述方法进行。
本发明中,要求脂族聚酯聚合物是生物可降解的。因此,含该脂族聚酯聚合物的热塑性组合物,无论其以纤维或是以无纺织物形式出现,当其弃之于环境中并暴露于空气和/或水中时,均应基本上可降解。此处所用的“生物可降解”术语意指一种材料,当其受到自然界中存在的微生物,如细菌、霉菌和藻类作用时能够降解。
本发明中,还要求脂族聚酯聚合物是可肥料化的,因此,含该脂族聚酯聚合物的热塑性组合物,无论其以纤维或以无纺织物形式出现,当其弃之于环境中并暴露于空气和/或水中时,均应基本上可肥料化。此处所用的“可肥料化”术语意指一种材料在堆肥点能遭受生物分解,并以已知可肥料化材料相当的分解速度达到肉眼不可辨认的程度,进而分解为二氧化碳、水、无机物和生物基质。
本发明的热塑性组合物的第二组分是聚烯烃微纤。聚烯烃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任何一种可制成制品如微纤的聚烯烃均认为适用于本发明。适用于本发明的聚烯烃例子包括由一个或几个脂族烃形成的重复单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这些脂族烃包括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己烯、庚烯、辛烯、1,3-丁二烯及2-甲基-1,3-丁二烯。这些聚烯烃可以是高密度的也可是低密度的,一般可以是直链的也可是支化链的高聚物。生产聚烯烃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
上述聚烯烃一般本质上是憎水性的。此处所用的“憎水性的”术语意指一种材料,其在空气中与水的接触角至少为90°。与之相对,此处所用的“亲水性的”术语意指一种材料,其在空气中与水的接触角小于90°。对本申请来说,接触角的测定可按Robert J.Good and Robert J.Stromberg编写的“表面和胶体科学-实验方法”第2卷(Plenum出版社,1979)63-70页中叙述的方法进行。
通常要求脂族聚酯聚合物和聚烯烃两者均为可熔融加工的。因此要求脂族聚酯聚合物和聚烯烃所具有的熔体流动速率有利值为约1g/10min至约200g/10min,合适的为约10g/10min至约100g/10min,更合适的为约20g/10min至约40g/10min。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可按照ASTM测试法D 1238-E中所述方法进行,该方法列入本文作为参考。
本发明中,聚烯烃以微纤形式使用。此处所用的“微纤”术语意指直径小于约50微米的纤维材料,其有利的直径为小于约25微米,更有利者小于约10微米,合适的值为小于约5微米,最合适者为小于约1微米。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聚烯烃微纤在由本发明热塑性组合物制得的多组分纤维中所占的横截面积的有效百分比是应能赋予该多组分纤维所需的熔体强度、纤维力学强度和成纤可纺性。一般而言,若聚烯烃微纤在多组分纤维横截面积中所占的百分比太高,通常会导致该多组分纤维基本上不能被生物所降解或难以加工。相反,如聚烯烃微纤在多组分纤维横截面积中所占百分比太低,通常会导致多组分纤维失去有效的结构性能或难以加工。因此,要求聚烯烃微纤在多组分纤维横截面中所占的百分比,有利的情况为小于多组分纤维横截面积的约20%,更有利者小于约15%,合适者小于约10%。
此处所用的术语“纤维”或“纤维的”意指一种长径比约大于10的材料。相对的“非纤维”或“非纤维的”意指一种长径比约为10以下的材料。
通常要求聚烯烃以微纤形式存在,以使其在热塑性组合物中起到有效的结构支撑体作用,从而保证加工过程中热塑性组合物基本的尺寸热稳定性,同时一般又要保证热塑性组合物达到基本上生物可降解的所需程度。
通常要求热塑性组合物中所含的聚烯烃微纤的有效含量能满足热塑性组合物具有所需的性能。热塑性组合物中聚烯烃微纤的重量百分比的有利值为大于0至约45%,合适者为约5%至约40%,较合适者为约10%至约30%,其中所有重量百分数均以热塑性组合物中的脂族聚酯聚合物、聚烯烃微纤和相容剂的总重量计。
一般而言,聚烯烃在热塑性组合物中形成基本上非连续相是重要的。这样,聚烯烃微纤既可为热塑性组合物或由该热塑性组合物制成的材料,如纤维或无纺布提供结构支撑,又不致于对脂族聚酯的生物可降解性,或对热塑性组合物或由该热塑性组合物制成的材料的基本生物可降解性造成不良影响。
脂族聚酯聚合物和聚烯烃微纤,无论单独或混合起来使用通常都是憎水性的。但是,一般要求本发明的热塑性组合物和由该热塑性组合物制成的纤维一般是亲水性的,这样该纤维才可用于制造用即弃吸湿性产品而又不被水溶液,例如水、尿、月经或血液等所浸渍。因此,为达到所需的亲水性,现已发现应在本发明的热塑性组合物中使用另一组分作为表面活性剂。
此外还发现,需要改善脂族聚酯聚合物和聚烯烃微纤的加工性能,因为这两种聚合物的化学性质是不同的,所以彼此在某种程度上是不相容的,从而造成对这类聚合物的混合物的加工性能造成不良影响。例如,有时脂族聚酯聚合物和聚烯烃微纤难以有效地混合而制成基本上均匀的混合物。总之,现已发现,需要使用一种相容剂以帮助有效地将脂族聚酯聚合物和聚烯烃微纤制造并加工成均一的热塑性组合物。
因此,热塑性组合物中的第三组分是脂族聚酯聚合物与聚烯烃微纤的相容剂。适于本发明的相容剂一般包含通常能与脂族聚酯聚合物相容的亲水性部分和通常能与聚烯烃微纤相容的憎水性部分。这些亲水和憎水部分一般以独立链段存在,因此整个相容剂的结构可能是双链段的或是无规相嵌链段的。通常要求相容剂开始时起着增塑剂作用以改善热塑性组合物的制备和加工性能。其次一般还要求相容剂起着对热塑性组合物所制成的材料如纤维或无纺织物的表面活性剂作用,以便改善该材料在空气中与水的接触角。相容性的憎水部分可以是但不限于聚烯烃,如聚乙烯或聚丙烯。相容剂的亲水部分可含有氧化乙烯、乙氧基化物、乙二醇类、醇类或它们的任意组合物。合适的相容剂包括UNITHOX480和UNITHOX750的乙氧基醇,或UNICIDAcid Amide Ethoxylate,这些产品均可从Petrolite Corporation of Tulsa Oklahoma购得。
通常要求相容剂的重均分子量足以保证热塑性组合物具有所需的熔体强度、纤维力学强度和成纤可纺性。一般而言,如果相容剂的重均分子量太高,相容剂就难与热塑性组合物中的其它组分良好地混合,因为相容剂的粘度太高以致在混合过程中迁移性太小。相反,如果相容剂的重均分子量太低,表明它一般不能跟其它组分良好地共混,同时如此低的粘度也导致加工困难。因此,适于本发明的相容剂的重均分子量,其有利值为约1,000至约100,000,合适者为约1,000至约50,000,更合适者为约1,000至约10,000。相容剂材料的重均分子量测定可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方法进行。
通常要求相容剂具有有效的亲水-亲油平衡比(HLB比)。材料的HLB比描述了材料亲水性的相对比值。材料亲水部分的重均分子量除以材料总的重均分子量再乘以20即计算出其HLB比。如果HLB比值太低,则该材料一般就不能提供所需的亲水性。相反,如果HLB比值太高,该材料一般难以混入热塑性组合物中去,因它与其它组分在化学上的不相容性和粘度差异性太大。为此,本发明所用的相容剂的HLB比的有利值为约10至约40,合适者为约10至约20,更合适者为约12至约18。
通常要求热塑性组合物中相容剂的有效用量应能满足热塑性组合物获得所需的性能。一般而言,相容剂的最低用量应能满足有效地与热塑性组合物中的其它组分进行共混。通常,相容剂的用量太多会导致热塑性组合物加工困难。相容剂在热塑性组合物中的含量以重量百分数计,其有利值为约7%至约25%,较有利者为约10%至约25%,合适者为约12%至约20%,更适合者为约13%至约18%,其中所有重量百分数均以热塑性组合物中的脂族聚酯聚合物、聚烯烃微纤和相容剂的总重量计。
尽管本发明的热塑性组合物的主要组分已如上述,但是这种组合物的组成不限于此,它还可包括不对该组合物性质造成不利影响的其它组分。可用作其它组分的物质例如包括,但不限于颜料、抗氧剂、稳定剂、表面活性剂、石蜡、流动促进剂、固熔剂、增塑剂、成核剂、固体微粒以及用以改善热塑性组合物加工性质的某些物质。如果在热塑性组合物中包含这些额外加入的组分,则要求这些组分的有利用量小于约5%重量。较有利者小于约3%重量,合适者小于约1%重量,其中全部百分重量均以热塑性组合物中的脂族聚酯聚合物、聚烯烃微纤和相容剂的总重量计。
本发明的热塑性组合物一般是脂族聚酯聚合物、聚烯烃微纤、相容剂及有选择的任何其它组分的简单混合物。为获得本发明热塑性组合物所需的性质,要求脂族聚酯聚合物、聚烯烃微纤和相容剂保持基本上彼此未反应的状态。也就是说,脂族聚酯聚合物、聚烯烃微纤和相容剂在热塑性组合物中保持独立的状态。再则,要求脂族聚酯聚合物形成基本上连续相,聚烯烃微纤形成基本上非连续相,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基本上将聚烯烃微纤包容在自身的结构中。此处所用的术语“包容”及相关的术语用以说明脂族聚酯聚合物连续相基本上将聚烯烃微纤封闭或包裹起来。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将脂族聚酯聚合物、聚烯烃微纤和相容剂进行干混以制得热塑性组合物的干混物,将这种热塑性组合物的干混物再进行有效的拌合、搅动或匀混,使脂族聚酯聚合物、聚烯烃微纤和相容剂三者得以充分混匀,从而获得基本上均匀的干混物。然后将干混物在例如挤出机中进行熔融共混,以使脂族聚酯聚合物、聚烯烃微纤和相容剂有效地匀混,从而形成基本上均一的熔融共混物。接着,可将该基本上均一的熔融共混物进行冷却并造粒。或者,也可将该基本上均一的熔融共混物直接送入纺丝机组或其它装置以制成纤维或无纺织物。
本发明将多组分混合起来的另一种方法包括,先将脂族聚酯聚合物和聚烯烃微纤混合,然后再向混合各组分的挤出机中将相容剂加入到前二者的混合物中。此外,也可以一开始就将各组分同时进行熔融混合。还可以有其它方法将本发明的各组分进行混合,这是本领域中技术人员易于理解的。
本发明还旨在由本发明的热塑性组合物制成的多组分纤维。仅为说明起见,本发明一般以仅含三种组分的多组分纤维为例加以阐述。但应指出,本发明的范围包括有三种或更多种组分的纤维。在其中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的热塑性组合物可制成多组分纤维的外层,而聚烯烃如聚丙烯或聚乙烯则用于制作芯层。多组分纤维合适的结构体包括夹芯结构或并列结构。
由于脂族聚酯聚合物形成基本上连续相,它在多组分纤维中至少有部分构成暴躁的表面层,这就使得该多组分纤维能与其它纤维进行热粘合,后者可以是与本发明的多组分纤维相同的纤维也可是不同的纤维。这样,该种多组分纤维才可用于制作热粘合的纤维无纺织物,例如无纺布。本发明多组分纤维中的聚烯烃微纤通常为该多组分纤维提供强度和刚度,从而也就为含该多组分纤维的任何无纺织物提供强度和刚度。为给该多组分纤维提供强度和刚度,一般要求聚烯烃微纤在沿多组分纤维长度方向基本上是连续的。
对各个组分进行热加工的典型条件包括采用一定的剪切速率,有利的剪切速度值为约100秒-1至约10,000秒-1,更有利者为约500秒-1至约5,000秒-1,合适者为约1,000秒-1至约2,000秒-1,最合适者为约1,000秒-1。对各组分进行热加工的典型条件还包括所用的温度,其有利温度为约100℃至约500℃,较有利者为约150℃至约300℃,合适者为约175℃至约250℃。
制造多组分纤维的方法是已知的,本文不必详述。聚合物熔融纺丝包括连续长丝的生产,例如纺粘法和熔喷法;还有非连续丝的生产,例如人造短纤和短切纤维的生产。为制造纺粘或熔喷纤维,通常将热塑性组合物挤入一个分配系统,然后由此导入喷丝板。纺出的纤维经冷却、凝固并经气动系统牵伸而制成常规的无纺布。然而为了生产短切纤维或人造短纤而非直接制成无纺布,却是将纺成的纤维冷却、凝固并通常经过机械辊系统牵伸而成直径适中的长丝并收集起来。随后,将其在低于其软化温度下进行“冷拉”以获得所需纤度的成品纤维,接着再进行卷曲或变形处理,再切断成所需长度的纤维。
通常采用室温或准室温的空气流喷吹挤出的热塑性组合物使之冷却至室温。这种冷却方法可称为淬火或骤冷,因为在大约以秒计的相当短的时间内温度变化常常超过100℃,最常见的超过150℃。
多组分纤维也可切成相对短的长度,例如人造短纤,其一般长度为约25毫米至约50毫米;以及短切纤维,其长度则更短,一般短于约18毫米。例如可参见Taniguchi等人的美国专利4,789,592号和Strack等人的美国专利5,336,552号,两者全文并入本文作为参考。
要求本发明所制得的多组分纤维在亲水性方面有所改善。这一点已被其在空气中的水接触角的降低所证实。纤维样品在空气中的水接触角可用前进的或后退的接触角值来度量,这取决于测试方法的性质。前进接触角通常用以度量材料对液体如水的初始响应。后退接触角通常用以度量材料从开始被浸润或接触液体期间以及后继被浸润期间的行为。较低的后退接触角意味着在接触液体期间材料具有较好的亲水性,因而能更持久地传输液体。后退接触角数据用于确定本发明的多组分纤维高度的亲水性,但较好的是,本发明多组分纤维前进接触角也发生下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要求热塑性组合物或多组分纤维,其后退接触角的有利值为低于约55度,较有利者为低于约40度,合适者为低于约25度,更合适者为低于约20度,最合适者为低于约10度。其中,后退接触角是按照下文“测试方法”一节中所述方法测定的。
在下游产品的热加工过程中,典型的脂族聚酯聚合物基材常会产生热收缩效应。之所以产生热收缩是因为在无定形相和不完整结晶相中聚合物链段的热诱导链松弛。为解决这一问题,一般要求在热粘合加工之前使材料获得最高结晶度,这样,热能就会直接导向晶区的熔化而不是导向链松弛和不完整结晶区的重排。解决这一问题的典型方法是将材料进行热定形处理。为此,所制得的材料如纤维在到达粘合辊之前先对其进行定形,由于纤维已充分或高度取向了,所以就不再收缩。由于本发明的多组分纤维的形态特性,从而降低了对这种热定形的额外加工要求。如上所述,聚烯烃微纤一般提供了一种增强结构,从而使所预料的脂族聚酯聚合物的热收缩降到最低程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要求热塑性组合物或多组分纤维具有一定的热收缩量,它用在约100℃温度下的热收缩值来定量,其有利的值为小于10%,较有利者为小于约5%,合适者为小于约2%,更合适者为小于约1%,其中,收缩量是将纤维的初始和最终长度之差除以初始长度再乘以100而得的。测定纤维收缩量的方法包括在下文“测试方法”一节中。
本发明的多组分纤维适于制造用即弃产品,包括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如尿布、成人便失禁用品及床垫;月经用产品,如卫生巾和止血塞;还有其它的吸湿性产品,如手巾、围嘴、伤口包扎用品、手术帽或手术衣等。因此,另一方面,本发明所涉及包含本发明的多组分纤维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多组分纤维被制成纤维状基材用以复合成用即弃吸湿性产品。纤维基材可以如无纺布的形式存在。纤维状无纺布可完全用本发明的多组分纤维制造,也可将其与其它纤维混用。所用的纤维长度取决于具体终端产品的用途。当要该种纤维可在诸如厕所的水中降解时,其长度在约15毫米或以下较好。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用即弃吸湿性产品,这种产品包含可渗液的顶层、附于可渗液顶层上的底层,以及固定于两者之间的吸湿性结构,其中,底层包含本发明的多组分纤维。
用即弃吸湿性产品的例子在US-A-4,710,187;US-A-4,762,521;US-A-4,770,656和US-A-4,798,603专利中一般有所叙述,这些参考资料列入本文作为参考。
按照本发明所有方面的吸湿性产品和织物,在使用过程中通常要经受体液的反复浸渍。因此,要求该吸湿性产品和织物在使用过程中能经受与其接触到的一定量体液的多次浸渍。这种浸渍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分别进行的。测试方法熔融温度本发明中,材料的熔融温度是采用示差扫描量热计测定的。商品牌号为Thermal Analyst 2910型示差扫描量热计外装一个液氮冷却附件并与Thermal Analyst 2200分析软件(8.10版)程序联合使用,这两者均可购自特拉华州,新卡斯特市的T.A.Instruments Inc。
待测的材料试样是以纤维或树脂粒子形式提供的。最好不要用手直接取样,而用摄子或其它工具,以免引入会导致误差的任何杂质。若为纤维,要将试样切断;若为树脂粒子,则直接置于一个铝盘内,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量至0.01毫克精度。如必要,在盘中试样上方扣一盖子。
如示差扫描量热计用户手册所述,该示差扫描量热计采用金属铟作标样以及基线校正法进行标定。将材料试样置于示差扫描量热计的测试腔内进行测试,另备一空盘作为参比。所有测试均在以55厘米3/分的氮气(工业级)流喷吹测试腔的条件下进行。共进行两轮加热和冷却的测试。从测试腔的温度平衡至-75℃开始,以20℃/分的升温速度加热至220℃,接着以20℃/分的降温速度冷却至-75℃,然后再以20℃/分的升温速度加热至220℃。
使用分析软件程序评价测试结果,其中,玻璃化转变温度(Tg)、吸热和放热峰均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根据斜率发生突变的曲线下的面积鉴定玻璃化转变温度,然后再采用自动拐点计算法测定熔融温度。表观粘度本发明使用了商品名为Gttfert Rheograph 2003型毛细管流变仪并匹配Win RHEO(2.31版)分析软件测评材料试样的表现粘度流变特性。该仪器和软件均购自南卡罗林那州,Rock Hill市的Gttfert公司。该毛细管流变仪装置包括一个2000巴的压力传感器和一根30毫米长/30毫米移动长度/1毫米直径/0毫米高度/180°转动角的圆孔毛细管口模。
如果待测材料的试样显示或已知对水是敏感的,则应将其置于真空炉中进行干燥,干燥条件是在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即对于聚乳酸材料而言在55℃或60℃以上温度,以及在至少15英寸汞柱真空度下,用至少每小时为30标准立方英尺的氮气流喷吹至少16小时。
当仪器已经温热且对压力传感器作了标定之后,逐渐将材料试样填入柱内,每一次填样均应使用细棒将树脂在柱内压实,以确保测试期间熔体的连续性。材料试样装填完毕,每次测试需花2分钟时间,以使材料试样在测试温度下得以完全熔解。该毛细管流变仪自动采集数据点并测定在7个表现剪切速率(以秒-1为单位)50、100、200、500、1000、2000和5000下的表观粘度(以帕斯卡·秒为单位)。当考察测得的曲线时,注意该曲线应是相当平滑的。如果发现逐点都明显偏离曲线的整体,则是由于可能柱中存有气体,那就得重复该次测试以确认其结果。
所测得的表观剪切速率对应表观粘度的流变曲线给出材料试样在挤出加工温度下流动行为的指标。在至少1000秒-1的剪切速率下的表观粘度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这是工业上纤维纺丝螺杆挤出机中的典型加工条件。分子量气相渗透色谱(GPC)法用于测定如聚乳酸试样的分子量分布,其重均分子量(Mw)为约800-约400,000。
所用的GPC柱为由两种Plgel Mixed K Linear 5微米填充的、7.5×300毫米的系列分析柱。柱和检测器的温度为30℃。流动相是高效液体色谱(HPLC)等级的四氢呋喃(THF)。泵速为0.8毫升/分,进样体积为25微升。全部运行时间为30分钟。特别要注意的是,大约每4个月必须要安装新的分析柱,大约每个月要安装一次保护柱,大约每个月要更换一次管路过滤器。
从Aldrich化学公司购得的聚苯乙烯聚合物标样应与二氯甲烷(DCM)∶THF(10∶90)溶剂(两者均为HPLC级)混合以获得1毫克/毫升的浓度。多种聚苯乙烯标样可组合制得一种标准溶液,其条件是它们的色谱峰在色谱分离过程中不应重叠。应制备分子量为约687至400,000的一系列标样。用具有不同重均分子量的Aldrich聚苯乙烯制得的混合标样包括标样1(401,340;32,660;2,727),标样2(45,730;4,075),标样3(95,800;12,860)及标样4(184,200;24,150;687)。
接着,制取备核标样。在一个带衬垫盖子的敞口玻璃瓶中,将10克分子量为200,000的聚乳酸标样(购自Polyscience Inc.,Catalog#19245)溶于100毫升HPLC级的DCM中,将其置于一个轨道振荡器中至少振荡30分钟,把混合物倾倒于一块洁净干燥的玻璃板上,先让溶剂挥发,然后将其置于预热至35℃的真空炉中,在25毫米汞柱真空度下干燥约14小时。接着,从炉中取出聚乳酸并将薄膜切成若干小条。立即用研磨机(安有10目屏罩)研磨该样品。注意不要加入太多样品,以免引起研磨机滞塞。将几克研磨后的样品存在于干燥的玻璃瓶内并置于保干器中,剩余样品则存于类似的玻璃瓶并置于冷藏箱中。
至关重要的是要在每一轮新的测试操作开始之前制备新的备核标样,同时由于分子量受到样品浓度的极大影响,所以要特别注意样品的称量和溶液的制备。为了制取备核标样,称取0.0800g±0.0025g重均分子量为200,000的聚乳酸参比标样,将其置于洁净干燥的闪烁管内。然后用一根容量吸管或专用移液管,将2毫升DCM加入闪烁管中并旋紧盖子。令样品完全溶解。如必要,将样品置于轨道振荡器如ThermolyneRoto Mix(type 51300)或类似混合器中振荡。为了判别样品是否溶解,将闪烁管呈45°角置于灯光下,缓慢转动管子,观察液体从玻璃壁流下的状况。如果管子底部显示不光滑,则样品就没有完全溶解。也许需要几个小时才能溶解。一旦样品溶解,即用容量吸管或专用移液管将18毫升THF加入闪烁管中,旋紧盖子并混匀。
为制备样品制剂,先称取0.0800克±0.0025克样品置于一洁净干燥的闪烁管内(应特注意称重和制备)。用容量吸管或专用移液管将2毫升DCM加入闪烁管中并旋紧盖子。采用上述制取备核标样相同的技术使样品完全溶解。然后用容量吸管或专用移液管将18毫升THF加入闪烁管中,旋紧盖子并混匀。
先尝试注入标样制剂以检验系统的平衡性。当系统的平衡性经确认后就注入标样制剂。体系运转起来后,先注入备核标样制剂,然后再注入样品制剂。每注入7个样品制剂后就注入一次备核标样制剂,直至测试结束。务必注意不得从任一闪烁管中取出超过2次的注入量,而这2次注入量又必须彼此间隔4.5小时。
有4个质量控制参数用以评价测试结果。第一,相对每一标样计算得的四阶回归相关系数不应小于0.950又不应大于1.050。第二,备核标样的全部重均分子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不应超过5.0%。第三,后续各次注入的备核标样的重均分子量的平均值不应超过第一次注入的备核标样重均分子量的10%。最后,将每毫升200微克(μg/ml)标样注入量的丙交酯响应值记录在SQC数据图表上。利用该图表的控制线判定该响应值必须落在限定的SQC参数范围内。
根据由聚苯乙烯标样所得的标定曲线计算分子统计分布,并计算聚乳酸和聚苯乙烯在30℃下的THF中的常数。这些数值为聚苯乙烯(K=14.1×105,α=0.700),聚乳酸(K=54.9×105,α=0.639)。纤维的热收缩测定热收缩所需的设备包括一个对流炉(Thelco model 160 DM实验炉,购自伊利诺伊斯州,芝加哥市的Precision and Scientific公司),0.5 g(±0.06g)锤砝码,1/2英寸的固定夹,密封胶带,至少1/4平方英寸的座标纸,泡沫塑料告示板(11×14英寸)或相当的衬板以便将座标纸和样品固定在上面。对流炉应能加热到约100℃。
纤维样品是在相应的纺丝条件下经熔纺制得的。一般而言,最好用30根单丝的丝束,并采用等于或大于224倍的纺牵比进行机械牵伸以获得成品纤维。只有相同纺牵比的纤维其热收缩才有可比性。纤维的纺牵比是牵伸辊的速度除以从喷丝板吐出的熔融聚合物的挤出线速度(距离/时间)所得的比值。纺出的纤维通常用卷捲机将其卷绕在筒管上。如果未得到30根单丝的丝束,则将收集的纤维束分离成30根单丝,并切成9英寸长。
将座标纸用胶带粘贴在告示板上,使座标纸的一边与告示板的边取齐。将纤维束的一端用胶带粘上,被粘的纤维束端部都不超过1英寸。将纤维束被粘的那端夹在告示板与座标纸取齐的那边上,并使夹子的一边正好处于座标纸的一条水平线上,同时也使纤维束端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纤维被粘的那端几乎看不见,因为它被夹子夹住了)。将纤维束另一端拉齐并与座标纸的垂直线摆齐。接着,从夹子夹住纤维束的那一点开始向下7英寸处,将0.5g的锤码固定在纤维束上。要重复尝试这种固定锤码的操作。通常,一次实验要重复操作三次才能固定住。要在座标纸上划一记号以示锤码的初始位置。将样品置于约100℃的炉中,使样品呈垂直状态悬挂而不触及告示板。在5、10和15分钟三个时间间隔内,迅速在座标纸上分别划出锤码位置的记号并将样品送回炉内。
试验完毕,将告示板从炉中取出,同时用1/16英寸的刻度尺测量分别在5、10和15分钟时所划的记号到原点(夹子固定纤维处)之间的距离。建议每个样品重复三次测试。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百分收缩率。百分收缩率的计算方法是将(初始长度-测得的长度)除以初始长度再乘以100。正如本文实施例所报告的和全部权利要求中所采用的,热收缩率表示按上述方法测得的、在约15分钟内和约100℃温度下纤维样品的热收缩量。接触角所用的设备包括一个DCA-322型动态接触角分析仪和WinDCA软件(1.02版),两者均可购自威斯康星州,Madison市的ATI-CAHNInstruments,Inc.,公司。测试是在一个安有天平镫的“A”形架上进行的。如用户手册所示,马达应每月标定一次,天平(用100毫克质量)每天标定一次。
将热塑性组合物纺成纤维,取自由落筒(即纺牵比为0)的样品用于接触角测定。在纤维样品准备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尽量不用手接触纤维以确保纤维的玷污降到最小程度。用胶带将纤维样品粘在金属丝挂钩上,使纤维伸出金属丝挂钩端部2-3厘米,然后用剪子将纤维样品剪短至伸出金属丝挂钩端部1.5厘米。使用光学显微镜测量纤维各点的平均直径(作3-4次测量)。
将金属丝挂钩上的样品悬挂在“A”形架的天平镫上。浸润液为蒸馏水,每测一个试样都要更换一次。将试样参数(即纤维直径)输入并开始测试。以151.75微米/秒的速度进行分步测试,直至探测到纤维接触蒸馏水表面时的零浸深度为止。从零浸深度开始,纤维伸入水中1厘米,停留0秒钟,然后立即后撤1厘米。软件对接触角作自动分析,并按用户手册确定的标准计算方法,测定纤维样品的前进和后退接触角。接触角为零或小于零表明样品已完全可润湿。每个样品要进行5次重复测试,然后计算出统计分析平均值、标准偏差和百分偏差系数。正如本文实施例中所报告的和全部权利要求中所采用的,前进接触角值表示按上述测试方法所测得的蒸馏水对纤维样品的前进接触角。同样,正如本文实施例中所报告的和全部权利要求中所采用的,后退接触角表示按上述测试方法所测得的蒸馏水对纤维样品的后退接触角。
实施例实施例1使用不同量的聚乳酸、聚丙烯和相容剂制备纤维。聚乳酸聚合物(PLA)购自科罗拉多州,Golden市的Chronopol Inco.,公司,具有L∶D比率为100至0,熔融温度约175℃,重均分子量为181,000,数均分子量为115,000,多分散性指数约为1.57,残余乳酸单体约2.3%重量。聚丙烯聚合物(PP)购自Himont公司,其商品牌号为PF 305聚丙烯聚合物,其比重为约0.88至约0.92,熔融温度为约160℃。相容剂购自Petrolite Corporation公司,Tulsa,Oklahoma,其商品牌号为UNITHOX480乙氧基醇,其熔融温度为约160℃,数均分子量为约2250。
为制备特定的热塑性组合物,先将各组分干混,然后在反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混,以使各组分均匀混合。熔混包括各组分的部分或完全的熔化并伴随旋转双螺杆的剪切作用。这种条件导致最佳的共混,甚至热塑性组合物各组分的分散。双螺杆挤出机如Haake Pheocord90购自Haake GmbH公司,Karlsautte,Germany;或Brabender双螺杆混炼机(cat No 05-96-000),购自新泽西州South Hackensack的Brabender Instruments公司,或其它相当的双螺杆挤出机,均适用于这种加工目的。从熔混机挤出的熔融组合物在液体冷却辊上或液面上,和/或用压缩空气吹动挤出物,使之冷却。然后将冷却后的组合物进行切粒,以备制造纤维。
在一台小型纺丝机组中将这些树脂转化为纤维和无纺布。该纺丝机组的螺杆挤出机的螺杆直径为0.75英寸,长径比为L∶D=24∶1,从挤出机到纺丝组件的输料管有三个加热段,纺丝组件构成第四加热段并安有一个0.62英寸(约1.6厘米)直径的KochSMX型静态混合器(购自纽约州,纽约市的Koch Engineering公司),然后进入纺丝头(第五加热段)和喷丝板,板上有许多小孔,熔融聚合物就从这些小孔中被挤出。此处所用的喷丝板有15至30个孔,每个孔的直径为约500微米。每一加热段的温度依次列于表2的挤出温度一栏下。用13℃至22℃温度的空气对纤维进行淬火,经机械辊牵伸,然后,或经卷绕头卷筒取下,或经纤维拉伸装置进行纺粘成形和粘合,或在成品收集之前通过附加设备进行热定形或其它处理。
对纤维进行接触角和热收缩率评价。不同纤维的组合物及其评价结果列于表1。
表1纺制纤维的组合物(Wt%)接触角试样# PLA PP 相容剂前进的 后退的 热收缩*1 100% -- -- 85.3° 40.7°34%*2 -- 100% -- 128.1°93.9°0%*3 -- 95% 5%120.6°79° --*4 -- 95% 5%124.0°58.5°0%*5 95% -- 5%89.2° 10.0° --*6 70% 30% -- 92.3° 56.5°0%755% 37% 8%111.7°51.4°0%864% 27% 9%117.4°40.1°0%948% 39% 13% 106.3°0° 0%10 52% 35% 13% 97.6° 16.8°0%11 61% 26% 13% 88.6° 5.8° 0%12 70% 17% 13% 86.7° 0° 0%13 51% 34% 15% 92.8° 3.3° 0%14 76.5% 8.5% 15% 86.1° 0° 0%*不属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2用不同量的聚琥珀酸丁二酯、聚丙烯和相容剂制备纤维。聚琥珀酸丁二酯(PBS)购自Showa Highpolymer Co.,Ltd.,Tokyo,Japan,商品牌号为Bionolle 1020聚琥珀酸丁二酯,其熔融温度为约95℃,重均分子量为约40,000至约1,000,000,数均分子量为约20,000至约300,000,多分散性指数为约2至约3.3。聚丙烯聚合物(PP)购自HimontIncorporated,商品牌号为PF 305聚丙烯聚合物,其比重为约0.88至约0.92,熔融温度为约160℃。相容剂购自Petrolite Corporation ofTulsa,Oklahoma,商品牌号为UNITHOX480乙氧基醇,其熔融温度为约160℃,数均分子量为约2250。
采用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制备纤维。
对纤维进行接触角和热收缩率评价。各种纤维组合物及其评价结果列于表2。
表2纺制纤维的组合物(Wt%)接触角试样# PBSPP 相容剂前进的 后退的 热收缩*15100% -- --76° 0° 0%16 61% 26%13% 21.8° 0° 0%17 70% 17%13% 24.1° 0° 0%*不属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3使用不同量的聚乳酸、聚乙烯和相容剂制备纤维。聚乳酸聚合物(PLA)购自科罗拉多州,Golden的Chronopol Inc.公司,其L∶D比率为100至0,熔融温度为约175℃,重均分子量为约181,000,数均分子量为约115,000,多分散性指数为约1.57,残余乳酸单体为约2.3%重量。聚乙烯聚合物(PE)购自密歇根州,米德至市的道化学公司,商品牌号为ASPUNPE 6811A聚乙烯聚合物,其熔融温度为约130℃。相容剂购自Petrolite Corporation公司,Tulsa,Oklahoma,商品牌号为UNITHOX480乙氧基醇,其熔融温度为约160℃,数均分子量为约2250。
采用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的方法制备纤维。
对纤维进行接触角和热收缩率评价。各种纤维组合物及其评价结果列于表3。
表3纺制纤维的组合物(Wt%)接触角试样# PLA PE 相容剂 前进的后退的 热收缩1852% 35% 13% 78.3° 0° 2%1978% 9% 13% 66.3° 0° 9%*不属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本发明可以有许多改进和变化而并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理所当然,以上详述和阐明的实施例仅为了举例说明,而不是以任何方式对本文所附的权利要求书中阐明的本发明范围构成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热塑性组合物,其中包含a.一种重量含量为约45%至约90%的脂族聚酯聚合物,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形成基本上连续相;b.重量含量为大于0至约45%的聚烯烃微纤,其中聚烯烃微纤的直径小于约50微米,且聚烯烃微纤形成基本上非连续相并嵌入脂族聚酯聚合物的基本上连续相中;及c.一种相容剂,其亲水-亲油的平衡比为约10至约40,其重量含量为约7%至约25%,其中所有重量百分数均以热塑性组合物中所含的脂族聚酯聚合物、聚烯烃微纤和相容剂的总重量计。
2.权利要求1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选自下列一组化合物聚乳酸、聚琥珀酸丁二酯、聚琥珀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聚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聚己内酯、磺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以及这些聚合物的混合物和共聚物。
3.权利要求2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是聚乳酸。
4.权利要求1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聚烯烃选自包含下列重复单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己烯、庚烯、辛烯、1,3-丁二烯及2-甲基-1,3-丁二烯。
5.权利要求4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聚烯烃选自由聚乙烯和聚丙烯构成的一组聚合物。
6.权利要求1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聚烯烃微纤具有的直径小于约25微米。7.权利要求1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聚烯烃微纤的重量含量为约5%至约40%。
8.权利要求1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相容剂为乙氧基醇。
9.权利要求1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该热塑性组合物具有的后退接触角值小于约55度。
10.权利要求1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选自下列一组聚合物聚乳酸、聚琥珀酸丁二酯、琥珀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聚己内酯、磺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以及这些聚合物的混合物和共聚物;其中,聚烯烃选自包含下列重复单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己烯、庚烯、辛烯、1,3-丁二烯及2-甲基-1,3-丁二烯,而聚烯烃微纤的重量含量为约5%至约40%;相容剂是乙氧基醇;该热塑性组合物具有的后退接触角值小于55度。
11.权利要求10的热塑性组合物,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是聚乳酸,且聚烯烃选自由聚乙烯和聚丙烯构成的一组聚合物。
12.由热塑性组合物制成的一种多组分纤维,其中该热塑性组合物包括a.重量含量为约45%至约90%的脂族聚酯聚合物,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形成基本上连续相;b.重量含量为大于0至约45%的聚烯烃微纤,其中聚烯烃微纤的直径小于约50微米,该聚烯烃微纤形成基本上非连续相并嵌入脂族聚酯聚合物的基本上连续相中;及c.一种相容剂,其所具有的亲水-亲油平衡比为约10至约40,其重量含量为约7%至约25%,其中全部重量百分数均以该热塑性组合物中所含脂族聚酯聚合物、聚烯烃微纤和相容剂的总重量计。其中,该多组分纤维的后退接触角值小于约55度。
13.权利要求12的多组分纤维,其中多组分纤维的热收缩率小于约10%。
14.权利要求12的多组分纤维,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选自下列一组聚合物聚乳酸、聚琥珀丁二酯、琥珀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聚己内酯、磺化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及这些聚合物的混合物和共聚物。
15.权利要求14的多组分纤维,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是聚乳酸。
16.权利要求12的多组分纤维,其中聚烯烃选自包含下列重复单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己烯、庚烯、辛烯、1,3-丁二烯及2-甲基-1,3-丁二烯。
17.权利要求16的多组分纤维,其中聚烯烃选自由聚乙烯和聚丙烯构成的一组聚合物。
18.权利要求12的多组分纤维,其中聚烯烃微纤的直径小于约25微米。
19.权利要求12的多组分纤维,其中聚烯烃微纤的重量含量为约5%至约40%。
20.权利要求12的多组分纤维,其中相容剂是乙氧基醇。
21.权利要求12的多组分纤维,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选自下列一组聚合物聚乳酸、聚琥珀丁二酯、琥珀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聚己内酯、磺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及这些聚合物的混合物和共聚物;其中聚烯烃选自包含下列重复单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己烯、庚烯、辛烯、1,3-丁二烯和2-甲基-1,3-丁二烯,而聚烯烃微纤的重量含量为约5%至40%;相容剂是乙氧基醇;该多组分纤维的热收缩率小于约10%。
22.权利要求21的多组分纤维,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是聚乳酸,聚烯烃选自由聚乙烯和聚丙烯构成的一组聚合物。
23.一种用即弃吸湿性产品,该产品包含液体可渗透的顶层、附于顶层的底层以及介于液体可渗透顶层和底层之间的吸湿性结构,其中底层包含由热塑性组合物制成的多组分纤维,其中热塑性组合物包含a.脂族聚酯聚合物,其重量含量为约45%至约90%,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形成基本上连续相;b.聚烯烃微纤,其重量含量为大于0至约45%,其中聚烯烃微纤的直径小于50微米,且聚烯烃微纤形成基本上非连续相并嵌入脂族聚酯聚合物的基本上连续相中;及c.一种相容剂,其亲水-亲油平衡比为约10至约40,其重量含量为约7%至约25%,其中全部重量百分数均以热塑性组合物中所含脂族聚酯聚合物、聚烯烃微纤和相容剂的总重量计。其中多组分纤维的后退接触角值小于约55度。
24.权利要求23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其中多组分纤维的热收缩率小于约10%。
25.权利要求23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选自下列一组聚合物聚乳酸、聚琥珀酸丁二酯、琥珀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聚己内酯、磺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及这些聚合物的混合物和共聚物。
26.权利要求25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是聚乳酸。
27.权利要求23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其中聚烯烃选自包含下列重复单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己烯、庚烯、辛烯、1,3-丁二烯和2-甲基-1,3-丁二烯。
28.权利要求27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其中聚烯烃选自聚乙烯和聚丙烯构成的一组聚合物。
29.权利要求23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其中聚烯烃微纤的直径小于约25微米。
30.权利要求23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其中聚烯烃微纤的重量含量为约5%至约40%。
31.权利要求23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其中相容剂是乙氧基醇。
32.权利要求23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选自下列一组聚合物聚乳酸、聚琥珀酸丁二酯、琥珀酸-己二酸丁二醇共聚酯、羟基丁酸-戊酸共聚酯、聚己内酯、磺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和这些聚合物的混合物及共聚物;其中聚烯烃选自包含下列重复单元的均聚物和共聚物乙烯、丙烯、丁烯、戊烯、己烯、庚烯、辛烯、1,3-丁二烯和2-甲基-1,3-丁二烯,而聚烯烃微纤的重量含量为约5%至约40%;相容剂是乙氧基醇;该多组分纤维的热收缩率小于约10%。
33.权利要求32的用即弃吸湿性产品,其中脂族聚酯聚合物是聚乳酸,聚烯烃选自由聚乙烯和聚丙烯构成的一组聚合物。
全文摘要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热塑性组合物,它包含作为连续相的一种脂族聚酯聚合物、作为非连续相并嵌入脂族聚酯聚合物连续相中的聚烯烃微纤以及用于脂族聚酯聚合物与聚烯烃微纤的相容剂所构成的未反应混合物。该多组分纤维具有基本上生物可降解的性质和良好的吸湿性且易于加工。该热塑性组合物用于制造无纺织物,该织物可用于制作用即弃吸湿性产品,例如用于吸收体液之类的流体。
文档编号C08L67/02GK1247552SQ97181946
公开日2000年3月15日 申请日期1997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31日
发明者F·-J·蔡, B·T·埃策尔 申请人:金伯利-克拉克环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