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支化的聚酰胺纤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599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度支化的聚酰胺纤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酰胺纤维。由于对聚酰胺纤维原料实行日益严格的质量控制,以及纺丝技术成熟发展的结果,聚酰胺,尤其是尼龙-6,目前正在以每分钟6000米,有时甚至更高的纺丝速度成功地被纺制成纺织用纱线。
在这种极高的速度下,纺丝过程对各种变化因素,特别是聚酰胺熔体粘度的变化极其敏感,即使很小的变化也会造成纤维的断裂。当生产线上一个喷丝头出现问题时,由它纺出纤维的分子量将出现明显差异,因而表现在纤维性能与其余喷丝头纺出的有明显不同。
尽管目前聚酰胺的生产,尤其是对尼龙-6来说,似乎已经达到了实际可能达到的极限,然而仍需要实现某种突破,以达到进一步提高纺丝速度或进一步减少故障的目的。
本发明人通过采用一种与纤维纺丝用聚合物主流学说截然相反的支化聚合物进行纺丝,从而实现了这样一种突破。所述主流学说的观点尤其可从下面的文献引述中得到清楚的理解。
Carothers(卡罗泽斯)与Hill(希尔)在其题为“聚合与成环研究”的权威性系列文章(第ⅩⅤ部分,由线型缩聚超聚合物得到的人造纤维,《美国化学学会会志》,54期,1579~87页(1932))中,试图建立一条基本原理,并在相应的论述中提到分子长度对强度的重要性。进而还指出,结晶是重要的,而且“线型缩聚聚合物相当普遍地呈结晶状,除非存在庞大的取代基,以致破坏了分子链的线型对称性”。
其后发表的文章及教科书也强调了线型分子的重要性,认为,侧链的存在,如果不是不能纺丝,也会给纺丝造成困难。象这样的例子可见诸于,R.W.Moncrieff,《人造纤维》,国家实业出版署,伦敦(1950),30及48页,特别是第194页中还提到,“要指出,尼龙的分子是长而直的链,就是说不存在侧链和交联键。”J.G.Cook在《纺织纤维手册》,卷Ⅱ“人造纤维”,第5版,Mirrow,Shildon,英国(1984),第Ⅸ及Ⅹ页中提到,“因此,纤维分子的形状非常类似于纤维本身。而且,正象纤维将本身的特性赋予纱,借助这一特性它再构成一根线一样,纤维的性质也同样来自构成纤维的线状物质分子……然而,只有这些特定类型的长链分子方能够形成纤维。例如,它们必须是形状相当规整的,在其分子链上原子呈重复排列的式样。它们不得有从侧面伸出的大侧基。”总之,从以上的引述可见,现行的主张是,在用作纤维材料的聚酰胺合成过程中,必须避免出现支化。
然而,本发明人却非常惊奇地发现,用高度支化的聚酰胺能够以重现性非常好的方式生产出机械性能与线型聚酰胺构成的纤维不相上下的纤维,而纺丝期间发生诸如纤维断裂之类故障的敏感性则低于后者。
按照本发明制造的支化聚酰胺纤维的另一个优点是,与相对粘度相同的线型聚酰胺构成的纤维相比,本发明的纤维能够在同样纺丝速度下以较低的熔体温度获得,或者在相同温度下以较高的纺丝速度纺出。
本发明聚酰胺纤维的特征在于,用以纺制纤维的聚酰胺是支化的聚酰胺。
原则上,任何普通的单体单元都适合作为该支化聚酰胺的组成单元。
在本文中,支化聚酰胺应理解为这样的聚酰胺它由至少3条线型支链构成,聚酰胺的这些支链是在一个核心分子上形成的,核心分子的链长小于它所连结的聚酰胺支链的平均长度。这类支化聚酰胺通常被称之为星形支化。
该核心分子由包含至少3个官能团的分子转化而来,线型聚酰胺支链就固定在这些官能团上。这些官能团优选选自胺或羧酸基团。
优选地是,核心分子的分子量小于2000,更优选小于1000,最优选小于500。
EP-A-672 703描述了一种通过将线型聚酰胺与一种至少有3个官能团的化合物短时间熔融混合,来制备星形支化聚酰胺的方法。然而,因为其分子量分布非常宽,用这种方法获得的聚酰胺不适合用作本发明目的的原料。与该文作者所宣称的不同,该聚酰胺包含的线型聚酰胺的摩尔分数,许多情况下要多于星形支化聚酰胺的摩尔分数,而且熔体粘度也不稳定。
通常优选这样的AB型聚酰胺即特别是通过氨基酸,优选α,ω-氨基酸的缩聚或通过内酰胺的开环聚合制备的,或者其共聚聚酰胺,以及希望的话,包含有限含量的取代单体的聚酰胺。此类聚酰胺的例子是尼龙-4、尼龙-6、尼龙-8、尼龙-11及尼龙-12。这当中,从可应用范围广这一角度考虑,尼龙-6是优选的。
目前,AABB型星形支化聚酰胺,如可由二胺与二羧酸获得者,很难得到不带有显著交联的产物。然而,一旦能够获得不带显著交联的,则纤维将表现出与目前优选的AB聚酰胺一样的优点。
在大规模制备AB型支化聚酰胺的情况下,优选采用的支化聚酰胺制备方法为,通过核心分子与作为聚酰胺链单元的单体,在标准的线型聚酰胺合成反应条件下,且优选不使用分子量调节剂,进行共聚以获得支化聚酰胺的方法。
假如除了多官能团核心分子外,还存在另一种聚合引发剂,如在支化尼龙-6的合成中的氨基己酸和/或水,则将同时生成一种线型聚酰胺。如果该聚合引发剂与核心分子的官能团是同一类型,则只要反应时间足够,所生成的线型聚酰胺的链长通常将与支化聚酰胺中聚酰胺支链的链长不相上下。
与线型聚酰胺相比,此类混合物也明显表现出,优异的成纤可纺性、纺丝情况的显著改善以及较低故障敏感性。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最优选则是采用后缩聚,最好是在惰性气体条件下的固相中,将存在的线型聚酰胺转化为支化聚酰胺,如此获得的聚酰胺将具有极其优异的熔体稳定性和非常好的稳定的可纺性。希望的话,固相后缩聚之后,还可进行熔体平衡。
为了使纤维具有良好的性能,支链的数目不宜过多。一般,支化度大于20便得不到结晶性良好的聚酰胺。如此高的支化度会给纺丝和拉伸带来问题。优选地是,支链数目不大于10,更优选不大于8。最佳结果是在核心分子上有3~6个支链时获得的。
支链的长度可在宽范围内变化,特别是取决于聚酰胺支化的程度。优选地是,支链长度应对应于至少4000的数均分子量,更优选对应于至少5000。
用包含一种类型官能团的核心分子所获得的支化聚合物可获得最好的效果。例如,以只含有胺基团的化合物如4-氨基甲基-1,8-辛二胺作为带有尼龙6的核心分子,生成的支化聚酰胺具有优异的可纺性。使用含有仅与聚酰胺的胺基团起反应的相同官能团的核心分子具有特别突出的优点。在这种情况下,所生成的支化聚酰胺包含非常低的氨端基含量,制成的纤维具有非常高的对热和水解的稳定性。此类只与胺基团起反应的官能团是羧酸基团或羧酸酯基团。
含3个或更多个羧酸基团的核心分子的例子是1,3,5-苯三酸或β,β‘-双(己二酸)、1,2,4,5-苯四羧酸以及二苯基四羧酸。优选地是,该活性官能团对聚酰胺支链的增长具有同等的可及性。
然而,由氨端基含量极低的聚酰胺制成的纤维却非常难以用阴离子染料染色,这在使用上,如用于纺织,可能意味着一个严重的缺点。
令人非常吃惊的是,现已发现,若含至少3个羧酸基团的核心分子是碱性、非活性基团,如仲或叔(环)烷基胺或在环中包含至少一个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则这个缺点将不复存在,纤维对阴离子染料的染料亲和性将非常好且具有极好的重现性,并且对例如纺丝过程中故障的敏感性很低。色牢度也非常好,通常比以端基氨封端的线型聚酰胺还要好。
此类含氮化合物的例子可由,嘧啶、三嗪、喹喔啉、哌啶、吡啶、哌嗪、咔唑、苯并咪唑及喹啉衍生而来。极为合适的是由三嗪衍生的三官能或更高官能的羧酸。此类酸可以氰尿酰氯为原料,通过以羧酸取代其中的3个氯原子而简单地制成。优选地是,用以取代的羧酸包含至少2个碳原子。非常合适的是,用氨基己酸取代氰尿酰氯的3个氯原子。原则上,可以直接以氰尿酰氯或其他氯取代化合物为原料来制备本发明的支化聚酰胺。然而,该过程中会放出氯化氢,这确实是个严重的实际缺陷,这个问题,在以无机酸基团代替羧酸接在有机核心分子上时也同样存在,尽管有时程度要轻一些。
优选地是,该羧酸基团通过非环链再与核心分子相连。这样做的优点是立体位阻的危险显著减少,因而可避免支化聚酰胺中聚酰胺支链宽分子量分布的出现。
出于相同的原因,带有各种羧酸基团的核心分子优选地具有对称结构,这样,有利于使各羧酸基团具有同等的活性。
而且,希望用于合成支化聚酰胺的核心分子在聚合及纺丝条件下足够稳定。正因为如此,从关于支化聚酰胺的文献中得知的许多核心分子都不适用。
如果能尽量使聚酰胺的分子量分布变窄,则纺丝过程将具有极好的重现性。其中不含显著交联的支化(聚酰胺)分子的分子量分布,原则上要比线型聚酰胺窄。因此,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纤维应使用分子量分布Mz/Mw<1.5,优选≤1.4的聚酰胺制备。之所以用Mz/Mw,而不用Mw/Mn作为分子量分布的参数,是由于可以利用通用的标定方法借助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来测定Mz与Mw,这样得到的Mz值比Mn值更精确。然而,采用上述程序要获得Mz及Mw的绝对值是困难的,因为需要在同一次凝胶渗透色谱测定中平行地测定一个完全平衡的线型聚酰胺作为参比样。GPC法分子量测定的原理以及Mn、Mw及Mz的定义,在W.W.Yau等人,《现代排阻液相色谱》,J.Wiley&Sons,(1979)中有更为详细的描述。窄分子量分布这一要求,只有当交联不显著时方能实现。在生产中,虽然由于杂质的存在,一定的交联总是存在的,但有意识的交联则可以避免。
根据一般数理统计学理论,对具有所谓Flory分布的聚合物,如线型聚酰胺,其Mz/Mw=1.5;对于具有3个支链的聚酰胺,其Mz/Mw=1.25;4个支链时为1.20;6个支链时为1.16。
通过色谱图的比较,可从峰宽上的差异立即看出Mz/Mw的差异。
现在结合下面的实施例和对比例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所给出的例子均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尽管举出的实例仅限于尼龙-6,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清楚,其他聚酰胺,如尼龙-4、-8、-10、-12等均可作为替代物使用,同样,其共聚物也可使用。
支化聚合物制备A.1.一种商品尼龙-6 Akulon F135C,由荷兰DSM公司提供,在硫酸中测定的相对粘度ηrel=3.40,Mn=27,000,Mw=53,000,与N,N,N’,N’-四双-(氨基丙基)-1,4-二氨基丁烷(用量相当于聚酰胺重量的0.5%),在挤塑机中,于270℃混炼3分钟(停留时间)。得到的产物具有ηrel=2.52,水可萃取物含量=1.5%(重量),熔体粘度ηo,按DMA(动态机械分析法)从高频到低频,采用名为Rheometrics 800的仪器(流变仪)测定,在240℃时为580pa.s。得到的产物具有宽分子量分布,Mz/Mw=1.6,Mw/Mn=2.0,与同样ηrel的线型聚酰胺-6的相应值一致。
B.1.制备了一种支化聚酰胺尼龙-6,制备过程是让ε-己内酰胺在三己酸蜜胺,即1,3,5-三嗪-2,4,6-三(氨基己酸)的存在下,在水解制备线型尼龙-6的标准条件下进行反应。用水洗去残余己内酰胺及低分子量残余物之后,得到的聚酰胺在190℃、真空及氮气流条件下进行10小时后缩聚。
1,3,5-三嗪-2,4,6-三(氨基己酸),是通过氰尿酰氯与ε-氨基己酸在水介质中及用于中和释放出的盐酸的氢氧化钠的存在下,在0~5℃的温度进行反应制备的。
典型聚合反应按如下进行。在5升反应器中,将3.50千克己内酰胺、35.0克ε-氨基己酸、70.0克水及58.7克三己酸蜜胺加在一起,然后,经历如下的温度过程1)90℃,1分钟,2)132分钟之内从90℃升高到275℃,3)275℃,保持8小时,4)1小时之内从275℃下降到240℃,最后,在240℃保持8小时以上。在1)和2),以及3)的头2小时内,系统为封闭的,然后,让压力降至大气压,继而让混合物在氮气流保护下进一步反应。反应器内的物料在所施加的超压作用下以230℃温度排出。从反应器排出的聚合物线料经过冰水浴,绕到卷轴上,并切成粒子,粒子用100℃水洗涤2小时,此间洗涤水更新7次。
将7批这样的产物合并,干燥并进行后缩聚。后缩聚之前对聚酰胺的分析结果如下平均低聚物含量,按HPLC(高压液体色谱)测定,是7.13%(重量)。水溶性萃取物(WOE)含量为9.0%(重量)。在85%(重量)甲酸中测定的特性粘度为0.76dl/g。
后缩聚之后的特性粘度为0.95dl/g。动态熔体粘度ηo,由于后缩聚的结果,从146升高到613Pa.s。多分散性Mw/Mn为约1.58,Mz/Mw=1.36。
B.2.作为1,3,5-三嗪-2,4,6-三(氨基己酸)的替代物,通过氰尿酰氯与氨基-双己酸之间的反应制备了1,3,5-三嗪-2,2,4,4,6,6-六(氨基己酸)。按B.1.程序制备了尼龙-6的支化聚酰胺。2.42克该六酸与100克ε-己内酰胺反应,得到6个支链的聚酰胺-6,其中每个支链含约50个己酰胺单元。
后缩聚前、后支化聚酰胺的性质分别为Mz/Mw=1.25,Mz/Mw=1.2,低聚物含量1.95%(重量),0.83%(重量),特性粘度0.84,0.917。
按凝胶渗透色谱法(GPC),采用通用标定法1测定的分子量分布示于图2及3中。
在图2中,曲线1代表线型聚酰胺-6F135C曲线2代表聚酰胺A.1.
曲线3代表相对粘度与A.1.一样的线型聚酰胺-6在图3中,曲线1代表作为对比的线型聚酰胺-6曲线2代表支化聚酰胺-6,支链长度50个单元,以4-氨甲基-1,8-辛二胺作为核心分子(后缩聚)曲线3代表聚酰胺B.1.
曲线4代表聚酰胺B.2.
C.1.线型聚酰胺-6 AkulonVMT 1203,熔体粘度ηo=800Pa.s,具有平衡的端基含量。
实验1用Rheometrics 800仪器从高频至低频测定了以上聚酰胺中某些的动态粘度。将动态粘度外推到对应的剪切力频率等于0时的数值ηo,得到的外推值列于各表中。该粘度是在各种不同时间间隔测定的。*GPC测定条件-溶剂及洗脱液,六氟异丙醇-色谱仪HP 1090 Nr 2,惠普公司-色谱柱填料Nucleosyl-70H,Machery Nagel公司,柱温35℃-由示差衍射计和型号H502B的粘度测定计探测,Viscotak公司制造-软件Trisec 2.70程序表1
在后缩聚之后,尼龙B1的熔体粘度稳定性有明显改善。
实验2(对比例A)将聚酰胺A.1.置于Fourne纺丝试验机上在240℃及卷绕速度550米/分钟条件之下进行纺丝。纱线纤度为70/10分特。
将该纱线在各种牵伸比和牵伸温度下进行牵伸。
测定了聚酰胺在纺前及纺成纤维后在硫酸(1克/100毫升96%)中的相对粘度。
表2
聚酰胺A.1.明显不稳定,在熔融纺丝期间仍然继续变化,从而导致纺丝过程难以重现,并对各种干扰很敏感。
将冷牵伸纱线的机械性能与由ηrel=2.42线型尼龙-6纺制纱线的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将热牵伸纱线与ηrel=3.35尼龙-6型纱线进行了比较。
表3
0=大致相等 +=较对比例高出不足10%-=低不足10%++=高出10%以上-低10%以上 +++=高出50%以上---=低50%以上实验3、实例Ⅰ与对比例B在同一Fourne纺丝试验机和Erdmann-Fourne牵伸机上按下面规定的条件将聚酰胺B.1.和C.1.纺成丝并进行牵伸。
纺丝条件纺丝挤出机温度240~260~260℃,纺丝头260℃。挤出机压力70bar。采用了20%(体积)的Estecol NCW作为增柔剂,以3克/升Nekal BX为润湿剂。
生产速度为15.1克/分钟。卷绕速度为500米/分钟。
牵伸条件该纤维在160℃按1.08和3.47的牵伸比,即最大摩擦点处的总牵伸比为3.75的条件下进行牵伸。牵伸速度为1000米/分钟。
纺丝进行得很顺利,然而B.1.的过滤器压力只有27巴,与C.1.的32巴形成鲜明对照。
所获得的纱线的机械性能差异很小。譬如,强度在同一水平、线型聚酰胺纱线的伸长要好出约8%,而另一方面,本发明纱线的弹性模量则高出约25%。由于尚未就本发明纤维的纺丝条件实行优化,目前只能说,本发明纤维与以同样相对粘度的线型聚酰胺为主要成分的纤维相比,在机械性能方面至少是不相上下。
用X射线衍射法(WAXS)对纤维形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相同的粉末(衍射)图。看

图1。在图1中,A代表聚酰胺 B.1.纤维的曲线,B是聚酰胺 C.1.纤维的曲线。
正如实验2那样,测定了聚酰胺在纺丝前、后的相对粘度及水溶性萃取物的含量。还采用标准电位滴定法测定了氨端基和羧端基含量。
表4
用该标准方法无法测出端基。
从该实验还可清楚看出,支化聚酰胺在纺丝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显著变化。
其水溶性萃取物惊人地低,正因为如此,纺丝工艺对环境方面的要求不那么苛刻,用于诸如食品工业很少会遇到问题。
实验4纤维水解稳定性测定自实验3获得的纤维分别在水,及每升加入了0.25毫升浓硫酸的水中浸泡相当长时间。
在95℃下,经过15分钟之后测定强度。
将强度表示为t=0时刻的强度的百分率。
表5
实验5酸性染料亲和性测定本测定是按照所用染料Teetilon G-01蓝200%的供应商,Ciba-Geigy公司在其题为“酸性染料,Tectilon产品信息”的小册子中给出的说明进行的。
染色条件简要说明于下面的表中。
表6
染色之后,小心地用冷水将纱线洗净。纤维中染料含量测定方法是,将纤维溶解在浓甲酸中,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这些溶液的吸光度;通过充分稀释,将吸收值保持在0.2~1.2之间。
从各种不同纤维所测定出的染料吸收值列于下表中。
表7
GL1030是一种标准纺织纤维级尼龙-6。
令人非常惊奇的是,尽管该支化尼龙纤维不合有氨端基,然而其染料吸收量却与标准纺织纤维不相上下。显然,支化聚酰胺的这种核心分子在染浴中因三嗪环的存在,可以发生质子化。
没有什么理由认为,其他不包含氨端基但含有可质子化核心的支化聚酰胺不会具有这样的染料亲和性。
实验6高速纺丝性能在进一步的实验中,将支化聚酰胺B.1的高速纺丝性能与线型聚酰胺C和聚酰胺GL1030进行了比较。应当说明,聚酰胺B.1和C的粘度对于高速纺丝来说都相对地较高。由于这样的原因,将纺丝温度设在275℃。对GL1030,纺丝温度设在260℃。聚酰胺B.1未含有任何附加的稳定剂。聚酰胺C含有15ppm乙酸锰。
在MEX-BARMAG SW46SD设备上进行了纺丝。纺丝速度为5000~5500米/分钟。使用了与前面所用的相同的增柔剂和润湿剂。
化学分析证明,聚酰胺B.1在更为严酷的高速纺丝条件下仍然保持稳定。见表8。
表8
*)按总碱度测定的以毫克/毫克当量表示的B.1和GL1030纤维的可染性大致相等。
在以拉伸强度保持率和伸长保持率表示的热稳定性(2分钟,185℃的热风烘箱中)方面,支化聚酰胺的纤维与稳定化的C.1相等,二者均远优于未稳定化的GL1030。
经过在含1毫升硫酸(96%)的400毫升95℃水中浸泡15分钟后测定了水解稳定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构成该纤维的聚酰胺是支化聚酰胺。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聚酰胺的支链数目为3~20。
3.按照权利要求2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支链的数目为3~10。
4.按照权利要求1或3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聚酰胺支链连接在核心上,该核心的尺寸小于该聚酰胺支链长度的平均值。
5.按照权利要求1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核心化合物在该聚酰胺熔点是稳定的。
6.按照权利要求1、4或5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聚酰胺支链从包含至少3个官能团的核心分子上生长出来,其中这些官能团是相同的。
7.按照权利要求6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这些官能团是羧酸基团。
8.按照权利要求1的聚酰胺,其特征在于,该聚酰胺选自通过α,ω-氨基羧酸的缩聚,或通过内酰胺的开环聚合生成的聚酰胺。
9.一种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构成该纤维的聚酰胺除了支化聚酰胺之外,还包含线型聚酰胺。
10.按照权利要求9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线型聚酰胺的含量低于支化聚酰胺的含量。
11.按照权利要求1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支链的数均分子量至少是4000。
12.按照权利要求9或10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线型聚酰胺的平均链长至多等于支化聚酰胺中聚酰胺支链的平均链长。
13.一种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聚酰胺的分子量分布Mz/Mw小于1.5。
14.按照权利要求13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分子量分布Mz/Mw小于1.4。
15.按照权利要求8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聚酰胺是聚-ε-己内酰胺。
16.按照权利要求1或13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核心至少包含3个羧基基团。
17.按照权利要求16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羧基基团不是立体受阻的。
18.按照权利要求7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核心化合物还包含非活性碱部位。
19.按照权利要求18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核心化合物包含至少一个杂原子。
20.按照权利要求19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核心化合物包含至少一个二级或三级键合的氮原子。
21.按照权利要求20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核心选自仲或叔烷基胺和环中包含至少一个氮原子的杂环化合物。
22.按照权利要求21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核心是1,3,5-三嗪化合物。
23.按照权利要求22的聚酰胺纤维,其特征在于,该核心是2,4,6-三氨基己酸1,3,5-三嗪。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胺纤维,它包含的聚酰胺是高度支化的。该支化聚酰胺优选地具有3~20个支链,它们连接在一个比该聚酰胺支链小的核心分子上。这些支链优选地自相同且优选是羧基的官能团上生长出来。该聚酰胺选自通过α,ω-氨基羰酸的缩聚,或通过内酰胺的开环聚合生成的聚酰胺。优选地是,该聚酰胺是尼龙-6。按照本发明的纤维的性能与用线型聚酰胺纺制的纤维性能至少处于同一水平。本发明的纤维在纺丝过程中对故障的敏感性更小。特别是,该聚酰胺的粘度在纺丝过程中不再变化。
文档编号C08G69/08GK1227615SQ97197097
公开日1999年9月1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6日 优先权日1996年6月6日
发明者J·E·F·阿尔诺斯, A·J·尼詹许斯, E·M·M·德伯拉班德范德伯格, C·韦斯路斯, M·塞内 申请人:Dsm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