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

文档序号:10505952阅读: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侵染和共培养阶段:将豆瓣绿无菌苗叶片块放入三角瓶中,倒入农杆菌菌液进行侵染,瓶口密封抽真空,侵染后倒去菌液,将叶片晾干,转接到共培养培养基中暗培养得到愈伤组织;筛选阶段:将愈伤组织转接到筛选培养基中筛选得到幼芽;生根阶段:将获得的幼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培养,得到抗性苗;阳性检测阶段:取抗性苗的叶片,进行阳性检测,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本发明提供的农杆菌介导豆瓣绿的转化体系,愈伤组织形成频率、分化频率以及转化率都较高,可以满足观音莲育种需求,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商业育种。
【专利说明】
一种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杆菌介导植物转染体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建立农杆菌介导豆 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Ila)是胡椒科草胡椒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小型 盆栽,体态玲珑、斑斓雅洁、端庄大方。常用白色塑料盆、白瓷盆栽培,置于茶几、装饰柜、博 古架、办公桌上,十分美丽。或任枝条蔓延垂下,悬吊于室内窗前或浴室处,也极清新悦目。 功效应用:对甲醛,二甲苯,二手烟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原产于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 云南、四川及甘肃南部和西藏南部。生于潮湿的石上或枯树上,是世界应用最普遍的观叶植 物之一。
[0003] 农杆菌介导的植物基因转化系统目前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根癌农杆菌 中含Ti质粒,该质粒的部分DNA片段可整合到宿主细胞中,从而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目 前,还没有文献和专利报道过农杆菌成功介导豆瓣绿转基因。使用农杆菌介导豆瓣绿转化, 可以使豆瓣绿快速获得目的性状,而且可以突破豆瓣绿自身遗传屏障,获得难以通过传统 育种方式生产的新品种。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 法。本发明使用农杆菌介导豆瓣绿转化,打通豆瓣绿农杆菌介导高效转染体系。这是通过农 杆菌转染体系培育新型豆瓣绿最为重要的一步,建立豆瓣绿农杆菌介导高效转染体系意味 着能够突破豆瓣绿自身遗传屏障,获得难以通过传统育种方式生产的新品种。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其特 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侵染和共培养阶段:将豆瓣绿无菌苗叶片块放入三角瓶中,倒入农杆菌菌液进行 侵染,瓶口密封抽真空,侵染后倒去菌液,将叶片晾干,转接到共培养培养基中暗培养,共培 养目的是让菌液和无菌苗叶片充分接触,充分完成转基因过程;
[0007] 所述共培养培养基:5!1基础配方+了020.01~2.511^.1/1+熟40.01~2.011^·!/ 1+ IBA 0.01 ~2.0mg · L-工+鹿糖30~60g · L-工+葡萄糖 10~60g · L-工+琼脂8~16g · L-hAS 100 ~300ymol · L-SpH 5.2~5·8,120~125Γ灭菌20-30min;
[0008] 其中SH基础配方:硝酸钾2~5.Og · I/1,硫酸镁0.1~0.4g · I/1,磷酸二氢铵0.3~ 0.6g · L-S氯化钙150~300mg · L-S甘氨酸2~4mg · L-S肌醇100~200mg · L-S盐酸硫胺素 0.4~0.8mg · L-S盐酸吡咳素 0.5~l.Omg · L-S烟酸0.5~l.Omg · L-S乙二胺四乙酸铁纳 10~40mg · L-S六水氯化钴0· 1~0.2mg · L-S五水硫酸铜0.2~0.4mg · L-S硼酸5~IOmg · L-1,碘化钾1~2mg · L-S-水硫酸锰10~20mg · L-S二水钼酸钠 0.1~0.2mg · L-S七水硫酸 锌1~2mg · L-S以下步骤中的SH基础配方也采用该配方。
[0009] 所述侵染条件如下:真空度为0.2~1.0 Kpa,侵染时间为12~48h;侵染时间过短, 农杆菌与豆瓣绿组织接触时间短,侵染效果不好;侵染时间过长,造成被侵染细胞死亡以及 农杆菌抑制不住等问题;
[0010] 所述共培养条件如下:暗培养温度20~28°C,培养时间为3~7天。
[0011]筛选阶段:将共培养后的叶片转接到筛选培养基中筛选得到幼芽;
[0012] 筛选阶段:所述筛选培养基成分如下:SH基础配方+TDZO .01~2.5mg · L-kNAAO· 01 ~2.0mg · L-klBA 0.1~2.0mg · L-h蔗糖30~60g · L-h琼脂8~16g · L-h羧苄青霉素 250 ~75〇11^.1/1+潮霉素 20~20〇11^.1/1印!15.2~5.8。
[0013] 筛选阶段:共培养后的叶片转接到筛选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筛选,培养20~30天 后,更换筛选培养基,进行第二次筛选,培养25~30天得到幼芽;
[0014] 第一次筛选和第二次筛选培养条件如下:20~28 °C光照培养,每天光照10~16h, 光照强度1000~30001x。
[0015] 生根阶段:将获得的幼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培养,得到抗性苗;
[0016] 所述生根培养基成分如下:SH基础配方+IBA 0.1~1.6mg · L-b蔗糖30~60g · L-1 +琼脂8~16g · L-IPH5.2~5.8。
[0017] 生根培养条件如下:22~28°C光照培养7~8周,光照强度为1000~30001x,光照时 间为12~14h/天。
[0018] 阳性检测阶段:取抗性苗的叶片,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凝胶电 泳,得到农杆菌成功侵染豆瓣绿的阳性苗,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
[0019] 本发明所述豆瓣绿无菌苗可以采用以下制备方法得到,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 制备:
[0020] 豆瓣绿幼芽培养阶段:将豆瓣绿幼芽消毒灭菌后半嵌接种于基础培养基中培养成 无菌苗;豆瓣绿幼芽消毒杀菌过程如下:使用无菌水冲洗5~12次,在75%乙醇中浸泡60~ 360s,再使用无菌水清洗5~12次,在0.1~0.5 %升汞中浸泡5~15min,再使用无菌水清洗 种子5~15次,放在滤纸上晾干。
[0021 ] 显瓣绿幼芽培养条件为:20~28°C光照培养,每天光照10~16h,光照强度1000~ 30001x,培养时间30~90天;
[0022] 所述基础培养基的成分如下:SH基础配方+琼脂8~16g · L-4蔗糖30~60g · L一S ρΗ5·2~5.8,120~125°(:高压灭菌2〇-3〇11^11。
[0023]为了得到数量较多的豆瓣绿无菌苗,需要进行无菌苗扩繁。
[0024]无菌苗扩繁阶段:将萌发长到5~12cm的无菌苗切成带有叶节的小段,不能伤害叶 节,把叶节接入到基础培养基中进行扩繁培养;
[0025] 无菌苗扩繁培养条件为:20~28°C光照培养30~90天,每天光照10~16h,光照强 度1000~30001x。
[0026]本发明所述农杆菌菌液制备:将农杆菌加入到添加有40~65mg/L卡那霉素和40~ 70mg/L利福平的YM培养基中,2000~4000r/min,4~8°C离心10~20min,弃上清,下层加入 重悬液使OD值达到0.4~0.8,最后向菌液中加入AS,终浓度为100~300μπιο1 · I/1,混匀备 用。
[0027]所述YM培养基成分如下:蛋白胨5-20g/L,酵母提取物5-10g/L,氯化钠5-20g/L,农 杆菌在YM培养基中培养条件如下:26~32°C培养12~24h,有无光照不影响效果。
[0028] 所述重悬液为SH基础配方+蔗糖30~60g · L-SPH5.2~5.8,120~125°(:灭菌20~ 30min〇
[0029] 农杆菌植物转化虽然比较常见,但一般都针对水稻等谷物植物;由于豆瓣绿的基 因屏障作用较强,农杆菌很难侵染到豆瓣绿基因中,因此其他植物的农杆菌转化方法对豆 瓣绿的借鉴意义很小。
[0030] 以豆瓣绿为模型的研究平台,建立豆瓣绿的组织培养体系以及转基因体系的重点 在于共培养、筛选和生根培养等过程。而共培养基、筛选培养基、以及生根培养基中加入的 激素种类及组合、激素添加量以及培养时间,都有不可预知、不可控的结果。根据研究,发现 在本发明提供的侵染条件下容易打破其基因屏障,农杆菌能够成功介导豆瓣绿,且本发明 采用的激素配方以及培养时间比较适合侵染后的豆瓣绿共培养、筛选等,愈伤组织形成频 率较高。
[0031] 本发明通过对共培养、筛选和抗性苗培养(生根培养)步骤的不断探索,摸索出最 佳培养条件,成功打通宽叶不死鸟农杆菌介导高效转染体系,愈伤组织形成频率达到90% 以上,愈伤组织分化频率达85%以上,转化效率达50%以上,可以满足豆瓣绿育种需求,适 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商业育种。
[003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农杆菌介导豆瓣绿的 转化体系,愈伤组织形成频率、分化频率以及转化率都较高,可以满足观音莲育种需求,适 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和商业育种。
【附图说明】
[0033] 图1为实施例1中豆瓣绿转化阳性苗PCR扩增后的凝胶电泳图;
[0034]图2为实施例2中豆瓣绿转化阳性苗PCR扩增后的凝胶电泳图;
[0035]中英文对照
[0036] SH:Protocol for Schenk and Hildebrandt,SH培养基;
[0037] NAA: a-萘乙酸
[0038] AS:乙酰丁香酮;
[0039] Hyg:潮霉素;
[0040] Carb:羧苄青霉素;
[0041 ] IBA:吲噪丁酸;
[0042] TDZ:噻苯隆;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4]实施例1:豆瓣绿的诱导愈伤及农杆菌介导高效转染
[0045]步骤1获得豆瓣绿无菌苗阶段:将豆瓣绿幼芽置于无菌水中冲洗6次,倒去无菌水, 加入75 %乙醇,摇晃60s,倒出乙醇,无菌水清洗6次,倒出无菌水,加入0.1 %升汞,浸泡 6min,倒出升汞并回收,无菌水清洗种子6次,把种子放在滤纸上吹干。将种子一半接触空 气,半嵌接种于基础培养基(SH基础配方+琼脂8g · L-4蔗糖30g · L-1,?耶.2,120°(:高压灭 菌20min),20~22°C光照培养,每天光照10h,光照强度1000~15001x;
[0046] SH基础配方:硝酸钾2g · I/1,硫酸镁0.1 · I/1,磷酸二氢铵0.3g · I/1,氯化钙 150mg · L-S甘氨酸2mg · L-S肌醇IOOmg · L-S盐酸硫胺素0.4mg · L-S盐酸吡咳素0.5mg · L-S烟酸0.5mg · L-S乙二胺四乙酸铁纳IOmg · L-S六水氯化钴O.lmg · L-S五水硫酸铜 0.2mg · L-S 硼酸5mg · L-S碘化钾Img · L-S-水硫酸猛IOmg · L-S 二水钼酸钠0· Img · L-S 七水硫酸锌Img · Γ1;以下步骤也采用该配方。
[0047] 步骤2无菌苗扩繁阶段:30天后,将步骤1中萌发长到5cm左右的无菌苗叶片切成带 有叶节的小段,不能伤害叶节,把叶节接入到基础培养基中,20~22°C光照培养。
[0048] 步骤3农杆菌准备阶段:将导入植物双元载体PCAMBIA1300的农杆菌加入到添加有 40mg/L卡那霉素和40mg/L利福平的抗生素的YM培养基中,摇床培养的转速100r/min,28°C 培养过夜,之后把菌液放入离心机,2000r/min,4 °C离心10min,倒掉上清液,加入重悬液使 OD值达到0.4;重悬液为SH基础配方+鹿糖30g · L-^ρΗδ. 2,120°C高温灭菌20min。最后向菌 液中加入IOOymol · IZ1AS,混匀备用;
[0049] YM培养基成分:蛋白胨5g/L,酵母提取物5g/L,氯化钠5g/L。
[0050] 步骤4侵染和共培养阶段:在基础培养基中培养30天后,将步骤2中获得的无菌苗 切成Imm2左右的叶片块,放入IOOmL三角瓶中约200块叶片块,向三角瓶中倒入适量步骤3获 得的菌液,套上封口膜并用橡筋勒紧,抽真空到0.2kPa,保持12h,倒去菌液,将叶片晾干,转 接到共培养培养基(SH基础配方+TDZ 0.04mg · L-i+NAAO .06mg · L-WlBAOJmg · L-1+蔗糖 30g · L-b葡萄糖IOg · L-b琼脂8g · L-hAS IOOymol · L-SpH 5.2,120°〇灭菌2〇111;[11),20~ 22 °C暗培养。
[0051] 步骤5筛选阶段:在共培养基中暗培养7天后,将步骤4中获得的叶片转接到筛选培 养基(SH基础配方+TDZ 0.04mg · L-i+NAAO.Oemg · L-hlBA 0.3mg · L-h蔗糖30g · L-h琼脂 8g · L-k羧苄青霉素250mg · L-k潮霉素30mg · L-1,?!15.2),20~22°(:光照培养,每天光照 l〇h,光照强度1000~15001x,筛选20天后,更换筛选培养基,进行二次筛选;
[0052]步骤6生根阶段:二次筛选培养20天后,将步骤5中获得的幼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 (3!1基础配方+18六0.211^.1/1+蔗糖3(^.1/1+琼脂88.1/1,?!15.2),
[0053] 培养条件如下:20~22 °C光照培养7周,光照强度为1000~15001X,光照时间为 IOh/天。
[0054] 步骤7阳性检测阶段:在生根培养基培养约7周后,将步骤6获得的抗性苗取叶片, 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确定是否存在阳性条带,确定阳性苗。
[0055] PCR扩增条件: 步骤序号 温度 时间 1 95 ? 3min
[0056] rK 95 C1 60~360s 4SS C 60~360s 4c 72 0C Imin
[0057] 5 72°C 15-4 Smin 6 4 °C I Omin
[0058] 其中 2c-3c_4c 循环 30 次。
[0059] 电泳条件:电压IOOv,电流100mA
[0060] 本发明检测的抗性植株对于潮霉素具有一定的抗性,证明导入的潮霉素抗性基因 已经表达。
[0061 ] 参考图1,9号,26号,43号泳道为DL2000marker;50号泳道为阳性对照;51号泳道为 阴性对照;1号,2号,4号,5号,6号,8号,11号,15号,17号,22号,23号,24号,27号,28号,31 号,33号,37号,38号,39号,41号,42号,45号,48号,49号泳道为阳性,共计24个泳道获得与 阳性对照相同的电泳条带,证明为阳性植株。
[0062] 实施例1中,愈伤组织形成率91.3%,长绿苗的频率为85.6%,生根率99.1 %,转化 率52.2%,如表1、表2和表3所示。
[0063]表 1
[0069]实施例2:豆瓣绿的诱导愈伤及农杆菌介导高效转染
[0070]步骤1获得豆瓣绿无菌苗阶段:将豆瓣绿幼芽置于无菌水中冲洗10次,倒去无菌 水,加入75%乙醇,摇晃300s,倒出乙醇,无菌水清洗10次,倒出无菌水,加入0.5%升汞,浸 泡15min,倒出升汞并回收,无菌水清洗种子10次,把种子放在滤纸上吹干。将种子一半接触 空气,半嵌接种于基础培养基(SH基础配方+琼脂15g · I/1+蔗糖50g · 1/1,?!15.6,125°(:高压 灭菌30min),26~28°C光照培养,每天光照15h,光照强度2000~25001x;
[0071] SH基础配方:硝酸钾4.0g · I/1,硫酸镁0.3g · I/1,磷酸二氢铵0.5g · I/1,氯化钙 250mg · L-、甘氨酸4mg · L-、肌醇180mg · L-、盐酸硫胺素 0.75mg · L-、盐酸吡咳素 l.Omg · L-1,烟酸l.Omg · L-S乙二胺四乙酸铁纳35mg · L-S六水氯化钴0.2mg · L-S五水硫酸铜 0.4mg · L-S硼酸IOmg · L-S碘化钾2mg · L-S-水硫酸猛 18mg · L-S二水钼酸钠 0.2mg · L 一、七水硫酸锌2mg · I/1;以下步骤也采用该配方。
[0072] 步骤2无菌苗扩繁阶段:30天后,将步骤1中萌发长到IOcm左右的无菌苗叶片切成 带有叶节的小段,不能伤害叶节,把叶节接入到基础培养基中,26~28°C光照培养。
[0073] 步骤3农杆菌准备阶段:将导入植物双元载体PCAMBIA1300的农杆菌加入到添加有 60mg/L卡那霉素和65mg/L利福平的抗生素的YM培养基中,摇床培养的转速200r/min,28°C 培养过夜,之后把菌液放入离心机,4000r/min,4 °C离心15min,倒掉上清液,加入重悬液使 OD值达到0.75;重悬液为SH基础配方+鹿糖50g · L-1,pH5.6,125°C高温灭菌30min。最后向菌 液中加入250ymol · L-1AS,混匀备用;
[0074] YM培养基成分:蛋白胨15g/L,酵母提取物I Og/L,氯化钠20g/L;
[0075] 步骤4侵染和共培养阶段:在基础培养基中培养70天后,将步骤2中获得的无菌苗 切成5mm2左右的叶片块,放入IOOmL三角瓶中约400块叶片块,向三角瓶中倒入适量步骤3获 得的菌液,套上封口膜并用橡筋勒紧,抽真空到0.8kPa,保持45h,倒去菌液,将叶片晾干,转 接到共培养培养基(SH基础配方+TDZ 2.2mg.L-kNAA 1.75mg.L-WlBA 1.8mg.L-W蔗糖 50g · L-b葡萄糖55g · L-b琼脂 15g · L-hAS 250ymol · L-SpH 5.68,125°C灭菌30min),26 ~28 °C暗培养。
[0076] 步骤5筛选阶段:在共培养基中暗培养7天后,将步骤4中获得的愈伤组织转接到筛 选培养基(SH基础配方+TDZ 2.2mg · L-hNAA 1.75mg · L-WlBA 1.8mg · L-W蔗糖50g · L-工+ 琼脂15g · L-b羧苄青霉素700mg · L-b潮霉素175mg · L-^!15.6),26~28°C光照培养,每天 光照15h,光照强度2000~25001x。筛选30天后,更换筛选培养基,进行二次筛选;
[0077] 步骤6生根阶段:二次筛选培养30天后,将步骤5中获得的幼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 (SH基础配方+IBA 1.4mg · L-h鹿糖50g · L-4琼脂 15g · L-ΙρΗδ.θ),
[0078] 培养条件如下:26~28 °C光照培养8周,光照强度为2000~25001 χ,光照时间为 15h/天。
[0079] 步骤7阳性检测阶段:在生根培养基培养约8周后,将步骤6获得的抗性苗取叶片, 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确定是否存在阳性条带,确定阳性苗。
[0080] PCR扩增条件: 步骤序号 温度 时间 1 95 Γ 3 rain 2c 95 C 60~360s
[0081] 3c 55 C 60~360s 4c "I C I mm 5 72 C 15~15min 6 4 0C IOmin
[0082] 其中 2c-3c_4c 循环 30 次。
[0083] 电泳条件:电压IOOv,电流100mA
[0084] 本发明检测的抗性植株对于潮霉素具有一定的抗性,证明导入的潮霉素抗性基因 已经表达。
[0085] 参考图2,9号,26号,43号泳道为01^200011^11?^;50号泳道为阳性对照 ;51号泳道为 阴性对照;1号,2号,3号,6号,8号,10号,11号,16号,17号,18号,20号,21号,23号,27号,28 号,30号,31号,36号,37号,40号,42号,46号,47号,49号泳道为阳性,共计24个泳道获得与 阳性对照相同的电泳条带,证明为阳性植株。
[0086] 实施例2中,愈伤组织形成率90.7%,长绿苗的频率为83.9%,生根率98.4%,转化 率50.8%,如表4、表5和表6所示。
[0087]表 4

[0094] 筛选之后分化所得的阳性苗经过如上验证,证实了本发明中通过农杆菌遗传介导 的方法能将外源基因引入豆瓣绿基因组。因此,采用此方法进行豆瓣绿的诱导愈伤及农杆 菌介导的高效转染,可以使豆瓣绿快速获得目的性状,而且可以突破豆瓣绿自身遗传屏障, 获得难以通过传统育种方式生产的新品种。
[0095] 实施例3
[0096]分别改变侵染条件、共培养条件,具体结果如表7、8、9和10所不。
[0097]表 7


[0101] 说明:表中的转化率是指共培养后,叶片就进行GUS染色,得到的转化率。(采用组 织化学法检测,以5-溴-4-氯-3-Π 引噪-β-匍萄糖苷酸(X-Gluc)作为反应底物,将被检材料用 含有底物的缓冲液浸泡。若组织细胞发生了 gus基因的转化,并表达出Gus,在适宜的条件 下,该酶就可将X-Gluc水解生成蓝色产物。)
[0102] 由表7可知:本发明提供的侵染条件和共培养条件容易打破豆瓣绿基因屏障,农杆 菌成功介导豆瓣绿转化体系,且转化率较高。
[0103] 其中,虽然共培养8~10天转化率稍高一些,但是后期农杆菌抑制不住,在筛选的 时候全部死亡。共培养3~7天后,上筛选农杆菌能抑制住,在筛选的时候农杆菌污染比较 少。
[0104] 表8
[0106] 说明:表中的转化率是指共培养后
,叶片就进行GUS染色,得到的转化率。(采用组 织化学法检测,以5-溴_4_氯-3-Π 引噪-β-匍萄糖苷酸(X-Gluc)作为反应底物,将被检材料用 含有底物的缓冲液浸泡。若组织细胞发生了 gus基因的转化,并表达出Gus,在适宜的条件 下,该酶就可将X-Gluc水解生成蓝色产物。)
[0107] 表8可以看出在合适的真空度下(0.2~I.OKpa),转化率比较好。
[0108] 表9

[0111] 说明:表中的转化率是指共培养后,叶片就进行GUS染色,得到的转化率。(采用组 织化学法检测,以5-溴-4-氯-3-Π 引噪-β-匍萄糖苷酸(X-Gluc)作为反应底物,将被检材料用 含有底物的缓冲液浸泡。若组织细胞发生了 gus基因的转化,并表达出Gus,在适宜的条件 下,该酶就可将X-Gluc水解生成蓝色产物。)
[0112] 表9可以看出在合适的侵染时间范围内(12h~48h),转化率比较好。
[0113]时间过长,则会造成侵染过度,使得植物细胞死亡。
[0114]表 1〇

[0117] 说明:表中的转化率是指共培养后,叶片就进行GUS染色,得到的转化率。(采用组 织化学法检测,以5-溴_4_氯-3-Π 引噪-β-匍萄糖苷酸(X-Gluc)作为反应底物,将被检材料用 含有底物的缓冲液浸泡。若组织细胞发生了 gus基因的转化,并表达出Gus,在适宜的条件 下,该酶就可将X-Gluc水解生成蓝色产物。)
[0118] 表10可以看出,缺少某一种激素培养时,转化率都偏低。
【主权项】
1. 一种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 步骤: 侵染和共培养阶段:将豆瓣绿无菌苗叶片块放入三角瓶中,倒入农杆菌菌液进行侵染, 瓶口密封抽真空,侵染后倒去菌液,将叶片晾干,转接到共培养培养基中暗培养; 筛选阶段:将共培养后的叶片转接到筛选培养基中筛选得到幼芽; 生根阶段:将获得的幼芽转接到生根培养基培养,得到抗性苗; 阳性检测阶段:取抗性苗的叶片,提取DNA,进行PCR扩增,将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得 到农杆菌成功侵染豆瓣绿的阳性苗,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共培养培养基:SH 基础配方+TDZ0.01 ~2.5mg · L-i+NAAO.Ol ~2.0mg · L-i+IBA 0.01 ~ 2.0mg · L-k鹿糖30~60g · L-k葡萄糖 10~60g · L-h琼脂8~16g · L-hAS 100~300ymol · L-SpH 5.2~5.8,120~125。。灭菌2〇-3〇11^11; 其中SH基础配方:硝酸钾2~5.0g · I/1,硫酸镁0.1~0.4g · I/1,磷酸二氢铵0.3~ 0.6g · L-S氯化|丐150~300mg · L-S甘氨酸2~4mg · L-S肌醇100~200mg · L-S盐酸硫胺素 0.4~0.8mg · L-S盐酸吡咳素 0.5~l.Omg · L-S烟酸0.5~l.Omg · L-S乙二胺四乙酸铁纳 10~40mg · L-、六水氯化钴0· 1~0.2mg · L-、五水硫酸铜0.2~0.4mg · L-S硼酸5~10mg · L一、碘化钾1~2mg · L-S-水硫酸锰10~20mg · L-S二水钼酸钠 0.1~0.2mg · L-S七水硫酸 锌 1 ~2mg · L-、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侵染条件如下:真空度为0.2~l.OKpa,侵染时间为12~48h;所述共培养条件如下:暗培养 温度20~28 °C,培养时间为3~7天。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 阶段:所述筛选培养基成分如下:SH基础配方+TDZ 0.01~2.5mg · I^+NAAO.Ol~2.0mg · L -klBAO.l~2.0mg · L-h蔗糖30~60g · L-h琼脂8~16g · L-h羧苄青霉素250~750mg · L-1 +潮霉素20~20〇1^.1/1,口!15.2~5.8。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筛选 阶段:共培养后的叶片转接到筛选培养基中进行第一次筛选,培养20~30天后,更换筛选培 养基,进行第二次筛选,培养25~30天得到幼芽; 第一次筛选和第二次筛选培养条件如下:20~28°C光照培养,每天光照10~16h,光照 强度 1000 ~30001x。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生根 阶段中所述生根培养基成分如下:SH基础配方+IBA0.1~1.6mg · I/1-蔗糖30~60g · I/b琼 月旨8~16g · L-SPH5.2~5.8; 生根培养条件如下:22~28°C光照培养7~8周,光照强度为1000~30001x,光照时间为 12 ~14h/天。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豆瓣绿无菌苗制备方法如下: 豆瓣绿幼芽培养阶段:将豆瓣绿幼芽消毒灭菌后半嵌接种于基础培养基中培养成无菌 苗; 所述豆瓣绿幼芽消毒杀菌过程如下:使用无菌水冲洗5~12次,在75%乙醇中浸泡60~ 360s,再使用无菌水清洗5~12次,在0.1~0.5 %升汞中浸泡5~15min,再使用无菌水清洗 种子5~15次,放在滤纸上晾干。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 基础培养基的成分如下:SH基础配方+琼脂8~16g · L-4蔗糖30~60g · 120 ~125Γ 灭菌 20-30min。 显瓣绿幼芽培养条件为:20~28 °C光照培养,每天光照10~16h,光照强度1000~ 30001x,培养时间30~90天。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农杆 菌菌液制备:将农杆菌加入到添加有40~65mg/L卡那霉素和40~70mg/L利福平的YM培养基 中,2000~4000r/min,4~8°C离心10~20min,弃上清,下层加入重悬液使OD值达到0.4~ 0.8,最后向菌液中加入AS,终浓度为100~300μηιο1 · I/1,混勾备用。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建立农杆菌介导豆瓣绿高效转染体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ΥΜ培养基成分如下:蛋白胨5-20g/L,酵母提取物5-10g/L,氯化钠5-20g/L,农杆菌在ΥΜ培 养基中培养条件如下:26~32°C培养12~24h; 所述重悬液为SH基础配方+鹿糖30~60g · L-SPH5.2~5.8,120~125°〇灭菌20~ 30min〇
【文档编号】A01H4/00GK105861543SQ201610495149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9日
【发明人】颜笑洒, 段康, 蒋欣雨, 张业胜, 董扬
【申请人】云南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